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8/1 17:16:00
共5566字 评价:0
共5566字 评价:0
寒氏是一个古老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九百六十三位。
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北京市,河南省的偃师市,黑龙江省,台湾省等地,均有寒氏族人分布。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裔姙(任)姓伯明氏之子寒浞,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寒,系出黄帝部落联盟,出于任姓。而姙姓系黄帝之裔十二姓之一,与吕、泉、毕、祝、谢、章、薛、过、戈、终同姓。过、戈是寒氏部落的两个分支。寒氏部落的寒哀曾为黄帝驾御马车,当为寒氏族之始祖。寒氏国所在之地为寒亭,即今山东省潍县县城,寒国是被夏禹所灭的。
夏禹在成为诸侯共主(天子)之后,先举皋陶,“且授政焉”,皋陶死后,又举益,“任之政”。大禹死后,“以天下授益”,称为后益。但大禹在位时,大力培植其子启的党羽,所以禹虽然在表面上遵循传统禅让制度于后益,实际上已造成了启杀后益取而代之并建立夏王朝的基础。夏王朝建立以后,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部落贵族的斗争仍没有结束。夏后启的晚年,沉湎于歌舞,其子太康继位后,更加无道,传至仲康失国。于是来自东夷有穷部落的首领羿“因夏民以代夏政”,称为后羿。然而后裔自己也恃其善射,“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终于被自己的家臣、来自东夷寒部落的首领浞所杀。夏启杀后益自立为后(王),传至太康,即发生了有穷氏后羿“代夏政”的大变革,接着寒浞取代了后羿自主夏政。如此经过四十年左右,才由仲康之孙少康,在有虞氏、有仍氏等部落的支持下,收复夏后旧时民众和联合各诸侯、部落首领攻杀寒浞,“复禹之绩”,恢复了夏的诸侯共主地位。这段历史称作“少康中兴”。从后启与后益争夺共主地位的斗争以及从仲康失国到少康复国,中经后羿、寒浞“代夏政”,直到后杼灭有穷氏,是少昊集团中那些与黄炎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的斗争。这些部落已逐渐从东夷族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他们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即今山东省北部与河南省、河北省接壤的地区。在夏代,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他们从燕山地区南下,兴起于河济之间,终于造成了代夏而建立中国第二个王朝的基础,在泰山与古济水流域,形成了以奄与薄姑为中心的各方国。
西周初的奄与薄姑,仍是东夷族中的大国,他们是东夷族中社会发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国,而泰山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与方国,即夏、商时期的九夷或夷方。西周初期,周武王灭了奄及薄姑,封鲁与齐于其故地,并以齐鲁为中心,今山东省境内到春秋时期,只有莱夷没有完全华化,因此其淮水地区的诸夷,是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百发百中。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亦有文献称为韩浞)。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就派人把他杀了。寒浞,是夏朝伯明氏之子,今山东潍坊人。寒浞在杀了后羿,夺了王位后,还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殪。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权势地位,决意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便派儿子浇将相杀死。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和浇满怀仇恨。少康在有仍部落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振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但椒还没到有仍,少康便得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的诸侯叫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后氏亲善,在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后,就热情接纳,并命少康作了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食的官,而且还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今河南虞城)这个地方分给他住。在纶地,少康有十里见方的土地(一城),有五百个人(一旅)供其使用。于是,少康便以纶为基础,积蓄力量,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准备复国又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就在少康准备恢复夏朝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今山东德州)叫伯靡的夏遗臣,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少康与他联合进攻寒浞。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引诱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消灭了浇,季杼的军队灭了殪,伯靡也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了夏邑。伯靡和夏后氏的贵族们拥立少康继位为夏王,又重新夺回政权,恢复夏后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复了夏禹的业绩,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恢复管理生产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而寒浞一族被灭之后,寒氏族人南迁徐州、临淮、江西余干,与越人融合为干越、干吴、扬越,后融入楚国,传衍有干氏、赣氏。例如,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著名的铸剑技师干将,即为该支干氏族人。
姙姓寒氏、干氏同宗同源,正确的姓氏读音皆为gàn(ㄍㄢˋ),皆尊奉寒哀为血缘始祖,尊奉寒浞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汉、魏、晋时期西部鲜卑乞伏部首领傉大寒,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西部鲜卑主要指河西鲜卑、陇西鲜卑,一说还包括源出于慕容鲜卑的吐谷浑。河西鲜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金城黄河之西),包括今青海省惶水流域的鲜卑诸部,其中秃发鲜卑最强大,其它可考的部落有乙弗鲜卑(亦称卑和虏)、契翰(契汗、唾契汗)、折掘、意云鲜卑、鲜卑思磐部、车盖鲜卑、麦田鲜卑、北山鲜卑等。陇西鲜卑专指活动于今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的鲜卑诸部,除以乞伏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外,有史可稽的尚有鲜卑鹿结部、莫侯部、吐赖部、勃寒部、匹兰部、密贵部、裕苟部、提伦部、越质部、豆留輢部、叱豆浑部、叠掘部、悦大坚部、仆浑部及大兜国等。河西鲜卑和陇西鲜卑之名始见于西晋末十六国初,部众大都是曹魏时迁至雍、凉之间,散居于河西、陇右,南凉、西秦盛时统辖之,后归属于北魏。
乞伏鲜卑是原居于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高车)南下与鲜卑融合而成,是陇西鲜卑中最重要而又强大的一支,包括乞伏、斯引、出连、叱卢等部。原居于漠北,东汉中后期南迁至大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乞伏(如弗)部原为鲜卑人,其余三部中的叱卢部,即高车十二姓中的吐卢氏。乞伏鲜卑是鲜卑与高车融合后的鲜卑部落。原居于今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南北朝时称高车),南下与鲜卑融合而成。西秦上层多有屋引氏、翟氏、叱卢氏等高车人可证。乞伏等四部,南出大阴山后,住牧于河套北。泰始初左右(公元265年),乞伏国仁五世祖佑邻(拓邻)时率五千户,又南迁至夏(或夏缘,今河套南),其后部众稍盛,约五万。由此向西迁至乞伏山,即今贺兰山东北抵黄河的银川一带。后佑邻又率部向南迁徙,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清水河流域)的鲜卑鹿结部(有众七万余落)“迭相攻击”,结果鹿结败而南奔略阳(今甘肃秦安)。于是佑邻等居高平川,势力渐盛。佑邻曾孙述延在位时,相当于十六国初前赵雄据中原、张轨初有河西之际,北方群雄割据,使乞伏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得以进一步发展。述延讨拥有两万余落的鲜卑莫侯部于苑川(今甘肃兰州榆中),后迁于土地肥沃的苑川,为“龙马之沃土”。乞伏联盟增至十万余落,一落按五口计算,即有五十余万人。同时,由于内部游牧经济的发展和受到邻近封建国家的影响,逐渐向国家政权过渡,建立了简单的官制。如述延“以叔父柯埿为师傅(相当于丞相),委以国政,斯引乌埿为左辅将军,镇蔡园川,出连高胡为右辅将军,镇至便川,叱卢那胡为率义将军。镇牵屯山”。各部落首领分镇一方,而统主(联盟首领)则一直为乞伏氏世袭。以乞伏氏为首的部落联盟迁至苑川后,势力增强,据有苑川、勇士川(苑川东,今甘肃榆中大营川)、牵屯山(今甘肃平凉)一带。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述延死,祁埿之子傉大寒即位。当时后赵国的势力已伸入秦陇,使傉大寒惧而北迁于麦田无孤山(今甘肃靖远)。后来傉大寒逝世,其嫡子司繁即位,归降于前秦国苻坚。后在前秦年间(公元351~355年)迁于度坚山(今甘肃靖远)。
公元383年,苻坚遣吕光征西域。公元385年,司繁之子国仁脱离前秦国的统治。公元388年,国仁逝世,其弟乾归继位,定都于今兰州市西北,建立了西秦国。
公元400年后,秦姚兴与姚硕德合伙灭了西秦国。公元409年,乾归自收族众三万余迁往甘肃靖远县,旋乘后秦衰弱之机,复国。公元412年,乾归及其子为国仁之子乞伏公府所杀。炽磐又击败公府,夺位,承父遗策,笼络陇右汉、羌等,重用汉族人士。
公元414年,炽磐出兵灭了南凉国,又逐北凉国沮渠氏势力出湟水流域,将西秦国的势力伸入今四川省西部羌族之地。公元428年,炽磐收拾,太子慕末即位。公元431年,胡夏君主赫连定杀乞伏慕末及其宗族五百余人,西秦国灭亡。乞伏鲜卑的轲弹、乞伏千年投归北凉国,跋跋、延祚投归胡夏国,而昙达则为羌人执送于胡夏。后胡夏君主赫连定在渡黄河夺北凉国河西之地时,为吐谷浑慕璝所灭,所率乞伏鲜卑等原西秦国降户及赫连部人皆为吐谷浑虏去。因而,乞伏鲜卑有一部分与吐谷浑融合。后北魏政权灭北凉沟,并逐吐谷浑出陇右,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族人皆为北魏政权所统治。乞伏氏及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鲜卑人,后来大多被同化于汉族。
据传说,乞伏氏首领傉大寒在执政期间虽然比较儒弱,惧他族而举族连连北迁,却是个“多产作家”,除了嫡子司繁以外,还有庶子近百。其子孙在归附北魏政权后,在汉化过程中有取先祖名字尾音谐音汉字“寒”为姓氏者,称寒氏,读音作hán(ㄏㄢˊ)。
第三个渊源
源于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西羌族寒宕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北史·邓至传》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一些羌人部落与北魏政权有密切联系,“又有东亭卫、大赤水、寒宕、石河、薄陵、下习山、仓骧、覃水等诸羌国,风俗粗犷,与邓至国不同焉。亦时遣贡使,朝廷纳之,皆假之以杂号将军、子男、渠帅之名。”在史籍《魏书·邓至传》中也提及:“邓至之西有赫羊等二十国,时遣使朝贡。”寒宕部原居藏东昌都地区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一带地区,后归附北魏政权后,举族迁入内地,原居地被东女国所占。
在大唐盛世,寒宕部族人归附大唐王朝,随即取部族名称为汉姓寒氏。到了公元七世纪左右,寒宕部为吐蕃族所征服,逐渐融入吐蕃族,成为今藏族先民之一。
第四个渊源
源于倭夷,出自古代日本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古代日本国,很早就有佐川氏、曾川氏、十河氏等氏族,统称寒川氏,另还有其分衍的寒河江氏家族。这个寒川氏家族的祖先,原为唐朝时期中国东北地区高句丽国(公元前37~公元668年)的武佐(武士)。
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高句丽宝藏王高臧二十四年,公元666年),在高句丽国的莫离支(宰相)泉盖苏文死后,世子泉男生代为莫离支,但为其二弟泉男建所逼,忿而降于唐朝,由此造成高句丽国内部大乱。唐高宗乘机在当年农历6月以援救泉男生为由,派遣右骁卫大将军契毖·何力(公元?~677年待考)、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等率唐军出击高句丽。不久,唐高宗以尚书左仆射李绩(徐世勣,字懋功,公元594~669年)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副将军薛礼(字仁贵,公元614~683年)等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以后一年多时间内,李绩攻取高句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高尔山城),并趁势将附近的十六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贵在金山击破高句丽大军,斩首五万余级,攻下南苏(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木底(今辽宁新宾五龙山)、苍岩(今吉林集安霸王朝山城)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随后李绩攻占扶余城(今吉林农安),斩俘万余人,周边四十余城亦望风归降,接着唐军在薛贺水(今辽宁亮子河)再次击败高句丽军,斩俘三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今辽宁丹东娘娘城)。
到了唐总章元年(高句丽宝藏王二十六年,公元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泉男建再拢集高句丽兵抵抗,唐军奋勇冲击,大败高句丽军,追奔二百余里,一举攻拔高句丽国的最后屏障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顺利逼进并包围王俭城(今朝鲜平壤)长达月余。高句丽宝藏王见大势已去,令大臣泉男产率文武首领九十八人出降,但泉男建仍然顽固闭门拒守,并多次遣零星守兵出战,皆败。至当年农历9月,王俭城内的僧人信诚偷偷打开城门,唐军立即攻进城中,俘获泉男建。自此,高句丽国不复存在于世。在高句丽国灭亡之后,一些武佐结伴渡海逃至倭奴国寒川一带(今日本关东神奈川)定居下来,逐渐倭化,尊奉寒川比古命、寒川比女命为始祖神祗,称寒川氏,后渐成大家,在战国时期(公元1467~1615年)曾一度退居昼寝城迹(今日本四国香川)。
到了明朝时期,有寒川氏家族结帮入中国经商,后留居在浙江钱塘一带,按汉俗冠汉姓寒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傣族、布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寒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寒氏,世代相传至今。
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北京市,河南省的偃师市,黑龙江省,台湾省等地,均有寒氏族人分布。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之裔姙(任)姓伯明氏之子寒浞,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寒,系出黄帝部落联盟,出于任姓。而姙姓系黄帝之裔十二姓之一,与吕、泉、毕、祝、谢、章、薛、过、戈、终同姓。过、戈是寒氏部落的两个分支。寒氏部落的寒哀曾为黄帝驾御马车,当为寒氏族之始祖。寒氏国所在之地为寒亭,即今山东省潍县县城,寒国是被夏禹所灭的。
夏禹在成为诸侯共主(天子)之后,先举皋陶,“且授政焉”,皋陶死后,又举益,“任之政”。大禹死后,“以天下授益”,称为后益。但大禹在位时,大力培植其子启的党羽,所以禹虽然在表面上遵循传统禅让制度于后益,实际上已造成了启杀后益取而代之并建立夏王朝的基础。夏王朝建立以后,黄河流域东西两大系部落贵族的斗争仍没有结束。夏后启的晚年,沉湎于歌舞,其子太康继位后,更加无道,传至仲康失国。于是来自东夷有穷部落的首领羿“因夏民以代夏政”,称为后羿。然而后裔自己也恃其善射,“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终于被自己的家臣、来自东夷寒部落的首领浞所杀。夏启杀后益自立为后(王),传至太康,即发生了有穷氏后羿“代夏政”的大变革,接着寒浞取代了后羿自主夏政。如此经过四十年左右,才由仲康之孙少康,在有虞氏、有仍氏等部落的支持下,收复夏后旧时民众和联合各诸侯、部落首领攻杀寒浞,“复禹之绩”,恢复了夏的诸侯共主地位。这段历史称作“少康中兴”。从后启与后益争夺共主地位的斗争以及从仲康失国到少康复国,中经后羿、寒浞“代夏政”,直到后杼灭有穷氏,是少昊集团中那些与黄炎集团结成部落联盟的各部落,在部落联盟向国家过渡过程中的斗争。这些部落已逐渐从东夷族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行列,成为华夏起源时期东系的重要来源。他们分布在古河济之间,即今山东省北部与河南省、河北省接壤的地区。在夏代,还有一支从东夷中分化出来加入了华夏雏形形成行列的,就是商族。他们从燕山地区南下,兴起于河济之间,终于造成了代夏而建立中国第二个王朝的基础,在泰山与古济水流域,形成了以奄与薄姑为中心的各方国。
西周初的奄与薄姑,仍是东夷族中的大国,他们是东夷族中社会发展水平最接近夏、商的方国,而泰山以东至海,以南至淮的各部落与方国,即夏、商时期的九夷或夷方。西周初期,周武王灭了奄及薄姑,封鲁与齐于其故地,并以齐鲁为中心,今山东省境内到春秋时期,只有莱夷没有完全华化,因此其淮水地区的诸夷,是为西周东方的劲敌,是西周中、后叶东夷的主体。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百发百中。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亦有文献称为韩浞)。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就派人把他杀了。寒浞,是夏朝伯明氏之子,今山东潍坊人。寒浞在杀了后羿,夺了王位后,还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殪。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权势地位,决意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便派儿子浇将相杀死。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和浇满怀仇恨。少康在有仍部落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振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但椒还没到有仍,少康便得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有虞的诸侯叫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后氏亲善,在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后,就热情接纳,并命少康作了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食的官,而且还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今河南虞城)这个地方分给他住。在纶地,少康有十里见方的土地(一城),有五百个人(一旅)供其使用。于是,少康便以纶为基础,积蓄力量,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准备复国又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就在少康准备恢复夏朝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今山东德州)叫伯靡的夏遗臣,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少康与他联合进攻寒浞。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引诱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消灭了浇,季杼的军队灭了殪,伯靡也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了夏邑。伯靡和夏后氏的贵族们拥立少康继位为夏王,又重新夺回政权,恢复夏后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复了夏禹的业绩,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恢复管理生产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而寒浞一族被灭之后,寒氏族人南迁徐州、临淮、江西余干,与越人融合为干越、干吴、扬越,后融入楚国,传衍有干氏、赣氏。例如,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著名的铸剑技师干将,即为该支干氏族人。
姙姓寒氏、干氏同宗同源,正确的姓氏读音皆为gàn(ㄍㄢˋ),皆尊奉寒哀为血缘始祖,尊奉寒浞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汉、魏、晋时期西部鲜卑乞伏部首领傉大寒,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西部鲜卑主要指河西鲜卑、陇西鲜卑,一说还包括源出于慕容鲜卑的吐谷浑。河西鲜卑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活动于今甘肃省河西走廊(金城黄河之西),包括今青海省惶水流域的鲜卑诸部,其中秃发鲜卑最强大,其它可考的部落有乙弗鲜卑(亦称卑和虏)、契翰(契汗、唾契汗)、折掘、意云鲜卑、鲜卑思磐部、车盖鲜卑、麦田鲜卑、北山鲜卑等。陇西鲜卑专指活动于今甘肃省陇山、六盘山以西和黄河以东一带的鲜卑诸部,除以乞伏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外,有史可稽的尚有鲜卑鹿结部、莫侯部、吐赖部、勃寒部、匹兰部、密贵部、裕苟部、提伦部、越质部、豆留輢部、叱豆浑部、叠掘部、悦大坚部、仆浑部及大兜国等。河西鲜卑和陇西鲜卑之名始见于西晋末十六国初,部众大都是曹魏时迁至雍、凉之间,散居于河西、陇右,南凉、西秦盛时统辖之,后归属于北魏。
乞伏鲜卑是原居于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高车)南下与鲜卑融合而成,是陇西鲜卑中最重要而又强大的一支,包括乞伏、斯引、出连、叱卢等部。原居于漠北,东汉中后期南迁至大阴山(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山脉)。乞伏(如弗)部原为鲜卑人,其余三部中的叱卢部,即高车十二姓中的吐卢氏。乞伏鲜卑是鲜卑与高车融合后的鲜卑部落。原居于今贝加尔湖一带的丁零(南北朝时称高车),南下与鲜卑融合而成。西秦上层多有屋引氏、翟氏、叱卢氏等高车人可证。乞伏等四部,南出大阴山后,住牧于河套北。泰始初左右(公元265年),乞伏国仁五世祖佑邻(拓邻)时率五千户,又南迁至夏(或夏缘,今河套南),其后部众稍盛,约五万。由此向西迁至乞伏山,即今贺兰山东北抵黄河的银川一带。后佑邻又率部向南迁徙,与居于高平川(今宁夏清水河流域)的鲜卑鹿结部(有众七万余落)“迭相攻击”,结果鹿结败而南奔略阳(今甘肃秦安)。于是佑邻等居高平川,势力渐盛。佑邻曾孙述延在位时,相当于十六国初前赵雄据中原、张轨初有河西之际,北方群雄割据,使乞伏氏为首的部落联盟得以进一步发展。述延讨拥有两万余落的鲜卑莫侯部于苑川(今甘肃兰州榆中),后迁于土地肥沃的苑川,为“龙马之沃土”。乞伏联盟增至十万余落,一落按五口计算,即有五十余万人。同时,由于内部游牧经济的发展和受到邻近封建国家的影响,逐渐向国家政权过渡,建立了简单的官制。如述延“以叔父柯埿为师傅(相当于丞相),委以国政,斯引乌埿为左辅将军,镇蔡园川,出连高胡为右辅将军,镇至便川,叱卢那胡为率义将军。镇牵屯山”。各部落首领分镇一方,而统主(联盟首领)则一直为乞伏氏世袭。以乞伏氏为首的部落联盟迁至苑川后,势力增强,据有苑川、勇士川(苑川东,今甘肃榆中大营川)、牵屯山(今甘肃平凉)一带。东晋咸和年间(公元326~334年),述延死,祁埿之子傉大寒即位。当时后赵国的势力已伸入秦陇,使傉大寒惧而北迁于麦田无孤山(今甘肃靖远)。后来傉大寒逝世,其嫡子司繁即位,归降于前秦国苻坚。后在前秦年间(公元351~355年)迁于度坚山(今甘肃靖远)。
公元383年,苻坚遣吕光征西域。公元385年,司繁之子国仁脱离前秦国的统治。公元388年,国仁逝世,其弟乾归继位,定都于今兰州市西北,建立了西秦国。
公元400年后,秦姚兴与姚硕德合伙灭了西秦国。公元409年,乾归自收族众三万余迁往甘肃靖远县,旋乘后秦衰弱之机,复国。公元412年,乾归及其子为国仁之子乞伏公府所杀。炽磐又击败公府,夺位,承父遗策,笼络陇右汉、羌等,重用汉族人士。
公元414年,炽磐出兵灭了南凉国,又逐北凉国沮渠氏势力出湟水流域,将西秦国的势力伸入今四川省西部羌族之地。公元428年,炽磐收拾,太子慕末即位。公元431年,胡夏君主赫连定杀乞伏慕末及其宗族五百余人,西秦国灭亡。乞伏鲜卑的轲弹、乞伏千年投归北凉国,跋跋、延祚投归胡夏国,而昙达则为羌人执送于胡夏。后胡夏君主赫连定在渡黄河夺北凉国河西之地时,为吐谷浑慕璝所灭,所率乞伏鲜卑等原西秦国降户及赫连部人皆为吐谷浑虏去。因而,乞伏鲜卑有一部分与吐谷浑融合。后北魏政权灭北凉沟,并逐吐谷浑出陇右,散处于河陇地区的乞伏鲜卑族人皆为北魏政权所统治。乞伏氏及出连氏、叱卢氏等,均成为北魏的“内入诸姓”和“四方诸姓”。不论是在北朝作官为吏的上层,还是一般乞伏鲜卑人,后来大多被同化于汉族。
据传说,乞伏氏首领傉大寒在执政期间虽然比较儒弱,惧他族而举族连连北迁,却是个“多产作家”,除了嫡子司繁以外,还有庶子近百。其子孙在归附北魏政权后,在汉化过程中有取先祖名字尾音谐音汉字“寒”为姓氏者,称寒氏,读音作hán(ㄏㄢˊ)。
第三个渊源
源于羌族,出自南北朝时期西羌族寒宕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北史·邓至传》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一些羌人部落与北魏政权有密切联系,“又有东亭卫、大赤水、寒宕、石河、薄陵、下习山、仓骧、覃水等诸羌国,风俗粗犷,与邓至国不同焉。亦时遣贡使,朝廷纳之,皆假之以杂号将军、子男、渠帅之名。”在史籍《魏书·邓至传》中也提及:“邓至之西有赫羊等二十国,时遣使朝贡。”寒宕部原居藏东昌都地区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西部一带地区,后归附北魏政权后,举族迁入内地,原居地被东女国所占。
在大唐盛世,寒宕部族人归附大唐王朝,随即取部族名称为汉姓寒氏。到了公元七世纪左右,寒宕部为吐蕃族所征服,逐渐融入吐蕃族,成为今藏族先民之一。
第四个渊源
源于倭夷,出自古代日本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在古代日本国,很早就有佐川氏、曾川氏、十河氏等氏族,统称寒川氏,另还有其分衍的寒河江氏家族。这个寒川氏家族的祖先,原为唐朝时期中国东北地区高句丽国(公元前37~公元668年)的武佐(武士)。
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高句丽宝藏王高臧二十四年,公元666年),在高句丽国的莫离支(宰相)泉盖苏文死后,世子泉男生代为莫离支,但为其二弟泉男建所逼,忿而降于唐朝,由此造成高句丽国内部大乱。唐高宗乘机在当年农历6月以援救泉男生为由,派遣右骁卫大将军契毖·何力(公元?~677年待考)、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等率唐军出击高句丽。不久,唐高宗以尚书左仆射李绩(徐世勣,字懋功,公元594~669年)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副将军薛礼(字仁贵,公元614~683年)等诸军分道合击高句丽。以后一年多时间内,李绩攻取高句丽军事重镇新城(今辽宁抚顺高尔山城),并趁势将附近的十六座城池全部攻下;薛仁贵在金山击破高句丽大军,斩首五万余级,攻下南苏(今辽宁抚顺东苏子河与浑河交流处)、木底(今辽宁新宾五龙山)、苍岩(今吉林集安霸王朝山城)三城,与泉男生军会师;随后李绩攻占扶余城(今吉林农安),斩俘万余人,周边四十余城亦望风归降,接着唐军在薛贺水(今辽宁亮子河)再次击败高句丽军,斩俘三万余人,乘胜攻占大行城(今辽宁丹东娘娘城)。
到了唐总章元年(高句丽宝藏王二十六年,公元668年)春夏,各路唐军会师,推进至鸭绿栅。泉男建再拢集高句丽兵抵抗,唐军奋勇冲击,大败高句丽军,追奔二百余里,一举攻拔高句丽国的最后屏障辱夷城(今朝鲜永柔),其他各城守军或逃或降,唐军顺利逼进并包围王俭城(今朝鲜平壤)长达月余。高句丽宝藏王见大势已去,令大臣泉男产率文武首领九十八人出降,但泉男建仍然顽固闭门拒守,并多次遣零星守兵出战,皆败。至当年农历9月,王俭城内的僧人信诚偷偷打开城门,唐军立即攻进城中,俘获泉男建。自此,高句丽国不复存在于世。在高句丽国灭亡之后,一些武佐结伴渡海逃至倭奴国寒川一带(今日本关东神奈川)定居下来,逐渐倭化,尊奉寒川比古命、寒川比女命为始祖神祗,称寒川氏,后渐成大家,在战国时期(公元1467~1615年)曾一度退居昼寝城迹(今日本四国香川)。
到了明朝时期,有寒川氏家族结帮入中国经商,后留居在浙江钱塘一带,按汉俗冠汉姓寒氏,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傣族、布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寒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寒氏,世代相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