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5/6/6 16:03:00
共0字 评价:0
共0字 评价:0
一、得姓渊源
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唤绞宓囊崴镄蚍庥谘羟魑咕取S纱耍旁?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5、出自古郭国。
二、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
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郭姓另外还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堂号。
【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
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
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郭子仪。
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
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
西平郡:东汉置郡。其属西虢故地的郭氏族人迁徙而去。魏晋时期西平郭氏因郭皇后而显赫一时成为望族。
敦煌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 )分酒泉郡置郡。同西平郭氏一样大致也是西虢后人迁徙而去。魏晋时期成为望族。
中山郡:西汉高祖时确立。东汉初光武郭皇后一支鼎盛一时。
四、历史名人
郭子仪:唐朝名将,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乱,德宗时被尊为尚父,亦称郭令公。
郭守敬:元代科学家,为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他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 嘉:三国时,魏曹操之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死时年仅38岁。
郭 璞:东晋训诂学家。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 解:西汉游侠。折节以俭,以德报怨。
郭 纵:战国时,大工商业者。因经营铁冶炼铸造业而成为巨富。
郭 泰:东汉时儒林领袖,在郭姓中与郭子仪齐名。
郭 玉:东汉时广汉人。与华佗齐名的神医。
郭 威:后周开国皇帝。
郭沫若: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不仅是一位值得郭姓引以为荣的人物,而且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是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湘潭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九修族谱〔汶祖房道支〕〔分兴仁、兴让兩支〕点颔堂编印〔兴仁分下有共四卷,四至七卷,十八派至二十三派〕〔兴让分下有两卷,八至九卷,十一派至二十三派〕
1、出自夏、商时代郭支与郭崇的后代。据《姓氏考略》记载:"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看来,郭姓早在我国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
2、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我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3、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唤绞宓囊崴镄蚍庥谘羟魑咕取S纱耍旁?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4、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5、出自古郭国。
二、迁徙分布
春秋战国时期,郭氏除留居于今河南、陕西、山西省外,已播迁于山东、河北。至秦、汉时,郭氏有部分人徙居江南。汉代及其以后的较长时期内,太原一直是郭氏的发展繁衍中心。此外,郭氏在汉代又有居于今内蒙、甘肃、四川、安徽者。
三国时吴国有富春人(今属浙江)郭成。晋代有武昌人(今属湖北)郭翻,闻喜人(今属山西)郭璞于西晋末避乱徙居建康(今江苏南京)。唐初与唐末,河南郭氏曾两次向福建迁徙:一是唐总章年间光州固始人郭淑翁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在龙溪郭埭乡安家落户,又有将将佐郭益,亦随陈氏父子入闽;一是郭嵩随王审知从弟王想入闽,家于新宁,子孙传衍于仙游、莆田及南安之蓬岛乡。
1127年,宋高宗南逃,大批中原人随之逃到江南,居于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两广,其中也有不少郭姓人。明末清初,福建郭氏有一支迁居台湾,后散居彰化、嘉义、高雄等县,后发展为台湾十大姓之一,并有部分人远徙欧美及东南亚。
三、郡望堂号
【堂号】
"尊贤堂":战国时燕昭王招贤,郭隗对他说:"你有招贤,先从我开始。你对我当贤人尊重,比我贤的人就会找你来了。"于是昭王给他建了宫室曰金台,并把他当作老师来尊重。于是乐毅、邹衍、剧辛及其他有才能的人皆来归附燕国。燕国于是强大起来。
郭姓另外还有"太原"、"华阴"、"冯翊"、"汾阳"等堂号。
【郡望】
太原郡:战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汉郭全之族所在。
华阴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
汾阳县:西汉时置。此支郭氏为华阴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郭子仪。
冯翊郡:三国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冯翊太守郭孟儒。
昌乐郡:汉时置郡。此支郭氏为太原郭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东汉郭泰之后。
西平郡:东汉置郡。其属西虢故地的郭氏族人迁徙而去。魏晋时期西平郭氏因郭皇后而显赫一时成为望族。
敦煌郡:汉元鼎六年(前111年 )分酒泉郡置郡。同西平郭氏一样大致也是西虢后人迁徙而去。魏晋时期成为望族。
中山郡:西汉高祖时确立。东汉初光武郭皇后一支鼎盛一时。
四、历史名人
郭子仪:唐朝名将,在中唐平息安史之乱,德宗时被尊为尚父,亦称郭令公。
郭守敬:元代科学家,为元代杰出的天文学家、水利学家和数学家,他主持编制了《授时历》,施行达360年,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
郭 嘉:三国时,魏曹操之谋士。多谋善战,屡建谋功,尤以官渡之战显名。死时年仅38岁。
郭 璞:东晋训诂学家。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注释《尔雅》、《穆天子传》、《山海经》、《楚辞》等为后世注疏家所推重。
郭 解:西汉游侠。折节以俭,以德报怨。
郭 纵:战国时,大工商业者。因经营铁冶炼铸造业而成为巨富。
郭 泰:东汉时儒林领袖,在郭姓中与郭子仪齐名。
郭 玉:东汉时广汉人。与华佗齐名的神医。
郭 威:后周开国皇帝。
郭沫若:中国现代最著名的学者,不仅是一位值得郭姓引以为荣的人物,而且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威望。他是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湘潭中湘金霞山沙头郭氏九修族谱〔汶祖房道支〕〔分兴仁、兴让兩支〕点颔堂编印〔兴仁分下有共四卷,四至七卷,十八派至二十三派〕〔兴让分下有两卷,八至九卷,十一派至二十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