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8/1 17:01:00
共677字 评价:0
共677字 评价:0
单一渊源:源于妫姓,传说出自春秋时期思想家庚桑楚,属于以名字为氏。在典籍《庄子·杂篇·庚桑楚》中记载:“庚桑,楚者,老子弟子,北居畏累之山。”东汉经学家贾逵在《姓氏英览》中记载:“吴邵有庚桑姓,称为七族。”晋朝史学家司马彪在《续汉书》中也说:“庚桑,楚人姓名也”。在中国的国教即道教典籍中,确实有《洞灵真经》即《庚桑子》一著,或称《亢仓子》、《亢桑子》。在唐玄宗李隆基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玄宗诏封庚桑子为“洞灵真人”,并尊《庚桑子》一书为《洞灵真经》。此后道教奉其为“四子”真经之一。关于庚桑子其人,在典籍《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中记载:“庚桑子,陈人,得老君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居畏垒之山,其臣去之,其妾远之,居三年,畏垒大穰。后游吴,隐毗陵盂峰,道成仙去。”如此看来,庚桑好象确有其人。而且还是老子的弟子,是道家学派中的重要人物。看来,韩非子在《庄子·杂篇·庚桑楚》一篇上加注说:“此篇寄庚桑楚以明至人之德,韂生之经,若槁木无情,死灰无心,祸福不至,恶有人灾。言庄子杂篇庚桑楚已下,皆空设言语,无有实事也”是真的!也就是说,“庚桑楚”是庄子借言臆造之人,史无其人,亦无其姓氏。但是,历史上确有以“庚桑”命名的地名,即江苏省宜兴市的“庚桑洞”,今称“张公洞”,是宜兴的“三奇”之一,位于宜兴市城西南约二十二公里的孟峰山麓,距东北方向的无锡市六十多公里。“庚桑洞”具大小洞穴达七十二个,各洞的温度各不相同,素有“海内奇观”之称。
或许,古代有人以其洞之著称为姓氏,否则别无它源。不过本书认为,关于这个由来已久的传说姓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或许,古代有人以其洞之著称为姓氏,否则别无它源。不过本书认为,关于这个由来已久的传说姓氏,还有待进一步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