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March月2710:2:24
- 尋苏氏(炳)淅江余桃苏家譜錄。太公名(炳檀)约1840年代生
苏秋燕
- 蘇姓留言
- [现1条]
- 2010年August月820:10:14
- 姓氏评论
蘇郁婷
- 蘇姓留言
- [现2条]
- 2008年July月123:32:32
- 寻祖
苏旭宁
- 蘇姓留言
- [现1条]
- 2007年September月2917:28:34
- 寻祖
苏步荣
- 蘇姓留言
- [现0条]
- 2005年September月715:51:29
- 我的祖先是谁
苏盼盼
- 蘇姓留言
- [现0条]
- 2004年September月1613:23:17
- 关于族谱
苏宝国
- 蘇姓留言
- [现0条]
尋太公苏(炳)檀与李樹娘之下辈。公苏(圻)琴舆郑英莲。現父苏(和霖或偉海) 怎样续家谱
我家在台灣,祖先原址在福建晉江,祖父跟隨國民政府來台居住。蘇氏姓源有兩支:
1 出自高陽。《蘇洵族譜》雲:“蘇氏之先,出於高陽。高陽之子為稱,稱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曰礬,為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後為蘇、顧、溫、董。”後蘇氏繁衍於河南、河內,逐漸成為人數眾多的一姓。
2 另一支蘇姓出自少數民族。漢代遼東烏垣有蘇姓。又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拔略氏改蘇姓。
2003年1月,北宋文學家蘇洵、蘇軾及其后裔的家譜在常州被發現。宗譜記載,蘇氏是中國遠古三皇五帝之一顓頊之后,因分封于蘇(今河南濟源西北),故以封地為姓。蘇東坡逝世后,其長子蘇邁、三子蘇過的后裔定居常州,蘇過七世孫耀宗曾把整個家族遷移至常州武進,清初蘇家后人蘇燦玉又把家族遷到江陰。
1 出自高陽。《蘇洵族譜》雲:“蘇氏之先,出於高陽。高陽之子為稱,稱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曰礬,為昆武。昆武始姓己姓,其後為蘇、顧、溫、董。”後蘇氏繁衍於河南、河內,逐漸成為人數眾多的一姓。
2 另一支蘇姓出自少數民族。漢代遼東烏垣有蘇姓。又據《魏書官氏志》記載,北魏拔略氏改蘇姓。
2003年1月,北宋文學家蘇洵、蘇軾及其后裔的家譜在常州被發現。宗譜記載,蘇氏是中國遠古三皇五帝之一顓頊之后,因分封于蘇(今河南濟源西北),故以封地為姓。蘇東坡逝世后,其長子蘇邁、三子蘇過的后裔定居常州,蘇過七世孫耀宗曾把整個家族遷移至常州武進,清初蘇家后人蘇燦玉又把家族遷到江陰。
我家在河北唐山。听老人讲,我们是从洪洞县移民至山东枣林庄,明永乐年间再移民至京畿(河北遵化)。一世祖叫苏丙昆,后依次“应”、“九”、“守”、“文”、“鉴”、“仕”、“廷”、“克”、“广”、“宗”、“永”、“继”字辈,后面就乱了。我是十五世。可否与其它地区(特别是山东)相接,请告之。
我家在南京,祖籍在安徽萧县,我爷爷叫苏仲元,我父亲叫苏桂宝.我叫苏步荣.请问我们的祖先是谁,我们这一代的家谱前后是什么,请知道这方面的家族成员给我介绍一下.谢谢!! 邮箱:njxianghe2007@sina.com
听老人讲,我们也是从洪洞县迁移到藁城的,据说当时有哥四个,其中三个有家谱,可能迁河南了,只有这个没家谱的迁在藁城,请知道这方面的人给我介绍一下情况
我家自隋唐以来一直是族谱管理世家。我记得是用宣纸书写,线装,约四开大;现在应在我二哥家吧。记得前言里有一段记载,大意如下:当年苏氏兄弟6(7?)个在山西通化(此地名乃后取,在王通——号王文中子,魏征、房玄龄之师,隋唐时期的教育家,是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之父亲(祖父?记不清了)——死后所取,意即王通坐化之地)生活(至于是外来,还是一直就在这儿,没说),老六打架打死了人,被发配辽东,在哪儿建立家业(即今通化市)。其余诸人后代繁衍至今,约一百三十余代(数字不确,好多年了,记不清了)。有时间,我问问二哥关于族谱的事,再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