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123字 评价:0
1、风俗通义:顿,姬姓国,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目前,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湖北等省有姓此姓的。
2、据《中国姓氏文化大全》窦学田著 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7年10月版
顿: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东之平度,山西之太原、大同、阳泉,甘肃之酒泉,黑龙江之嫩江县,河南之卢氏,湖北之武昌,湖南之芷江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载。郑樵注云:“子爵,顿子牂之国也。今陈州男顿,即其地。定十四年楚灭之,子孙以国为氏。《魏志--华佗传》有督邮顿子献;汉有顿肃,为邵阳长。望出魏郡。宋世登科有顿起、顿韪,皆蔡州人。”
又,明代有顿钦,洪武举人;又有顿锐,正德进士。
3、顿姓源出姬姓,祖根在河南项城,始祖是姬弱。西周时期,姬姓周族有人名弱,受封于顿(今河南商水北),建立顿子国,也称弱顿子。后顿国为陈国所迫,南迁至今河南项城西南,称为南顿。春秋时亡于楚,子孙以国为姓,姓顿。
【历史名人】
西汉有孝子顿琦,宋代有泰州通判顿起,明代有正德进士顿锐等。
★古顿国的缘由★
商水“古顿国” | |
来源:周口晚报 剪辑:顿飞时间:2005年1月7日9:11 |
|
在商水县平店乡李岗村,人们有时可以从野地里捡到一些状若铜扣的“打鬼扮”,又称蚁鼻钱。其实,这些斑斑锈迹的蚁鼻钱正向人们诉说着一个风雨飘摇的古顿国的故事。
古顿国兴起于西周初年,治所在今商水县平店乡附近,古城遗址在今平店乡李岗村及李岗与冢子王庄之间。周武王灭商后,于公元前1122年大封诸侯,封其近族姬姓于今商水县平店乡一带称顿国。顿国在今平店乡李岗建立城池,与陈国、沈国等为邻。
然而,由于顿国辖区较小,国弱民少,它成了强国欺凌的对象。从商水朱集出土的文物以及古书上的记载可以看出,古顿国沦姓贵族曾与陈国贵族原仲等联过姻。不过,联姻外交也没有阻挡住陈国入侵的气焰。
顿国惧陈之强大,决定搬迁,他们在古氵殷水之南又找到了一片可以生活的地方。于是,顿国开始派遣臣民、工匠在今项城南顿故城处修建土城。待土城修成之后,顿国开始了一场神不知鬼不觉的大搬迁。他们把都城由商水平店的李岗村一直向东南转移几十里,而搬入了今项城南顿故城之中。因新搬迁之处在氵殷水之南,亦在故城之南,故顿国改名为南顿。
顿国搬迁后,李岗顿国故城被陈所占,西汉时设博阳县,东汉时称朱家,直到三国时才逐渐衰败。李岗顿国故城的土城遗址逐渐风化成为了冢子,而形成李岗东坡连冢的现象。
顿国秘密搬入了人烟稀少的项城南顿故城一带时,由于突然兴起一座土城,人们解释不清,就把南顿故城称之为“鬼修城”。后来又附会上刘秀避难的故事,更为南顿故城增加了几许神话色彩。
其实,顿国的南迁仍然没有改变它灭亡的命运。周敬王十四年(前506),顿国的西邻沈国被蔡国所灭。十年后,楚国率兵围顿,顿国终于在度过了626年之后成为了楚国的属地。
顿国灭亡后,顿国的贵族和臣民为了纪念国家,他们才开始以国名为姓,使得顿姓由此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