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7/27 14:23:00
共3526字 评价:0
共3526字 评价:0
一、起源
渊源一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轩辕氏第七代伯翳,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国名为氏。按史书记载,少典氏第十八代、黄帝轩辕氏第七代有伯翳。伯翳能驯鸟兽,知其话言,事虞夏。初,采于嬴为,是为嬴氏、盈氏、鄗(高改盈)氏,以功受皂斿元玉,妻以姚女,而封于费,是为大费;生子三人:曰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启,后分衍有鸟俗氏、路俗氏,后裔有孟亏、仲衍。孟亏能述伯翳之业绩,封于萧,是为萧孟亏。夏朝衰败,萧孟亏去而凤岛随焉。仲衍臣于商大戎,其裔曰戎胥轩者,娶郦山氏,生仲潏。仲潏生处父,处父善走,是为飞廉。处父生二子:曰革、季胜。革即恶来,事纣王,为周武王所杀。嬴姓后分衍有郯氏、寘氏、兹氏、蒲氏、沈氏、耿氏、谭氏、谷氏、巴氏、复氏、江氏、黄氏、鄠(妘)氏、弦氏、时氏、麋氏、白氏、葛氏、祁氏,皆为嬴姓一族。
在嬴姓裔族的分封国中:江氏国、黄氏国、鄠(妘)氏国、弦氏国、时氏国、麋氏国、复氏国、白氏国、祁氏国皆灭于楚国,郯氏国灭于越国,寘氏国灭于徐氏国,兹氏国、蒲氏国灭于东周王朝,沈氏国、耿氏国灭于晋国,谭氏国、谷氏国灭于齐国,巴氏国复灭于夔国。商朝时期伯翳的第四代后裔季胜分封在复阳,建国为侯国,史称“用复国”,西周时期称“复阳国”,故址在汉朝时期称湖阳乐乡(今河南南阳桐柏,一说今安徽当涂湖阳),在典籍《尔雅》中记载:“淮为浒。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阚駰言复阳县,湖阳之乐乡也。汉元帝刘奭元延二年(公元前47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唐朝时期将“湖阳”迁往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春秋时期为南申国的附庸国,在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赀二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亲率大军假道邓国征伐申国,大概在公元前687~前684年之间,申国被灭,复阳国亦在同期被楚军所灭。楚文王在回师途中又顺手灭了娘舅之国邓国。
被楚国灭国后的季胜之后裔子孙中,有以故国名称为姓氏者,称复阳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复氏、阳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三十九世孙、伯夷二十五世孙海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姜姓,其分衍的支国有十三:怡国、伊国、纪国、淳国、甘国、州国、舟国、骀国、戏国、向国、薄国、列国、赖国。夏禹曾封怡国君以祀烈山,是为默台氏。从第一代炎帝起,传说到第五十四代为齐太公,自炎帝至姜太公谱系如下:炎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鳌→帝哀→帝榆罔→雷→共工→句龙→信→夸父(夸父)→垂→伯夷→先龙→玄氏→王宣→王定→王怀→王恒→王宙→王宇→王高→王许→王宰→王禅→王启→王蒯→王正→志道→祖荣→杜成→济公→林→承先→荣→永和→禹宣→恒车→海复→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调→训元→先二→司会→辉前→公伦→豫仲→姜尚(即吕尚、姜太公、齐太公)。
传说,姜海复在商朝太戊二十一年(公元前1627年)左右,被其父王姜恒车封于海复(今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因名海复侯,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海复氏,后在西周时期分衍为单姓海氏、复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复氏史称正宗。
渊源三
源于墨台氏,出自姜姓东海族的古孤竹国,属于以历史事件称谓为氏。诞生于商朝初年(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孤竹国是今冀东至辽西地区第一个地方政权,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它的出现标志着今冀东大地已从蒙昧和野蛮状态中苏醒,是今冀东地区文明史的开端,距今约三千六百多年,后分迁辽西地区。灭亡于春秋时期的孤竹国与商朝王室的关系相当密切,孤竹国君墨胎氏与商王同为子姓。史书记载:“孤竹君,讳初,字子朝,姓墨台氏,袭孤竹君国,在辽西。”据史籍《辽史·地理志》记载:“兴中府,古孤竹国(今辽宁朝阳)。”兴中府即是今辽宁省朝阳市一带地区。近年(21世纪)来,考古发现提供了新的佐证:在辽宁喀喇沁左旗蒙古族自治县的北洞村,出土的铜窑上铸有“孤竹”铭文。孤竹国是古代位于东北与山东半岛之间的一个部落,据专家考证,她“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立国到灭亡,存在了约九百四十年(公元前1600~前660年)。大致说来,孤竹在殷商之前是原始部族。孤竹国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整个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商王朝在北方的重要诸侯国;后三百八十六年(公元前1046~前660年)是周王朝的异姓诸侯国,最后处于燕国控制之下,政治地位极大下降。孤竹国灭亡之后,孤竹国的旧臣民企盼复国,遂有以“复”为姓氏者,称复氏,世代相传至今。
故孤竹国人曾多次反抗燕国的统治,其后历史上多次描述的战国时期“山戎侵掠北燕”,实际上多为故孤竹国人所进行的反抗斗争,在战国中期到先秦时期名人辈出,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惠文王赢驷的异母之弟樗里疾(姜姓赢支,又称樗里子,也称严君,公元?~前300年)即原孤竹国人。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中国,秦军中仍有不少将领都是孤竹国的后裔。[1]
渊源四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这个傅阳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
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熊郏敖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即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复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等,世代相传至今。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复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二、分布
复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八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一百十二位,族人多以东海、霍州、海州为郡望。
今山西省的霍州市,山东省的德州市,河南省的驻马店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陕西咸阳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零星复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东海郡:亦称郯郡。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海州郡:历史上的海州郡有三处:①今江苏连云港。四、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海州地区繁衍生息。自夏、商、周、秦汉以来,海州隶属多变,几经易名,至北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郡,其后一直为历朝府、州、郡、县之治所及东海、赣榆、灌云、沭阳乃至更广阔境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海名郡”和“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海州人文荟萃,先民创造了具有龙山、青莲岗文化交汇特征的史前文化,孔子两次率弟子来海州讲学论道并登山望海,宋朝石曼卿在此留下读书遗迹,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留下大量诗词,李汝珍以海州的风土人情创作了著名历史传奇小说《镜花缘》。②今江苏省灌云市。③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岸港市,属黄海南道首府。其古为海州,后属东海族孤竹氏国,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复改为海州郡。1954年新设黄海南道定为首府。是历史上中朝文化交流地和贸易的重要港口,谷物、水产集散地。特产墨和砚台,留有芙蓉堂、百济清风楼等名胜古迹。
四、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郯郡堂
海州堂:以望立堂。
渊源一
源于嬴姓,出自黄帝轩辕氏第七代伯翳,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国名为氏。按史书记载,少典氏第十八代、黄帝轩辕氏第七代有伯翳。伯翳能驯鸟兽,知其话言,事虞夏。初,采于嬴为,是为嬴氏、盈氏、鄗(高改盈)氏,以功受皂斿元玉,妻以姚女,而封于费,是为大费;生子三人:曰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启,后分衍有鸟俗氏、路俗氏,后裔有孟亏、仲衍。孟亏能述伯翳之业绩,封于萧,是为萧孟亏。夏朝衰败,萧孟亏去而凤岛随焉。仲衍臣于商大戎,其裔曰戎胥轩者,娶郦山氏,生仲潏。仲潏生处父,处父善走,是为飞廉。处父生二子:曰革、季胜。革即恶来,事纣王,为周武王所杀。嬴姓后分衍有郯氏、寘氏、兹氏、蒲氏、沈氏、耿氏、谭氏、谷氏、巴氏、复氏、江氏、黄氏、鄠(妘)氏、弦氏、时氏、麋氏、白氏、葛氏、祁氏,皆为嬴姓一族。
在嬴姓裔族的分封国中:江氏国、黄氏国、鄠(妘)氏国、弦氏国、时氏国、麋氏国、复氏国、白氏国、祁氏国皆灭于楚国,郯氏国灭于越国,寘氏国灭于徐氏国,兹氏国、蒲氏国灭于东周王朝,沈氏国、耿氏国灭于晋国,谭氏国、谷氏国灭于齐国,巴氏国复灭于夔国。商朝时期伯翳的第四代后裔季胜分封在复阳,建国为侯国,史称“用复国”,西周时期称“复阳国”,故址在汉朝时期称湖阳乐乡(今河南南阳桐柏,一说今安徽当涂湖阳),在典籍《尔雅》中记载:“淮为浒。然淮水与醴水同源俱导,西流为醴,东流为淮。潜流地下,三十许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县也。阚駰言复阳县,湖阳之乐乡也。汉元帝刘奭元延二年(公元前47年)置,在桐柏大复山之阳,故曰复阳也。”唐朝时期将“湖阳”迁往今河南省唐河县湖阳镇。春秋时期为南申国的附庸国,在周庄王姬佗九年(楚文王熊赀二年,公元前688年),楚文王亲率大军假道邓国征伐申国,大概在公元前687~前684年之间,申国被灭,复阳国亦在同期被楚军所灭。楚文王在回师途中又顺手灭了娘舅之国邓国。
被楚国灭国后的季胜之后裔子孙中,有以故国名称为姓氏者,称复阳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复氏、阳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渊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炎帝三十九世孙、伯夷二十五世孙海复,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炎帝姜姓,其分衍的支国有十三:怡国、伊国、纪国、淳国、甘国、州国、舟国、骀国、戏国、向国、薄国、列国、赖国。夏禹曾封怡国君以祀烈山,是为默台氏。从第一代炎帝起,传说到第五十四代为齐太公,自炎帝至姜太公谱系如下:炎帝→临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鳌→帝哀→帝榆罔→雷→共工→句龙→信→夸父(夸父)→垂→伯夷→先龙→玄氏→王宣→王定→王怀→王恒→王宙→王宇→王高→王许→王宰→王禅→王启→王蒯→王正→志道→祖荣→杜成→济公→林→承先→荣→永和→禹宣→恒车→海复→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调→训元→先二→司会→辉前→公伦→豫仲→姜尚(即吕尚、姜太公、齐太公)。
传说,姜海复在商朝太戊二十一年(公元前1627年)左右,被其父王姜恒车封于海复(今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因名海复侯,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海复氏,后在西周时期分衍为单姓海氏、复氏,世代相传至今,其复氏史称正宗。
渊源三
源于墨台氏,出自姜姓东海族的古孤竹国,属于以历史事件称谓为氏。诞生于商朝初年(公元前1600年左右)的孤竹国是今冀东至辽西地区第一个地方政权,是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它的出现标志着今冀东大地已从蒙昧和野蛮状态中苏醒,是今冀东地区文明史的开端,距今约三千六百多年,后分迁辽西地区。灭亡于春秋时期的孤竹国与商朝王室的关系相当密切,孤竹国君墨胎氏与商王同为子姓。史书记载:“孤竹君,讳初,字子朝,姓墨台氏,袭孤竹君国,在辽西。”据史籍《辽史·地理志》记载:“兴中府,古孤竹国(今辽宁朝阳)。”兴中府即是今辽宁省朝阳市一带地区。近年(21世纪)来,考古发现提供了新的佐证:在辽宁喀喇沁左旗蒙古族自治县的北洞村,出土的铜窑上铸有“孤竹”铭文。孤竹国是古代位于东北与山东半岛之间的一个部落,据专家考证,她“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从立国到灭亡,存在了约九百四十年(公元前1600~前660年)。大致说来,孤竹在殷商之前是原始部族。孤竹国兴于殷商,衰于西周,亡于春秋。整个历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是商王朝在北方的重要诸侯国;后三百八十六年(公元前1046~前660年)是周王朝的异姓诸侯国,最后处于燕国控制之下,政治地位极大下降。孤竹国灭亡之后,孤竹国的旧臣民企盼复国,遂有以“复”为姓氏者,称复氏,世代相传至今。
故孤竹国人曾多次反抗燕国的统治,其后历史上多次描述的战国时期“山戎侵掠北燕”,实际上多为故孤竹国人所进行的反抗斗争,在战国中期到先秦时期名人辈出,如战国中期秦国名将、秦惠文王赢驷的异母之弟樗里疾(姜姓赢支,又称樗里子,也称严君,公元?~前300年)即原孤竹国人。一直延续到秦始皇灭六国而统一中国,秦军中仍有不少将领都是孤竹国的后裔。[1]
渊源四
源于姚姓,出自舜帝之后裔所建傅阳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姓源》的记载,在上古时候曾有一个诸侯国,叫傅阳国,有的史书亦称其为“复阳国”,故址在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涧头集镇西南候塘村,“城周十余里,中据土山”。据典籍《国语·郑语》中的记载,傅阳国为商王朝大彭国陆终所封,姚姓,为陆终第四子。这个傅阳古国在春秋时期,因孔子之祖孔纥(字叔梁)曾在此地作战,并以双手勇托溃落的傅阳城门框、掩护士兵和民众撤退而闻名遐迩。
傅阳国后在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熊郏敖七年,公元前538年)被楚国所灭,其后,该地区的住民中即有以古傅阳城名为姓氏者,称傅阳氏、复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傅氏、复氏、阳氏等,世代相传至今。1955年文字改革简化之后,该支复氏一族有误改为付氏者。
二、分布
复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八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一千一百十二位,族人多以东海、霍州、海州为郡望。
今山西省的霍州市,山东省的德州市,河南省的驻马店市,内蒙古自治区的通辽市,陕西咸阳市,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零星复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东海郡:亦称郯郡。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鲁,“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邳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海州郡:历史上的海州郡有三处:①今江苏连云港。四、五万年前就有人类在海州地区繁衍生息。自夏、商、周、秦汉以来,海州隶属多变,几经易名,至北魏武定七年(公元549年)始称海州郡,其后一直为历朝府、州、郡、县之治所及东海、赣榆、灌云、沭阳乃至更广阔境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素有“东海名郡”和“淮海东来第一城”之称。海州人文荟萃,先民创造了具有龙山、青莲岗文化交汇特征的史前文化,孔子两次率弟子来海州讲学论道并登山望海,宋朝石曼卿在此留下读书遗迹,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留下大量诗词,李汝珍以海州的风土人情创作了著名历史传奇小说《镜花缘》。②今江苏省灌云市。③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西岸港市,属黄海南道首府。其古为海州,后属东海族孤竹氏国,后晋天福五年(庚子,公元940年)复改为海州郡。1954年新设黄海南道定为首府。是历史上中朝文化交流地和贸易的重要港口,谷物、水产集散地。特产墨和砚台,留有芙蓉堂、百济清风楼等名胜古迹。
四、堂号
东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郯郡堂
海州堂:以望立堂。
- 2017年August月124:0:17
- tonesoft访客
- 复姓留言
- [现0条]
槁旭玎吭晦嫉艘渗丰铂去缯暂器象http://www.bandog.cn/thread-13821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