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29938字 评价:0
陈姓在我国众多的姓氏中,若按人口来说,是中国的第五大姓。陈姓最早出自妫姓,是舜帝的后裔。周武王建立周朝以后,找到舜的后人胡公满,封他在陈这个地方,建立陈国。到了陈闵公的时候,陈国被楚灭掉了,亡国后的陈国子孙便以原国名为姓氏,于是有了陈姓。
陈姓除了源于国名,还有从其他姓氏改名而来的,其中有一支是由少数民族改姓而成的。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北魏时期鲜卑贵族侯莫陈氏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侯莫陈改为单姓陈。
一、陈姓迁变
经过数千年的繁衍生息,陈。后来,他的孙子陈世达做了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令,于是陈姓人又迁居到了浙江。陈姓人已遍及中华大地,形成了以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等地为中心的陈氏家族。陈姓由发源地向南迁移,始于西晋太尉陈伯,他举家南迁到今江苏丹阳县霸先建立南朝陈,使陈氏家族显赫一时,遍布长江和粤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唐高宗时候,陈姓人进入福建和广东等地。五代十国以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又有大批陈姓人南迁,甚至向海外发展,从而进一步壮大了江南陈姓人的队伍。今日,陈姓已成为中国大陆第五大姓,台湾第一大姓。
二、陈姓辉煌耀乾坤
纵览古今,陈姓人在其家族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春秋时有孔子弟子之一陈元。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的先河。汉朝初年的陈平曾辅佐刘邦,汉末有“建安七子”之一的大文学家陈琳。西汉后期的陈汤曾多次出击匈奴。王莽统治时期的陈遵,权重一时,被封为嘉威侯。三国时有陈登,曾与父合谋离间吕布与袁术。晋朝陈寿的《三国志》是《二十四史》中最受欢迎的史书之一。南北朝时期则有名将陈庆之、陈伯之等,而这一时期最著名的陈姓人就是南朝陈的建立者陈霸先了。
唐宋时期,陈姓人也是名家荟萃、人才辈出。在政治上,唐朝时期有宰相陈叔达、陈希烈、陈夷行;宋代有与宦官斗争的陈禾、刚正不阿的陈俊卿。在文学、诗歌上,唐代有陈子昂、陈鸿、陈陶;宋代有陈彭年、陈师道、陈与义。此外,还有思想家、文学家陈亮,画家陈居中。唐宋时期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起义领袖,如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女首领陈硕真,南宋时期的陈、陈峒、陈三枪等。除此以外,唐宋时期的陈姓名人还有本姓陈的唐代高僧玄奘、名将陈玄礼等。元有红巾军将领陈友谅;明有散曲家陈铎,爱国诗人陈子龙,文学家陈继儒,旅行家陈诚、陈忱;清代有旅行家陈恭尹、陈文述、陈维崧、陈沆、陈端生、陈澧,思想家陈建、陈献章、陈确,画家陈洪绶等。出将入相的则有明末抗清名将陈子龙,清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鸦片战争中壮烈牺牲的陈化成。领导农民起义的则有清末天地会的首领陈开,太平天国运动中的青年将领陈玉成、陈得才。清代还有经学家陈奂、陈立、陈乔枞,文学家陈澧。近现代有民主革命家陈作新、陈天华,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陈延年、陈毅、陈赓、陈云以及早期共产党的领导人陈独秀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国民党高级将领陈立夫、陈果夫、陈诚等。还有近代史学家陈寅恪、陈垣,著名学者陈望道,数学家陈景润,文学家陈衍,著名诗人陈三立、陈去病,画家陈衡恪,戏曲音乐家陈彦衡,剧作家陈墨香,电影艺术家陈波儿。此外还有许多著名的华侨人物,如造福桑梓的陈宜禧、爱国实业家陈嘉庚、孙中山的密友陈友仁等。
三、陈姓名人
1.农民起义领袖陈胜
陈胜,字涉,阳城人。陈胜年轻时靠给别人当长工为生,一次跟伙伴们在田间休息,他对伙伴们说:“如果我们之中有的人将来富贵了,可不要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种地,哪里来的富贵呢?”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地说:“唉,燕雀怎么能懂得鸿雁的志向!”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被征去屯戍渔阳。当他们走到大泽乡的时候,连降暴雨使他们耽误了行程,按照秦朝的法律应该处斩。陈胜、吴广决定起义。他们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在一块白绸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把它塞在别人家捉的鱼的肚子里。兵士们买了鱼回来,发现了这块白绸上面的字,十分惊奇。到了半夜,吴广又悄悄跑到营房附近的一座破庙里,点起篝火,先装作狐狸叫,接着喊道:“大楚兴,陈胜王。”全营的兵士听了,更加又惊又怕。
陈胜、吴广见起义时机成熟了,于是杀掉带领他们的两个军官,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起义队伍发展迅速,并在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陈胜自立为王。接着陈胜派兵攻打赵、魏等地,并派主力进攻关中地区,但由于秦军优势兵力的反扑,陈胜兵败后被叛徒庄贾杀害。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
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今四川南充)人。他自幼师从著名学者谯周,成年后在蜀汉任卫将军的属官主簿,后来成为皇帝身边管理奏章的重要官员。蜀汉后期,他被刘禅降为无级别的文书小吏——书佐。西晋建立以后,晋武帝又举他为孝廉,让他负责编修国史。他所著《三国志》被视为史学名著“四史”之一。
传说陈寿将要编纂《三国志》的时候,一天偶然遇到一位姓丁的梁州刺史,此人是丁仪、丁兄弟的后人。陈寿非常傲慢地对他说:“如果你给我一千斛米,那么我就给你的父辈们写一个非常好的传记。”那位刺史对他未加理睬,于是陈寿竟真的没有给丁氏兄弟立传。因此,当时的人们都以此事鄙薄其为人。不过陈寿所著《三国志》,文笔简洁,记事详实,是研究三国鼎立时期的重要史料,也成为后世《三国演义》的蓝本。
3.醉眼丹青陈洪绶
陈洪绶,字章侯,幼名莲子,一名胥岸,号老莲,别号小净名、老迟、悔迟、悔僧等,浙江诸暨枫桥人,明末著名画家。
陈洪绶幼年即喜爱画画,传说他五岁时,母亲叫他到舅舅家借竹筛,他见舅舅家新粉刷的墙案,忍不住登案画起了关羽像。画中关羽一手捋须,一手执《春秋》,长八九尺,神采奕奕,吓得舅舅直叩头。陈洪绶10岁时,拜著名画家孙伙、蓝瑛为师。据周亮工《读画录》上说,陈洪绶少年时曾把杭州府学李公麟所书的七十二贤石刻拿回家来反复进行临摹,并拿摹本向蓝瑛征求意见。蓝瑛说很像了,他很高兴;再进行临摹后又问,蓝瑛说,不像了,他反而更高兴了。由此可见,陈洪绶自幼就领悟出摹古不能拟古,而要从学习前人成就中创造自己的风格来。
陈洪绶的习画兴趣主要集中在人物画。14岁那年,他的作品只要一上集市,就有人出钱购买。15岁时他就应邀为人作寿图、寿文。他的代表作有《水浒叶子》、《博古叶子》、《九歌》、《西厢记》等绣像插图,均被名工木刻,被当代国际学者推为“代表十七世纪出现许多有彻底的个人独特风格艺术之中的第一人”,著有《宝纶堂集》、《避乱草》等。
陈洪绶虽然是明末杰出的画家,但一生境遇坎坷。他年轻时曾数次赴京应试而不中,不得已卖画积钱进入国子监,后看透了朝政上的黑暗、腐败,就拂袖而去。清朝政权建立后,有位王姓朋友劝陈洪绶去应试,他在诗中写道:“二王莫劝我为官……一双醉眼看青山。”他对明王朝既留恋又绝望,终于落发为僧,死时55岁。
陈氏族谱资料
是根据湖南祁东县白地市顺宾公谱局及洪桥发通房分局1995年七修族谱,
摘录编辑而成。
下面资料介绍:
表一:约公元前十七世纪--公元前十世纪1--26代
表二: 颖川陈国世系传 1—20代
表三:衍公---志泰:共68代自公元前519年—1330年止
陈氏源流直系图表:
1 |
黃帝 |
7 |
矯牛 |
13 |
太玄 |
19 |
禹納 |
25 |
虞閼父 |
2 |
昌意 |
8 |
瞽膄 |
14 |
叔容 |
20 |
靈冠 |
26 |
胡公滿 |
3 |
顓頊 |
9 |
虞舜 |
15 |
隱翼 |
21 |
德懿 |
|
|
4 |
窮蟬 |
10 |
商均 |
16 |
端明 |
22 |
感亨 |
|
|
5 |
敬康 |
11 |
虞夏 |
17 |
景旭定 |
23 |
餘念 |
|
|
6 |
句望 |
12 |
仲華 |
18 |
勾較 |
24 |
平仲 |
|
|
1 |
满公 |
受姓之初谧胡公妫姓 周武王克商而有天下 即封帝王之后以元女太姬配 是公封国于陈都宛邱 以奉舜祀 今在河南陈州以国为氏
故曰 陈,生二子<长子: 犀候,次子:皋羊> |
2 |
犀候 |
犀候立是为申公生一子名<突> |
3 |
突公 |
一名天佑相公卒突公立是为孝公生子<圉戎> |
4 |
圉公 |
孝公卒圉戎立是为慎公生一子<宣> |
5 |
宣公 |
慎公卒宣公立是为幽公生子<孝> |
6 |
孝公 |
幽公卒孝公立是为釐公生子<灵> |
7 |
灵公 |
公卒灵公立是为武公生二子<长子:说公,次子:燮公> |
8 |
燮公 |
夷公卒燮公立是为平公生子<圉> |
9 |
圉公 |
平公圉公立是为文公娶齐女生<鲍公>又娶蔡女生<佗公> |
10 |
鲍公 |
文公卒鲍公立是为桓公生四子<长子:免公,次子:翟公, |
11 |
杵公 |
继庄公立是为宣公生二子<长子:御寇,次子:款公> |
12 |
款公 |
宣公卒款公立是为穆公生一子<朔> |
13 |
朔公 |
款公卒朔公立是为共公生一子<平国> |
14 |
平国 |
朔公卒平国立是为灵公生一子<午> |
15 |
午公 |
继灵公立是为成公生子<弱> |
16 |
弱公 |
继成公立是为<哀>公娶郑女生子师未立谧曰悼 |
17 |
悼公 |
讳师生一子<吴> |
18 |
吴公 |
继哀公立是为惠公生子名<柳> |
19 |
柳公 |
惠公卒柳公立是为怀公生子名<越> |
20 |
越公 |
继怀公立谧曰泯公为楚惠王所并陈国失焉生子名<衍>(公元前519年. |
按史记.陈国自胡公满至此,传二十世,计二十五君,历年六百四十有五,泯公二十四年并于楚.是岁实周敬王之四十二年也.子衍避楚难.迁阳武户牖。 |
1 |
衍 周敬王42年住河南开封 |
26 |
奕 |
51 |
明 |
2 |
琏 |
27 |
匡 |
52 |
公寿 |
3 |
履辉 |
28 |
达 晋永加五年 |
53 |
子珍 |
4 |
周昌 |
29 |
康 |
54 |
汉昭 |
5 |
裔 |
30 |
英. |
55 |
大 |
6 |
仲丕 |
31 |
公弼 仕晋 |
56 |
洁 |
7 |
从善 |
32 |
鼎 |
57 |
产文 |
8 |
德绍 |
33 |
安 |
58 |
彜 |
9 |
述 |
34 |
高 |
59 |
琼恩 |
10 |
平仕.--206年汉封户牖候 |
35 |
永 |
60 |
忠德 |
11 |
原仁 |
36 |
猛 |
61 |
汝能 |
12 |
子远 |
37 |
道臣 |
62 |
元禧 |
13 |
澄 |
38 |
文赞 |
63 |
宗文 |
14 |
与京 迁居山阳瑕邱 |
39 |
谈先 弟:霸先 |
64 |
希善 |
15 |
考 |
40 |
茜 子:11 |
65 |
唐虞 |
16 |
汤 公元前48年.汉元帝 |
41 |
顼 |
66 |
庭芝 |
17 |
冯 公元元年.平帝元年 |
42 |
叔宝618年封唐国公 |
67 |
淑圣----子6 |
18 |
晟 |
43 |
重德 |
68 |
志泰--- 子6: |
19 |
会可 |
44 |
烈(616年迁贛州马头寨) |
志泰六子: | |
20 |
珍嗣 |
45 |
禄 |
长子 |
1.正宾 |
21 |
翔 迁居颖川 |
46 |
运 |
次子 |
2.顺宾1330年生 |
22 |
实 |
47 |
潜 |
三子 |
3.贵宾 |
23 |
纪 |
48 |
宝 |
四子 |
4.大宾 |
24 |
群 仕魏 |
49 |
选 |
五子 |
5.颖宾 |
25 |
泰. |
50 |
元 唐禧宗时873年迁长沙 |
六子 |
6.文宾 |
顺宾公系下三代计二十三孙居里:
顺宾公:三子。 | ||||||||||||||||||||||||
德新:子6 |
德兴:子7 |
德通。子10 | ||||||||||||||||||||||
寿一郎 |
寿二郎 |
寿三郎 |
寿四郎 |
寿五郎 |
寿六郎 |
福一郎 |
福二郎 |
福三郎 |
福四郎 |
福五郎 |
福六郎 |
福七郎 |
万一郎 |
鼎二郎 |
笔三郎 |
受四郎 |
禄五郎 |
贵六郎 |
荣七郎 |
华八郎 |
忠九郎 |
富十郎 | ||
居衡阳虎丘 |
耒阳 |
酃县 |
大云.灵官藕圹 |
永明佐岭 |
常宁归阳白水 |
宝庆.老木圹 |
祁东.祁阳 |
桂阳州 |
白地万福金桥 |
祁东常宁扬家冲 |
道州茅塘 |
衡阳马屎河 |
祁东祁阳 |
四川祁东 |
祁东祁阳潘家舖 |
烟江桥樟树脑 |
白马头虾圹 |
掛榜山双江口 |
町复町桂阳州 |
庙冲灵官町 |
云南四川邵阳 |
两祁零陵宝庆 |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代 |
住 地 |
次子:
福二郎生于1382年
子五:
|
三子:
发
通
生1402年于 |
永
祥 |
仲和 |
志昌 |
世鸾 |
应渷 |
权 |
尚聪 |
化翔 |
|
曾家冲.漁波等地 |
槐 |
尚淳 |
化登 |
|
| |||||||
|
|
|
|
|
|
化龙 |
仕文 |
祁阳.东溪园 | |||
|
仲海 |
志胜 |
世允 |
应帙 |
钰 |
尚选 |
化风 |
奇伟 |
欧圹冲 | ||
国志 | |||||||||||
永贵 |
仲斌 |
志达 |
世鰲 |
应载 |
栗 |
尚免 |
赐仕 |
奇茂 |
乔角圹 | ||
仕廉 | |||||||||||
荣 |
尚定 |
赐绅 |
|
灵官.茶山 | |||||||
仲芳 |
志兰 |
世东 |
大国 |
杰 |
尚虎 |
赐云 |
风贵 | ||||
志闲 |
世南 |
大忠 |
部 |
尚书 |
正衢 |
|
芧岭.茶山 | ||||
正衔 |
| ||||||||||
正衍 |
| ||||||||||
仲贤 |
志祺 |
世柏 |
学林 |
官 |
尚宾 |
赐翰 |
仕凯 |
祠圹湾.连漁圹朱家湾等 | |||
奇镇 | |||||||||||
国用 | |||||||||||
富 |
尚寅 |
赐麟 |
仕部 |
住盘圹毛坪漁波.城关 | |||||||
仕杰 |
祠圹湾 | ||||||||||
志禧 |
世玉 |
桥 |
鹏 |
尚贤 |
赐粮 |
|
| ||||
赐奉 |
| ||||||||||
尚都 |
赐寿 |
| |||||||||
鹤 |
尚琼 |
赐谷 |
仕升 |
长子 | |||||||
鹗 |
尚绪 |
赐宝 |
仕海 |
大河圹 | |||||||
赐豪 |
仕清 |
恋马圹桂花台 | |||||||||
鴶 |
尚臻 |
赐祥 |
仕亮 |
安乐县 | |||||||
永善 |
迁泉州
|
《陈氏发通房家谱》网络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