共7068字 评价:0
校
①名贤氏族言行类槁:出自周官王校之后,以官为姓,天宝有校杰,河南士曹。
②路史:周公族之后有校氏。
《新编千家姓》读音注为“Xian(县)”在江苏兴化校家庄方言中读“Hao”奇怪!竟与广东话发音神似,本人一贯主张读“ Xiao”不知对否?
以下摘录清史稿中局部内容,说明联军破京都时,校姓先辈抵抗情况。
二十五史系列清史稿 列传二百八十二 忠义九
宗室宗室奕功,历官奉宸苑卿,至御前侍卫。光绪二十六年,拳匪肇祸,各国联军破京都,德宗奉孝钦显皇后西狩,奕功以世受国恩,未能随扈,引火自焚。妻祥佳氏、子载捷等,阖家投井殉节。主
先后先后被难者,宗室有奉恩将军札隆阿,子朴诚等……
时阵时阵亡者,前敌有……前锋校荣春,护军校玉连,骁骑校锺安、德昌,……。主
东直东直门有……骁骑校惠斌……
崇文崇文门有护军校富亮,骁骑校德瑞……
朝阳门有……护军校富亮,骁骑校续魁……
德胜德胜门有副参领祥存……骁骑校崇桂……
齐化门有护军校连瑞。
……
现代校氏流落原地址主要有:
1、陕西渭南 代表人物 校纪英 临渭区校霍村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主要研究东德政治,93年看中国教授名人录得知,应该是百岁老人了。
2、河南中牟 代表人物校毅之1949年生,女,一级演员。1966年参加工作。1986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现为襄樊市歌舞剧团党支部书记。在音乐诗剧《洪湖的女儿》中扮演韩英。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第三届文华表演奖、湖北省屈原文艺创作奖、湖北第二届文艺明星称号。
校蕾 中山博文学校幼师 偶然得知,不好意思。
河南中牟县的东彰村、韩寺大洪、兴隆岗、城关镇的东关、姚家的校庄等乡镇居住校姓约5000多名校姓后代,知名人士也很多。
河南省中牟县的校姓和河北栾城校姓在清朝乾隆时,某一次科举考试期间相认;河南省中牟校姓在此前姓“较”,后改为“校”。
3、河北一集中居住地,即:栾城(北长村),此地校姓已有不少工作在石家庄、天津。
4、江苏兴化市临城乡校家庄 代表人物 上海东方卫视音乐编辑 校林荣,道听途说,有错即改!(此处应该是江苏省兴化市陈堡乡校家庄,但我是从这个村子里出来的,没听说过校林荣啊,可能他较早之前就随父辈到上海了。修改者:校森林)
中建八局副局长校荣春
至于我-校舜:籍贯江苏兴化,现旅居澳洲,可以发短信echoxrb@163.com 探讨
如果在校姓祖籍地,从前辈那里流传校姓是“鞑子”、后来改为“校”,那末我觉得我们先祖应是蒙古人,和成吉思汗有联系。否则,校姓可能是《词源》、《辞海》中所记载的校姓后人。就是说,现在校姓有可能是两支不同族的人。
我可以肯定的是河北省栾城、河南省中牟是同一支。我在1983年,和栾城校姓人联系上的,当时他们也知道河南省有校姓人,但不知具体地点(河南省巩义也有校姓人)。联系上都很高兴。
不知陕西渭南和江苏兴化的校姓人,在族中是否流传“鞑人”的传说。我在上世纪80年代,已和校林荣联系过,他听长辈人说是满族。陕西省委党校,有校征,已过世,子女都在美国。我们也多次联系过。
山西省平陆可能也有校姓人,尚未联系上。
校纪英老人,在80年代,我到人民大学也拜访过他,但不知现在的情况。
校姓来源,现在差一点,不能联成一线,尚需求证。现有证据只能推断,不能肯定。
在河南省的校姓中流传说,我们的祖先是元朝的木交王爷,因元朝灭亡是和木交为校,同时我也听说过过出有"较"的校氏人。
在中牟县的东彰村南3公里有一个土岗叫"校岗"的地方就是当年的王府,而且在东彰村现在还有完整的校姓的"家谱",听说还有碑文。
据中牟县志记载,中牟县的校姓人口有5000人之多。据说在日本也有校姓人,在70年代到东彰村续过家谱。
兴化有成吉思汗后裔?
2006-6-16 9:48:48 泰州日报
本报讯 (记者 罗国萍 通讯员 孙广才)成吉思汗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把自己的基因散播得最广泛的男人 。近日,《郑州晚报》报道了河南中牟县校氏家族证言自己是成吉思汗后裔的报道。该报道认为,校姓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同时提及我市兴化的校家庄也有不少校姓传人。
6月14日,在兴化市陈堡镇西南的校家庄(现更名为校果村),曾当过原校家庄村长的校如富告诉记者,村上有半数村民姓“校”,约300户人家,七八百人。
校如富今年70岁。他说,校氏家族与蒙古族有无关联,是不是成吉思汗的后代,他们没听祖上人说过。不过,曾听说过祖上有一个叫校秀的武举人,力气特别大,一次能举起几百斤的重物。一次,校秀捧着饭碗在河边吃早饭,这时,正好有一个卖石磙的商船经过。校秀要买石磙,且要船舱最下面的。商人见状,就想故意刁难一下校秀。心想,每个石磙重600斤,校秀肯定拿不动。嘴上却说,只要校秀能拿到船舱下面的石磙,就送给他,分文不取。不料,校秀只用一只手就将石磙搬上了岸,且很快就拿到了船舱最下面的那个石磙。
校如富说,1959年,村里挖到了校秀的坟墓,棺木上刻有有关校秀的碑文。可惜那时没有人懂得保护,拿棺木做了船只。当年,他曾亲眼目睹校秀的骨骸,校秀的小腿骨特别长,可见校秀身材高大。
据有报道,蒙古族人小拇脚趾的指甲盖是一个整块,而汉族人是相连的两块。记者看到,校如富的小拇脚趾指甲盖是一个整块。
成吉思汗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 生于1162年,死于1227年,他在位期间展开大规模军事活动,一度横扫欧亚大陆。
成吉思汗跟他的原配妻子共生有4个儿子,即后来“四大汗国”的大汗。史载,成吉思汗一生中拥有很多妻子,这些妻子来自于他统辖下的不同地区,她们为成吉思汗养育了许多孩子。
“校姓的由来”--摘自《郑州晚报》2006-6-13,(河南中牟—校彦锋-摘抄)
1935年的中牟县志,上面记载有校姓的历史。中牟校姓“百分之二百”是来自蒙古,因为他们的迁徙和一个叫“木交王”的蒙古族高官有关。
传说一:木交王是元朝末年的镇京总兵。当时的皇上派他去边疆平叛,胜利后他拒不回京任职,皇帝龙颜大怒,派兵擒拿这个叛臣。木交王知道自己命已不保,为保存自己的后代,他让自己的3个孩子分别到山东、河北、河南隐匿起来。为不被发现,分别让跑到山东的老大改姓“较”,让跑到河北的老二改姓“效”,跑到河南的老三改姓“校”。
传说二: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在京任职的蒙古人“木交王”带家人逃到河南。为保存自己的后代,他让老大跑到辉县,老二在中牟,老三在巩义芝田,都姓“校”。
物证和人证
“校岗”就是当年的王府。住在离校岗几里地的东漳东村的校全胜,今年39岁,以前是民办教师。他家里有两件宝贝:一件是他前几年在校姓先人聚居的校岗挖掘出来的一对石狮,上面的人物形象异于中原汉人;另一件是一个硕大的“铜铃”,从铜铃的大小判断,这个铜铃应是系在高大马匹脖颈上的,这也符合蒙古人的骑马喜好。另据校明礼老人讲,前几年他还见过从校岗出土的一对“样刀”,每把刀都有百多斤重,这也是中原汉族人没有的。校文学副台长也说他在爷字辈人家中见过“大铁弓”,应了毛泽东诗词中说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名句。
说到人证,校姓人问记者是否发现他们很多人都是连鬓胡,眼珠比汉族人的浅黄,而且性格温良,这是长期隐姓埋名不惹是非沿袭下来的。另外校文学副台长还说,蒙古族人小拇脚趾的指甲盖是一个整块,中牟校姓的人也是,而汉族人小拇脚趾的指甲盖是相连的两块。这个说法在随行采访的几个人身上得到了印证。
民俗的证据
为了证明中牟的校姓是蒙古人,校明礼和田金汉老人都讲了两个有关的故事。
一个是中牟校姓人不看《元王失江山》的戏,因为该戏讲的是蒙古人失去大好江山的事,校姓人觉得是个耻辱,不让后代看;另一个是校姓人不杀“鞑子”,民间流行“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游戏,中牟的校姓人从来不玩。
现代校氏聚居地
1.陕西渭南。代表人物校纪英,临渭区校霍村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2.河南中牟。代表人物校毅之,1949年生,女,一级演员,在音乐诗剧《洪湖的女儿》中扮演韩英。
河南中牟县的东漳村、韩寺大洪、兴隆岗、城关镇的东关、姚家的校庄等乡镇居住5000多名校姓后代,知名人士也很多。
河南省中牟县的校姓和河北栾城校姓在清朝乾隆时某一次科举考试期间相认。河南省中牟校姓在此前姓“较”,后改为“校”。
3.河北一集中居住地,即栾城(北长村),此地校姓已有不少人工作在石家庄、天津。
4.江苏兴化市临城乡校家庄。
5、江苏省姜堰蒋垛(仲院)镇邱楼(校家里)村</A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ref="http:></A style="TEXT-DECORATION: underline" href="http:>
河北校姓,我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
1、河北校姓主要分布在栾城县北长村、鹿泉市永壁村。永壁村校姓是从清朝康熙年间从栾城北长村迁移过去的。现辈分尚能分得清楚,每年过年还互相串门。
2、据《中牟县志》记载,河南省中牟县校姓,“较于亲”其先于栾城,不知何时从栾城迁于现址(可能尚待商榷)?
另据河南省巩义市校姓家谱记载,其先祖于明永乐年间从河北栾城迁至巩义。巩义一世祖即原籍七世祖。
栾城校姓不晚于1260年。
3、栾城校姓先祖的墓穴均呈圆形,直径过丈(1958年四旧时见),封闭方法如蒙古包装,自下而上变小;祖先体态高大,遗骨可以证明。
4、栾城校姓曾是名门望族或贵族,族中专门在县衙建有自己的牢房,族中人犯罪只住自己的牢房。
5、在栾城县北长村曾建有两个花园,其中小花园占地面积40亩。
6、祖坟曾经非常“豪华”,占地数十亩,石碑超过数十层(每代一层),松柏树木参天,用老人们的话说,人们进去看不见天。
栾城校氏 校非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