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由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相关族谱
1/3页 1 2 3 向后>>
3689个姓1氏
    2020年December月
    2017:38:13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由相云
      冬至吃饺子是为了纪念谁?
       冬至要来了,预祝大家节日快乐,身体安康!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那么,你知道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
       冬至吃饺子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为何吃饺子呢?(注:十月一,是十月又一的意思,也就是十一月。)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原来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中国各地饺子的名品甚多,如广东用澄粉做的虾饺、上海的锅贴饺、扬州的蟹黄蒸饺、山东的高汤小饺、东北的老边饺子、四川的钟水饺等,都是受人欢迎的品种。
       西安还创制出饺子宴,用数十种形状、馅心各异的饺子组成宴席待客。
      饺子馅的美好寓意:
       饺子馅料的选择和寓意有着直接关系,最常见的韭菜馅预示着久财之意。
      最为常见的白菜肉馅即百财之意。
       香菇最有养生功效,将其包进饺子馅里寓意着鼓财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状如同向上的箭头,饱鼓之意,谓之鼓财。
       还有最近兴起的酸菜馅,据说有算财之意。
       而芹菜馅则为勤财之意,勤即经常,频繁的源源不断,谓之勤财。
       冬至, 一个全新的开始, 代表着好运和希望。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November月
    910:23:40
    十月初一寒衣节由相云
      寒衣节
      寒衣节,中国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民众称为“鬼头日”,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相传起源于周代。寒衣节流行于北方,不少北方人会在这一天祭扫,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北方将寒衣节与每年春季的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合称为中国的三大“鬼节”。同时,这一天也标志着严冬的到来,所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秦代国庆节日活动:过年,庆丰收,腊祭,送寒衣
      民俗由来
      因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
      据《礼记·月令》记,农历十月是立冬的月份。这一天,天子率三公九卿到北郊举行迎冬礼,礼毕返回,要奖赏为国捐躯者,并抚恤他们的妻子儿女。已经死去的人怎么受赏呢?为他们"送寒衣"当是题中应有之义,上行下效,遂相沿成习。不过这种观点只能停留在推论上,因为有关汉族民间于十月初一"烧献""冥衣靴鞋席帽衣段"的记载,直到宋代才出现于文人的风土记述中,如果说寒衣节是先秦时就形成的,那就很难对这么长一段时间内的记录空白作出合理解释。所以,也有人推断寒衣节俗的形成不会早于宋代。
      朱元璋"授衣"传说
      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是月也,天子始裘"(《礼记·月令》),天子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并把刚收获的赤豆、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将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
      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
      孟姜女哭倒长城八百里后,与秦始皇面对面地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刹那,海上波涛澎湃,缓缓拱起两方礁石。据说海上姜女坟,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
      由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故事,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称作"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早已成为北方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商人促销伎俩
      还有说法,认为"十月一烧寒衣"起源于商人的促销伎俩。
      据不完全可靠消息,这个精明的商人生逢东汉,乃是造纸术的发明人--蔡伦的大嫂。
      这位大嫂芳名慧娘,她见蔡伦造纸有利可图,就鼓动丈夫蔡莫去向弟弟学造纸。蔡莫是个急性子,工夫还没学到家,就张罗着开了家造纸店,结果造出来的纸质量低劣,乏人问津,夫妻俩只好对着一屋子的废纸发愁。
      眼见就得关门大吉了,慧娘灵机一动,想出了个鬼主意。
      一天深夜,惊天动地的鬼哭声冲出了蔡家大院。邻居们吓得不轻,次日一早,赶紧跑过来探问究竟,这才知道慧娘昨晚暴病身亡。只见当屋一口棺材,蔡莫一边哭诉,一边烧纸。烧着烧着,棺材里忽然传出了响声,慧娘的声音在里面叫道:"开门!快开门!我回来了!"众人呆若木鸡,好半天才回过神儿来,上前打开了棺盖。只见一个女人跳出棺来,可不是慧娘是谁?
      那慧娘摇头晃脑,高声唱道: "阳间钱路通四海,纸在阴间是钱财,不是丈夫把钱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她告诉众人,她死后到了阴间,阎王发配她推磨。她拿丈夫送的纸钱买通了众小鬼,小鬼们都争着替她推磨--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她又拿钱贿赂阎王,阎王就放她回来了。
      蔡莫装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我没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燃烧的纸堆说:"那就是钱!在阴间,全靠这玩意儿换吃换喝。"蔡莫一听,马上又抱了两捆纸来烧,说是让阴间的爹娘少受点苦。
      夫妻俩合演的这一出双簧,可让邻居们上了大当!众人见纸钱竟有让人死而复生的妙用,纷纷掏钱买纸去烧。一传十,十传百,不出几天,蔡莫家囤积的纸张就卖光了。由于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十月初一,后世的人们便都在这天上坟烧纸,祭奠死者。
      这两个传说一悲一喜,道具虽有不同(一个是烧棉衣,一个是烧纸钱),却都是拿死人做文章,拨的都是人们心中那根亲情弦。
      江苏"红豆饭"传说
      后人把十月初一当悼亡节来过时,以红豆饭为奠。迄今江苏大丰一带还有个传说,大意为:从前有个放牛娃,因与地主抗争,被地主砍死,鲜血把撒在地上的米饭染得通红。这一天正是十月初一。此后,穷人在十月初一都要吃红豆饭纪念他,尚有童谣为证:"十月朝,看牛娃儿往家跑;如若不肯走,地主掴你三犁担子一薄刀。"
      风俗习惯
      十月朔,秦岁首,送寒衣。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阴历十月初一,谓之"十月朝"。秦朝虽然早亡,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奠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古人们也在农历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农历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寒衣节流行于北方,南方鲜有耳闻。
      在北方到了农历十月一之后,天也就一天比一天寒冷了,为此,人们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作"送寒衣"。
      后来,有的地方,"烧寒衣"的习俗,就有了一些变迁,不再烧寒衣,而是"烧包袱"人们把许多冥纸封在一个纸袋之中,写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应称呼,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无寒衣之实。人们认为冥间和阳间一样,有钱就可以买到许多东西。
      典故传说
      关于祭祖节还有这样一个蔡伦造纸和蔡莫烧纸的故事。
      中国民间传说蔡伦刚发明出纸时,买卖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就让丈夫蔡莫向蔡伦学习造纸。回来开了一家造纸厂,但蔡莫造的纸,质量不好,卖不出去,二人很着急。后来,慧娘想了一个办法,摆脱了困境。
      某天的半夜,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莫伤心欲绝,在她的棺材前悲哀不已,他边烧纸边哭诉:"我跟弟弟学造纸,不用心,造的纸质量太差了,竟把你气病了。我要把这纸烧成灰,来解心头之恨。"他烧完了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之后,只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
      慧娘唱了很多遍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送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莫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莫又抱了几捆纸,烧给他的父母。
      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莫买纸。慧娘慷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乡亲都来买蔡家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十月初一,有的地方还有祭牛王的习俗。相传这一习俗起源于春秋秦国。某日,秦文公命人砍倒一棵梓树,梓树忽然化为一头牛。秦文公令人追杀。牛一下跳入水中,再也没有上来。人们就立"怒特祠"祭祀此牛神。怒特,是高大健壮、威风凛凛的公牛。这样的公牛,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驱疫辟邪、保护牛类的功能。
      祭拜活动
      烧寒衣
      准备供品
      一般在上午进行。供品张罗好后,家人打发小孩到街上买一些五色纸及冥币、香箔备用。五色纸乃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薄薄的,有的中间还夹有棉花。晌午吃过饭,主妇把锅台收拾干净,叫齐一家人,这就可以上坟烧寒衣了。
      进行拜祭
      到了坟前,焚香点蜡,把饺子等供品摆放齐整,一家人轮番下跪磕头;然后在坟头划一个圆圈,将五色纸、冥币置于圈内,点火焚烧。有的人家不但烧冥币,还烧用五色纸糊成的豪宅、汽车等"奢侈品",一边烧,一边念叨:"某某呀,你活着时辛苦操劳,死了就好好享福吧,住豪宅,开宝马,风风光光,气死阎王!"生怕亲人在阴曹地府过不上好日子。
      还有的人家,在坟头划圆圈时,不忘在旁边另加个圆圈。其用意乃在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他们穷极生恶,抢走自家祖先的衣物。
      禁忌事项
      凡属送给死者的衣物、冥钞诸物,都必须烧焚,只有烧的干干净净,这些阳世的纸张,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有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使用。所以十月一日烧寒衣,要特别认真细致。这种行动虽然看来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崇敬,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中国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祖的绝户孤魂,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用物被他们抢去。
      焚烧寒衣,有的地方在亡者坟前进行,讲究在太阳出山前上坟。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雁北许多地方及晋中的平遥等县,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果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描述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其传说效应提出了质疑。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之年的十月初一日换穿常服。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中国民间也总是习惯在十月一日进行。
      其他风俗
      中国民间在十月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十月一日,妇女忌出行。中国民间改善生活,山区兴吃荞面、莜面。
      历史沿革
      有关寒衣节的来历,版本有多种,最早的是来源于周人的腊祭日,这天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而时间恰好在农历十月一日,而在之后的《诗经》《唐大诏令集》、宋代的《岁时杂记》、明代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中都有记载十月一日祭祀祖先的内容,清朝的《帝京岁时纪胜》有具体提到"寒衣节"时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诗经.豳风.七月》曾提到"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说从九月开始天逐渐要冷了。人们该添置御寒的衣裳了,因此十月初一又俗称授衣节。 故前代授衣多在夏历九月,日期不确定。
      唐代《唐大诏令集》卷77: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教,感游衣于汉纪,成献报于礼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汉族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由于十月方入冬,九月稍嫌早,这一习俗在宋代便推移到十月朔日。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吕希哲《岁时杂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旧河北、陕西、河东转运使副无此赐。祖宗朝,有人自陈,乃赐衣袄。诸军将校皆赐锦袍。" (←授衣)(祭祀→)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汴梁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戏故也",至"十月一日",则"士庶皆出城飨坟,禁中车马出道者院及西京朝陵。宗室车马,亦如寒食节"《梦粱录》记南宋临安也是"士庶以十月节出郊扫松,祭祀坟茔。内庭车马,差宗室南班往攒宫行朝陵礼"。《河南程式遗书》云:"拜坟则十月一日拜之,感霜露也。"宋人祀先用"绵球楮衣",后世称之为"寒衣",宋人尚无此称。
      南宋时,民间开始兴起在十月朔日扫墓,并焚烧衣物。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至元代,将十月一日祭先上坟称之为送寒衣节。《析津志辑佚·岁纪》:“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
      明代北京,有专门售卖寒衣的纸店。寒衣上印有文字、印章,写明亡者的籍贯姓氏字号,仿佛邮寄信件一般。这一天晚上,家家准备齐全,出门祭奠,叫着亡者的名字将纸衣烧掉。家有新丧的,要用白纸来做。贫家无力购买,则自行制作。有谚云:"十月一,送寒衣。"寒衣有的在坟上焚烧,也有的在家中烧寄。北方也称之为"烧包袱"。
      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有当时寒衣节的详细记载:"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
      清代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上有寒衣节的情形:"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各地习俗
      山西(晋)
      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棉被使用。
      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将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俱备。这些纸制工艺品除体积缩小之外,看上去比真房院还要精致漂亮。
      洛阳(河南)
      洛阳话有云:"十月一,油唧唧",意思是说,十月初一这天,人们要烹炸食品,剁肉、包饺子,准备供奉祖先的食品。这些东西油膏肥腻,操作间不免弄得满手、满脸皆是。
      市区、偃师、宜阳等地,也有人不去老坟烧寒衣,而在家门口及十字路口烧。待到十月初一这天,瞅着天快黑了,人们抓把土灰,在家门前撒一个灰圈,然后焚香上供,燃烧纸衣、纸锭,祭奠先人。讲究的人家,会特意跑到离家不远的十字路口,为"游魂路鬼"送寒衣,为的是"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贿赂那些流浪鬼,使它们能与自家的亡人和平共处。
      新安县另有讲究:新出嫁的媳妇逢十月初一,得为夫家新故的老人添土;到家庙祭祖者,还得奏起鼓乐助兴。
      北京
      民初,北京人大多沿袭旧俗,在十月初一以前就要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它是用冥衣铺糊烧活的彩色蜡花纸,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一般是一张纸破三条或四条。粉红色的印上白色图案;白色的则印上青莲色的图案;黄色的则印上红色图案(一般均为牡丹、菊花、蝴蝶的连续图案)。也有用素色纸的。总之,只是象征性的东西。有的把这些寒衣纸剪成衣裤状,有的不剪,直接装在包有纸钱、冥钞的包裹里焚化。还有的更为讲究的富人,则是请冥衣铺的裱糊匠糊一些皮袄、皮裤等高级冬装。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纸锭为主,一并装在包裹内,供罢焚化。
      宅府门第,在祠堂里设奠;一般人家则将包裹当成主位,在堂上设奠,多以三碗水饺为供,富者不拘此限,乾鲜果品、满汉糕点、冷荤热炒,均无定例。焚香秉烛,全家依尊卑长幼次序行四叩首礼(谓"神三鬼四")。祭罢,或送坟地,或在门口焚之。老丧一律不举哀。
      山东(鲁)
      鲁中一带流行傍晚在野外路口烧寒衣,为无后人的死者或孤魂野鬼祭祀的作法。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山东人为死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除了这些之外,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
      鲁西南一带,寒衣节上除了准备寒衣外,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
      南京
      受中原影响南京地区也有送寒衣习俗,要将各种冥衣装一红纸袋里,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后拿到门外焚化,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尝新。其实,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
      其它
      "(十月)朔日,剪楮为寒衣焚墓,为"寒衣节"。
      河北〈万全县志〉,清道光十四年增刻乾隆十年本
      "十月朔,俗称十月朝。人无贫寒,皆祭其先,多烧冥衣之属,谓之"烧衣节"。
      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
      "(十月)初一日,谓之"鬼节",各家祭扫祖茔,并以五色纸剪制衣裤,用纸袱盛之,上书祖先名号,下书年月日、后裔某某谨奉,照式制若干份,焚于墓前,或焚于在门前,取其子孙为先祖添衣之意。"
      河北〈张北县志〉,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城市内外,于九月下旬,即买冥衣靴鞋席帽衣缎,以备十月朔日献烧。"
      孟元老〈东京梦化录〉
      "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于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
      清潘荣〈帝京岁时纪胜〉
      农历十月初一为寒衣节。旧时,祭墓、烧纸钱和纸衣(彩纸剪成),表示给亡者送衣物、钱币。今汉族民间仍上坟烧纸。引自河北《河间县志》,
      《洛阳市志》第十七卷载:农历十月一俗称'鬼节'又称寒衣节。
      一年四季,往复循环,农历十月,秋去冬来。十月初一,冷空气来袭,人们在裹上厚棉袄的同时,想起死去的亲人也该添加衣裳了,于是买来五色纸糊制成寒衣,焚烧后送往阴曹地府,供那里的鬼魂御寒,名曰"十月一,烧寒衣"在洛阳,此话得强调一个"儿"话音,叫"十月一儿,烧寒衣儿"。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October月
    2015:49:45
    由姓的渊源和流布由相云
      由姓的渊源和流布
       第一部分:由姓的渊源
       由姓是一个古老而人口较少的姓氏,不完全统计全国只有10万多人口。
       据考证,由姓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中较早的一支出自春秋时期晋国,是晋国外迁到秦国任宰相的"由余"的后代,“由”姓即来源于他的名字。他的后人分为两大姓,一姓"由",一姓"余"。另一支出自同时期的楚国,即出身于楚王孙的“由于”和楚国大夫“养由基”也有后人姓由。
       当代由姓分布较广泛,考察发现,300人以上的由姓村庄全国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湖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云南等地,并在满、蒙等民族中有一定数量人口。
       据考证,现在分布在全国的由姓,基本上是由余的的后裔。《史记·秦本纪》记载:
       由余,春秋时期晋国人,姬姓,名由余,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十五世孙,晋鄂侯的曾孙,由余因晋国内乱而流亡到戎地。戎王听说秦穆公贤能,便派由余到秦国考察。秦穆公询问治国之策,由余始提出“仁义治国”的方针(早于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提出的“仁学”150年以上,早于孔子的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提出的的“仁政”300年以上),穆公知由余贤能,才能过天,遂用计谋,于公元前659年,拜其为上卿(宰相)。由余为穆公出谋划策,并早于孙武(约公元前545年-约公元前470年)著书《兵法十三章》,帮助秦国攻伐西戎,并国十二,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使秦穆公得以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由余是有史第一个提出“仁义治国”方针的一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伟大的军事家和一个“仁义治国”的治国者。
       由余公元前623年去世时,秦穆公深感悲痛,罢朝一天,为由余修筑四座空墓(1:陕西雍州锦泽江西岸立乾山巽向2:陕西武功郡丁山立坤山艮向。3:陕西西安骊山巽向。4:江南淮安府武功山立艮山坤向),赐由余长子来本,又名肇初、震浦,为“余”姓一世祖,赐由余四子来富:又名宜初、霖浦为“由”姓一世祖。并专门亲笔书写一首挽联:“佐之才猷能百国,番衍亦世永兴隆”。秦左相百里奚为由余作赞辞:“由来晋邦,贤声播扬,抱负经纶,委任蛮方,秦谋用之,权势遂强”,右相蹇叔也作輓联“名儒初出仕西戎,因聘归迟相穆公”,由余后嗣余姓曾以三人赞言作为字派排序起名。
       由于时代的变迁,历史上几次大的迁徙,使得追踪溯源极具戏剧性,除非有完整的历史记载,现在的考证也多少带有了猜测的成分,就像传承资料就比较齐全的“余”姓,家族谱可以追溯到近百世,而“由”姓,只有明洪武大移民以来的约三十世,虽然山东由姓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孟子的夫人由氏,在金元时代山东烟台一带也曾有“由”姓人士存在的记载,但作为家族谱,都缺乏连续的历史资料,中间断代太多。
       湖北恩施的由姓,仔细计算起来,比明初大移民的历史还要长,他们究竟是由余的后人,还是楚王孙由于或者养由基的后人,还不好说;云南的由姓家谱中也却少先祖的记载,……这都有待于继续考证和由氏族人不断深入的追根溯源。
       第二部分:由姓的流布
       由余的长子姬来本和四子姬来富,受穆公赐姓后,改姓“余”和“由”,分别成为余姓和由姓的一世祖,各自繁衍生息,中国也自此有了“余”姓和“由”姓。
       据宗谱记载:山东的由姓基本都是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移并流布到全国各地的。举家迁移的由姓先祖及他们的族人,在移民的路途中,曾在河北枣强一带停留,并留下了一些由姓子弟。早期流落在山东的由姓先祖:由士文、由士武、由彦祥、由彦祯族兄弟及其后辈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由姓后人,其中由氏彦祯、彦祥,最终在山东长山县,大尚由庄居留,后彦祯迁往淄邑东高村;由士文、由士武率领族人先到达栖霞县建立由姓村庄“由家泊”,后因当地严重缺水,被迫离开一些族人的墓地,北迁到蓬莱县的“沙珠寺”,又因当地风沙太大,短暂停留后,留下一些族人,又沿着海岸线东进到福山县岗嵛村。岗嵛村依山傍海,村中有一条800米的大沟,由南向北,河水直通渤海湾,故名岗嵛。
       由于当地人口稀少,由氏一族便寄居在了岗嵛村繁衍生息。经过六百多年的时间,岗嵛村的由姓已成为一个大姓,由原先的西支和北支,分出了南支和东支,拥有几千人口。世人都把“岗嵛村(疃)”叫成了“岗嵛疃”。
       据记载,在清朝乾隆和雍正年间,山东福山县岗嵛村的由氏族人,由于人丁旺盛,三山一泊的土地已无法满足族人的生活需要,部分族人又迁至栖霞县、蓬莱县和海阳县以前流落的由姓人村落,如栖霞的峨山、蓬莱的石门口,海阳的大沽头等都有迁移的由姓族民。
      在山东的临清和德州市的由楼及河北的临西县也分布着据说是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徙过来的由姓族民,据调查了解到当地的由姓族民都称他们的始迁祖是由聚。而由聚又与陕西省渭南市的化木村的二世同姓同名,不知是化木村的由聚离家出走到了山东繁衍了临清、临西和德州一大支由姓,还是名同人不同?而陕西的富平县还有着说不清先祖是谁的十几个由姓村庄和数目众多的由姓族民,并且他们还称与渭南的由姓有关系。
       山西省的前村和后庄的由姓族人,只记得明朝大移民后的一些历史前辈,且人数不多,有的还改了姓“游”和“尤”。
       东北的由姓人,都称他们是从山东移民或“闯关东”过去的。东北由姓以移居大连、丹东、辽西的朝阳为最早,皆源自山东登州府的福山县和海阳县,较晚些的也有来自山东邹平县的东高村和由家河滩。
       大连甘井子区由家村的由姓,先祖由栋杰,在清乾隆年间(1736年)从岗嵛村迁徙过来,落户,以烧碳为生,今大连市甘井子区辛寨子镇由家村,至今已有13代,其间,陆续有由姓族人,从该村迁徙到辽宁、吉林、内蒙等其它东北地区等地。
       第叁部分:由余祖庙
       在全国由姓族人的关心和资助下,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扬由余的“仁义”精神,慎终追远,承前启后,不忘初心,继往开来,2019年,他们在山东省海阳市龙山镇西沽头村,原废弃的由氏宗祠旧址上,新建了由余祖庙,用墨绿玉雕塑了由余公塑像,雕像栩栩如生,重现了由余公的风采。自此之后,由氏家族文化一定能得以传承,发扬光大。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August月
    199:4:33
    由姓在明洪武移民中的位次由相云
      由姓在明洪武移民中的位次
       八月十四日,随玉屏旅行社到山西大槐树寻根问祖,得知:明洪武二年开始,明朝政府曾先后移民十八次,其中较大的有八次,共向全国十八个省市500多个县移民,而山东和河南是移民的重点地区,也就是说:山东河南的现居民,绝大多数是明朝移民的后裔。据观察统计发现,大移民共800多姓,分为十个橱窗。由姓在明朝移民中排在第一橱窗123姓中的第22位。可见,山东与河南的由姓,基本都是从山西移过去的,他们基本都是得姓始祖由余的后人。可惜,由于由姓人数较少(或其他原因),大槐树展馆中没有由姓的详细记载,既没有族谱遗存,也没有作为纪念物的扇子等。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July月
    1421:39:37
    祖先留下的规矩:"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由相云
      祖先留下的规矩:"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成六"
       “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乡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阶。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
       这段话出自《论语·鄉党》,其中第一句话就交代了古人在吃饭和睡觉时候的一些规矩。古人对于睡觉是十分讲究的,把睡觉分成了睡、眠、卧、寝、寐、寤,每一种都代表了不同的睡眠状态和姿势。
       在吃饭方面又有怎样的餐桌规矩呢?古时候留下来的一些餐桌规矩:比如坐次,比如女子不能上席,再比如吃饭时不能说话,不能把茶壶嘴对着人……
       古人吃饭时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菜不摆三,筷不成五,席不坐六”。尤其是要请客吃饭时,一定要避讳。
       菜不擺三,忌讳多
       在古代,人们对于数字“三”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周易》中数字“三”作为卦爻的上、中、下三画分别代表着衍生萬物的天、地、人。而老子的《道德经》也说过:“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三最初的含义。
       后来数字“三”便被用在中国的礼数上,比如敬酒要三巡,结婚要三拜,打仗时礼让叫退避三舍。既然数字“三”有如此之多好的方面,为什么在请客吃饭时不能摆三盘菜呢?这还要从古代的祭祀文化说起。
       古人认为祭祀时的祭品一般都是单数,每样的数量也是单数,比如三碗饭、三炷香、三个菜、牛羊豕三牲等等。而对于双数古人则认为一般出现在比较美好的场合,比如好事成双。
       如果请别人吃饭时,在桌子上摆了三盘菜,會被认为是没有礼貌的意思,主人也会被认为没有教养。相反被邀请的人也会心生芥蒂,试想想是挺膈应的,感觉自己成了被祭祀的对象。
       还有就是古人对于一些字的发音非常忌讳,比如“梨”与“离”谐音,“桑”与“丧”谐音。同样“三”与“散”是谐音,这還没吃呢,就要不欢而散吗,还是这是一顿散伙饭。虽然不是鸿门宴,但是吃起来也不会快乐了,本来想聚在一起,却有一种送客的感觉。
       最后一点才是这句话的关键,古人对请客非常重视,对于餐桌礼仪的规矩也十分讲究,断不会只用三盘菜来招待客人。因为这样会显得非常小气,同时也是对客人的不重视,中国人热情好客,肯定会用一大桌子菜款待客人的。
       筷不成五
       有一种說法认为是桌子上不能摆放五根或者五双筷子,其实这种说法不太准确。准确地说是不能摆放长短不一的筷子,不能区别对待。
       因为聚在一起吃饭的人都是朋友,如果大家用的筷子不一样,很容易引起误会,认为自己不被重视,或是对自己有成见。使人不自觉地就会联想到“三长两短”这个词,而这个词也是非常晦气的,毕竟古人认为这是对棺椁的解释。
       虽然在古人的觀念中,宾客长幼尊卑有别,但是在餐桌上同食还是要做到餐具和食物相同,不然本是好心招待客人,却引起不满就得不偿失了。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这个五是指两种筷子和三种摆放方式。也就是不能摆放没有擦干净和夹过菜的两种筷子;同时筷子的摆放要非常整齐(方上圆下),不能摆放横筷、叉筷以及倒筷,这些同样是对客人的不尊重。
       说到筷子,小时候小孩的敲碗,同样是古人认为非常不吉利的行为,因为古代时只有乞丐才敲碗。去别人家做客也肯定不会敲碗,因为这样会非常不礼貌。
       说法虽然不同,但都是老祖宗对餐桌规矩的总结,千万不在不经意间得罪了朋友都不自知。
       席不坐六
       古代时人们宴请一般都是用八仙桌或者是圆桌,如果一张桌子上只有六个人,那么从整体上看就好像是一只乌龟的头尾再加上四个爪子。虽然乌龟象征着长寿,但是并没有人用它来赞美人的。所以民间便有了“六人莫坐乌龟席”这种说法。
       关于这种说法,可以从农村现在的红白喜事可以看出来,通常都是八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从没见过六人一席的。
       结语
       时代发展进步了,现代人在吃饭时已经很少讲究这些了,当然出现以上情况的概率也非常低。因为现代人的消费观已经改变,人们喜欢在外面聚餐,当然也就涉及不到筷不成五的问题了。尤其年轻人喜欢涮火锅,围在一起,边吃边聊,也会非常随意和放松。
       当然如果是一些比较正式的聚餐还是要讲究规矩的,比如有领导的时候,你懂得!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July月
    69:24:35
    2020年入伏是哪一天由相云
      2020年入伏是哪一天
       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在七月中下旬出现,具体时间是不定的,因此想知道2020年入伏是哪一天,还得好好查询一下万年历。
       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 2020年入伏是哪一天
       入伏
       2020入伏从7月16日算起,7月25日初伏结束,共10天。“入伏”也称“头伏”或“初伏”,指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到第四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这才是真正暑天的开始。
       2020年三伏天时间表
       初伏:2020年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2020年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三伏是中原地区在一年中最热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农历计算的,大约处在阳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间。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2020年入伏是哪一天
       三伏天的计算方法
       我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
       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三伏天如何降暑
       1、三花饮 顾名思义就是三种花朵做茶饮。野菊花、荷花各10克,茉莉花3克,洗净后以沸水冲泡,加盖稍冷后当茶饮。
       野菊花能疏风清热、解毒明目;荷花消渴止烦;茉莉花清热解表、利湿开郁。
      以这三种花的花朵代茶饮,有消暑解热、芳香开窍,去心胸烦热的作用。
      需注意,野菊以色黄无梗、完整、气香、花未全开者为佳。
       入伏从哪天算起2020 2020年入伏是哪一天
       三伏天如何降暑
       2、三鲜饮 取新鲜竹叶、荷叶、薄荷各30克,加水煎煮10分钟后取汁,加入适量蜂蜜代茶饮即可。
       薄荷叶中含有薄荷油,用水冲泡后,是天然的降温饮品,能够提神醒脑、清心明目;新鲜竹叶是一味清热的中药,生津利尿;荷叶主治暑热烦渴,二者都是解暑佳品。
       这道饮品所需的都是新鲜叶子,故名三鲜饮。
       做法上,别煮太久,一天喝一小杯,可解暑降火,还能除烦止渴。此外,夏天吃荤腥食物时,将食材用荷叶包裹,不但营养不会流失,荷叶中的生物碱还能调和油腻感。
       3、三仙饮 取金银花10克,土茯苓20克,生蚕豆30克,加水煎煮,一般以蚕豆煮烂为度,饮汁食豆。
       土茯苓能够清热解毒以除湿;金银花清热解毒以消肿;蚕豆利湿排毒。
       这道饮品尤其适用于伏天好生痱子、疮疖者。但购买金银花时一定到正规药店,切勿买到山寨版的山银花,以免因一字之差,降火变上火。蚕豆用热水泡发以后更易煮烂。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June月
    249:31:16
    端午节由相云
      端午节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我国各地的端午习俗不尽相同。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心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如今,端午节已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山东各地端午节习俗:邹平县端午,每人早起均需饮酒一杯,传说可以避邪。日照端午给儿童缠七色线,一直要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才解下来扔在雨水里。临清县端午,七岁以下的男孩带符(麦稓做的项链),女孩带石榴花,还要穿上母亲亲手做的黄在鞋,鞋面上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借着屈原的墨迹来杀死五种毒虫。即墨在端午节早晨用露水洗脸。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March月
    1710:27:26
    清明节由相云
      清明节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春秋二祭,古已有之。上古干支历法的制定为节日形成提供了前决条件,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礼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有着久远的历史源头,是传统春季节俗的综合与升华。
       清明节气是干支历法中表示季节变迁的二十四个特定节令之一,这一时节,吐故纳新、生气旺盛、气温升高,万物皆洁齐,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段。清明节俗丰富,归纳起来是两大节令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经历史发展,清明节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February月
    1610:14:49
    墓碑上的“故、先、显、考、妣”啥意思访客
      墓碑上“故、先、显、考、妣”啥意思?
       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这其实不完全正确。诚然,类似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中国人的确很少信仰,就算是佛教和道教,尽管在民间有很强的影响力,却也很难说有多少虔诚的教徒。但是有一种“信仰”,却是中国人所独有的,那就是所谓的“祖宗信仰”。
       中国人对于祖先(父系)的崇拜程度,世所罕有,古代的开国帝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父系祖先,比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就一连追封了好几位,甚至把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都给追封为唐圣祖。
       正所谓上行下效,皇帝如此,民间当然也不会差到哪去。至少在建国以前,民间还有许多家谱流传,这些家谱,就是中国人“祖宗信仰”的最佳证据。不过社会发展到今天,家谱也早就式微了,现在的人,恐怕大多数连自己曾祖父的姓名都说不出来了。但是有一个地方,却始终记载着祖先们的名字,那就是墓碑。
       与城里公墓不同的是,农村的墓地,是没有期限可言的,而且一个家族的先人,多葬在一处。这些墓碑上,就有墓主人的名讳,以及他们的生忌年月、子孙后代情况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中间的一列或两列(合葬墓)大字,那就是墓主人的姓名,但又不是简单的直书其名,而是加了修饰词的。
       墓碑并不是简单地展示墓主人的名讳,而是用了“故、先、显、考、妣”等特殊字眼
       看过农村墓碑的人,肯定会注意到那上面的文字有些奇怪,经常会以“故先考”或者“故先妣”开头,然后才是XX氏,再接下来才是墓主人真正的大名,最后加上“之墓”两个字,有的也会在“之墓”前加上“先生”、“孺人”之类的敬称。有时候,“先”字会被“显”字替代,或者只有“先考”、“显考”,开头没有“故”字。还有少数情况,墓碑上没有“考”或者“妣”。
       总之,“故、先、显、考、妣”,就是墓碑上常见的,而又令许多人不解的五个字眼,它们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有的会用“显”来代替“先”,有的会丢掉开头的“故”字,有的又不用“考”或者“妣”呢?
       “考妣”分别指代父亲和母亲,如不用“考妣”,则说明立碑人非墓主人子女
       墓碑上常见的“考妣”这两个字,其实就是分别指代了父亲和母亲,考即父亲,妣即母亲,有个词叫做“如丧考妣”,就是形容一个人极度悲伤,就好像同时死了父母一样。一些父母合葬的墓,碑文上就会并列出现考妣,一般是考字在左,妣字在右,因为中国古代一般是以左为尊,而当时又是典型的男权社会,自然父亲的地位会比母亲更尊贵一些。
       但也有少数墓碑,并不会出现考或者妣这样的字眼,这就说明立碑人非墓主人的子女。比如弟弟为亡兄立的碑,就不可以用考这个字,只能用“先兄”或者“故兄”这样的字眼。
       “显”和“先”,读音虽然类似,意义却大不相同,二者不可混用
       关于“先”这个字,相信每个人都清楚它的含义,那就是对“亡故”的讳称,所以“先考”、“先妣”就分别指代已经亡故的父亲或者母亲。在《红楼梦》里,贾母给初来的林黛玉介绍李纨时,曾说她是“先珠大嫂子”,意思就是亡故的表兄贾珠家的嫂子,在这里,先就作“亡故”解,与墓碑上是一样的。
       既然“先”就足以表达这种含义了,为何还会出现“显考”、“显妣”这样的称谓呢?这其实就是子女希望父母在泉下更有尊严,“显”有显赫、显耀之意,比先字更为尊贵。但也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用“显”这个字眼,如果墓主人去世之时,他的父母以及岳父母仍有人在世,或者立碑之时墓主人尚未抱孙,就不可以用“显”而只能用“先”。所以民间就有长孙出世后再给祖父母立碑的情况,为的就是可以用上“显考”、“显妣”这样的尊贵称谓。
       最后说一下“故”这个字,它其实就是字面意义,也即亡故。所以实际上,“故”与“先”、“显”是重复了的。所以一些严守传统的人,就会在碑文上省去“故”字,而只用“先考XX”这样的写法。当然了,加上故,也不会造成别人理解困难,所以像“故先考”、“故显妣”这样的写法,在民间也大有存在。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20年January月
    1810:12:10
    立碑有什么讲究和忌讳需注意什么由相云
      立碑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需注意什么
       立碑是一个很有讲究的事情,立碑的方向、时间等等都是有讲究的,而其中如果有做错就不好了,而有很多人不知道立碑的讲究和忌讳。那么,立碑有什么讲究和忌讳?需注意什么?一起来看看。
       立碑的方向
       立碑要和点穴立向的方位一致,很多朋友都知道阴宅风水的细节,立向有24山向,360分成24份是15度,也就是说15度一个山向,如果立碑的山向和坟地穴位的山向不符合,有可能会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点穴立向是阴宅风水最关键的环节,不能小视。他关系到后人的人气旺衰、健康、事业,对哪门后人更有利的问题,记住东北的艮方位,一般情况下不要立碑,因为传统的艮方为鬼门,在此立碑容易家人不安,阴气很重,闹鬼气怪异之事。
       立碑的时间
       在风水择日上,一年当中有两个时间段不必择日,其中一个时间段就是清明节前后在坟墓上添土、立碑、栽树等一切阴宅事宜百事不忌,这也是人们把一切阴宅事宜都集中在清明节来处理的的原因。如果在清明节立碑,应在清明节前一周和后一周的半月之内。其他具体的时间一定要选个黄道吉日,千万不要和已故立碑的人犯冲,防止给亲人带来不利埋下后患。
       石碑的要求
       石碑的材料最好是久耐风化。碑面的颜色应是黑色或灰色,黑色和灰色有凝重之感,并且色彩上属冷色调,为阴,也适宜于阴宅使用,不可用艳丽的色彩,碑有艳色家出淫色。其中根据碑面的向方(前方)的八卦宫位,向南方宜灰不宜黑,向东方和东南方宜黑不宜灰。不宜过高过矮,一般低不过腹高不过颈,并非越高大越好。墓碑形状,要长方形,要有规有矩,不要太窄太宽。墓碑如果又矮又宽,后人出矮胖之人。
       墓碑和墓穴的距离
       墓碑和墓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一般是距离穴位的9寸到6尺之间为宜。记住墓碑和墓穴尽量不要零距离接触,太近,容易影响墓穴的风水效果,太远墓碑和穴位不能互相接气。具体远近要根据墓碑和穴位的建造情况来定。
       墓碑的碑文
       石碑上一般刻有墓主人的名讳、立碑人(一般是子孙)的名字、立碑日期等,碑刻要一定要是阴刻,即凹刻,不可是凸刻。抬头: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有政绩和功绩的人们还要刻上墓志铭。
       墓碑的保护
       墓碑立好以后要注意保护,歪斜了要校正,落鸟粪要擦净,崩裂了要修补或更换。按照风水的观点,墓碑关乎全家吉凶,例如崩裂,在碑顶或上部家出头疾,在碑左边长房(老大)有灾,在碑背损伤妇女等,虽不可尽信,也还是当心为好。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9年December月
    122:40:49
    古人总结出来的起名十大禁忌由相云
      古人总结出来的起名十大禁忌
       周易谛尘风水 2019.11.26
       1. 忌讳祖先和先贤的名字
       汉族起名,一般避祖先的名号。汉族传统极讲辈分。以祖先名字为名,不但打扰了辈分的排序;而且会被视为对祖先的不敬。
       在封建制度下,人们不仅要「尊祖敬宗」,而且要奉为至尊,即使直呼君主的名字也是大逆不道,清代的雍正、乾隆时,仅凭这一条就可以处人死罪并殃及九族。于是这种忌讳便被称为「国讳」。但就现代人而言,仅就名论,虽不严格,但一般也不以伟人、名人的名字为名,否则便易造成今古不分。
       2. 忌讳生冷字
       名字是供交际使用的,否则,名字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当今的时代是计算机的时代,绝大多数计算机储存的汉字仅限于常用字。如果命名时,使用一些生僻字,一般人不认识,必须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命名使用生僻字,只能白白增加别人工作的难度、麻烦。
       人们在使名时选用生僻字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不落俗套。但一般人们认识的常用字,却不过三、四千字,而命名又主要是为了让别人称呼,并不是为了卖弄学问。命名固然要避免俗套和雷同,但不能靠使用生僻字。使用生僻字,在正常的交际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妨碍,可谓得不偿失。
       3. 忌讳姓名字体的单调重复
       有些人命名,喜欢利用汉字的形体结构做文章。例如:石磊,林森,聂耳这个名字即是此例。这种命名的审美效果颇佳,可惜我们的姓氏能如此利用的微乎其微。而且即使石、林、聂三姓,也不可能人人都使用这种方法。
       有些人取名如果姓名三个字的部首偏旁完全相同,就会使人产生一种单调之感。特别是当你在书法签名时,就会更强烈地感觉到,偏旁部首相同的名字,如江浪涛、何信仁等,不论如何安排佈局,都有一种呆板单调之感,不会产生点事纵逸、变化多姿、曲折交替,气韵贯注的美学效果。我们既然是用汉字取名,就不仅要考虑意义上高雅脱俗的抽像美,而且要注意书写时变化多姿的形象美。
       上述例子说明名和姓存在形体结构的搭配问题。如果形体结构没有变化,姓名就显得呆板,拘谨。
       在运用字形命名时,过去有两种技巧,一是拆姓为名,另一是增姓为名。所谓的拆姓为名是指取名时截取的一部分作为名,或者把姓分割为两部分作为名。如商汤时的辅弼大臣伊尹,其中就是取姓的一部分「尹」而构成的,此外现代著名音乐家聂耳,张大弓、计午言、董千里、杨木易也都属此类。古人有些人将名剖分为字,如明代的章溢字三益、徐舫字方舟,清代的尤侗字同人、林佶字吉人都属此类。还如清代的毛奇龄字大可等。还有些人是将姓名剖分为号,如清代的胡珏号古月老人,徐渭号水月田道,则又分名入号。
       所谓的增姓为名是指在姓的基础上再增添一些笔划或部首构成一个新字成为名,如林森、于吁、金鑫、李季等。也有喜欢将姓名用字的部首偏旁相同,并将此作为一种命名技巧来推广,如李季、张驰,这种技巧实际上不值得提倡。
       4. 忌讳多音字
       我国的姓氏多半属于单音字。也有个别姓氏属于多音字,如:乐字。这种姓氏显然在交际时会造成麻烦。如果说姓氏的多音是无可奈何的事实,那么名字的拟定是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麻烦的。山东某地有一个学生名叫乐乐乐,老师上课时却不知该怎么叫他,老师居然让这个名字给难住了。这个名字的三个字都是多音字,可有八种读法,读者有兴趣可以自行排列一下。
       所以对于多音字应尽量回避。如果要用,最好通过联缀成义的办法标示音读。例如:崔乐天、孟乐章。前者通过「天」说明「乐」当读le,后者通过「章」说明「乐」读yue。最后一个用意义告诉你应读什么。
       汉语有相当一部分多音字常用的只有一个音。这样的多音字在命名时就不必担心使用时会产生误读。
       5.忌读拗口字
       命名有时可以得用叠音的方法。例如:丁丁、方芳、辛欣等。如果不是叠音的姓名,名和姓的发音方法就要拉开一定的距离,否则,读起来不顺口,达不到的效果。有些名字读起来费劲、吃力,弄不好就会读错、听错。原因在于取名用字拗口,几乎成了「绕口令」,如沉既济、夏亚一、周啸潮、耿精忠、姜嘉锵、张昌商、胡楚父、傅筑夫等。这些名字,有的连用两个同声母字,如亚一、姜嘉等。有的连用两个同韵字,如既济、夏亚、啸嘲、胡富、励芝等。前一种是双声,后一类是叠韵。有的三个字同韵,如张昌商、胡楚父、傅筑夫等。所谓「绕口」字,主要是指双声字、叠韵字和同音字。由于声母相同,连续起来发音费力;韵部相同的字连读,发音也较困难;所以,双声叠韵是造成「绕口」的主要原因。由此看来,忌用「拗口」字起名,主要是指不用双声、叠韵字起名。掌握了这个规律,就好办得多了。符合音美标准的命名,应当是名和姓的声母不同组,韵母不同类。例如:彭涛、冯企、娄韵、齐飞、余声、万鸿等。这些命名,由于命名和姓的声韵异组异类,因而声音有了变化,读起来比较顺口悦耳。
       如果名和姓同组,甚至完全相同,只要处理好韵母的关係,效果也很好;反之,名和姓同类,甚至完全相同,那就要在声母上下一番功夫。例如:彭宾、冯凡、娄林、张晨、余宽、方川等。
       6.忌读不雅的谐音
       有些人的名字,表面上看非常高雅,但由于读起来会与另外一些不雅的词句声音相同或相似,便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嘲弄和谐谑,成为人们开玩笑的谈资,产生某种滑稽的喜剧效果。这种语词可分为两类:一是生活中某些熟语,一是贬义词。例如:蔡道(菜刀)、卢辉(炉灰)、何商(和尚)、陶华韵(桃花运)、汤虯(糖球)、包敏华(苞米花)等。
       上述谐音使姓名显得不够严肃,不够庄重,在大庭广众之下容易授人以笑柄。另外有一些名字易被人误解为贬义词,如:白研良(白眼狼)、胡礼经(狐狸精)、沉晶柄(神经病)等。
       这种谐音往往变成绰号。父母起名时,如不慎重 ,很容易给儿女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到那时可就悔之晚矣。
       7.忌讳过于时髦的字
       在历史的任何阶段,总会涌现出一些极为时髦的字眼儿。如果命名时追逐这样的字,必然使人感到家长文化素质差,简单是俗不可耐,而且这样的名字,也容易重复。五十年代的「建国」,七十年代的「卫东」,可以说遍及大江南北;「马建国」、「王卫东」、「刘卫东」、「赵卫东」……又可谓千人一面。
       人人都去追逐时髦的字眼儿,也未免太单调乏味了。由此不能不让人深思,虽然我国几千年封建历史,并且讲究「忠」、「孝」之类的字眼儿,如果剔除范字,「忠」、「孝」之类的字眼儿使用频率并不高。这说明古人命名也不喜欢赶时髦。历代儒家大师,那些拚命向人们灌输「忠孝仁义」的大儒们,哪一位名字里有「忠」、「孝」之类的字眼儿?孔子讲了一辈子「仁」,他为儿子起名却用了鱼类的名字鲤。追逐时髦字眼儿,有时显得有点幼稚和肤浅。
       其二,中国人还是不要起过洋化的名字。中华民族的子孙是一个文明古国的传人,我们的民族有着自己的伦理道德、审美意识和文化价值,所以不应该轻视自己。特别是在命名上,要显示要保持民族特色。民间认为,选用近于洋化的名字,如约翰、玛丽、丽莎、安娜等,有时还是一种时髦。但在日后的社会变迁和人我交往中,可能会给对方心理上造成一种轻视和不快的印象。当然,这是文化方面不同的一种误解,但这种误解也可能会影响人去获得的机遇,为一个名字而付出这样的代价,无论如何都不划算的。
       8.忌讳过于夸赞的字
       名字好听与否,不在于用词多麽华美,而在于用词用得恰当到好处。但有的人可能会犯下错误:
       给男孩子起名,总是离不开一些过于生勐的字,如豪、强、炎、勐、闯、刚等,虽然斩钉截铁,读起来刚强有力,用男子汉派头,但也容易使人联想到浑噩勐愣、放荡无检,使气任性,不拘礼法,误认为是一些赳赳武夫,所以,自古以来,一般贵族士大夫在给男孩子命名时,都尽量避开这些字。因为中国文化认为,我之刚烈坚强,并非那些喜怒形于词色、遇事拔刀而起的血勇之人,而是一些内蕴浩然之气,遇事不惊不怒,谈笑风生的伟丈夫。
       有人给女孩子命名却又总是在一些春兰、秋菊、珍珍、艳艳之类的词裡绕圈子,但是如果把它们放到一定的文化氛围中,就会使人产生飘浮的感觉。如女子名字中常喜欢的花、萍、艳、桃、柳等字眼就是。花虽俏丽明艳一时,独佔秀色,出尽风头,但 场风雨过后,就会零落成泥碾作尘。杨柳亦属柔软脆弱之物,成语中的柳性杨花、残花败柳等,就表示出对这种事物所具有的象徵意味的情感评价。桃花令人引起红颜易衰的联想。萍与柳又都是飘零和离别的象徵物。所以,民俗中认为,取名时应尽量避开这些表面上明丽的字眼。
       9.大姓忌讳简单名字
       目前我国人名出现单名热,而单名最大的弊端就是造成大量的重名现象。以四千个汉字计算,如果所有的人都使用单名,一个姓氏只能有四千个人使用单名,第四千零一个人就开始重名。这样,重名的概率必然大大增加。相反,我国尽管人多姓少,如果采用双名,如果避免使用时髦的字眼儿,避免使用滥调,重名的概率是很低的。从审美效果看,双名无论是字形的搭配、字音的谐调还是字意的锤炼,都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至少它选择的余地比单名要大得多。
       对于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要完全避免重名是不可能的。而且,许多小姓即使重名,也没有多大的影响。譬如褚姓,在一个单位裡能有一位姓褚的,已属罕见,再出现一位重名者,简单是奇迹。大姓则不然。「张王李赵遍地刘」,这样的姓氏如果再取单名,热必造成大量的重名。
       人们会注意到,凡重名者几乎都是大姓。一个单位有两个「刘伟」,如是异性,人们便以「男刘伟」、「女刘伟」相称;如果同性,便以「大刘伟」、「小刘伟」或「胖刘伟」、「瘦刘伟」以示区别。与其让别人随意加字,何不当初再增一字改为双名呢?在目前的单名热中,大姓不可热,还是冷静地取个双字名为好。只要充分发挥双名的优势,取一个既雅致又响亮的名字并不是什么难事。
       一般地说,小姓的命名相对地要容易一些,选择的馀地比大姓要大许多。一些被大姓滥用俗了的字眼儿,和小姓组合在一起,效果就大不一样。例如:风伟、褚健、库斌、萨华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小姓的命名就可以马虎一些。除了选择的馀地大一些,小姓和大姓所遇到的问题几乎差不多。
       10.忌讳不及其余的地方
       名字的「禁区」有的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有的则是字义的限制,有的从属于自身的社会观念和审美意识。一些字便成了名字的「禁区」。某些表示秽物和不洁的字一般不入名号。但某些人或某些地区有给孩子起「贱名」、「丑名」、「脏名」的习俗,为的是让孩子不为妖魔光顾,便可消灾免祸、长命百岁。其实这是一种迷信。某些表示疾病和不祥的字,一般不入名、号。
       人体的部位器官名称不入名字。但有的也入名,甚至常入名。春秋有重耳,秦汉时有赵王张耳,战国楚怀王名熊心,当代有着名作家刘心武。不过,这些人体器官的字都是与另字相配合而另有新义的。心与他字组合而成的词,与人体器官的意义已大不相同。
       某些令人恐惧的猛兽名称不宜入名。但有些猛兽却常常入名,如金豹、文虎等。
       文艺作品典型人物的姓名也多为后人不取。某些典型人物的姓名与其代表的特定含义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有固定含义融合在里面。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9年November月
    2914:39:46
    辽宁建平过来的爷爷由广廷访客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9年September月
    159:50:15
    为什么要修谱由相云
      为什么要修谱
      一、“前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国史、方志和家谱构成了我国记录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三大支柱。司马迁《史记》曰:”谱乃家之史,史乃国之谱也。谱不立,则昭穆混、渊源慒。人不知祖,何异禽兽?”意思是说,谱是家族的历史,史是国家的谱系,若不修谱,老小次序就杂乱,世系渊源也不清。一个连祖宗都不知道的人,这与禽兽有何区别呢? 姓氏是人们血缘关系的标志,人兽之别,就在于人们对于有血缘关系的本族人,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家族有强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人不管漂泊多远,总忘不了自己的家乡,因为那里有自己的父母长辈,那里埋葬着他们的祖宗先人。
      家谱,流淌着中国人的血脉。 家谱,又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夫家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在中国,家谱有3000多年历史,素来与国史、方志并称为三大历史文献。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寻根问祖,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而家谱,刚好起着承载伦理规范,塑造人格精神,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节目寻根过程中,家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人云:三世不修谱为不孝。每个姓氏的《家谱》都会详细介绍自己姓氏源流,即这个姓氏的根和源头在哪里?有了源,流到了那里?总要搞清楚吧!中国人自古重视家的根系源流,寻根问祖,饮水思源,不忘血脉传承,不忘祖宗先人。且看当今国势强盛、社会安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正是修撰家谱的大好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当前,我们应把修撰家谱,作为全体家族人自己的一件大事。现在不修,更待何时?
      二,修家谱有那些作用?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最受国人关注、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的书籍大概非家谱莫属了。 家谱是家族的史乘,史乘则是国家的谱系,要是不修家谱,那么老小次序就会杂乱,世系渊源也分不清。族谱是人类姓氏派系的根源和血缘的文化“活化石”,记录着各姓氏历代伟人、名人及祖宗创业历程和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激发后辈勤奋学习开拓奋进的好教材,也是了子孙后辈了解姓氏、了解历史、寻根访祖的重要史料。华夏大地炎黄子孙,不分姓氏,不论居住何地,盛世修谱立志,收编入史,寻宗祭祀乃一大乐事。
      1,修家谱——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长久存在和不断复兴,就是要告诉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亲我者,我亲之。”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心系血缘,才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2,修家谱——寻根问祖,承前启后。
      “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名就是人之本,人生一世连一个名字都没留在世上,若干年后自己的子孙连先祖是谁都不知道,岂不是天大的憾事。姓氏是一种血缘关系的标志,有一种生生相息的寻根意识,家谱使这个家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你的根在那里?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负先人养你?由于诸多因素,有相当一部分人就连自己祖父母的名字都已经忘记了,更不知自己是哪支哪房了。
      古人曰:“谱谍身之本也。”意思是说谱能告诉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有了谱书你就能够追根溯源。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因此,家谱就是“根”的代名词,是中国人尊宗敬祖的一种信仰,是一种证明自己家族归属的身份证明,是一个人根本意义上的“身份证”。
      3,修家谱——敦亲睦族,凝聚血亲。
      古人认为,家谱有“聚其骨肉以系其身心”的教化作用。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人心,使得族人受到深刻的族系传承亲情教育,激发起对祖辈的敬意与怀念。
      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径。因为修撰家谱和逢年过节中缅怀先祖的各种仪式,使得子孙后代能更加自觉地做到尊老敬长,怜惜孤寡幼小,在族中崇尚亲热之气,倡导和睦之风,有利于家庭的团结和幸福,有利于家族以及社会的和睦与和谐。
      “亲不亲,故乡情”, 人在他乡,路人不如乡人,乡人不如亲人。有了家谱哪怕你走到天涯海角,也可能联接到那份血肉亲情,并且更温暖、更深厚。今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甚至走出国门,遍及天涯海角,这也是今后我们子孙们的必行之路,难免有时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有了族谱联宗,本族同一血脉的同胞就能更进一步加深了解。
      4,修家谱——治家齐国,教化子孙。
      治国先治家,治家先育人,正人先正己。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族,一个家庭,要想自立于世界,自立于社会,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教育出众多品德高尚、能力出众的人才,好的祖训家规就能弥补现代教育只重知识才能却忽视品德的不足,用心良苦、精心修撰的家谱正有着这样的功能。
      家谱中包含的许多祖训家规,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如敬父母、尊长者、睦族人、和友邻、恤贫孤、尙节俭、戒赌博、戒奢侈、戒懒惰、戒酒色、戒淫逸等内容。有的家谱中记载有先辈族人们孝敬老人、忠君爱国、造福乡梓、刻苦学习、奋发拼搏的典型事迹,都是对族人和后代进行人生教育的生动教材。
      5,修家谱——传承历史,凭证血脉。
      家谱都有姓氏渊源、始祖源流、支派迁徙、世系繁衍、人口变迁等诸多内容。家族的历史,反映的就是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了解、熟知自己家族的历史,也就是了解熟知中华民族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类的历史。
      近些年以来,许多海外华人回国寻根问祖,造福乡梓,他们最信得过的就是查阅家谱。对于因各种原因迁居他乡的人们,家谱就是他们与祖籍、族人沟通的依据和桥梁,也是他们思乡念祖的精神象征。因此,家谱不但是家族历史的记录,也是天涯游子落叶归根的精神寄托和寻根依据。
      三,修家谱内容包含哪些?
      家谱的结构主要有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一般以五代为一图,即家族族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每个族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简历性质的文字,长者有几十字,短者仅有几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是——附录。内容涉及历代谱序、像赞、迁徙源流、祠墓寺图表、世德、训典、文献、遗事、丘墓、祭田、家规、后序、跋等。有些家谱,在立谱时,还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分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分清楚,名之为“字辈”.男子在起名时,必须将“字辈”的某个字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这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因此,明清家谱呈现了体例复杂和内容丰富的风格。而民国以来的家谱内容、体例仍基本上是沿袭前朝,并没有多大变化。其具体内容如下:
      (01)谱序:每次修谱都有一篇序言,序言很重要,它几乎是一部谱的象征和门面,它反映了该次修谱的指导思想和价值观念。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多篇不等的序文。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02)恩荣: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族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同时也有提高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的作用。
      (03)凡例:也有称谱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如家谱的编写体例,收录范围,各种着录规则、结构特点,家谱中各类目的分类理由,适用范围,入谱和不入谱人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行文要求。
      (04)图像:明清时代家谱的卷首,一般都有图版,内容不完全相同,一般总具有祖庙、祖茔、祠堂以及水源或住宅四张图。并将本家族先人中显达之人,画出其仪容,置于卷首,以求达到光大族望,熏陶后人的目的,有些还刊载一些先人遗墨。
      (05)源流。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世系源流,主编应根据老谱所载源流,搜集和参考近代本氏源流的研究成果,尽量将本族的世系源流考证清楚,可单独成文,亦可列入序言之中。源流有如下内容: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和原因、某些仕籍、先人科名以及祠庙、祖茔。
      (06)世系:也称家族世表、世系表、世系图、根系图,是以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这是家谱中的主要内容,通常是以五代为一表。一个家族,存在几百年,甚至千余年,其家族世系通常需要进行考证详细,方可列入。
      (07)世录:也称作“世序”、“世系考”、“傅实”、“行实”。是对世系表的解释,详细记录家族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葬的简历,包括父名、排行、名、字、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官职、功名、德行、葬地、葬向、妻妾的生卒年月日时、封诰、岳家、子女、女嫁之人、有无富贵外孙等。
      (08)字辈:也称班排,记载族人的排行字辈,中国古代家族排行都有一定寓意的,有的是由皇帝所赐,但大多是名人、祖先确定的,子孙后代改名,一代一字作为排序。
      (09)传记:与世系录有点相似,不同的是世系录是本家族每个男性成员均有,而传记则为家族中有特殊事迹、丰功伟业、名可行世的方可入传。传记又分为内传、外传两种,内传为女子有懿行的,外传为男子传记,可由后人写,也可请当代名人写。
      (10)族规:可单称为家规、家训、家箴、规约,相当于家族法规,内容广泛,基本上为修身、齐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等方面。其中一部分为家规,族人必须遵守,如有违犯,则以家法处罚。另一些为训语,主要为劝戒的内容,教人做人行世的道理,这部分通常称为家训。
      (11)祠堂:记录家族祠堂的历史与现状、规制、神位、世次、祠产、义庄、义田的管理和祖茔及各房墓地的分布和坐向等。
      (12)史志:是家谱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大多为家族中专门数据的汇集,如科名、节孝、仁宦、宗行、宗寿、宗才、封赠、历代祖屋、祖茔、祖产分布等等。这是明清家谱取法于史书中的“志”,即专门史而成。
      (13)文献:也有称著述、艺文、文苑,收载的均为本家族先人的著述,其中包括各种家规、家训、家范、墓志、行状、诗、文、帖、简、奏疏等。有的是全收,有的仅开列目录。
      (14)修谱名单:一般包括两项内容,一为领衔、编纂人姓名,一为捐献经费人姓名,均列在谱末,以示表彰。
      (15)余庆录:家谱修成,末尾照例留几页空白纸,上书“余庆录”,为家庭添丁加口时及时记录之用,意为子孙绵延,留有余庆。
       以上所说的家谱的这些内容,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家族的历史面貌、时代精神和社会风尚。当然,并不是每部家谱都完全按照以上所说的内容、体例来编修的,每部家谱的内容详略程度不完全一样,格式分合也不尽相同,排列次序也不会完全一致。
      家谱的以下五项重要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一,源流
      《家谱》中有详细记载。从一姓到一国一家,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由于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
      二,世系
      “世系表”,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三,家训
      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四,家传
      家传一般分为:列传、内传和外传等。列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功绩男子的传记;内传是记录家族中有品行女子的传记;外传是记录家族中已出嫁有品行女子的传记。
      五,著述
      “谱乃一家之史”,其中当然少不了家人的艺文著述。家谱中的艺文著述,在体例上一般称作:艺文志、辞源集、文征集等。艺文著述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也收集本族人与外人的书信来函,以及经籍、表策、碑文、书札等,有的还有版画、肖像画、版本作品、名家书法、歌曲等,从形式到内容都十分丰富。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9年August月
    1517:19:46
    中元节——念先祖显孝道由相云
      中元节 —— 念先祖 显孝道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元节”。民俗专家认为,中元节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是追怀先人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传统,这一传统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思想。现代人将古人的思想文化传承,但是它的由来和习俗你又知道多少呢?
      中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乃庆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称下元节,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部分地区在七月十四。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在佛教中,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会”。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为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中元节由来
      七月十五的核心可不是“鬼”,而是个地地道道的“孝”日!
      “中元节”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时祭。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四祭》中云:“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起初,“秋尝”的日期并不确定,后来逐渐固定在七月十五前后,一般是立秋后第一个月圆的望日,秋气新来的阴盛之时,对于祭祀亡灵,是个很好的选择。
      【鬼节传说】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
      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便是中国一年一度的“鬼节”中元。
      【道教由来】
      中元节原本是道教节日。据说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称上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赐福。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赦罪。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节。其主要职责是为人间解厄。
      按照道教的说法,由于地官要过生日,所以大赦孤魂游鬼,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
      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希望他们早日安息。
      【佛教由来】
      依照佛家的说法,阴历七月十五日这天,佛教徒举行“盂兰盆法会”供奉佛祖和僧人,济度六道苦难众生,以及报谢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思是“倒悬”;“盆”的意思是“救器”,所以,“盂兰盆”的意思是用来救倒悬痛苦的器物,衍生出来的意思是:用盆子装满百味五果,供养佛陀和僧侣,以拯救入地狱的苦难众生。
      这种仪式最早从南北朝目连救母的作功德法会中开始流行,释迦牟尼佛有一弟子名唤目连,修持甚深,以神通著称,相传目连的母亲做了很多坏事,死后变成了饿鬼。
      目连以神通看到后,十分伤心,就运用法力将饭菜拿给母亲食用,可是饭一到母亲口边就化为焰灰,目连大声向释迦牟尼佛哭救。
      佛陀告诉他,必须集合众僧的力量,于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于盆中,供养十方僧人,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济度。目连依佛意行事,其母终得解脱。
      中元节意义
      “人生百善孝为先”,中元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它表达了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
      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祭先人,亦或是放河灯,即使是阴阳相隔,也隔不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坦然面对死亡,好好珍惜当下,是中元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中元节祭祀活动
      民间的鬼节与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又有自己独特的色彩。僧、道、俗三流合一,构成了农历七月十五丰富的节俗活动。
      【普渡】
      中元是相当重要的民俗节日,不少人会在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间,择日以酒肉、糖饼、水果等祭品举办祭祀活动,以慰在人世间游荡的众家鬼魂,并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顺利。
      较为隆重者,甚至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会在这段时间,请出地藏菩萨、目连尊者等佛像放置高台,或请艺师扮演驱魔大神钟馗,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气。
      【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此时盛夏已经过去,秋凉刚刚开始。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
      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
      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时,烧纸钱衣物,称烧包衣,或佛门或道教的超度法事。
      【祭祀土地】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人们认为,中元节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烧包】
      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放焰口】
      七月十五这一天,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
      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等字样。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抢孤】
      在普度的广场上搭起高丈余的台子,上面放满各式各样的供品。普度完毕,主持人一声令下,大家就蜂拥而上抢夺。
      因为七月普度鬼魂群集,为了怕它们流连忘返,所以有人发明此活动。据说当鬼魂看到一群比自己还要凶猛抢夺祭品的人时,会被吓得逃开。
      【送羊节】
      农历七月十五,还被称为“送羊节”。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羊,祥也。”在古代,羊代表吉祥之意。民间流行七月十五由外祖父、舅舅给小外甥送活羊的习俗。
      传说此风俗与沉香劈山救母的传说有关。
      沉香劈山救母后,要追杀虐待其舅舅二郎神,二郎神为重修兄妹之好和舅甥之谊,每年的七月十五都要给沉香送一对活羊,据说这是取二郎神和沉香之母“杨”姓的谐音,以重结两家之好。从此民间留下了舅舅送活羊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变为送一对面羊。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9年July月
    29:19:22
    一个家庭走向败落的三个迹象由相云
      一个家庭走向败落的三个迹象
      中国名门家训之《孝睦房训辞》说:
      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安家两字曰让与忍,防家两字曰盗与贼。
      亡家两字曰嫖与贱,败家两字曰暴与凶。
      其中“亡家两字曰嫖与贱,败家两字曰暴与凶”,便揭露了一个家庭走向衰败的三种原因。
      01家风不正,祸患不远。
      百般算计,不如积德行善,厚德载物,厚德养家,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家风。
      俗话说,“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无论在什么时代,家风都是一个家庭兴衰的根本。
      一个优秀的家庭、一对优秀的父母,并不是给孩子留多少存款,多少栋房子,多少辆轿车,而是通过言传身教给他们多少人生智慧。
      古语有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
      一对夫妻,他们有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有一次,这个小孩偷了一个货郎的针,回家后母亲居然表扬了他一番。
      慢慢的小孩开始偷人家的玉米等农作物,母亲知道后从来没有制止。
      后来他长大了,成为了一名专业的小偷,偷了很多牛马和金银珠宝,终于被官府抓到了,由于偷的太多,要秋后问斩。
      临斩前,他请求监斩官:“想再吃一次母亲的奶。”
      刚好母亲在给他送行,于是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岂料他竟一口咬掉了母亲的乳头,说:“我小的时候偷东西母亲没有制止过,现在要被斩头都是你促使的,所以现在非常恨你。”
      从父母一代的言行举止、一举一动,都传递出一个家庭的教养和风气。
      厚德载物,厚道养家。家风正,再穷也能发家;家风不正,再富也会败光。
      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就是良好的家风。
      02家庭不和,必有灾殃。
      家庭是人最重要的栖身之所,我们生命中70%的情绪,喜怒哀乐,都与家庭有关。
      一个整天充满争吵的家庭,就像是一个冰窟窿,走进房门就能感受到寒意。
      比方说,跟孩子意见不和,闹僵了;跟爱人感情不和,三五天一大吵;跟兄弟姐妹闹矛盾,感情不和睦……
      研究表明,多数罪犯从小就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
      《礼记》中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
      父母子女感情深厚,兄弟姐妹之间和睦相处,夫妻之间同心同德,这样的家庭,必定是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一家人过日子,有所迁就,有所包容,才会有太平。
      甘心输的人,不是口才不好,只是懂得,在家里没有输赢,只有包容。
      03宠溺后代,后患无穷。
      之前听朋友讲起他老家的一件事,一家三口,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店,女儿在上大学。
      由于电商的发展,小店生意很难做,有时候夫妻俩一个月忙下来连房租都出不来,两口子平时中午吃饭,连个荤菜都不敢点。
      但是女儿上了大学之后,第一个假期回来就找爸妈要苹果手机,说自己的手机太掉价,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
      然后她父母硬生生地拖了一月的货款,挤出来八千块钱,给女儿买了手机。
      女儿还是不知足,要了手机想要电脑,要了电脑想要包包。
      甚至还瞒着家人欠了一大笔贷款,最后东窗事发,父母卖了房子才把贷款还完。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多少孩子就是被父母宠溺成了吸血鬼,啃老族。家底再厚,也会败光。
      人生没有白吃的苦,也没有白走的路。你现在不让孩子吃苦,这个世界会让他很苦。
      真正爱孩子 ,不是为他遮挡一切风雨,而是教会他如何面对克服风雨。
      没有谁能一生顺遂如意,父母也不能永远庇佑,让孩子适当吃苦,他才有力量抵挡生活的风雨艰难。
      试问家庭如何兴旺发达?
      《孝睦房训辞》也有提到,简单来说就是“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忿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1、宽容谅解
      老人,能体谅孩子的辛苦,孩子,能珍惜父母的付出。我累了,你为我端茶倒水,你病了,我对你悉心照顾。
      人无完人,家人也如此,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能相互体谅,懂得彼此的不容易,愿意站在对方的角度想问题,矛盾自然就会消除。
      2、及时沟通
      一家人,沟通最重要。
      觉得菜炒咸了,说出来就好,下次少放点盐;觉得房间脏了,说出来就好,有空清扫一下。
      很多事情只要说出来就好,本来也不是大问题,就怕闷在心里一直不说,导致矛盾越来越大。
      若家庭没有沟通,就算锦衣玉食,也枯燥无味。
      生活在一个有温度的家庭,有恩爱的伴侣,有可爱的孩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朝夕相伴,每天能看到家人的笑脸,能听到家人的暖言,此生足矣。
      3、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饭菜不需多好,够饱就行;衣服不需多买,够穿就行;手机不需多贵,够用就行。
      没必要和别人攀比什么,活好自己的人生就行。
      勤俭不是小气,节约不是不消费,关键是不浪费,物尽其用。该花的钱不能省,不该花的钱尽量省。
      4、积德行善
      《易经》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人品是最好的通行证,人这一辈子,先做人后做事,只有把人做好了,做起事情才游刃有余。
      如果不懂得做人,人品差劲,言行不正,就算他再聪明,再有钱,那么他的前途会受到阻碍,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由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由you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 姓氏经典留言
  • □ :由余简介(2018/9/5 9:44:42)
  • 由余简介
      由余,一作繇余,罕之第三十七世孙。(轩辕黄帝之五世孙夏禹的三子少康氏,又名罕,封于无余;为无余王,余氏即由此始),春秋时天水人。由余的祖先原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后来,由余奉命出使秦国。他见秦穆公贤明大度,便留在了秦国,秦穆公元年(前659年)投入秦国,被秦穆公任为上卿(即宰相),为秦穆公出谋划策,帮助秦国攻伐西戎,一举攻伐锦诸戎、绲戎、翟戎、义渠等十二个戎国,遂称霸西戎,使秦位列春秋五霸。由余的子孙遂以他的名字以姓氏,称为由氏和余氏。
      由余公,字仲宜(又名由晋、怀忠、由虞、由畬、繇余)生于东周庄王五年(公元前692年)乙丑。官西戎之臣。后为秦相。殁于周襄王28年丁酉12月7日(公元前623年1月2日)。享年69岁。秦穆公悲痛万分,并献挽联:“佐治才猷能百国,番衍亦世永兴隆。”辍朝一日表示哀悼。为公建墓四穴:1:陕西雍州锦泽江西岸立乾山巽向2:陕西武功郡丁山立坤山艮向。3:陕西西安骊山巽向。4:江南淮安府武功山立艮山坤向。妻四:原妣昌氏,生于周王7年(公元前690年)辛卯。殁于周襄王24年(公元前628年)癸已8月,享年62岁,葬幽州宝鸡金山立坤山艮向。
      生子一:来本(又名:肇初、震浦)。继妣戎氏。续妣邵氏、秦氏俱葬武功郡西山乾山巽向。生子五:来福(又名:孟初、濡浦),来禄(又名:季初、霆浦),来富(又名:宜初、霖浦),来立,来大:后二子未详。
      第二世由余长子来本,又名肇初、震浦。生于东周慧王12年(公元前665年)丙辰、官秦大夫至上大夫。公竭忠国事以父字为氏。居雍州。殁于周筒王2年丁丑(公元前584年)丁丑年6月。葬锦泽江乾山巽向。妣金氏生于周慧王12年(公元665年)丙辰,殁于周定王3年(公元前604年)丁已8月,葬金家山娘昌氏墓右边向同。生子二:继婉、继始。继妣熊氏、尉氏同葬武功郡亥山已向。生子四:继娟、继婵、继喜、继奸。
      来福,由余二子又名孟初、濡浦。行医为生,落居武功郡妣荣氏。后裔详载脉谱,另修族谱。
      来富,由余四子:又名宜初、霖浦,定姓由,为由姓始祖。妣马氏,后裔详载由氏族谱。
  • □由相云:部分由姓村庄的来历(2017/8/7 9:08:11)
  • 部分由姓村庄的来历
      青岛市崂山区中韩街道北村,该社区有由、王、徐、于、何、杨等姓氏,其中由姓占全村总人口的60%以上。据说该社区的建村历史是"先来何,再来徐,后来由"。何家先来住在水土丰肥的"北盖",徐家定居在南边的"青干顶",由氏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小云南迁来,居住在东西"两个岭"。由姓虽然来得晚,却人丁兴旺,人数逐渐超过了其他姓氏,成了该村的的第一大姓,并在村内建起由氏家庙一所。清中后期,王姓人家一支自浮山后村又迁居这里。据说该村建村时,在村前有一规模较大的庙宇,遂取村名"北村"。另一说是因地处"大埠子"之北,故名"北村"。
      临清市老赵庄镇由庄村,由庄行政村由由庄、孙庄两个自然村组成,位于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镇东部,跑镇政府5公里,西与沈庄村接壤,北与程马庄村交界,西与沈庄村接壤,南与李庄村相连。
      烟台市海阳市大沽头村,明嘉靖(1521--1567)末年,由姓兄弟洪文、洪才从莱阳城南关迁此建村。其父由建德曾在戚继光部下专任司鼓督进之职,死后,戚继光赐其"掌鼓良佐"头衔。为志先父之功,遂命村名为鼓头。后因村坐落在东大河的大沽湾西头,故改为大沽头村。
      烟台市海阳市西沽头,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由姓兄弟洪文、洪才从莱阳城南关迁此定居。其父由建德曾在戚继光部下专任司鼓督进之职,死后,戚赐其"掌鼓良佐"头衔。为志先父之功,遂取村名鼓头,后演变为沽头村。因本村为次支所建,故称小沽头村。后因村处大沽头之西,1965年又更名为西沽头村。
      烟台市海阳市草泊村,明建文年间(1399─1403年)建村。因先居者初搭草铺居住,故命村名草铺,后演变成草泊村。继之,有侯、马、朋等3姓从外地迁此定居。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因战乱,村里的马、候、朋三姓居民大部分被杀,余者逃到外地。随后又有成姓从石人泊迁来定居,由姓分别从大沽头、西沽头村迁来定居。
      烟台市海阳市河宝村,明崇祯年间(1628-1643年),荆姓来此定居。清康熙初年,张姓来此定居。因村庄临河,择"河中取宝"之吉,命名为河宝村。后因村在河北岸,遂改名为河北村。1981年因重名,又恢复河宝村原名。 全村有张、程、由、孙、杨、李、万、孔8姓,均为汉族,其中由姓人口较多。
      烟台市海阳市南野口村,明朝末年,另一说为清康熙年间(1662-1723年),王姓来此建村定居。因北依群山,地处荒野,面向红、黄两山的对口,南与大海相望,故命村名南野口。丁姓与王姓结亲后,丁姓迁入。清康熙十年(1671年),李、由姓先后来此定居。
      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辛安镇滩西村, 建于夏疃之西,命名为疃西村。后因村靠近河岸,地势较低,夏季绵雨来到,整个村内象海滩,遂演变成滩西村。明崇祯年间(1628-1644年),王姓由即墨县登阳村迁来定居。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孙姓由孙家夼迁来定居。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由姓从大沽头村迁来定居。
  • □由相云:由东方你好(2017/6/23 8:28:45)
  • 东方:这个平台是交流信息,互通有无的平台,不是什么官方的权威媒体。严格的讲它是为了寻根索源,没有人任何的功利存在,完全是在空闲时,探讨一些老祖宗的过去,既然是探讨就不可避免的会有偏薄,大家都可信可不信,无非就是一种参考消息。但我会尽可能把我所知告诉给各位。
  • □访客:由朗(2017/6/22 15:00:37)
  • 江州由朗前来报道http://ddc.greenwheel.com.cn/
  • □由相云:重大发现(2017/4/13 15:57:58)
  • 经过几十年,特别是全国由姓统谱以来,我们走访了全国几十上百个由姓村庄,搜集和挖掘出了大量由氏家谱、族谱、宗谱以及相关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比对、查询,发现:山东由姓除少数来源不明的以外,其他的都是明初明中期从山西移民过来的。其中尤为明显的是山东烟台地区的海阳大沽头、小沽头、福山岗嵛村、栖霞的峨庄、蓬莱的石门口、青岛崂山北村、即墨的城后村一部分(另一部分是从邹平迁入的)、莱州的朱由一至四村、崖头、无根枣、黑塚由家、果达埠、西罗台、莱阳的王宋村等地的由姓人,都是明初由氏先祖流布到栖霞县由家泊建村后,因当地严重缺水,不得已而搬迁所留下的由姓同祖同宗的后人。邹平县的一支是由河北枣强搬迁过去的,虽然1934年岗嵛村南支的由芝贵曾与这一支联合修谱(五修),写有谱叙,并议定两地由姓从20世开始统一字派,但未得到岗嵛村宗亲的认可。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