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77字 评价:0
一、 姓氏起源
1、 出自风姓,为上古传说中的部落酋长太昊(伏羲)的后代。太昊创制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充庖厨,故又名庖牺或庖羲。据《路史》载:"包羲氏后有包氏"。
2、 出自申姓,为春秋时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申包胥,楚国君蚡冒的后裔,故又称王孙包胥。他曾赴秦国求兵援楚。申包胥的后代以其名字中的包字为姓,为包氏。包姓出自〓姓,楚国贵族后代,在大约2500年前春秋时,楚国君 王〓冒的后代叫申包胥,又称王孙包胥,他是吴国大夫伍子胥的知心朋友,公元前506年(楚 昭五十年),吴国用伍子胥的计策攻破楚国,申包胥到秦国求兵,秦不出兵,他就“哭秦庭 七日,救昭王返楚”。申包胥死后,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字为姓而姓包。我就是申包胥的后人,不过我们依然姓申我们依然居住在我们的故土,南阳市英庄乡申营,申包胥墓地就在我们村子的西北边,当年墓很大,在文革时期被平,欢迎各位同宗回乡祭祖,当年申包胥逃走之后,回了老家南阳---我们那里方圆几十里都知道的有祖辈的传说还有族谱,文化革命被同村外来户陈氏烧掉,有兴趣探讨并揭开申包胥千古之谜的,有兴趣找回祖先历史的,跟我联系:申建榜,手机:13669534999
3、 据《后汉书》载,丹阳包氏,本为鲍氏,为避王莽之乱,改鲍为包,成为包姓的一支。
4.蒙古孛儿只斤氏或博尔济吉特氏之后改为包氏。
二、 郡望堂号 【堂号】 "刚毅堂"、"清河堂"、"孝肃堂""授经堂(长堂包)":都是根据包拯命名的。宋时包拯,除龙图阁大学士,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是著名的清官。他立朝刚毅,贵戚宦官无不敛手,男女老少皆知其名。死后谥忠肃。 【郡望】 丹阳:即秦朝的鄣郡。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更名为丹阳郡,相当于今安徽省宣城地区。晋代改置宣城郡,治所在宛陵,即今安徽省宣城县。上党:战国时,韩国初置上党郡,秦灭韩后因之。治所在壶关(今山西省长治市北)。西汉时移治长子(今山西省长子县)辖镜相当于今山西省境内沁水以东地区。
三、 历史名人
包咸:字子良,后汉会稽曲阿人。少为诸生,师事博士右师细君,学习《鲁诗》、《论语》。光武即位,举为孝廉,封郎中,迁大鸿胪。明帝即位,以咸有师傅恩,特加赐俸禄,咸皆散于诸生之贫者。永平八年(65年)病逝,终年71岁。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仁宗时任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务实边备",以御契。后任天章阁侍制、龙图阁直学士。官至枢密副使。知开封府时,执法严峻,不畏权势。他在朝之时,贵戚官宦都不敢为非作歹,连童稚妇女也知道他是"包青天"。他刚正不阿,为民申冤,惩治权贵,树立了清正廉洁官员的榜样。他的官升至礼部侍郎,嘉祐七年(1062年)逝世,终年63岁,谥孝肃,著有《包孝肃奏议》十卷。明人以他断案的民间传说写成《包公案》一书,流传甚广。
包世臣:字慎伯,号倦翁,清朝泾县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举人。曾任江西新喻县知县,对农政、漕运、盐政、货币、兵法、鸦片等问题都有论述,主张积极抗英。他还善于书法,肆力北魏,兼习二王,对咸丰、同治年间的书法很有影响。
我就是申包胥的后人,我们依然居住在我们的故土,南阳,申包胥墓地就在我们村子的西北边,当年墓很大,在文革时期被平,欢迎各位同宗回乡祭祖,当年申包胥逃走之后,回了老家南阳---我们那里方圆几十里都知道的有祖辈的传说还有族谱,文化革命被同村外来户陈氏烧掉,有兴趣探讨并揭开申包胥千古之谜的,有兴趣找回祖先历史的,跟我联系:申建榜,手机:13669534999
中华包氏网: http://10000xing.cn/x185/
中华包氏论坛: http://10000xing.cn/x185/bbs/index.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