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4/6/18 16:23:00
共0字 评价:0
共0字 评价:0
虢姓的由来。出自姬姓,周成王叔父虢叔,封于西虢,虢仲封于东虢,子孙以国为氏。按,虢,周时的国名;分东虢、西虢、北虢,在今日的河南、陕西、山西境内。
周武王封叔叔姬仲在东虢(在河南荥阳县东北)。周平王东迁时,郑武公护驾有功,平王就把虢地赏给了他。这时南方的楚国逐渐强盛起来,楚王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就以周平王无辜灭虢为名,兴师问罪,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平王大为恐惧,只好找来虢仲的后裔姬序,把他封在北虢(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号称郭公(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后来北虢被晋国攻灭,子孙便称为郭氏。源于姬姓。
现在湖南长沙尚存虢氏之裔一大支。其迁徙情况是,五代时自山西太原迁江西,明成化年间自赣迁湘。《长沙虢氏族谱》载:“吾族派演天潢,系由二虢勳標王府;三君譽薄遐方。溯博士于春秋,淵源家學;征大夫于晉國,丕丕皇猷。在昔家聲,昭垂後裔。迨以郭更虢之後,仍本姓者,僅吾一支,曆籍本豫章遷茲,自洪武越十余代,支繁派演……”长沙虢氏一支为古姓“虢”氏仅存承嗣,系明成代年间由江西饶州迁湘,姓氏由“郭”复“虢”,至今已历五百多年,丁口繁衍达万,后裔再迁者目前遍及北京、安徽、四川、湖北、广东、台湾等地。
长沙虢氏堂号为“新平堂”,至明末清初分为九大房,九房共建宗祠,谱则各修,各房在清代均数修支谱,于民国七年纠族共修过族谱,谱名《长沙虢氏族谱》,凡虢氏自明至民国丁口繁衍、迁徒等情况详载备致,共二十二册,共二千四百多页。历经劫难,现仅存一套。
附:民国七年长沙虢氏族谱序
古者,小史之职民间,以世系达之于官,汇为一帙,此谱之所由昉也。秦灭六国,世禄废而宗法不行,达官贵人且无以收其族,何论庶民。又自汉高不学,无识项伯,娄敬之徒皆赐姓刘氏。拓拔胡人令国人皆改姓元氏。氏族之乱久矣,而谱则犹修之官也。其后九品中正之法日趋败坏,官谱历五季而亦亡,于是民自为谱而莫不群效欧苏。余谓二公文学,原不以谱见重,永叔之谱,自琮以下凡七世其谱亡,明元之谱,自高祖以上即莫得而纪,历世既远,贤子孙亦莫由详其先代,此固不足为欧苏病,而又重其谱式,则亦尽人能为之事,此谱学之所以难言也。虢氏为吾乡右族,其初虢仲、虢叔,王季之穆而封于虢,后为晋灭,子孙散居河洛之间,叔之后为郭,仲之后为虢,其得姓在周之时,世系必达于小史。历汉唐至宋元,莫得其详,明成化时,有讳含育者,由豫章迁长沙之新康都,是为虢氏之始迁祖,传世二十,历年四百八十,人称其地为虢家坪。稽其谱牒,各修各支,未能合族,岁丁巳,其裔孙克继其志者,倡议合修,既成而请序于余,发而观之,其谱合数百里之子姓,集数十世之宗支,远近无分,亲疏无间,而所以致诚敬笃恩义者,胥于此可见,甚盛事也。
谱者,礼教之书也,义明则仁孝之心油然以生,而在今日则尤为急务,观于洪杨兵起,蹂躏东南数行省,居民转徙流离,或冒姓以求仁宦,金陵既平,失姓者九百余族,其祸视秦尤烈,迩岁以来,干戈复起,劫掠不休,豪宗巨姓皆思增续家乘。而此编纂辑群支,创为族谱,不遗不紊,灿然美备,其殆隐合于欧苏之成式,而欲以大经大法示其后人者,与古人宗法之立,晚近非所能行,而以敬宗收族之道,寓秉礼度义之思,亦将知其门祚之必兴,氏族之滋大矣。道有升降,时有隆替,又奚论焉。
岁在戊午八月,长沙丁蕃绶谨序
周武王封叔叔姬仲在东虢(在河南荥阳县东北)。周平王东迁时,郑武公护驾有功,平王就把虢地赏给了他。这时南方的楚国逐渐强盛起来,楚王正想向中原扩张势力,就以周平王无辜灭虢为名,兴师问罪,一直打到洛邑附近。平王大为恐惧,只好找来虢仲的后裔姬序,把他封在北虢(河南陕县东南李家窑),号称郭公(郭、虢古代同音通用)。后来北虢被晋国攻灭,子孙便称为郭氏。源于姬姓。
现在湖南长沙尚存虢氏之裔一大支。其迁徙情况是,五代时自山西太原迁江西,明成化年间自赣迁湘。《长沙虢氏族谱》载:“吾族派演天潢,系由二虢勳標王府;三君譽薄遐方。溯博士于春秋,淵源家學;征大夫于晉國,丕丕皇猷。在昔家聲,昭垂後裔。迨以郭更虢之後,仍本姓者,僅吾一支,曆籍本豫章遷茲,自洪武越十余代,支繁派演……”长沙虢氏一支为古姓“虢”氏仅存承嗣,系明成代年间由江西饶州迁湘,姓氏由“郭”复“虢”,至今已历五百多年,丁口繁衍达万,后裔再迁者目前遍及北京、安徽、四川、湖北、广东、台湾等地。
长沙虢氏堂号为“新平堂”,至明末清初分为九大房,九房共建宗祠,谱则各修,各房在清代均数修支谱,于民国七年纠族共修过族谱,谱名《长沙虢氏族谱》,凡虢氏自明至民国丁口繁衍、迁徒等情况详载备致,共二十二册,共二千四百多页。历经劫难,现仅存一套。
附:民国七年长沙虢氏族谱序
古者,小史之职民间,以世系达之于官,汇为一帙,此谱之所由昉也。秦灭六国,世禄废而宗法不行,达官贵人且无以收其族,何论庶民。又自汉高不学,无识项伯,娄敬之徒皆赐姓刘氏。拓拔胡人令国人皆改姓元氏。氏族之乱久矣,而谱则犹修之官也。其后九品中正之法日趋败坏,官谱历五季而亦亡,于是民自为谱而莫不群效欧苏。余谓二公文学,原不以谱见重,永叔之谱,自琮以下凡七世其谱亡,明元之谱,自高祖以上即莫得而纪,历世既远,贤子孙亦莫由详其先代,此固不足为欧苏病,而又重其谱式,则亦尽人能为之事,此谱学之所以难言也。虢氏为吾乡右族,其初虢仲、虢叔,王季之穆而封于虢,后为晋灭,子孙散居河洛之间,叔之后为郭,仲之后为虢,其得姓在周之时,世系必达于小史。历汉唐至宋元,莫得其详,明成化时,有讳含育者,由豫章迁长沙之新康都,是为虢氏之始迁祖,传世二十,历年四百八十,人称其地为虢家坪。稽其谱牒,各修各支,未能合族,岁丁巳,其裔孙克继其志者,倡议合修,既成而请序于余,发而观之,其谱合数百里之子姓,集数十世之宗支,远近无分,亲疏无间,而所以致诚敬笃恩义者,胥于此可见,甚盛事也。
谱者,礼教之书也,义明则仁孝之心油然以生,而在今日则尤为急务,观于洪杨兵起,蹂躏东南数行省,居民转徙流离,或冒姓以求仁宦,金陵既平,失姓者九百余族,其祸视秦尤烈,迩岁以来,干戈复起,劫掠不休,豪宗巨姓皆思增续家乘。而此编纂辑群支,创为族谱,不遗不紊,灿然美备,其殆隐合于欧苏之成式,而欲以大经大法示其后人者,与古人宗法之立,晚近非所能行,而以敬宗收族之道,寓秉礼度义之思,亦将知其门祚之必兴,氏族之滋大矣。道有升降,时有隆替,又奚论焉。
岁在戊午八月,长沙丁蕃绶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