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汝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相关族谱
3690个姓1氏
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5/8/8 8:25:00
0字 评价:0
  汝姓宗祠通用对联(462)

一、姓氏源流
    汝(Rú)姓源出有二:
    1、出自以地名为氏。古代时,中原有一条河叫汝川,就在现今河南省南部,至今仍叫汝河,汝姓的先祖,就生活在汝河两岸。那是在周朝,周平王将国都迁到洛阳,开始了东周的王朝。周平王将功臣和王族分封为各地的首领,其中,有他最小的儿子,被封于汝川,并同时被封为侯爵,人称汝侯。汝侯的后代子孙,就以封地名为氏,世代姓汝。这是汝姓主要的一支。
    2、出自商代汝鸠、汝方之后,世代相传姓汝。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尚书》有汝九鸟,汝方。在商朝,汝鸠、汝方俩都做高官,子孙也都相传姓汝。
    汝姓始祖:汝鸠。汝氏出自以地名为氏,周朝时,中原有河名汝水(在今河南省南部,现称之为汝河),住在汝水之滨的居民中,就有以这条河流为姓的,可能是出于对此河的感激之意,他们就是汝姓的始祖。相传周朝迁都洛阳后,周平王把最小的儿子封在汝川(今河南省南部),官为候爵,人称汝候。汝候的后代就以封邑的地名为姓氏,称为汝氏。另外,在商朝时,有贤士汝鸠、汝方,曾位居高官,后来子孙就随之为汝氏,世代相传。据《姓氏考源》载,周平王少子封于汝川,其后有汝氏。又《元和姓纂》载,殷贤人尚书汝鸠之后。汝氏后人奉汝鸠为汝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汝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汝河是我国汝姓的发源地。河南省境内,有一条汝河,自古以来就有名气,在《汉书》的“地理志”就有记述。周平王继承王位以后,把自己的独生子们分封于各地,自立门户为诸侯。当时他最小的一个独生子被封于汝川,即现在的汝河。后来汝侯的子孙,就“以国为氏”而姓了汝,并且从此绵延不断地繁衍流传下来。关于汝氏的源流,《元和姓纂》一书指出,是周平王的少子封于汝川,他的后代有汝氏。也有些学者认为汝姓的出现更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有了的。在《尚书》上就有一位当时著名贤人汝鸠。根据《元和姓纂》上记载,尚书有汝鸠,汝方。汝姓望居天水郡(西汉置郡。相当于今天甘肃省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

三、历史名人
    汝  郁:后汉和帝时为鲁相。字幼异,陈国人。年五岁,母被病不能饮食,汝郁常抱持啼泣,亦不肯饮食。母怜之,强为餐饭,欺言已愈。郁察母颜色不平,辄复不食。宗亲共奇异之,因字幼异。为相时,以“德惠化人”,许多流浪无归的农民都到他管治的地方去定居,而为时人所称道。
    汝  为:宋朝人,曾冒死当使者到金国去。后来又被奸臣秦桧所逼,逃到四川去隐居了。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天水郡:汉天水郡治平襄(今甘肃省通渭西北)。东汉一度改为汉阳郡,移治冀县(今甘谷东南)。魏恢复天水原名。西晋移治上邽(今天水市)。隋唐天水郡即秦州。
    渤海郡:西汉置郡。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一带。靺鞨粟末部为主体所建,先称振国(震国)。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渤海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公元926年,为契丹所灭。
    2、堂号(缺)

====================================================================

【汝姓宗祠通用对联】

〖汝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渤海望族;
商汤贤臣。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汝姓族居渤海郡。下联典指商代贤士汝鸠、汝方为汤之贤臣。

晋卿知礼;
商代名贤。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汝叔齐,位列九卿,《左传》载,君子说他“于是乎知礼。”下联典指商代汝鸠、汝方,同为知名贤人。

-----------------------------------------------------------------

〖汝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凛凛斥贼勇;
拳拳报国心。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常州训导汝可起,行间,宿韩生家,寇数骑突入,众散走。惟可起整衣危坐,骂贼不屈,寇砍杀之。下联典指南宋刺史汝为,丰县人。赤心爱国,立志灭金。建炎中,致书宋朝判臣刘豫忘祖。后入临安,献恢复中原功略,又上丞相书三要,激怒秦桧。秦椴欲将他押送金国,他遂改名换姓入蜀。

-----------------------------------------------------------------

〖汝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叔异宰相施恩化;
可起知府善德行。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鲁相汝郁,以德化人,流民归者甚众。下联典指明代汀州知府汝讷,吴江人。善政,威惠大行,后补安南。

-----------------------------------------------------------------

〖汝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鲁相以德化育,万民安集;
宋臣有志恢复,三要胪陈。
——佚名撰汝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陈国人汝郁,字叔异,和帝时由侍中贾逵推荐,官至鲁相,以德化民,流亡外地的百姓归家八九千户。下联典指南宋丰县人汝为,建炎年间曾上书发表对边防的看法,以开洲刺史的身份出使金国,又致书刘豫(金人册立的傀儡政权“齐”国皇帝),刘豫要挽留也做官,他暗中逃回南方。后又向朝中献《恢复方略》、《上丞相书三要》。“胪陈”,谓陈述。
汝姓介绍信息修订

汝ru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 姓氏经典留言
  • □我也姓汝:姓氏评论(2016/3/30 23:08:14)
  • 我是汝集的,利辛
  • □访客:姓氏评论(2015/8/5 18:39:46)
  • 我是利辛汝集人现在太仓浏河打工,﹕我听老人讲汝氏族人是洪武年间从山东移民过来的。汝兴广
  • □汝晓理:向各位族人问好!!看…(2014/12/26 17:45:20)
  • 向各位族人问好!!看到这么多汝姓族人很是高兴。我是陕西省富平县人,汝姓名晓理,姊妹七人,六男一女,排行为五,家住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城关镇向阳村铸鼎中社,现供职于渭南市文物旅游局。据老人讲:明末清初,一对夫妇(我的祖先)担着担子,担子前后担着两个最小的儿子,手上牵着大一点的儿子,一路讨饭到了陕西省富平县刘古镇汝林村,看到当地人少地多,土地肥沃,就居住下来。后来,五个儿子长大成家,汝姓在当地逐渐形成五大分支,一直繁衍至今,汝林村现有上千户汝姓族人。我的祖先就是刘古镇汝林村的一个分支,我的父辈也不知什么时候迁到富平县城关镇向阳村铸鼎中社的。据我们村上的一通清代碑石记载:清康熙年间我们这里叫惠家庄,只有姓惠的人家在这居住,按照推理,我的祖先是在康熙以后迁徙与此。
  • □访客:汝海峰(2013/7/15 16:42:13)
  • 我们利辛县有三四万姓汝的。还有族谱;祠堂。希望能把全国姓汝都能统计起来;
  • □访客:姓氏评论(2013/7/7 14:08:55)
  • 我是汝老冢有字辈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5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