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渠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相关族谱
3689个姓1氏
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8/3/3 16:39:00
0字 评价:0
  
渠 氏 正 源

  
 

  
-与渠夏先生商榷《渠氏源流初探》一文中的有关问题

  
 

  

近日浏览网页(万家姓网),惊见山西省祁县白圭村渠夏先生对当今中国渠氏的起源问题进行探讨,十分兴趣,但拜读之后,却令人十分失望。怎么能这样研究和解释渠氏的家族史呢?


  

我们坚信,渠氏家族源远流长,并且是一个文明的家族,但因是个小姓,历来少有王公显贵,有关的文献资料较少,知之者也少。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我们反对脱离历史事实依据而曲解历史,甚至带有污辱性,脱离史实的误导,必将读者诱入邪路。我们认为沮渠氏不是当今中国渠氏的先祖。


  

历史是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事,但它确实客观存在,由于历史久远了,知道的人少了,甚至于根本不知道,今天我们想要了解它,就要从历史文献中去探索,去研究,去发掘,去认识,并掌握它为今天服务。文献资料是历史的载体,研究历史,我们要忠于史实。我们反对不尊重历史史实依据的胡乱编造家族史,反对毫无依据的炒作。对历史事件要有案可稽,有据可查,有史为证。对有关祖宗的事,下结论要慎重。


  

为了澄清事实,下面对渠夏先生文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发表一点肤浅的看法。主要涉及四个问题:一、沮渠氏始末;二、北魏时胡人的改汉姓问题;三、渠氏的源流;四、明初洪洞县迁民问题。


  

由于本人无学,孤陋寡闻,对历史没有啥研究,错误与不当之处一定难免,尚乞渠夏先生与族中贤达不吝指正。


  

一、沮渠氏始末


  

(一)从大月氏到匈奴杂胡


  

因为渠夏先生把自己的家族起源说成沮渠氏,就需要把沮渠氏的来龙去脉搞清楚。由于沮渠氏是临松卢水胡,又是被匈奴化的大月氏人,这就要从大月氏族的匈奴化谈起。


  

《史记·匈奴外传》说:“自淳维(传说中的匈奴始祖)以至于头曼千余岁,时大时小,别散分离”。匈奴族是古代中国北部的游牧民族。大约自商周时期开始,中国北方一直活跃着一支组成复杂势力强大的游牧民族,也是一个落后野蛮极具破坏性的民族,一直是中国北境的大害。早期被称为獯鬻、 狁、猃狁、鬼方、犬戎、胡等。战国时期匈奴与辽河流域的东胡并列强盛,长期骚扰秦、赵、燕三国北境,除长期战争外,又筑长城以自卫。秦朝统一中国后,派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匈奴主大惧,慌忙北遁七百余里。公元前209年,匈奴主冒顿杀其父头曼,自封为单于(天子),从此匈奴主自称为单于。从公元前209年到前174年,冒顿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大国,势力达到极盛期。控弦(骑兵部队)三十余万,开拓了广袤的疆域,东至辽河,北到北海(贝加尔湖),南抵长城,西达葱岭,形成一个强大的军事掠夺集团,对汉朝为害尤烈,并从此以“匈奴”为族名。公元前127年到前119年,经汉武帝三次大规模的沉重打击,匈奴势力被摧垮,北匈奴西迁。前52年匈奴内乱,南匈奴呼韩邪单于率众降汉,为汉朝守卫阴山边境。直到前36年,汉西域副都护陈汤西入康居击杀郅支单于,余部西逃欧洲祸害欧洲去了。从此匈奴亲汉,到魏晋南北朝时,内迁的匈奴居住在今甘肃、陕西、内蒙与山西一带,其中以山西一部为最大最强。


  

在中国西部的敦煌、祁连山一带,很久以来就居住着另一个游牧民族叫大月氏,秦汉时期长期遭受着匈奴冒顿、老上单于野蛮地抢掠与杀戮,连月氏国王的头颅都成了匈奴主的饮器,被迫向西北远逃到康居(今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姆河以北,咸海与巴尔克什湖之间)。到汉武帝时,汉武帝听说大月氏人是匈奴人的世代仇敌,想与大月氏人联合起来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到西域去寻找大月氏,经过千辛万苦,于前127年在康居找到了,但这时的大月氏人已在此建国,并从游牧国家改为农业国家,由于生活安定了,也不愿再报前仇了,张骞等了一年无果,失望而回,于前126年回到长安。


  

当年,大月氏人被匈奴击败向西北大逃亡时,尚有一小部分大月氏人未能随部逃走,被迫投降匈奴,这股人仍然留在今天的甘肃卢水(今黑河流域)。但这部分人不是真正的匈奴人,被史书上称为“匈奴别部”,或称为“杂胡”、“卢水胡”等。卢水胡归服匈奴后,按匈奴的军事行政编制改编,匈奴的编制是:匈奴的中央首脑机构称王庭,首脑为单于,住代郡(今河北蔚县)。其下为左右贤王,左右贤王是地方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左贤王地位高于右贤王,享有单于的继承权,左贤王管理东部的匈奴,住今河北省怀来县北;右贤王管理西部匈奴,住在今陕西省榆林一带。左右贤王以下的各级官员依次为:万骑(万骑长)、千骑(千骑长)、百长(百骑长)、什长(十骑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其中且渠又叫沮渠,或前面加个“大”字,称为大且渠或大沮渠,虽加大字,其实还是一个低级的带兵小官。到汉武帝时虽经卫青、霍去病三次北伐匈奴,又经汉宣帝再次讨伐,匈奴的势力被彻底摧毁,但这一支被匈奴化的大月氏人仍住在临松卢水地区,人们仍称他们为卢水胡。


  

二、北凉政权的兴亡


  

这支投降匈奴的大月氏人——即卢水胡,一直生活在祁连山下张掖临松卢水的胡人中,有一个家族世袭匈奴人统治下的沮渠小官,当初并无姓氏,直到公元300年后沮渠蒙逊的前辈需要有个姓氏的时候,才应用这个世袭的小官名“沮渠”为姓,开始姓“且渠”或“沮渠”。《魏书·  列传第八十七·沮渠蒙逊》说:“胡,沮渠蒙逊,本出临松卢水,其先为匈奴左沮渠,遂以官为氏”。《北史·卷九十三·北凉沮渠氏》:“大沮渠蒙逊,本临松卢水胡人也……世居卢水,为酋豪。逊高祖  晖仲归,曾祖遮,皆雄健有勇名,祖祁复延,封伏地王,父法宏袭爵”。二处史籍说明了沮渠氏的由来。《魏书·  列传第八十七·沮渠蒙逊》继续说:“蒙逊滑稽有权变,颇晓天文,为诸胡所归”。说明沮渠蒙逊会玩弄权术,懂天文,有一定的能力和威信,令各种胡人前来归服。该文继续讲述了沮渠氏的兴衰:公元383年,前秦符坚派大将氐族人吕光率七万大军征服西域三十余国,于386年回师占凉洲(三国时期治姑臧,即今甘肃武威),建立吕氏后凉国。吕光在397年派沮渠逊的伯父沮渠罗仇、沮渠鞠粥从征,因吕光的弟弟吕延战死,归罪于罗仇二人,将二人处死。于是蒙逊聚兵万余人,与其堂兄沮渠男成说服了当时的建康(甘肃高台县)太守汉族人段业同反吕光,在399年拥段业在张掖建立北凉政权,段业自称凉王。段业授沮渠男成为辅国将军,蒙逊为尚书左丞等职。但段业忌惮沮渠氏兄弟,这时蒙逊阴有取代段氏的想法,但怕一人不行,就谋于其兄男成,而男成认为这种做法不讲道义,不与同谋。至此蒙逊又怕阴谋被男成暴露而遭不测,就蓄意杀死男成,便来了个一箭双雕。于是假意邀请男成到门兰山祭祖,并密告段业其兄男成欲谋反,如果男成来请假祭祖,就必反无疑。果然,不久男成来请假祭祖,于是段业立即把男成杀死。蒙逊闻知后,立即跑到男成的部众前遍告所部,痛哭流涕,反诬段业背信弃义,谋害忠良,发誓要为男成报仇。男成在部众中享誉极高,一闻此事,立即群情激愤,怒不可抑,连匈奴、氐人也纷纷前人响应。401年5月在蒙逊的带领下攻占张掖杀段业。蒙逊自称张掖公,建立自已的北凉政权。412年攻占姑臧,称河西王。这时西边还有一个汉族人的西凉政权,就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后裔在酒泉的西凉国。蒙逊420年灭西凉,掳李暠女西凉公主与其三子沮渠牧犍成婚。这期间从西域来了个胡僧叫昙无谶,先到鄯善国,吹嘘自已能“使鬼神治病,令妇人多子”,并与鄯善王妹曼头陀林私通,事发负罪亡奔凉州,蒙逊优宠之,尊称为“圣人”。昙无谶以男女交接术教授妇人,蒙逊诸女儿媳皆来受法,一时淫风大起。后来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闻知,派人索要昙无谶,遭蒙逊拒绝,蒙逊并发现昙无谶的罪恶,将其杀死。《魏书·沮渠蒙逊》传还说:“蒙逊性淫忌,忍于刑戮,闺庭之中,略无风礼”。由于蒙逊的势力日盛,逐渐狂傲,以致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派其长子沮渠政德率军攻打强大的柔然部,结果兵败被杀,蒙逊遂懊恨成疾,于433年病死,其三子沮渠牧犍袭位。


  

沮渠蒙逊在位时,为了稳定自已的政权,耍两面三刀,一方面向中原强国南朝宋国称臣,另一方面又向中国北方大国魏国拓跋焘纳贡称臣,并将自已的女儿兴平公主许嫁给拓跋焘。沮渠牧犍继位后,仍按沮渠蒙逊的既定方针两面称臣,并将兴平公主护送到北魏,被魏太武帝拓跋焘封为右昭仪。同时还称仰慕拓跋焘的妹妹武威公主。为了稳住沮渠牧犍,437年拓跋焘将计就计,将武威公主嫁给沮渠牧犍,被封为皇后,拓跋焘用以监视牧犍。然牧犍原皇后西凉李氏女只得逊让,自废皇后,让位给武威公主。李氏母女重返酒泉,一年后忧愤而死。


  

然而沮渠牧犍是个荒淫无耻之徒,无意治国,《魏书》说:“牧犍淫嫂李氏,兄弟三人传嬖之。”是说其兄沮渠政德的遗孀李氏,曾跟昙无谶学习过男女交接之术,于是沮渠牧犍与兄弟沮渠无讳、沮渠安周三人与李氏淫乱,终日作连床之戏,遭武威公主的反对,于是“李(氏)与牧犍姊共谋害公主”。拓跋焘闻知,火速派人迎救武威公主,接公主于北魏首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本来,拓跋焘对沮渠氏就很不感冒,曾专派尚书贺多罗出使凉州“观其虚实”,贺观后,认为“牧犍虽称蕃致贡,而内乖悖”。当这次严重事件发生后,拓跋焘大怒,在439年率大军亲征北凉,六月“车驾西讨沮渠牧犍”,并列举沮渠牧犍十二大罪状。牧犍得知,自知不敌,慌忙向柔然求救,柔然不救。无奈派其弟沮渠董来率兵万余到武威城南迎战,一战即溃。偏在这时,牧犍兄之子沮渠祖从城中逃出降魏,并把城内详情悉告之,拓跋焘挥军攻城。这时牧犍的另一个侄子沮渠万年又率部众投降,武威城破。沮渠牧犍这时才反背捆绑率文武百官五千余人出城投降。毕竟沮渠牧犍是他的妹夫又是内弟,拓跋焘命人为牧犍松绑,北魏遂亡。拓跋焘命令迁徙凉州官民三万多家到北魏首都平城为奴。


  

沮渠牧犍到平城后,与武威公主一起过着软禁的生活,牧犍无子,仅有一女。445年卢水胡人沮渠牧犍的旧部关中人盖吴、安定郡刘超反叛,太武帝拓跋焘伐盖吴,灭之。这时,有人告奸“牧犍犹与故臣民谋反”,以及从其家中搜出大量毒药,曾毒死一百多人;同时又发觉右昭仪兴平公主与昙无谶等“姊妹皆左道,朋行淫佚”等罪恶。447年1月将牧犍与兴平公主二人赐死,并“诛其宗族”。只有其一女与武威公主“赦免”。沮渠蒙逊的另一个儿子沮渠季义,原因蒙逊之故曾授“东雍州剌史”。但这个人“  险诐多端,真君中(440年),遂与河东薛安都谋逆”,至京师,付其兄弟扼而杀之。对原先在拓跋焘攻打姑臧时事先叛降的沮渠祖与沮渠万年,投降后,沮渠祖被封为广武公,沮渠万年被封为安西将军张掖王,又转授于冀州、定州剌史,452年在中山与降民谋反,因谋逆罪,均杀死。


  

在439年拓跋焘攻打姑臧时,牧犍的弟弟沮渠无讳、沮渠宜得、沮渠安周分别住沙州、酒泉、张掖。后受魏军进攻相继逃散。后来,沮渠无讳收集残部,攻酒泉,魏主派永昌王拓跋健征讨,沮渠无讳技穷请降,魏封无讳为征西大将军、酒泉王。后无讳复反,又经魏镇南将军尉眷往击,无讳与安周等西窜鄯善,鄯善王比龙惧怕逃走,其城遂被无讳占有。继后,无讳、安周等又返回占领高昌。444年,无讳病死,沮渠安周继位。450年沮渠安周灭车师国,460年沮渠安周被柔然部所灭,立汉族人阚伯周为高昌王。从此,西部残余的北凉流亡政权也灭亡。


  

本来对沮渠氏的始末已很清楚,到此全部结束,此后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沮渠氏的痕迹,应是到此为止。但有人竟认为沮渠氏后裔是当今中国渠氏的祖先,又是当今中国渠氏的源头,为此不得不继续讨论下去。


  

三、被俘虏到北魏的沮渠氏没有孑遗残存下来吗


  

为了说明问题,不免先看看五胡乱华时,胡人到中原都是干了些什么?


  

从304年匈奴人刘渊在离石造反,到581年隋朝统一中国,历史上称为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也是中国北方最残忍最血腥的时期。先后在中国的东北部、北部、西北部落后民族纷纷从边境进入中原,这些落后野蛮的民族在其野心家的带领下希望入主中原,一次次的进行野蛮残忍的掳掠杀戮,其原始性和破坏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演,朝代屡更,中国北方人民陷入了空前的浩劫。同时这些野蛮民族也变成了浩劫的牺牲品与殉葬品。使原本中国的被压迫人民与统治者的斗争衍变成民族间的相互仇杀,有的民族几乎被斩尽杀绝,残存下来的部分外族人又很快融入汉族中。尤其是当一个外族政权在中原灭亡后就来一次大规模的仇杀外族人,直至将其消灭。如:匈奴主刘渊政权灭亡后,山西的匈奴人不是被杀就是逃亡,没有人敢再留在山西。又如:羯族政权的石勒、石虎,二人的野蛮、残忍、淫乱、嗜杀成性的暴行比野兽还凶狠。319年石勒在襄国(河北邢台)建国,318年灭刘曜前赵国,杀尽刘曜子女及王公将校以下三千人,坑杀匈奴屠各部五千人,当初刘渊藉以起兵的主力匈奴屠各部几乎被石勒杀绝。其相互残杀,毫无人性。333年石勒死,石勒的侄子石虎夺取了后赵政权。石虎先将石勒的儿子全部杀死,335年迁到邺(河北临漳县),大建宫室,昼夜荒淫,一次就掠美女三万多人,仅345年一年就杀死不情愿的美女三千多人。老百姓被逼得实在无法活下去,无数的家庭纷纷自杀,各处道路两旁树上自缢的尸体前后相属。351年前燕国慕容隽攻破邺城,石虎的数万宫女不是饿死就是被士兵“烹而食之”了。起初,石虎的长子石宣想篡夺帝位,先杀其弟,再谋石虎,被石虎发觉,石虎立即登高台,将儿子石宣绑台下,先拔光头发,再割舌头,挖去双眼,然后扔进火中焚烧。石宣的妻妾儿女全部处斩。石宣的幼子方五岁,不肯就死,被石虎将衣链拉掉,拖出去杀死,太子宫中的大小官员差役人等数千人全部车裂。


  

石虎死后,新登基的儿子仅33天就被其另一个儿子杀死。183天后又被另一个儿子杀死。这是真正的自相残杀,禽兽不如。103天后,石虎的养子汉族人大将冉闵起而屠杀王室,并下了一道“杀胡令”:“凡杀一胡人者,官升三级”。于是一昼夜,邺城凤阳门前广场上堆满数万个羯族人的人头。数日之内,这些作恶多端的羯族人被复仇烈火燃烧的汉民杀死20多万,剩下的五万多羯族人不是逃走的快就一定会绝种。再如元朝统治者把西夏灭亡后,对整个党项族实行种族灭绝,使党项族在中国大地上消失。金元政权灭亡后,在中原的外族人都遭到汉族人种族灭绝式的血腥报复,以血还血,就象日本鬼子投降后那样,中国人不会让恶贯满盈的日本鬼子在中国存在一样。


  

北魏的统治者也非善类,杀人就是他们日常小事,除无数的战争杀戮外,甚至对他的大功臣也不放过。如魏太武帝拓跋焘杀崔浩,崔浩是当时中国北方的第一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是拓跋焘的第一谋臣,对北魏由弱到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大功臣,因修国史惹恼了拓跋焘,崔浩在受尽凌辱后被灭族,并将远在河北清河的崔氏家族无论远近全部诛灭。还累及亲戚,如范阳卢氏,太原郭氏,河东柳氏,都是名门巨族,“尽夷其族”。就连文明一点的魏文成帝拓跋浚,451年到河北河间州(今河北任丘县)处理贫苦农民侵富户的农民运动,将参予的民众,15岁以上的男子全都处死,15岁以下的全部阉割,连同妇女奖给随行的官员作奴隶,使他们都断子绝孙。人们不禁要问,被掳到平城的罪人家族沮渠氏,还能有人残存下来吗?还能比崔浩、州闹事的农民有好下场吗?答案是绝对不可能的。


  

1、沮渠氏被拓跋焘灭族


  

鲜卑拓跋氏,从开始就是一个落后野蛮的以掠夺为职业的强盗集团,有高度的野蛮性和极强的破坏性,范文澜《中国通史》说:“鲜卑勋贵,残害汉民比虎狼还凶”,对待其它民族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魏书帝纪》看,各种战争恐怕一年也没有停止过,中国的北部成为真正的人间地狱。


  

439年魏太武帝拓跋焘灭北凉,“徙凉州民三万余家至京师”。这三万余户都是些什么人,都姓什么?其中沮渠氏有多少家,共有多少人?未见史料详记,今天恐怕无人能说清。但可以肯定的说,这些凉州民绝对不会是清一色的沮渠氏。北凉沮渠氏政权也绝不是一个血缘关系上的亲族单位,而是复杂的各氏族族群混合在一起的地域基础上的行政单位,除汉族、匈奴、氐、羌ugq、匈奴、氐、?国北方的第一名门望族清河崔氏,是拓跋焘,崔浩等族外,就是卢水胡人,不过是卢水胡人中的沮渠氏政权而已。卢水胡人也不会人人都姓沮渠,比如,北凉亡国卢水胡降魏不久又反叛的盖吴,盖吴部下白广平,以及刘超、薛安都等都不姓沮渠。沮渠氏仅是卢水胡中的一个家族不过是王族罢了。沮渠氏称不上凉州大姓,人口根本不会太多,被掳到平城的沮渠氏人口当然不会太多,而且是被重点监控的人物,一遇风吹草动,就会立即斩草除根,永绝后患。这话果然应验。


  

《魏书·列传·沮渠蒙逊》讲的很清楚,沮渠牧犍到北凉后,仅仅六七年就大祸临头,并遭“诛其宗族”的严惩(已见前文)。“诛其宗族”是什么概念,它意味着什么?恐怕用不着解释。不久,沮渠祖、沮渠季义、沮渠万年都犯“谋道罪”,这种罪行是封建社会最严重的罪行,剿家灭族是逃不掉的,连家中被奴役的人员也免不了全部诛杀,因此,妄想有人幸免,逃出这一劫是不可能的。


  

本来沮渠氏在西境凉州昙花一现,在北境大同被斩草除根,山西大同是沮渠氏的灭亡之地,沮渠氏的问题已到此为止,但有人竟说:“沮渠族人的脱胡入汉是在山西完成的,沮渠这个姓氏也化入了山西大地”。“今天的渠姓族人就是古代沮渠族人的后代”等,是没有任何根据的,我们不同意这种没有证据的说法。为了进一步证明这种观点的荒谬,我们再从北魏的内迁以及当时中国北部人类生存的大环境等方面再作讨论如下:


  

2、内迁


  

五胡十六国时期,北魏的实力最强,掳掠各族人口也最多,平城和畿内居住着各族被掳来的人。494年,魏孝文帝意无反顾地率领鲜卑贵族、满朝文武官员及鲜卑(当然包括被掳来的各族人的士兵)20余万人从平城迁到洛阳,加上这些人的家属共一百多万人。到洛阳后,496年开始强制性实行全面汉化运动,很快这些鲜卑人及掳来的各族人民都融入汉族中了,与汉族人没有什么区别了。并且这些人都过上了奢侈浮华的生活,其豪华程度甚至超过当时南朝梁朝的水平。这时与仍在原地的鲜卑人和六镇人构成了鲜明的区别,因而形成了极大的吸引力,他们自然地被吸引到洛阳来,纷纷内迁,到504年魏宣武帝不得不拨出苑地牧地公田分配给内迁户,513年再次拨田给内迁户。到517年魏孝明帝不得不下令不准内迁,这又引起了尚未内迁的鲜卑人及各族人的强烈不满。526年穷困得无法生活的流民在鲜于修礼的带领下起事,柔玄镇人杜洛周也率众向内地进发。528年葛荣吞并了杜洛周部,号称一百万北方人乘机流进内地,总计内流的人口达数百万。此时的平城地区早已人去楼空,物是人非了。不过内迁的人流中不会有沮渠氏,哪有已经“灭族”的家族在40多年后还有人随人流内迁呢?退一步说就算有个别的“漏网之鱼”也难逃脱以下的劫数。


  

3、战争


  

从《魏书·帝纪》可以看出,北魏的各种战争连一年也没有停止。鲜卑人不事生产,不耕不牧,全靠掠夺为生,掠夺财物养活自已,掠夺越多越富有;掠夺人口,除了补充兵员继续再掠夺外,还能做各种劳役为自已创造财富。要掠夺就有战争,鲜卑人式的战争总是把掠夺来的外族人士兵赶到最前面,鲜卑骑兵在后面驱赶,如果行动稍慢一点就被鲜卑骑兵踏死。攻城作战危险,就根本不让鲜卑兵上前,避免伤亡。如果战败,鲜卑骑兵就争先逃跑,让其它族兵替死。对于沮渠氏来说,不要说已被“诛其宗族”,就是有个别人漏网侥幸活下来,在鲜卑式的战争中也难逃替死,现举几例,以见一斑:


  

451年拓跋焘攻打南朝宋国,先攻彭城不克,再攻盱眙又不克,再南下瓜步(江苏六合),无功而返,又攻盱眙。宋国人坚壁清野,魏军饥饿不堪,拓跋焘向盱眙守将臧质要酒喝,臧质送来一罐尿,拓跋焘勃然大怒,命令攻城,并在给臧质的信中说:东北面攻城的兵是丁零人与胡人,南面攻城的是氐、羌兵,有本事你就尽量的杀吧,省得他们在我国内作乱,对我有好处。结果攻城的魏军士兵死亡的尸体与城墙的高度相平,城也没打开。最后魏军拿周围的百姓泄愤,一见男人就杀,刺死婴儿挑在长矛上,挥舞长矛取乐,尽情发挥其野蛮性,并掳走百姓一万多人,听说宋兵追来,又把百姓全部杀死。宋国人极度憎恨魏人的暴行,军民同仇敌忾,魏军伤亡大半,北魏也从此一蹶不振。


  

446年卢水胡人盖吴、刘超反,魏太武帝征讨之,这次战争是专门镇压卢水胡人的,卢水胡遭到残酷的杀戮,沮渠氏并由此遭灭族。


  

523年,北方六镇反,并迅速发展成燎原之势,整个魏国的东北部、北部、西部都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到526年转移到河北。528年沃野镇也反,造成六镇的上百万流民内迁。秀容(山西忻州)人尔朱荣是个凶残暴戾的野心家,率兵在邺城(河北临漳县)城北大破葛荣军,军民死伤无数,并造成数十万流民散入各州郡。530年尔朱荣被魏孝庄帝诱杀,又有二十余万流民流入并州(太原)受尔朱氏虐待,无法活下去,先后二十多次造反,被尔朱氏屠杀近一半,最后更多的流民流入高欢的手中,直到550年东魏变成北齐,557年西周变为北周,两国又开始了新的连年战争。


  

537年东魏高欢进攻西魏宇文泰,东魏在关内战败。后再战再败,死亡八万多人。死亡的人都是北方流民士兵。这时,原魏孝文帝从平城内迁洛阳的一百多万及以后陆续内迁的鲜卑族平民及奴隶和中原的原居民,在战争中也遭灭顶之灾。宇文泰攻洛阳,北齐派最野蛮的杀人成性的悍将侯景烧杀洛阳城,城内外的官民、房舍,残存下来的不过十之一二。北魏迁都以来繁华的洛阳城成为废墟。543年东西魏再次邙山大战,又造成双方及当地居民的极大伤亡。


  

北齐与北周的连年战争,双方都已精疲力尽。双方都又积极争取北方新兴起的野蛮集团突厥族,联合攻打对方。最后突厥族决定帮助北周攻打北齐。563年周武帝与突厥联合攻齐,突厥出兵10万,自恒州(大同)分三路向南杀来,会兵攻打晋阳。当听到周军大败,突厥人骤感震骇,立即引兵出塞,自晋阳以北七百余里沿途大杀大掠,人畜不留。由此,北魏长期经营的北方重镇大同与六镇等地,所遗留的官民如风扫残云般地烟消云散了。即使是沮渠氏在被诛族后有漏网之鱼。还能在平城平安的生存吗?


  

早在魏明元帝时(409-424年),魏筑长城以防另一个强大的掠夺集团柔然部。从赤河(河北赤城)西到五原(内蒙五原县)二千余里,魏太武帝时在长城要害处设武川、抚冥、怀朔、柔玄、御夷边防六镇,六镇外又在沃野(内蒙阿尔多斯右旗境内)等镇派重兵防守,以卫平城。429年魏太武帝大破柔然后,边事已少,但仍选拔精壮士兵到境外抢掠,来发财致富。抢到财物全部归官,如被柔然掳去即成柔然人的奴隶。老弱士兵被迫作手工,或入深山伐木,或种农田,或经商获利也全都归官。这些被掳到北魏的各族人的守边兵,应得的衣食给养又被层层官员扣去,苦难的边兵往往死在路上。


  

4、隋唐以后的战乱


  

自古以来,中国北方就是各类人物争战撕杀的主战场。历史发展到隋朝统一中国后,不久就发动了两次征伐高丽的大战,导致隋亡。唐初李世民争天下,扫六合,平突厥,破柔然,再次征伐高丽,开拓西域等。全国人口由隋朝的4602万到639年锐减到1235万人,减少73%。755年突厥人安禄山在范阳(北京)起事。安禄山野蛮而狡猾多端,把洛阳与关中地区破坏殆尽,人民陷入空前的灾难之中。强大的大唐帝国,从此走向衰落。唐肃宗请求匈奴、回纥协助收复洛阳,同意收回后任意抢掠。中国人口由900多万户减少到200万户,四分之三的人口死亡。由755年的5292万人到760年的1699万人,减少68%。


  

875年,冤句(山东曹县)人黄巢起义,攻入长安,见人就杀,不能禁止,直到把人杀完。其兵所过之处,赤地千里,百姓净尽。《旧唐书》说:黄巢围陈州(河南淮阳)三百天不克,军粮断绝。杀人充军粮,制造巨碓数百个,捕乡民与浮虏,无论男女老幼,悉入巨碓捣舂,倾刻变成肉糜(酱),加工处称“捣磨寨”。以供军食,流水作业,日夜不停。陈州周围的百姓吃光后,“纵兵四掠,自河南许、汝、唐、邓、孟、郑、曹、徐、兖数十州,咸被共毒”。不论中原旧民,还是汉化后的外族人,都在劫难逃。


  

唐朝后直到宋朝、明朝与北方强敌辽、金、元以及西夏王朝的长期残酷的战争,整个中国北方成了杀人的大屠宰场,北方人口大减。尤其是元朝的统治者,把西夏灭亡后又把整个党项族实行了种族灭绝,使党项族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他们贯用的手段是屠城与杀人充军粮,据有人推算,屠杀北方人口6000-8000万,中国北方90%以上的人口灭绝。一个四川省2000万人口屠杀后竟不到80万。使明朝初年整个河南人口才有189.1万,河北有189.3万人。


  

另外,从宋朝到明朝初年,除兵燹战乱外,1350年从蒙古高原到华北平原,还陷入另一场空前的大劫难,就是令人闻而生畏的黑死病--鼠疫,也是令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


  

总之,从304年刘渊在离石起兵到隋朝统一,又从隋朝到明初,近900多年间中国北方无数次的战争、自然灾害、瘟疫流行等各种灾难的夹击下,一个或多个家族或种族灭绝是可能的,更何况一个被诛族的外来的小家族,说是在大同生息繁衍,说什么自动迁民到上党,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也不合逻辑,是不可信的。


  

二、北魏时胡人改汉姓的族群中没有沮渠氏


  

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弄清历史的真象,应有客观的依据,尤其是同期的相关史料,碑文墓志,历史文物,从客观证据中找答案。不能在没有什么史料的情况下,一时心血来潮,突发奇想,妄加解释,妄下结论。作者说沮(且)氏的胡姓 “沮(且)渠”氏改成单姓汉姓“渠”,是由被俘虏到平城(大同)后的沮(且)渠氏后人搞的。现在让我们看看北魏政权是怎样把胡姓改的汉姓,其中有没有沮渠氏?


  

对外来民族改汉姓的问题,自古就已有之,不问什么原因或在什么情况下改为汉姓,史料上都会有记载,有案可稽,有据可查,不论官私,总有凭据。豪门大姓自不必说,寻常百姓,也不例外。私自偷改或冒充他姓,也有迹可循。


  

从战国到秦代,中国人有了固定姓氏之后,一般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胡人改汉姓,主要是在汉族人地区生活,受到汉族人的文化影响,并为了更好地在汉族人的大环境中生存,不得不改汉姓。


  

秦统一中国后,上郡、北地以及东夷、淮夷、荆蛮、百越等,都是秦始皇的臣民,少数民族改汉姓是必然的结果。汉武帝建立强大的中央帝国,胡人逐渐融入汉族,汉武帝还对个别胡人首领赐汉姓,如匈奴休屠王太子赐姓“金”。西域康居国太子入汉朝在河西久等,结果在当地娶妻生子后就用康居国的“康”字为姓。以国为姓的还有丁零人姓“狄、翟”,月支人姓“支”,天竺人姓“竺”,安国人姓“安”。又有乌桓人的高不识。王莽时西羌有庞怡,巴氐有略阳李氏。东汉时蛮族有武陵田氏、蒲氏,南越有区氏,西域龟兹有白霸、刘国平,朝鲜有王氏。西晋时匈奴独孤氏改姓刘等。就连后来河南鹿邑金兀术后裔完颜氏改姓完氏,河南固始县女真人后裔改姓祝,唐河县的仝氏,河南渑池县城东一里元朝时新疆维吾尔族人改姓刘等,以及数不清的外族人改汉姓,哪个不是有据可查,这都是可信的。


  

494年魏孝文帝率领一百多万人从平城内迁洛阳,496年就掀起声势浩大的汉化运动:“六月已亥,诏不得以北语言于朝庭,若有违者,免所居官”。禁讲胡语,改中原正音;禁胡服,着汉衣冠;并规定“凡迁洛阳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禁胡姓,改汉姓,否认鲜卑人是胡种,认定是黄帝少子昌义的后裔受封于北土者。把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太和)二十年(496年),春正月丁卯,诏改姓为元氏”。是因为“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皇帝带头,谁敢不改,不改就是犯王法,命令“诸功臣旧族,自代北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于是一百多个胡姓改为汉姓。除鲜卑外,还有历次掳来到魏的其它各族人,如匈奴、柔然、高车、乌桓、库莫奚、高句丽、羌、氐等族全方位的姓氏改革,当然包括卢水胡人。


  

据《魏书·卷一百一十三·官氏志》所载改汉姓的姓氏如下;


  

“自古天子立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则以字与谥,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姓则表其所由生,氏则记族所由出,其大略然也。至于或自所居,或以国号,或用官爵,或用事物,虽缘时不同,俱其义矣。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亦如长勺、尾氏、终葵之属也。初,安帝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年世稍久,互以改易,兴衰存灭,间有之矣,今举其可知者。


  

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


  

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


  

次兄为拓拔氏,后改为长孙氏。


  

弟为连奚氏。次弟为伊妻氏,后改为伊氏。


  

次弟为丘敦氏,后改为丘氏。


  

次弟为侯氏,后改为亥氏。


  

七族之与,自此始也。


  

又命叔父之胤曰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


  

又命疏属曰车焜氏,后改为车氏。


  

凡与帝室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族不得与也。高祖革之,各以职司从事。


  

 


  

神元皇帝时,余部诸姓内入者。


  

丘穆陵氏,后改为穆氏。


  

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


  

贺赖氏,后改为贺氏。


  

独孤氏,后改为刘氏。


  

贺楼氏,后改为于楼氏。


  

勿忸于氏,后改为于氏。


  

是连氏,后改为连氏。


  

仆阑氏,后改为仆氏。


  

若干氏,后改为苟氏。


  

拔列氏,后改为梁氏。


  

拨略氏,后改为略氏。


  

若口引氏,后改为寇氏。


  

叱罗氏,后改为罗氏。


  

普陋茹氏,后改为茹氏。


  

贺葛氏,后改为葛氏。


  

是贲氏,后改为封氏。


  

阿伏于氏,后改为阿氏。


  

可地延氏,后改为延氏。


  

阿鹿桓氏,后改为鹿氏。


  

他骆拔氏,后改为骆氏。


  

薄奚氏,后改为薄氏。


  

乌丸氏,后改为桓氏。


  

素和氏,后改为和氏。


  

吐谷浑氏,依旧吐谷浑氏。


  

胡古口引氏,后改为侯氏。


  

贺若氏,依旧贺若氏。


  

谷浑氏,后改为浑氏。


  

匹娄氏,后改为娄氏。


  

俟力伐氏,后改为鲍氏。


  

吐伏虚氏,后改为虚氏。


  

牒云氏,后改为云氏。


  

是云氏,后改为是氏。


  

叱利氏,后改为利氏。


  

副吕氏,后改为副氏。


  

那氏,依旧那氏。


  

如罗氏,后改为如氏。


  

乞扶氏,后改为扶氏。


  

阿车氏,后改为车氏。


  

俊几氏,后改为几氏。


  

贺儿氏,后改为儿氏。


  

吐奚氏,后改为古氏。


  

出连氏,后改为毕氏。


  

庾氏,依旧庾氏。


  

贺拔氏,后改为何氏。


  

叱吕氏,后改为吕氏。


  

莫那娄氏,后改为莫氏。


  

奚斗虚氏,后改为索虚氏。


  

莫芦氏,后改为芦氏。


  

出大汗氏,后改为韩氏。


  

没路真氏,后改为路氏。


  

扈地于氏,后改为扈氏。


  

莫兴氏,后改为兴氏。


  

纥干氏,后改为干氏。


  

俟伏斤氏,后改为伏氏。


  

是楼氏,后改为高氏。


  

尸突氏,后改为屈氏。


  

沓虚氏,后改为沓氏。


  

温石莱氏,后改为石氏。


  

解枇氏,后改为解氏。


  

奇斤氏,后改为奇氏。


  

须卜氏,后改为卜氏。


  

丘林氏,后改为林氏。


  

大莫干氏,后改为郃氏。


  

尔绵氏,后改为绵氏。


  

盍楼氏,后改为盍氏。


  

素黎氏,后改为黎氏。


  

渴车氏,后改为车氏。


  

壹斗眷氏,后改为明氏。


  

叱门氏,后改为门氏。


  

宿六斤氏,后改为宿氏。


  

馝氏,后改为氏。


  

土难氏,后改为山氏。


  

屋引氏,后改为房氏。


  

树洛于氏,后改为树氏。


  

乙弗氏,后改为乙氏。


  

东方宇文,謩容氏,即宣帝时东部,此二部最为强盛,别自有传。


  

南方有茂眷氏,后改为茂氏。


  

宥连氏,后改为云氏。


  

次南有纥豆陵氏,后改为宝氏。


  

侯莫陈氏,后改为陈氏。


  

库狄氏,后改为狄氏。


  

太洛稽氏,后改为稽氏。


  

柯拔氏,后改为柯氏。


  

西方尉迟氏,后改为尉氏。


  

步鹿根氏,后改为步氏。


  

破多罗氏,后改为潘氏。


  

叱干氏,后改为薛氏。


  

俟奴氏,后改为俟氏。


  

辗迟氏,后改为展氏。


  

费连氏,后改为费氏。


  

其连氏,后改为綦氏。


  

去斤氏,后改为艾氏。


  

渴侯氏,后改为缑氏。


  

叱虚氏,后改为祝氏。


  

和稽氏,后改为缓氏。


  

冤赖氏,后改为就氏。


  

温盆氏,后改为温氏。


  

达勃氏,后改为褒氏。


  

独孤浑氏,后改为杜氏。


  

凡此诸部,其渠长皆自统众,而尉迟已下不及贺阑诸部氏。pnipyt


  

北方贺阑,后改为贺氏。


  

郁都甄氏,后改为甄氏。


  

纥奚氏,后改为嵇氏。


  

越勒氏,后改为越氏


  

叱奴氏,后改为狼氏。


  

渴烛浑氏,后改为味氏。


  

库褥官氏,后改为库氏。


  

乌洛莱氏,后改为莱氏。


  

一那蒌氏,后改为蒌氏。


  

羽弗氏,后改为羽氏。


  

凡此四方诸部,岁时朝贡,登国初,太祖散诸部落。始同为编民。”


  

《隋书·经藉志》说:“后魏迁洛,有八氏十姓,咸出帝族。又有三十六族,则诸国之从魏者,九十三姓,世为部落大人者,并为河南洛阳人”。从以上所列改姓的家族中,根本没有沮渠氏,说什么由沮渠氏改为渠氏,是毫无根据的一派胡言。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当年沮渠氏被拓跋焘“诛其宗族”已时斩草除根,在大同被彻底消灭了,没有留下胡种,沮渠民确实早已不复存在,哪里还有人参加改姓呢?


  

《渠氏源流初探》的作者确认沮渠氏是自已的祖先也就罢了,但却又决心把这样的“祖先”推广到“今天的我们--渠姓族人”。看得出来,作者不是光说他自已,而是“我们--渠姓族人”。还说什么“今天的渠姓族人,就是古代沮渠族人的后代”。“当代各省的渠姓族人都源出于山西省”等。看来,作者不免有点妄乎所以,把这种观点强加于人,也不知道作者又和谁“我们”起来?但我们也告诉作者,这只能代表“你们”,因当今中国渠氏们不会赞成这种毫无根据的臆说。因此不能包括其它地方的渠氏,没有证据证明沮渠氏是当今中国渠氏的先祖,光瞎说是没人相信的。即使作者再标榜自已“遵循逻辑思维”也不能抹杀历史,仅能说明作者自作聪明,凭空臆造,妄加虚构,完全不顾史实,就不顾作为俘虏的一帮沮渠氏在数年以后就被拓跋焘灭族,根本无有后人了,怎么改姓?即使当作者把所谓的沮渠氏改姓说成是古代的沮渠氏干的,不是自已的杜撰。即使是作者自认为不管怎样胡编乱造,反正是古代的沮渠氏今天不会有人站出来与作者理论,但都掩盖不了作者伪造,也骗不了当今的中国渠氏家族。作者竟然还代表古代的实际上已不再存在的沮渠氏煞有介事的大发议论,说什么沮渠氏改姓单姓“渠”的原因与前述诸姓的改姓不同,沮渠氏则是因为“沮渠这个姓氏是令人不愉快的”,其中这个“沮”字是“败坏、阻滞”的意思,“渠水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发挥作用”,“管道全赖土堤坚固才能安全输水,现在可好,让它败坏溃决”,作者认为这是对渠氏的“诅咒、谩骂”。作者接着说:“且渠”的“且”字更不象话,是“因为‘且’字的古义是生殖器……”等云云。作者特有的“逻辑思维”还真有才华,想象力这样丰富。这里我们先不去讨论灭族后的沮渠氏还有没有人能做这一工作,或者这些是不是所谓的沮渠氏的真正想法,我们只讨论“且”字的“古义”是不是“生殖器”。现在让我们查查有关资料,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字典》、《辞源》、《辞海》、《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辞典》……等,看看有没有这种解释法?《说文解字》:且,所也”。段玉裁注:“荐训兽所食草。荐作荐席,谓草席也。”又“从几,足有二横,其下地也。凡且之属皆从且。又,为几字”。但“且”字古义甚广,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有不同的读音和不同的含义,归纳起来如(一)读qie,其含义分别为苟且、应当、将要、将近、再、暂且、尚且、就、难道、只、一边、并且、而且、或者、如果、假如、即使、纵然等。又姓。(二)读ju,其含义分别有:多、全部。又,发语词或句末语气词。又同“俎”。(三)读qu,意为尊敬的样子。又承借转语词  。又通“取”、“趄”、“沮”。又“且月”六月的别称。又通“雎”,人名。(四)读cu,含意为“往”。又通“粗”、“徂”字的古字。可以看出,“且”字的古义虽然十分广泛,但确无“生殖器”这一说。这说明把“且”字解释为“生殖器”的人不是古人,而是今天的作者一人,又怎能把自已的观点推托给古人呢?所以,以子虚乌有的沮(且)渠氏因厌恶“沮(且)”字而改姓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这又不能不让人感到作者又在弄虚作假,编造谎言,信口开河,伪造历史,蛊惑人心,还美其名曰“逻辑思维”,又有什么“最关键的钥匙”、“试金石”等,原来就是如此!居然用这种态度和方法对待历史,研究历史,所得出的结论有什么科学性,有多少可信性?如果是作者为了自已找到祖宗认为“有道理”,可能没有人过问,如果把这种“研究”结果推广到当今中国所有“渠氏族人”头上,让人承认沮渠氏是他们的祖先能有人认同吗?人们也能接受吗?


  

三、渠氏探源


  

只要一提到姓,立即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问题,即个人的姓氏所属,这是个敏感的问题,我是姓渠,我也对渠氏的姓源十分关心。人们知道渠氏是小姓,人口少,有关的历史资料也少,不为人所熟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而绝非个别人受某一高人的一句话的启发,激发出灵感,想入非非,不查文献证据,用什么“逻辑思维”思维出来的。渠夏先生(以下称作者),在《渠氏源流初探》一文中认定当今中国渠氏的起源说“毫无疑问,今天的我们起源于沮渠氏”,我们拒绝这种毫无事实依据的说法,因此对渠氏的姓源问题,不免多说几句。


  

汉族人的姓氏,大约起源于上古,发展于夏商,形成并逐步完善于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固定下来,每个宗族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姓氏,子孙永久使用,形成一个一脉相承的家族。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序》说:“三代之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分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三代之后,姓氏合而为一,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春秋时期,贵族有姓氏,下贱者与奴隶无姓氏。但即使是高贵的人获得姓氏也要遵守一定的准则,不能私自命姓,往往要有国君或诸侯来决定。举个例子来说明:《左传·隐公八年(前715年)》鲁国的大夫无骇:“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族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为官族,邑亦如之’。公命以字为展氏”。这是说公元前715年,鲁国的大夫无骇死了,但他还没有姓,有个叫羽父的为之向鲁隐公请示个谥号与他家族的姓氏。鲁隐公对此并不内行,向众仲咨询,众仲回答说:当初周天子封有德行的人为诸侯,是按他的出生地赐给姓,在诸侯获得封地后就按当地的地名作为他的氏,诸侯对他的大夫们是用他的字作谥号,他的后人就用其祖父的谥号为氏,氏相同的就是一族。如果世代担任同个官职并有功绩,就以官名为氏,也有以封邑为氏的,隐公听后就下令,用无骇祖父公子展的“展”字作为无骇家的姓氏,这样就产生了一个“展”姓。对于普通的老百姓(不是奴隶),政府还设有一种专门的授姓官。《国语·周语·上》说“司商协民姓”。注曰“司商,掌赐族授姓之官。商,金声清,谓人始生,吹律合,定其姓名也”。春秋战国时期,上层人士有名有姓的人已很普遍,如《诗经》中《大雅》、《邶风·击鼓》、《陈风·株林》等都有人的姓名。这个时期的其它著作中有名有姓的人更是普遍现象。


  

但是姓氏是一个家族系统特有的标识称号,氏是古代贵族的标志,氏是从姓中分出来的,是姓的一个支系,以区别其子孙出处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外纪》云:“姓者源其族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但我们渠氏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1、渠氏探源


  

为了避免渠氏的源流被异化,避免被虚构的沮渠氏掩盖并替代真正的渠氏的源流,以假乱真或弄假成真,避免被《渠氏源流初探》的作者幻想的迷雾所迷惑,为了揭示中国渠氏的真正源流,今对渠氏的源流问题进行肤浅的探讨。


  

宋·罗泌《路史》称,渠氏为“康叔之后”。《中国名人大辞典·姓氏考略》等也说:“渠氏为康叔之后。”并称渠氏出于“姬氏”。据史载,西周初年,分封姬氏诸侯53个,以后衍生出140多个姓氏源于姬氏。


  

康叔为周武王同母少弟,因封于康,故名康叔。明·胡广《春秋大全》说:康叔为“姬姓侯爵,出自周武王同母少弟,封为成王,大司寇,食采于康,谓之康叔,成王诛武庚,灭三监,中分其地,以其半立康叔,封为卫伯,分以大路(大辂车),(红色旗帜),旃旌(红色曲柄旗),大吕之乐(音乐用大吕的大钟),命以康诰(用尚书中的《康诰》命令他),而封于商墟,其地汲郡,朝歌是也”。是指周武王去世后,周公旦摄政,商纣王儿子武庚(周初封为殷君)勾结三监造反,为周公旦所灭,把原商都(河南安阳)周围地区封于康,建卫国,建都于朝歌(河南淇县),并把商朝遗民迁于王城(洛阳),派康叔拥兵看守,以防叛乱。卫国是周初分封最强大的诸侯国。


  

康叔后人中何时何人从姬姓分封到何处开始姓渠的呢?由于笔者手头资料不足,对于何人何时尚不确知,这也是我们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时间在公元前708年前是肯定的。  椐孔子《春秋》记载,公元前708年渠伯的后人中有位渠伯纠,曾摄父职受聘到鲁国处理鲁国的重大事件。渠伯纠的父亲在东周任冢宰(国家总理级),渠伯纠是代替其父出使鲁国的。徐俊元《贵姓何来》一书说:“渠伯纠曾摄父职,出聘列国。”但其父并非渠伯,渠伯当在其先,先在何时,其具体时间也无从确知,康叔的后人中何人封到渠国为渠伯的,为史料所缺,虽无从查知,但在公元前708年前是无疑的。也就是说康叔的某代后人被封为伯爵,到封地“渠”建立“渠国”,称为渠伯。也就是被封为“伯爵”当然是贵者,贵者当然就有姓有氏了,他的后人就以出生地(渠国)从姬姓中脱离出来称为“渠氏”,“姬”姓成为“渠氏”的“祖考之所自出”,“渠氏”为“姬氏”的子孙所自分,渠伯的后人就以“渠国”的“渠”字为姓了。到后来渠伯纠的父子时代,当然姓渠氏,于是才有渠伯纠之名,无疑这也是遵循着“天子建德,因生而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的根本原则的。


  

因为渠国不象后来的秦、楚、齐、燕那样强大,历史文献多,尽人皆知,但考之典籍还有案可稽,有据可查,有史为证的。宋·戴溪《春秋讲义》对《春秋》所载之“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解曰:“宰,冢宰也;渠,国也;伯,爵也;纠,名也;天子之上士,书名。今渠伯纠畿内之君,天子之宰……”。说明“渠”是国名,其地址在畿内。晋·杜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注云:“渠,周地”。《路史》也说“渠,畿内国”。畿内是指东周京畿以内的国家。东周的京畿在王城,即今河南省洛阳市,渠国就在今天洛阳附近。在洛阳附近的什么地方,《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说;“七月己巳,刘子以王出,庚午次于渠”。是说在鲁昭公二十六年,东周王室发生了王子朝的叛乱,七月十七日(己巳),刘文公带着周敬王从王城逃出,向东方的渠国逃跑,十八日(庚午),赶到渠国住下。由此可知,渠国在洛阳以东约一天左右的路程。清代学者江永《地理考实》云:“按:渠,周阳渠也,今河南府洛阳县,亦谓之九曲渎。”《汉语大字典》:“渠,周地名,在河南省巩县西”。总之,渠氏出自渠国,在河洛地区,渠国是渠伯的封疆之地,地址在今洛阳市以东,巩县以西的位置,这也说明了从周桓王以前的渠伯被封到渠建渠国开始,到鲁昭公二十六年,最起码上下二百年以上,渠国一直走存在的。这不就很清楚了吗?


  

历史上对渠氏的始祖还有三种说法:


  

(1)渠氏为渠伯之后:中国成书最早也是最有权威的姓氏专著,唐代林宝《元和姓篡》说:“渠,周大夫渠伯之后。”林宝,太常博士,他根据当时社会上常见的姓氏并对各姓授姓之源进行考证,编《元和姓篡》。继后,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宋元时人所编《氏族大全》,明·凌迪知《万姓统谱》,近世《中国名人大辞典·姓氏考略》,今人傅永和《姓氏典故》,徐俊元《贵姓何来》,赵家树等《千家姓查源》等,众多的姓氏书籍,均有类似的记载。


  

儒家经典之作,中国编年史奠基人孔子《春秋》以及《春秋》三传中的《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对渠伯纠、渠孔、渠子有以下记录:


  

孔子《春秋》:桓公四年“夏,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左丘明《左传》:桓公四年,“夏,周宰渠伯纠来聘,父在,故名”


  

公羊高《春秋公羊传》: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宰,渠伯纠者何?天子之大夫也。其称宰渠伯纠者何?下大夫也。”


  

谷梁赤《春秋谷梁传》:桓公四年“夏,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


  

宋·李明復《春秋集义》(《四库全书》155):引胡安国(南宋经学大家,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大学士)曰:“宰,冢宰也;渠,氏;伯,爵;纠其名也。王朝公卿书爵,大夫书名,上士中士书名,下士书人,例也……”。明·胡广等《春秋大全》:“宰,冢宰也,受王命以统百官,渠伯纠其名也,王朝公卿书爵。”明·夏树芳《奇姓通》:“《春秋》天王使宰渠伯纠来聘,注:渠,姓,伯纠名也,王官之宰,当以才受任,而伯纠摄父职,出聘列国,故书名以讥之。”古今以来研究《春秋》以及《春秋》三传的专家学者不知凡几,均明确无误又异口同声地说:“渠,姓也”,并认为渠伯纠父是周天子的冢宰,渠伯纠摄父职到鲁国去处理鲁国的事务,这是不争的事实。至于鲁桓公的乱臣贼子的作为以及渠伯纠受聘到鲁国是否合乎当时的理法制度,则不是本文所讨论的内容。


  

康叔建卫国,渠伯是康叔的后人,渠伯所建的渠国在东周京畿王城的附近,渠伯的后人中渠伯纠的父亲被征招到东周中央政府任职,其后人又在卫国繁衍生息生活与工作,这是合乎逻辑的,也是为史料所证实的。


  

公元前660年,山西东南部赤狄部落因受晋国的压迫,东下伐邢灭卫,在这次战争中,由于卫国人对卫懿公好鹤不理国事极为不满,临时拼凑人员抗狄,临时派大将渠孔挂帅,结果战败,渠孔战死,卫国灭亡。《左传·闵公2年(公元前660年)》记载:“冬,十二月,狄人犯卫,卫懿公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参战战士)曰:‘使鹤(让鹤去打仗吧),鹤有禄位(鹤享受高官厚禄),余(我们)焉能战’。公(卫懿公)与石祁子块(玉),与宁庆子矢(箭),使守(守城),曰:‘以此赞国(帮助国家),择利而为之(选择有利的事干吧)’。与夫人绣衣(刺绣的衣服),曰:‘听于二子(听他两个人的)。’“渠孔御戎(率军抗敌)。子伯为右(右路),黄夷为前驱(先锋),孔婴齐殿(压后阵)。及(与)狄人战于荧泽(郑州北,黄河以北地区),卫师败绩,遂灭卫。”这也说明渠孔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左传·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卫公孟挚狎齐豹,夺之司寇与鄄,有役则反之,无则取之。公孟恶北宫喜、褚师圃,欲去之。公子朝通于襄夫人宣妻,惧,而欲以作乱,故齐豹、褚师圃、公子朝作乱,……齐之宰渠子召北宫子,北宫子之宰不与闻谋,杀渠子,遂伐齐氏,灭之。”这里是说在公元前522年卫国的一次内乱,卫灵公的兄长公孟挚依仗权势欺压侮辱大臣,并因公于朝与襄公(卫昭公的父亲)的夫人通奸等问题,酿成齐豹、褚师圃、公子朝等人联合起来叛乱,在这次叛乱中齐豹的家宰渠子被害。这也是渠氏在当时卫国存在的客观证据。


  

这里应该指出的是:近三千年来渠氏之所以姓“渠”,其源头就是在这个时代的渠伯,渠伯纠、渠孔等,他们生活的时代和区域。二千多年来,历代的经学家在解读经文时无不释“渠,姓也”或“渠,国也”,渠国后人以国或以地为姓氏,其概念都是一样的。但作者在《渠氏源流初探》中,就是在这里做手脚,曲解经意,歪曲事实,否定“渠”字是姓。一样的经文,在经学家眼中“渠,姓也”,到作者的眼里就变了形,嘴里变了味,甚至举例歪曲,风马牛不相及,说“它的真实性却恰恰可能是最脆弱的”,说“最脆弱的”我们认为是有可能的,但要拿出证据,而不能毫无根据说:“至于渠孔、渠伯纠名字里所含的‘渠’字最大可能,它是‘名的构成要素’,而不是‘姓的构成要素’”。我们要问一下:古代的孔子、左丘明、司马迁、班固、林宝、胡安国、林广,直到当代的经学家哪位是最脆弱的,经学家异口同声说“渠”是“姓”,还真敌不过作者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脱离事实依据吗?其实,无非是作者自命不凡,挂着“逻辑思想”的幌子,把渠伯纠、渠孔的“姓”给否认掉,进而把汉代的渠参、渠穆等也都全盘否定,制造出在沮渠氏以前的中国没有“渠氏”的假像,好让当今的中国渠氏都象作者一样,当人数典论祖,茫然不知,赶快找来《中国姓氏汇编》查找看看哪种与渠氏对上号的,找点对接,以为胡人沮渠氏谛也,然后把当今中国所有渠氏都嫁接到早已死亡的这块朽木上,让沮渠氏取而代之,移花接木,企图让当今中国渠氏承认沮渠氏才是其祖先,作者真是妄费心机。扭曲历史竟达到如此地步,这叫什么“逻辑思维”?如此研究历史,能研究到何处去?


  

到汉代,汉武帝时,有攻打匈奴有功的渠参被封为赞侯,还有尚方监渠穆等。西汉学者史游编写当时的儿童读物《姓氏急就章》,可称为中国最早的《百家姓》,书中收集当时社会上常见的姓氏200个,其中一句为“宪义渠”。注意,这里的“义渠”,不是古代义渠国的义渠氏(详见后文)。“渠”是指的单姓“渠”氏,因作者仅编写当时汉族人的姓氏,并不涉及外族人的姓氏。其中的复姓姓氏也只有三个,即“公孙、淳于、令孤”氏,说明渠氏在当时还是较为常见的姓氏。


  

历代以来,许多姓氏书籍中都记载着有关渠氏的资料,说明渠氏的起源与当时的渠氏代表人物,兹举几例,以示一斑:汉代史游《姓氏急就章》说:“《左传》卫有渠孔、渠子;周有宰渠伯纠;汉有尚方监渠穆”。唐·林宝《元和姓篡》:“渠,周大夫渠伯之后,卫有渠孔,汉有渠参封赞侯”。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渠,周大夫渠伯之后,卫有渠孔,汉有渠参封赞侯”。明·凌迪知《万姓统谱》:“渠,周大夫渠伯之后,周朝有渠孔,卫人;汉朝渠令参,封赞侯;穆,郯令;渠仲宁,明,滕县人,……渠兆昌,祁县人,隆庆庚午举人”。明·李日华《姓氏谱篡》:“渠,周大夫渠伯之后,汉渠参封赞侯。明渠仲宁,滕县人。渠精地理,文皇召试,用量天尺度地,所言皆验。”今人王万邦《姓氏辞典》:“渠,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篡》。渠姓,源于周大夫渠伯的后人,用其名中的‘渠’作为姓。春秋时代有渠伯纠,担任过周王的宰官,明朝有渠澄清,担任过宣城训导。见《徐州府志》”。《中华姓氏源流通谱》:黄帝元妃西陵氏的长子意昌之系有:“少典氏第三十九代,卫有康叔,康叔名封,凡三十七世,而君角灭于秦。有小王氏,……孟氏,弘氏、辟氏、壁氏、宪氏、孺氏、黔氏、渠氏、朝氏……等。”


  

(2)另外,还有史书如宋·罗泌《路史》说:“渠,周大夫渠伯纠,后有渠氏”。(3)傅永和《姓氏典故》引《希姓录》说:“渠,周大夫渠参之后”等,(2)、(3)两种说法,显然不当,已见前述,兹不复赘。


  

2、与渠氏有关的复姓渠氏


  

复姓渠氏非我渠氏,不可误认。《通志·氏族略》说:“代北复姓有渠金氏、沮渠氏、渠复氏;以国为姓有义渠,狄国以为氏。……渠丘氏以邑为氏,亦作著丘氏。”代北泛指古代我国北方及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那里曾有过渠金氏、沮渠氏、渠复氏,以及以国为姓的义渠氏,还有东方夷人以邑为氏的渠丘氏。


  

①沮渠氏


  

沮渠氏的基本情况以见前文,不再复述。这里还要说明的是:439年,北魏拓跋焘灭沮渠氏北凉,掳3万户官民到平城,其中凉州的沮渠氏是不是全部掳走了呢,如不是全部,留在原地的沮渠氏还有多少或跟沮渠安周等人跑到新疆去能活下来的又有多少人?这个问题今天恐怕无人能说清。沮渠氏未全部掳走是可能的,掳走的与仍留在原地的命运是完全不同的。


  

作者说:“历史学家们常常对凉州卢水胡的命运大惑不解”,“怎么在北凉灭亡后不久便在历史上消声匿迹了呢?”这里应该指出的是,历史学家们没有人大惑不解,而是今天有人“大惑不解”,并自已随便编造神话。对卢水胡中的沮渠氏历史学家们说的够清楚了。仅《魏书·帝纪》与《魏书·列传·第八十七·沮渠蒙逊》的记载,就已很清楚。447年1月在沮渠牧犍赐死的同时又“诛其宗族”,452年又把剩下的沮渠祖、沮渠万年也斩草除根,有什么“大惑不解”的。作者还说历史学家们“刻舟求剑”,“典型的静态思维”,是的,历史学家们没有作者的动态的“逻辑思维”,像作者一样随意诠释历史。作者说:“学者们承认,沮渠部大都融入汉族”。其实是说:“迁到山西的沮渠氏大都融入汉族”。现在我们想问,不知是哪些学者,有证据吗?文献上明确无误的写着,从沮渠牧犍至沮渠祖、沮渠万年、沮渠季义直到兴平公主的死亡,并“诛其宗族”,这叫什么“大都融入汉族”了呢?山西的平城(大同)实际上就是沮渠氏的灭亡之地。到平城的沮渠氏们在“诛家族”后即使有极个别的“漏网之鱼”还敢在光天化日下之“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吗?即使是隐姓埋名也不敢姓与“沮渠”二字有关的姓氏。当然,“漏网之鱼”的可能性是没有的。作者继续说“今天的渠姓人都知道他们的祖先起源于山西”。这话说的不对,是混淆概念。实际是现在姓渠的人都知道渠氏的祖先起源于黄河流域的渠地,即渠国,在河洛地区,而绝非起源于山西;山西只是明初从洪洞县的迁民,迁民叫起源吗?起源与明代的迁民是一个概念吗?作者“逻辑思想”真是万能的,无不心想事成,因此说:“今天的渠姓族人就是古代沮渠族人的后代”,作者应清楚地知道,山西是沮渠氏的真正的灭亡之地而绝不是“第二故乡”。难道真能叫一个灭族的沮渠氏起死回生,又成了当今中国渠氏的祖先,令人实在感叹作者“逻辑思维”的威力了。作者继续“思维”,于是沮渠氏也“必然向东向南迁移了”“太原郡和上党郡”也都成沮渠氏的郡望了。一切都在作者的“逻辑思维”下完成了,这就是“沮渠部族在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之后演变成了今天的我们--渠姓族人。”作者的“逻辑思维”无所不能,根本不需要事实的存在,如何能让人相信,难道这就是当今中国渠氏的真实的历史?真象天方夜谭!一个被灭了族无人存在的家族,怎么能完成这样复杂的过程呢?况且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余下的各族人民生活条件恶化,生存环境极为恶劣,未遭诛族的人也无法生活下去,平城与六镇各族人民变成流民,随杜洛周与葛荣流向河北,又被尔朱荣镇压,经邺城大战,大批死亡,余下的散入邺城周围各州县,后又在平城聚集大批流民,又被尔朱氏屠杀一半,余下的后来落入高欢之手,成为高欢势力的兵源。当东、西魏灭亡,产生北齐与北周,两国又大打出手,在中原与潼关屡次大战,进入中原的北魏人与中原居民都屡遭荼毒。继后当突厥族帮助北周攻打北齐时,突厥10万大军从晋阳向北七百余里大杀大掠,人畜不留。难道一个被灭族的小家族还能单独有人在这个大环境之外,还能有人聚族而居,平安的生活,以后又能随心所欲地平平安安地“必然向东南迁移”到“上党”?证据何在?无疑这是作者对沮渠氏最理想的安排,是在做梦。这与当今中国的渠氏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这样胡编乱造,完全是作者的“逻辑思维”在作怪。


  

②义渠氏


  

义渠氏,《通志·氏族略》说:“以国为姓为义渠。”“义渠”有人认为是吐火罗语“马”的音译,因而认为义渠氏为古老的吐火罗部落。《墨子·节葬》:“秦之西有仪(义)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 通志》说:“义渠,狄国,为秦所灭,因氏焉。”义渠本为中国古代西部少数民族的族名,为西戎之一,分布于陕西的岐山、梁山、泾水、漆水以北,今即甘肃庆阳及泾川一带。春秋时义渠族势力强盛,自称为王,因地近秦国,与秦时战时和,周郝王四十五年(公元前270年)为秦所灭,成为秦的陇西、北地、上郡。义渠亡国后,余部多入匈奴,留在原地的人逐渐汉化,并参加过对匈奴的战争。但其民多不姓义渠,如:西汉丞相公孙贺,傅之介当年曾受霍光之命西去刺杀楼兰王,均不姓义渠。也有人认为南下的匈奴中的胡人内也有义渠人后裔。但义渠亡国后也有姓义渠的,如汉昭帝时的义渠安国,住张掖,光禄大夫。


  

③渠复氏


  

《元和姓篡》说:“汉武时,属国酋师渠复累(击匈奴有功)封昆侯,传子绝。”《史记·年表第八表》:“元狩五年(前118年)五月,从属国大且渠(复累)击匈奴有功,封(昆)侯。”《索隐》:“表在巨鹿(五年五月戊戌,昆侯渠复累元年)。但渠复累只传到他儿子就已灭绝。此姓为历史上代北匈奴人的复姓,也作渠複、渠復(复)。”


  

④渠金氏


  

《通志·氏族略》虽载有渠金氏,但具体不详,只能属于历史上代北地区少数民族中曾经有过的姓氏。


  

⑤渠丘氏


  

古代山东渠丘有二处,一为莒之渠丘,有渠丘氏;二为齐之渠丘,无渠丘氏。另有渠丘亭,在齐,即今之山东安丘县南,与渠丘氏无关。


  

渠丘氏,以丘为氏。渠丘又名葵丘、着丘、著邱、渠邱。本为邑名。春秋时属莒国,为今山东莒县境内。汉·应邵《风俗通》云:“莒有渠丘公,因氏焉。”《通志》:“渠丘,以邑为氏,亦称著丘氏,赢姓,莒国之后,居于渠丘,故称渠丘公。今密州莒县有渠丘城。”《左传·成公八年(公元前583年)》:“秋,晋侯(晋景公)使(派)申公巫臣如(到)吴(国),假(借)道于莒,与渠丘公池(护城河)上,曰:‘城已恶(损坏)’。莒子(渠丘公)曰:辟陋在夷(偏僻的蛮夷之地),其孰以我为虞(谁会来侵略我们)’。对曰:‘夫狡焉(狡诈者)思启封疆(考虑开拓疆土),以利社稷(国家)者,何国蔑(没)有?唯然(只有这样),故多大国矣(才能有大国)。唯思或纵(在思想上放松警惕),勇夫重闭(强悍者还要关上重门),况国乎!”但此公不当回事,在成公九年(前582年)“冬,十一月,楚(国)子重,自陈(国)伐莒,围渠丘,渠丘城恶。众溃,奔莒。戊申(初五日),楚(军)入渠丘……楚师围莒,莒城亦恶,庚申日(十七日)莒溃。”  渠丘公因而灭亡。据知,今山东莒县无渠丘氏。又《英贤传》:“彭城有渠丘氏。”《万姓统谱》“汉彭城王之后,亦为渠丘氏。”,今不详。


  

由此可看出,当今中国渠氏的真正源头在黄河流域的河洛地区,后至卫国(河南淇县),是从康叔-渠伯--渠伯纠-渠孔-渠参,一直到明初潞州(山西长治)渠氏的一条主线,一脉相承,再从明初的迁民到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祁县等地,各条支线又是一脉相承的,也未见何支有“诛其家族”者。所谓的胡人改汉姓,由复姓改为单姓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事实上不存的。如沮渠氏从姑臧被俘虏至平城,只有七年就被拓跋焘灭族,被消灭在平城;如有后人存在,也只有个别的留在姑臧或逃到新疆的沮渠氏,他们并未加入改汉姓的行列,更没有机会到潞州。义渠氏在秦时(公元前270年)就被秦消灭在今甘肃庆阳、泾川一带,余者入匈奴,其留在原地者仅个别人姓义渠,住陇西地区,后此氏消亡,无人有机会到潞州。渠复氏,汉武帝时的匈奴人渠复累击匈奴有功被封为昆侯,在中山国(河北正定),传到他儿子时就已绝后消失在河北。东方夷人从赢姓中分出的渠丘氏,在公元前583年就被楚国的大将子重消灭在莒(山东莒县)。不论哪个复姓渠氏,都早已消亡,更无人有机会到山西省的东南部,连蛛线马迹也找不到,不会有后裔在潞州繁衍生息直到明初加入迁民的行列。相反中国正统汉族渠氏,渠伯的后人,一直在黄河流域的河洛与卫国朝歌(河南淇县)及其周国地区生息繁衍,距山西东南部的潞州,咫尺之遥,山水相连,邻里相依,不论什么时代什么原因什么情况下从淇县到潞州地都是轻而易举的事。再在潞州生存下来,直到明初的迁民,是合乎逻辑的,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我们认为,当今中国渠氏,真正的源头是渠国的渠伯,而绝不是沮渠氏。孔子说“非其鬼而祭之,陷也”。《传》曰:“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因此我们不同意也不承认这个毫不相干的沮渠氏。至于谁自愿把它当成自已的祖宗供奉,别人也不会干涉的。


  

四、明初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迁民问题


  

对于鲁、苏、皖、豫、冀等广大地区的群众来说,一提到“要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口头禅,人人都不陌生。据《元史》、《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洪洞县志》、各地方《史志》、各氏《家谱》等,对迁民的原因和情况都有记载,兹简述如下:


  

元朝末年,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在蒙古统治者的铁蹄蹂躏下,以及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下,真正活不下去了,于是各地人民纷纷起义,随即遭到蒙古统治者的血腥镇压,蒙古人式的战争一向是攻地以战杀人盈野,攻城以战杀人盈城。当初蒙古人占领中原时,就屠杀中原人6000-8000万。这时对待农民起义也毫不留情,动辄“拔其地,屠其城”(《元史·顺帝本纪》)。“兵戮河南,赤地千里”,“鲁、豫、皖北、冀北之民十亡八九”(《明太祖实录》)。元军“刘起祖守顺德(河北邢台),粮绝,劫民财,掠牛马,民强者令充军,弱者,杀而食之”(《元史·顺帝本纪》)。一向繁华的杨州城,战后也仅剩下十八家了(《明太祖实录》)。以至于广大中原地区,“道路皆榛莽,人烟断绝,”中原人民“十亡七八”(《明太祖实录》)。明太祖朱元璋说:“中原诸州,元季战争,受祸最惨,积骸成丘,人民稀少”(《明太祖实录》),明朝初年,整个河北省人口还有189. 3万人,河南省人口189.1万人。明政府不得不精简机构,“凡州改县者十,县并者六十”,“降开封府为下府”(《明太祖实录》)。与此呈鲜明对比的是山西省却是另一番景象,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丁兴旺。“当今天下,劫火燎天,黄河南北,噍类无遗,而河东一方,居民丛杂,仰有所事,俯有所有”(《河中府修城纪》)。人口竟达4030454人,超过河南河北两省人口的总和,(《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洪武十四年记载)。于是明朝官员,郑州知府刘琦,户部尚书刘九皋等表奏迁民屯田,“太祖采其意”(《明史·志五十三》)。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移民运动开始了。


  

《洪洞县志》说:“明,洪武、永乐间屡迁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又说:“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大量迁民到苏、鲁、豫、皖、冀等地,先后约50年,计移民河南93万,山东121万,河北41万人等。


  

被迁之民主要是山西南部诸州县之民,据《明实录》记载,主要为两府四州五十一县之民,重点是平阳府(今山西临汾,辖28县),次为汾州府(今汾阳县,辖7县),辽州(今左权县,辖五县),沁州(今沁县,辖2县)泽州(今晋城,辖4县),潞州(今长治,辖8县)。永乐后,偶有涉及太原府者。


  

这里要谈的是渠氏从何地迁出,通观山东、江苏诸支《渠氏家谱》均未记录原籍故里。即使是成书最早的《丰县渠氏族谱》在明朝天启年间,也未涉及原籍。山西祁县城内渠家大院支《渠氏家谱》,亦为近人渠晋山(字仁甫,1880-1963年)先生手辑本,甚简略,末及原籍,仅为历代口耳相传,谓:明洪武二年(1369年)渠公讳济,由上党迁至祁县,至今到“川”字辈为二十世(代),下有“荣华亿万年”等字辈,祁县白圭村渠氏,渠夏先生说是清乾隆时期迁到内蒙经商到渠夏先生才十五代,与渠家大院支显然不是一支。


  

考“上党”有上党郡与上党县,上党郡含上党县。一般论籍贯多指上党郡,上党县为隋开皇间所置,治所在今山西省长治市,明洪武二年废县并入潞州。但潞州的渠氏不是沮渠氏,沮渠氏从未到过潞州,也没有任何史据证明沮渠氏到过潞州或上党。不仅如此,连义渠、渠复、渠金、渠丘等氏也没有到过上党或潞州,这些与渠有关的复姓渠氏绝对不是当今中国渠氏的先祖。只有渠伯及其后人才是中国渠氏祖先的唯一源头。渠伯的后人中如渠孔、渠子以及名不见经传的渠氏后人长期繁衍生息于卫国首都淇县及其周围地区,与上党(潞州)仅一山之隔,山水相临,邻里相近,亲友相连。如其生活在淇县西部乡下的临淇、合涧、南寨等地,翻过山去就是上党,不论逃荒避乱,投亲访友都是极其容易的事,难道他们不能就近去上党生活,不能世代延续下来,直到明初的迁民吗?但作者由于固有成见,加上高人启发后的“逻辑思维”,以为沮渠氏向上党的迁移已达到的“毫无疑问,今天的我们起源于沮渠氏”的原因,对渠伯的后人已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根本不予承认了,甚至压根儿就没有这支人存在的余地,非让沮渠氏代表当今中国渠氏的正宗来源不可。作者还摆出教育人的架式,举例说什么秦孝公的儿子渠梁不是姓渠,百里溪的儿子孟明视,不是姓孟等等。是的,尽管我们没有“饱读经史”,也没有文化知识,但对这一点,恐怕稍有历史常识的人还是懂得的,还用不着谁来说教。在这里无非是作者把渠伯纠、渠孔等都不让姓渠而已,是不是他们的名字前面再加个“姓”,改成“赢渠伯纠”或“百里渠孔”呢?如此说来,象颛琐的后人在商朝时被封于程(河南洛阳上程聚建程国,称程伯,姓程氏,为程氏始祖;晋武公次子封于杨(洪洞县一带),而后人姓杨;姜太公三子封营丘,其后人姓丘等,也都不应该姓程、杨、丘,而另姓他姓。其实,春秋战国时期,又有哪个国家的后人不以国名为姓氏呢?难道这样的逻辑推理,能为学界所公认,社会所公允,各姓氏所认可吗?我们反对这种不顾事实没有依据的炒作,所以把沮渠氏作为当今中国渠氏的祖先与作者没有同感,为此,我们再次严正指出:作者断言“当代各省的渠氏族人”“毫无疑问,今天的我们起源于沮渠部族”。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胡说,我们拒绝这种没有依据的说法。


  

刘水龙在《汉民族的发展与衍变》(《中国经济史论坛》2003.11.5)一文中说:“重点谈山西人,因山西南部人是华北平原大部分汉人的祖先。山西南部自古与洛阳一样并列为华夏的核心。汉末,南匈奴被曹操分成五部,左部在今汾阳,右部居祁县东南,南部居今隰县,北部居今忻州,中部居今文水。西晋时,塞外匈奴大量内迁,总数在30万人以上。羯族随匈奴迁山西,集中于上党的武乡(今榆社北)被称为‘匈奴别部’,鲜卑集中于代县、大同。这些内迁的胡人都不在山西南部的中原文化区。五胡乱华时期,匈奴刘渊建都于平阳,亡国后,山西的匈奴被残杀或逃亡,被迫迁入他乡,没有人留在山西。北魏时期,大量高车、库莫奚人迁入大同,但迁入大同的人后来基本上都迁入洛阳(108万胡汉混合人)。元朝时期,从黄河以南迁入大量的移民到山西,大量蒙古人迁到大同与朔州。由此可见,明初大移民中的山西南部人,他们是纯正的华夏贵胄,非胡汉杂种。”


  

令人感到震惊的是,作者在某一高人的启发下却另有高论,高人说“有一组姓氏被中国的谱牒学者的称为怪姓,”“是因为这些怪姓像私子一样,不知道谁是自已的祖先”,“这样的姓氏共有1000多个,其中802个可以确定出现在H(1368-1644年)时期的”。“是因为这些怪姓是外来的”,“其中山西省竟有94个怪姓”等。可以看得出,作者经高人一提示,灵感立即产生,虽然那位高人“对这94个怪姓到底有哪些语焉不详”,而作者立即悟出“渠氏应该位于榜中”,同时联想到沮渠氏是自已的“祖先”。真可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接着作者对别人指教,特别强调“山西省这个关键词”。但我们也严正指出:第一,我们这里的渠氏向来都知道“谁是自已的祖先”,这里的渠氏源远流长,早于沮渠氏一千多年,这是与作者的情况是绝对不同的,与“私生子”这样侮辱人的话毫无关系。


  

第二,作者所强调的“高度注意”“山西省这个关键词”与“当代各省的渠姓族人都源出于山西省”,“山西省与渠姓绝对是有‘血肉’之缘的”等。我们也明确强调:渠氏的真正授姓之地在中原,时间在周朝,后来到了卫国生息繁衍,而绝非受姓于山西,山西省只是渠氏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播散到潞州,到明初加入了迁民的行列,进而分布到各省,同时姓氏的起源与后来的迁民完全是两码事。这与产生于临松的卢水胡沮渠氏被灭亡消失在大同毫不相干,这也是与作者观点完全不同的。


  

第三,还要明确指出的是,作者的两把“最关键的钥匙”打开的奥妙之门,不是正门,而是歪门邪道。作者虽独具只眼,眼光如电,手里握着两把“最关键的钥匙”,又有“试金石”,加上特有的“逻辑思维”,这么多的利器,对所遇到的问题,当然迎刃而解。首先是第一把钥匙,就对“历史上所有带渠字的姓氏”(标题二)进行一一测试后,立即测出“毫无疑问,今天的我们起源于沮渠部族”。这里要明确指出,这不能包括当今中国所有的渠氏,而只“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作者自认为这种惊人的发现,取得成果,还将要依照高人的提示,对“1000多个,其中802个”“怪姓”“私生子”进行检测,都将是“胡汉杂种”,作者检测的精度达到“毫无疑问”的级别,不能不令人感叹,那好啊!但愿作者一定要把自已的祖先测试正确,如有把握,可以把“始祖碑”上刻上某某人就够了,这对某些人来说,自已斟酌着办吧!


  

至于第二把“最关键的钥匙”所取得的成果,发出的妙论,我们只能作为“奇文共欣赏”了,不再评论了。


  

如果说有人“攀龙附凤”的话,只有那些“不知道自已祖宗是谁”的人,才靠攀龙附凤装璜门面,我们想只要知道自已的祖宗是谁,就绝不会攀附沮渠氏。因为当今绝大多数中国渠氏都知道是渠伯的后人,二千多年来一直得到社会的公认,姓氏学家的公论,直到目前在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林中排在391位(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总结三种全国人口的调查资料所得的结果),这都是有据可查的,用不着“随大流”,更用不着冒认他乡野鬼作自已的“祖先”,“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如出现不认自己的祖宗这种不争气的子孙,倒真令自已的祖宗感到可耻。


  

作者除认定沮渠氏是自已的“祖宗”外,还听什么学术界又说:“渠氏部族最早的源头可能是在意大利”(标题五,倒三段),甚至与当今意大利足球明星巴乔、托蒂有“共同的祖先”,这种“逻辑思维”真是越来越玄乎!但作者可能没把握,是否还要用基因工程鉴定,那还真得要找准当年西域副都护陈汤从康居国俘掳来的那145个“骊人”的尸骨,从中提取DNA,与一些自认为是其后人的在Y染色体上特殊遗传点上的等位基因--对照,看看有多少共同点,以便认祖归宗。但如果再有什么高人或“学术界”提出了其祖宗是什么盎格罗撒克逊人或纽芬兰人、印第安人、火地岛人或澳大利亚原居民,请问,那又怎么办呢?是否还会有人说“这也很有道理”吗?其实所谓的“新华网甘肃频道”网络与“甘肃武威市地方志编辑办公室”所编写的数据中都根本没说当今中国渠氏与沮渠氏有什么关系,更没有人说是什么罗马人之后,可能是有人自作多情了吧,产生了牵联妄想。不信,请那些自认为与他们“有共同的祖先”的人,去找巴乔或托蒂等认认“共同的祖先”,他们是否会认同?谁去试试?

渠姓介绍信息修订

渠qu
姓氏最新1讨论
  • □访客:讨论(2022/4/23 12:45:51)
  • □渠春霞:讨论(2022/1/9 6:31:49)
  • □访客:讨论(2022/1/4 4:10:01)
  • □访客:讨论(2021/10/29 21:23:21)
  • □河南温县渠安俊安:讨论(2019/10/22 19:35:41)
  • □渠开东:讨论(2017/2/25 10:36:57)
  • □访客:你是临县招贤渠家坡吗…(2017/2/20 19:18:37)
  • □高建斌:讨论(2017/2/20 19:13:58)
  • □访客:讨论(2017/2/20 19:12:16)
  • □高建斌:讨论(2017/2/20 19:10:46)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 姓氏经典留言
  • □访客:姓氏评论(2016/5/30 18:48:54)
  • 渠田 十九世述字辈客居济南
  • □访客:(2016/5/23 12:39:19)
  • □访客:姓氏评论(2016/5/4 21:25:11)
  • 渠立响
  • □访客:姓氏评论(2016/3/27 10:49:29)
  • 山东单县13034555256
  • □访客:姓氏评论(2016/3/3 16:54:58)
  • 我们是一家人,我是修字辈的,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