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0字 评价:0
吕氏的由来
“吕氏者,炎帝神农氏十一世孙,祝融之后也。”
——《吕氏家世源流考》
v “炎帝生临魁,临魁越九传生祝融,祝融再传生勾龙,勾龙生垂,垂生伯夷,为舜四岳,
封于吕,子孙因以为姓。”
——宜宾《吕氏家谱》第三辑
v “四岳佐禹平水土,封于吕,故其后为吕姓。”
——《吕氏家世源流考》
v“炎帝神农氏”为新石器时期的一支古羌人部落, 居住于陕西歧山县的歧山、姜水(歧水) 间,因水而得姜姓。
“四岳”:相传为尧舜时期四方部落的首领。一说是居住在陇县岳山的炎帝神农氏的如吕、 申、许等分支部落的统称。吕、申等人也称自己为“四岳之后”。
“封于吕”:吕部为居住在四岳的炎帝神农氏的一分支部落。约在夏代,在游牧过程中逐渐 东迁。先移居陕北吕川(今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后沿延河东行,渡黄河到达山西西部。
吕部在河东地区(黄河、汾水间)建“甫”城,后与同期到达汾水中游东边的申部一齐协助大 禹治水有功,吕部被封以吕(即甫)地,后以封为吕姓;申部被封于申地。
“吕”——河南南阳宛县西
“申”——河南南阳宛县
“甫”——河南中牟县境。 “吕”一作“甫”,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 “甫,出自姜 姓,炎帝裔孙伯夷为尧太岳,封其后为甫侯。子孙以国为氏。”
“太岳”:舜臣,助禹治水。《说文》:“昔太岳为禹心吕之臣,故封吕侯。”为吕氏祖。
吕,姜姓
v”周有吕尚……“、”封于齐“ ——《吕氏家世源流考》
姜太公吕尚,东海上人。助周文王,周武王伐商,封齐侯。
《史记-齐太公世家》:“‘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舜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于吕,或封于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
吕氏世系
《吕氏家世源流考》篇
尧舜——西周时期
(约前22世纪——前11世纪)
v“炎帝神农氏”
|
v 四岳部(“四岳佐禹平水土,封于吕,故其后为吕姓”)
|
v吕部(为居住在四岳的炎帝神农氏的一分支部落。约在夏代,游牧东迁,先移居陕北吕川(今 | 志丹县东北的杏子河) ,后沿延河东行,渡黄河到达山西西部。)
v甫(吕)(吕部在河东地区(黄河、汾水间)建“甫”城,后与同期到达汾水中游东边的申部 | 一齐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吕部被封以吕 (即甫) 地, 后以封为吕姓; 申部被封于申
| 地。)
v吕国(后分支于河南新蔡甫国)
| (楚灭吕国,吕人迁于湖北黄州吕王城)
v 齐国(吕尚(齐太公)“都营丘。”建都临淄。)
齐国时期
计20代,均龄:34.3
(太公--康公卒共计:686年)
(居地: 临淄--(不详))
v0 吕尚(齐太公)“都营丘。”(建都临淄)太公元年:公元前1065,“其子?”,(卒于前1028——前1023)
v1 ?(丁公) “袭立为丁公,……丁公生得”(丁公元年...前?)
v2 得(乙公) “乙公生慈(母)” (乙公........?)
v 3 慈(母)(癸公) “癸公子三”: (癸公........?)
[不辰(哀公)1;静(胡公)2;山(献公)3 ] (哀公?) (胡公?)
v4 山 (献公)3 “献公子寿” (献..........?)
v 5 寿 (武公) “武公子无忌” (武......前851)
v6 无忌(历公) “历公子赤” (历........824)
v7 赤 (文公) “文公子说” (文........815)
v 8 说 (成公) “成公之子为庄公” (成........803)
v9 (购) 庄公 “庄公之子为禧公” (庄........794)
(春秋:前770-前476)
v10 (禄甫)禧公 “禧公子为襄公(诸儿),桓公”
[襄公1; (小白)桓公2 ] (禧730) (襄697)
v11 (小白)桓公2 “桓公有五子” (桓685) (孝624)
[无诡1;昭(孝公)2;潘(昭公)3;商人(懿公)4;元(惠公)5]
(昭642) (懿612)
v 12 元 (惠公)5 “惠公子无野” (惠......前608)
v13 无野(顷公) “顷公子之为灵公” (顷........598)
v14 (环) 灵公 “灵公生子二” (灵518) (庄553)
[光(庄公)1;杵臼(景公)2]
v15 杵臼(景公)2 “相晏婴名显诸侯,景公之子为悼公”
(景......前547)
v16 (阳生)悼公 “生子二” (悼488) (简484)
[壬(简公)1;骜(平公)2 ]
v17 骜(平公)2 “平公子积” (平......前480)
(战国:前475-前221)
v18 积(宣公) “宣公子贷” (宣......前455)
v 19 贷(康公) “田和迁于海上,少子祈隐于民间” (康公404 ...379)
(田代齐姜)
v 20 祈 “吕氏不祀者,百三十年,祁子光大”
v 注:“ 田和迁于海上” :田和把康公软禁于海上( 一说海滨) ,地点很可能在之果山( 今烟台市东面的芝 罘岛,春秋时期已开发) 。
“ 吕氏不祀者, 百三十年”:《 史记》:“ 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绝其祀,为无祭祀祖先之人,意为断了后人。吕氏一百三十年无人祭祖,意为百三十年后太公后人又出现于世。这与祈公的“ 隐于民间” 意思相联。
田齐,秦时期
计6代,均龄:28.9
(康公卒—西汉元年共计: 173年)
(居地:(不详)——晋阳——长安)
(田齐时期:前379-前221)
v21 光大 “光大生子敏”
v22 敏 “敏子二”[不韦1;不贷2 ]
v23 不贷2 “迁居晋地(治晋阳,现山西太原西南),生子雍”
v24 雍 “雍子威”
v25 威 “威子文”
(秦:前221--前206)
v26 文 “汉封为临汝侯。” “文子泽”
v 注: “二十六年(前379年),康公卒”,其“少子”祈的年龄当约10岁左右。后历光大、 敏、[不韦1]三代,后者是祈的重孙,按平均代龄30岁计,三代人为90年,即[不韦1]当约于公元前299年出生。 而秦相吕不韦元年(任秦宰相的第一年)为前249年,相距约50年。因而,两者为同一年龄层次;又吕不韦元年距康公卒年刚好为130年,与家谱记载不祀者“百三十年” 吻合,即使如此,仍不能说[不韦1]就是秦相吕不韦。因为秦相吕不韦为“河南禹县人”而不是山东人;其父名不详,也没有其他能说明其是吕尚后人的旁证材料。
“文”与汉高后吕雉的关系:“单县吕公善沛令,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后将女吕雉嫁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年)有关。
前汉时期
计8代,均龄:28.9
(西汉—东汉共计: 231年)
(居地:长安—东平--晋阳—徐州)
(西汉:前206-公元25)
v 27 泽 “封周侯”, “泽子台”
v28 台 “封郦侯,台子嘉”
v29 嘉 “封于东平”(治无盐,现山东东平东)
v30 汉伯 “嘉传伯,为汉伯,字伯雄,太公二十七世孙也。”
“官尚书令,葬掖城。 有五子”
[鸿1;鹄2;鹤3;鹏4;鸽5],
v 31 鸽5 “唯鸽为骠骑将军,其子徵”;
v32 徵 “生子陵”
v 33 陵 “为后汉太原(太原郡,治晋阳)太守,生子隆”
v34 隆 “为徐州(今郯县)刺史,生子徽”
魏—唐时期
计13代,均龄:30.6
(魏—唐共计: 398年)
(居地:东平—河东—东平—冀县)
(魏(三国):220-534)
v42 翻1 “翻子桂” (两晋)
v43 桂 “传至五世孙双”
v44 (?1)
v 45 (?2)
v46 (?3)
v47 (?4)
v48 双 “仕周,封为齐郡公,其孙永吉”
v49 (?1)
v50 永吉 “袭鹄,始居河东(河东郡,治安邑。今山西夏县北),生子行钧”
v 注:44、45、46、47、49缺少记载。 可能由于袭封侯位的原故或由于战乱的缘故,几代无名,这是吕氏世系的一个疑点。“传至五世孙双,仕周,封齐郡公”,时间地点待核。
(南北朝)
v51 行钧 “为后魏东平太守,钧子拾”
(后魏:534-518)
v52 拾 “任冀州( 治信都。今河北冀县)刺史,拾生子时”
(隋:518-618)
v53 时 " 生子瑞"
v54 瑞 " 瑞生应麟"
唐朝时期
计11代,均龄:31.1
(共计: 342年)
(居地:冀县—长安—河东—莫县—洛阳—开封)
(唐:618-907)
v55 应麟 “麟生子雄”
v56 雄 “雄子崇嗣”
v57 崇嗣 “崇嗣子延之”,“浙江东道节度使,生二子”
[渭1 ;?2]
v59 渭1 “字君戴,乾元间登进士,...特授司门员外郎,授 礼部侍郎,复为潭州( 今湘潭市) 刺史……,历任 湖南都团练,贞元十六年赠陕西大都督,子四人”
v[ 温1 ; 恭2 ;俭3 ;让4]
v60 温1 “贞元间进士,授左拾遗副工部侍郎,使吐蕃... , 顺帝即位,转户部员外郎,后为衡州( 今衡阳市) 刺史,生子镇”
v61 镇 “镇子?”
v62 ? “?子韬”
v63 韬 “世居河东,任莫州莫县( 今河北任丘北) 主簿,生子梦奇”
v64 梦奇 (河南第一世)
“初(公元960年北宋建都开封,开封又称祥符), 迁
洛阳,官户部侍郎,北都副留守,生子龟图,龟祥",
[龟图1;龟祥2]
(五代:907-960)
v65 龟图1 “官起居郎,赠中书令,……,封徐国公,生子蒙正"
龟祥2 (龟祥世系:根据史料传记整理。夷简由蒙正推荐为相,以后几代均为宋朝名臣):
0 龟祥
1 蒙享;蒙;蒙周
2 夷简;...
3 公著;公卓;公弼;公孺
4 希哲;希纯,...
5 好问,...
6 本中;揆中;朋中;用中;
7 祖让;祖谦;祖俭;祖泰
8 ...
北宋—元贞元年时期
计11代,均龄:30.3
(共计: 333年)
(居地:开封—全县(零陵、东安))
(北宋:960-1127)
v66 蒙正 [“太平兴国二年(978年)进士第一,……两居相位, 谥文穆。”]
“蒙正生从简,居简,” (68岁)
[“男十人”](为从、知、惟,承、行、易、务、居、师、中简十子。)
v67 从简 [为“驾部员外郎”](即“国子博士”),“生昌言,昌龄”
[昌言1;昌龄2 ]
v68 昌龄2 “昌龄生仲元,仲甫”
[仲元1;仲甫2 ]
v69 仲甫2 “仲甫生潜夫”
v70 潜夫 “潜夫生云中,愿中,柔中”
[云中1;愿中2;柔中3]
v71 云中1 “云中生大闻,大亮,大受,大全”[大闻1;大亮2,大受3大全4]
“大亮公生祖舜,祖武两公”;“祖舜生二子,逢年,遐年”;“潜夫生云中,愿中,柔
中”“逢年公生福公,禄公”,“遐年公生祥公”,“远年生祯公”。
(南宋:1127-1279)
v72 大全4 “大全生祖义”
v73 祖义 “祖义生迎年,遥年”
[迎年1 ;遥年2 ]
“迎年公生禧公”
v74 遥年2 ”遥年生祚公”
(元:1279-1368)
v75 祚公 (广西全县第一世,太公第75世孙)。
(元贞元年:1295)
[“文穆公九世孙”] ( 至此,世系编号断)
(元贞元年至明元年计73 年)
v(?) (武冈第一世)
——《 吕氏家世源流考》完,接宜宾《 吕氏家谱》 第三辑
v注:“武冈第一世”
不详,其前与祚公有多少代? 其后又有多少代? 按武冈上下时期的平均代龄估算,祚公至仕秦公间计约十五代人。 家谱第三辑已说明武冈系 [”分载在祚公房派齿录中“],武冈第一世与祚公的世系应是清楚的,但并未明确记载于世
系中, 从而又留下疑点,有待于进一步搞清。
吕氏世系
宜宾《吕氏家谱》第三辑篇
武冈时期
计15代,均龄:?
(1295年-1712年共计: 417年)
(居地:全县—武冈—宜宾)
v[“福、禄、祥、祯、禧、祚六公于元贞元年间(1295年), 以衣冠旧族,自河南祥符分徙他 省。”];
v[“福、禄、祥、祯四公同徙零陵(今湖南永州市)”];
v[“禧公徙东安(今湖南东安县)”];
v[“祚公徙全县(今广西全州县)”]
v注:“元贞元年... 分徙他省”:元初, 元朝统治者实行种族歧视政策,将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四等。汉人为第三等人。我族先人当然反对这种歧视政策,于是六公于元贞元年(1295 年) 离祥符而分徙他 省。这次迁徒为我族历史上最远的一次,也是最能体现我族民族气节和几百年来不怕艰难曲折,勤劳俭朴的 奋斗精神的一次。
“衣冠旧族”:世大夫穿戴,指官绅世族。 ( 明:1368-1644)
v [“民国十一年四弟平林从孙大元帅于粤奉命使湘,道出零陵,得唔其地族人,并请宗谱( 即零谱) 携以归。详阅一遍,乃知武冈之系出自广西全县,全县之系出自河南祥符,而吾人实为文穆公之苗裔也”];
v[“据零谱所载,……,武冈系即由全县迁出之一部,分载在祚公房派齿录中,可谓信而有徵矣。”];
(未将祚公之后世系整理并归于第三辑内,实大疏也)
v[“考武冈之徙在元初,宜宾之徙在清初,由元迄清,,其间四百余年之世系莫得而知,..., 是所望于族中后来之秀也。”]
(明元年至仕秦公入川计345年)
v (?) (仕秦公之世系?)
(清:1644-1911)
(以下按宜宾世系编序)
v (0) 仕秦公(四川宜宾第一世) (入川约1713)
[“清康熙中叶”],
[“由湖南宝庆府武冈州来徙于蜀,遂家于宜”]
注: 仕秦公的世系?
不详。若武冈系族人未修族谱,这一问题将成为我族最大的世系疑点。而我族《字辈》中“学上承先德,和平启厚延”,这 [“前十字是本来所有”],说明原来可能有谱。
仕秦公入川具体时间?
仕秦公于[“清康熙中叶”]入川。而具体时间不详。根据上佑公的年龄可作初步推算,学 仪公卒于1745年而上佑公三岁,则上佑公生于1742年,按一代30年上溯,学仪公约于1712 年生。而仕秦公入川已有学仪公,则入川具体时间当在这时后。
又1669年,清政府颁发“更名田”法,使耕者有其田;1712年又规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 年)“滋生人丁,永不加税”;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四月,[“四川提督岳生龙请入籍四 川,许之”],“湖广填四川”当在这一时期内为最盛。因而,仕秦公入川具体时间,很可能在1713年。
清初—民国时期
计6代,均龄约:?
(1713年-1912年共计: 199年)
(居地:宜宾—全国各地)
v(1)学仪 娶萧氏,子上佑 (卒于1745)
v(2)上佑 子三: 承德1,承惠2,承忠3 (1742-?)
承德1 子三: 占先1,继先2,耀先3
占先1 子德一;
德一 子三: 和群1,和昆2,和道3
和群1 子三: 平源1,平海2,平江3;
和昆2 生平郑;
和道3 生平湖
继先2 子二: 德彰1,德谦2;
德彰生和均; 和均生平楷;
德谦生和节1,和泰2,和鼎3;
和节1 子五: 平三1,平直2,平富3,平戎4,平升5;
和泰2 子三: 平藩1,平伦2,平逊3;
和鼎3 生平?
耀先3 生德周;
德周子二:和敬1,和顺2;
和敬1 生平?; 和顺2 生平?.
承惠2 子二: 绍先1,绳先2
绍先1 生德宣;
德宣生子四: 和松1,和柏2,和桢3,和?4;
和松1 生平?
和柏2 子四: 平吴1,平蜀2,平湘3,平津4;
和桢3 生平?
和?4 生平?
绳先2 生德?;
德?生和?;
v(3) 承忠3 [作《谱序》,1839,(一修家谱)] 生子四: 光先1,敬先2,中先3,述先4;
敬先2 子三: 德昭1,德涧2,德?3
德昭1 生和五;
和五子三: 平孝1,平弟2,平信3;
德涧2 子二: 和庆1,和礼2;
和庆1 子三: 平清1,平禄2,平喜3;
和礼2 子三: 平炳1,平钊2,平道3;
德?3--.
中先3 子三: 德元1,德亨2,德宽3;
德元1 子二: 和休1,和会2;
和休1 生平昌;
和会2 子二: 平熙1,平珩2;
德亨2 子三: 和恒1,和仲2,和叔3;
和恒1 子四: 平聪1,平香2,平镇3,平延4;
和仲2 子三: 平嘉1,平秩2,平熙3;
和叔3 生平松;
德宽3 生和义;
和义生平科;
述先4 子四: 德容1,德言2,德怀3,德安4;
德容1 生和畅;
和畅子二: 平科1,平兆2;
德言2 生和章
和章--
德怀3 子二:和仕1,和芳2;
和仕1 生平川;
和芳2 生平山;
德安4 子二:和治1,和金2;
和治1 子四: 平桂1,平槐2,平3,平4;
和金2 子三: 平楚1,平越2,平允3;
v(4)光先1 (作《学仪公墓志》,1868) (1795-?) 生子三:德庄1,德操2,德崇3
德庄1 :(一修家谱,1839) 生子三: 和?1,和琴2,和芬;
和?1 生平章;
和琴2 生平成;
和芬3 子二: 平安1,平泰2;
德崇3 子三: 和祥1,和湛2,和雍3;
和祥1 子二: 平骧1,平世2;
和湛2 生平南;
和雍3 子二: 平心1,平政2;
(5)德操2 字仲存,娶邓氏,生子三: 和丰1,和定2,和仁3;
和丰1 生平坦;
平坦: ["国民四川中江征收局局长"]
和仁3 生平祁;
v(6) 和定2 (字方中,作《清明会置田序》,1899)
娶蔡氏(1856-1926),生子五: (1855-99) 平高1,平明2,平原3,平林4,平登5;
(民国:1912-49)
平高1 ([“民国四川德阳、三台县知事”])
平明2 [“国民四川暂编五师军需处处长,讨贼第一军纵队司令”]
平原3 [“字辅周,鹿鸣。国民川黔边防军第一路司令”]
平林4 [“字汉群,吕超。国民前川军总司令;国民政府参军长”]
平登5 (吕一峰,(?——?)[“美国俄亥俄大学留学,硕士”],
中共早期地下党员生子?,生女萍)
[萍*:(?——),居四川成都市,嫁天宝(原中顾委委员)]
——宜宾《吕氏家谱》第三辑完
接重庆《吕氏家谱》第四辑
吕氏世系
重庆《吕氏家谱》第四辑篇
民国—新中国时期
计2代,均龄约:?
(1913年-2000年共计: 87年)
(居地:全国各地-重庆-全国各地)
吕平高1 (字岑楼) 生子三:吕启贞1,吕启疆2,(吕启愚3 过继给吕平明)
吕启疆2 ([“字镇华,国民川黔边防军第二合成旅旅长”])
生子吕厚贻1,吕厚泽2,生女吕厚馥3,吕厚禄4
吕厚馥3 嫁汤琦庭,生女汤明1,汤玲2
汤明1 嫁宋春秋,生宋杨;
汤玲2 生冯玲玲
吕厚禄4 嫁魏xx,生子魏小鹏1,魏小鹤,生女魏小玲
吕平明2 (又名吕如渊)(无子,抱吕启愚3)
吕启愚3 ([“字智华,德国机械工业学校留学”],后川南、川东戒烟局长)
娶戴佩兰,生子吕厚祺2,吕厚敦3,生女吕厚恩1
吕厚恩1(?-?) (居宜宾市,高中毕业,宜宾师范学校职工),嫁黄甫泉。
吕厚祺2 (?-61)(居宜宾喜捷镇,成都体院大专毕业,中学教师)。
娶舒氏,生女吕茂萍1;
舒卒,娶黄冰茹,生子吕汉波3,生女吕映霞2,吕薇4,吕延嘉5
吕茂萍1 (47-)(居南溪县,大专毕业,小学教师),嫁谢石泉。
吕映霞2 (49-)(居宜宾喜捷镇,初中毕业,居民),嫁黄高栗。
吕汉波3(字襄涛,(51-))(居陕西汉中市,陕西师大毕业,学士,汉中师院教师,人事处师资科长。)娶柳林,唐俊,
波生女:吕陶然1(84-),吕行加2 (91-)
吕薇4 (54-)(居宜宾市,大专毕业,宜宾日报记者,编辑)嫁童顺鸣。
吕延嘉5 (56-)(居加拿大多伦多市,卡尔顿大学博士毕业,加拿大国家大气环保研究所研究人员) ,嫁田立宁,生女田丹。
吕厚敦3 (?-)(居四川邛崃县,重庆大学毕业;抗美援朝获二等战功一次,三等二次;
中学教师,校长,青海民和县工会主席,省人大代表)娶周幼琼,
生子蔚2,生女弘1,桦3
吕弘1 (57-)(居兰州市,大专毕业,兰铁局成人中专学校职工), 嫁王兴才。
吕蔚2 (59-)(居青海西宁市,初中毕业,铁路分局水电段职工)
娶王娟;蔚生子:吕远(83-)
吕桦3 (61-)(居西安市,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学士,陕西省医院主治医师。),
嫁杜蜀西。
吕平原3 (又名吕辅周,吕鹿鸣)生子吕清华1,吕准华2
吕清华1 生子吕厚基
吕准华2 娶王馥华,生子吕玲1,吕军2,吕云3
吕平登5 (又名吕一峰)生子吕美华1,吕岱3,吕映煌4,生女吕萍2
吕美华1 娶周徴右,生女吕欣。
吕欣嫁杨雷
吕萍2 嫁天宝(桑杰瑞西),生子天文
(7)吕平林4 (1890-1951)(字汉群,又名吕超)
吕超先娶唐氏,生子:吕启惠1,吕启民2(又名吕靖华),吕云华3。
吕启惠1,嫁赖成梁
吕启民2,(又名吕靖华) 生子:吕厚俭1,吕厚美2,吕厚明3
吕超后娶席筱文,生子:吕蔚华
v (8)吕蔚华 (1921-1984)
娶刘蕊兰(1925-1998),生子:吕厚余1,吕厚聪2,吕厚丰3,吕厚宜4,吕厚中5,
生女:吕英6,吕明7。
吕厚余1,(1946-) 娶李先蓉,生女:吕丹妮(1973-)
吕丹妮:嫁刘建宏(中央电视台《足球之夜》著名节目主持人),生子:刘浩渊(2003-)
吕厚聪2,(1947-) 娶张颖灏,生女:吕亚妮(1980-)
吕厚丰3,(1949-) 娶靳小兰,生子:吕贝立(1977-)
吕厚宜4,(1950-) 娶雷懋兰(又名雷军),生子吕磊(1981-)
吕厚中5,(1951-) 娶黄云敏,生女吕茜(1981-)
吕 英6,(1952-) 嫁陈建军,生子陈英迪(1980-)
吕 明7,(1954-) 嫁邬华敏,生女邬瑞瑶(1981-)
附录:
吕氏字辈:
学上承先德,和平启厚延;
超宗鸿远志,继世大名宣;
才智天纯锡,嘉祥代永传。
前十字是本来所有;后十字是修新谱时德庄公所续;又后十字是平高所续。如后有能得楚谱者,即废此而从彼可也。如不能得,则准于从此为是。毋得妄自增改,以致班辈混淆。再前十字内,摵駭字辈原系摵髷字,因冠上缀下均不便于取名,故谨易为摵駭字。
——平高识
家训:
忠以报国,恕以待人;
勤以治事,俭以养廉。
超 敬书(章:吕超)(国民政府参军长)
吕氏家族风云录:
太公一钓奠族基, 赫赫吕宗周肇启;
文公一眼识高祖, 高后过分遭遣诛;
虔公一勇震齐鲁, 三朝元老封爵侯;
之公一考连进士, 终缘战乱回河东;
奇公一迁文穆昌, 衣冠旧族徙桂湘;
祚公一支徙武冈, 两朝世系不知详;
秦公一担入川地, 萧氏抚孤植新基;
定公一教五虎起, 蔡太夫人家训传;
平公一齐修宗谱, 代有闻人溯璇源;
后人一睹先人史, 更应为族添光辉。
—— 襄涛于1997.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