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0字 评价:0
柔然国后裔,555年迁居今山西境内临县.我只知道在山西介休有这种姓氏。在临县白文镇现在还有近万人.
柔然族
柔然族的名称我国的古籍上有称蠕蠕、芮芮、茹茹或柔蠕,但多是古人记载时相互抵牾所至, 柔然族是从东胡族的一支。柔然族从公元402年,郁久闾社仑称可汗起,至公元555年其政权被突厥覆灭为止,共一百五十余年,是继匈奴、鲜卑之后在蒙古高原上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国家政权。他们活跃于蒙古高原。
柔然汗国的兴亡与崛起乃继匈奴西迁、鲜卑南迁之后,代之而兴,雄霸大漠南北、流沙东西的强大游牧奴隶制国家。共历十九君,存在了152年(402-554年)。
(陈元之,兵团党校论坛论1 995年第4期一“述论柔然族的社仑可汗”)
柔然族
柔然族的名称我国的古籍上有称蠕蠕、芮芮、茹茹或柔蠕,但多是古人记载时相互抵牾所至, 柔然族是从东胡族的一支。柔然族从公元402年,郁久闾社仑称可汗起,至公元555年其政权被突厥覆灭为止,共一百五十余年,是继匈奴、鲜卑之后在蒙古高原上建立的又一个统一的、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国家政权。他们活跃于蒙古高原。
柔然汗国的兴亡与崛起乃继匈奴西迁、鲜卑南迁之后,代之而兴,雄霸大漠南北、流沙东西的强大游牧奴隶制国家。共历十九君,存在了152年(402-554年)。
公元394年,柔然部落首领曷多汗与社仑两兄合谋,领其部众弃其父兄向西叛逃,不料被北魏长孙肥发觉,追击至上郡跋那山,“斩曷多汗,尽殪其众而还。社仑却藏匿幸免,不久他领众数百又东归其伯父匹候跋。匹候跋将他安置在南边,并派四个儿子统领加以监视。年轻能干的社仑即而领其亲信私属,挟其“四监”,擒其伯父匹候跋,实行“夺部之变”。匹候跋的其他诸子,收其余部逃归高东解律部。不久社仑又释匹候跋父子多人,企图以此贿惑诸逃亡者,回归后聚而歼之。不久就偷袭匹候跋杀之。败北的匹候跋之子启拔、吴命等十五人统领残部南归北魏。社仑惧怕北魏的讨伐,掠五原以西诸部后,便北度大漠去了。
社仑帅其部落入漠北,即现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之西,鄂尔浑河上游和土拉河流域。当时这些地域是高车六氏的牧地。高车人长期游牧于漠北高寒地带,由于诸多社会等原因,当社仑统领柔然人到来之时,他们的社会刚处于“文明时代”的门口,有了私有财产和阶级,但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各部族互不统属,各由自己的“部帅”统领,进行社会生产和生活。当外敌入侵时,缺乏统一有力的抵抗,柔然社仑进入后,遂并诸部,夺其地而居,而且在弱洛水(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西北)建立王庭。社仑自称“丘豆伐可汗” (释义为驾驭开张)
其它弱小部族和国家,“皆苦其寇抄,羁糜附之”。从此柔然族雄据蒙古高原,西进西域统治各部族。其势力范围,东起大兴安岭及辽河中上游,西抵今新疆北部到巴尔喀什湖及天山南麓,南越漠南,北贝加尔湖南,是当时亚洲东北部最大的游牧民族国家。社仑“可汗”凭籍其强悍的军事实力,利用黄河流域中原民族政权相互混战的局面,不断发兵南下,袭击北魏边境。如公元403年、406年、409年(北魏永兴元年)和410年(北魏永兴二年),先后共四次.但每次都战败而归。410年的最后一次战败而归的途中,社仑不幸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