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8/10 15:49:00
共2424字 评价:0
共2424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二十五子中的祈,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祈)、己、滕、箴、荀、任、僖、嬽、依,这十二个姓后来分衍出了许许多多的氏。
该支祈氏与祁氏同源,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qí(ㄑㄧˊ)。
第二个渊源
源于伊祈氏,出自帝尧陶唐氏长子监明,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该支祈氏,源于帝尧陶唐氏的长子监明。监明原姓伊祈氏,亦称伊祁氏、伊耆氏,名轨,一名石年。监明有兄弟九人,原居帝都(今山西平阳临汾),监明单生一子叫永河。由于监明早逝,永河不得立为诸侯,因此被帝尧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其许多后裔以封地为氏,称刘氏;亦有以先祖原姓氏为单姓者,分别称为祈氏、祁氏、伊氏、耆氏。因此,在史籍《帝纪》中记载有:“帝尧陶唐氏,祈姓也。”
该支祈氏亦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qí(ㄑㄧ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宗教,出两周时期王室祭山名称,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两周时期原为祭山之名,是古人在祭祀天地时对所选用居地周围最高之山的称谓,后成为职掌祭祀天神的大祭司的官职称谓,称“?人”。古代,“?”与“祈”、“庪”、“庋”四字同义通假,因此,“?人”亦称“祈人”、“庪人”、“庋人”,成为后世专司祈祷类祭祀的通称,其祭山的名称被称为“?县”、“祈县”、“庪县”、“庋县”,通用。这在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注》中有记载:“玉人其祈沈以马。”在典籍《诗经·尔雅·释天》中也有同样的描述:“祭山曰庪县”。
在?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人氏、亦称祈人氏、庪人氏、庋人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祈氏。只有该支祈氏的姓氏读音作guǐ(ㄍㄨㄟˇ)。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惠公之子高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齐惠公生子高祈,祈生公孙,子尾之后。”姜高祈,是齐惠公姜元(公元前608~前599年在位)的儿子,后为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2~前548年在位)的大夫。在姜高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高祈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分称祈氏、高氏;还有以其封邑为姓氏者,称公孙氏、子尾氏等;子尾氏后又省文简化为单姓子氏。
该支祈氏的姓氏读音作qí(ㄑㄧ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祈系,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祈奚,就是祁奚,字黄羊,是史籍中记载最早的祈氏者,春秋时期的晋国上卿,在晋厉公姬寿曼(姬州蒲)八年(公元前573年)担任中军尉。祈奚的受赐封邑就是祈邑(今山西晋中祈县)。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祈奚最为人称道的是“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封邑为姓氏,称祈氏,或祁氏,二为一家同氏,姓氏读音作qí(ㄑㄧˊ)。
要注意的是,该支祈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个著名人物叫祈暐,是北宋真宗赵恒执政时期的大臣.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他出任负责管理钱粮度支的员外郎,当时宋真宗有事要传唤祈暐,一时口误,错将“祈卿家”叫为“初卿家”。由于皇帝是“金口”,因此绝无人敢指出皇上有口误,于是祈暐只能从其祖父开始,均改为初氏,并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祈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六十二位,多以太原、扶风、南郡、齐郡为郡望。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南 郡:历史上的南郡有二:①始建于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公元前278年),汉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下辖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荆州、宜昌、宜城、南漳、荆门、华容、远安、当阳、第秭归、巴东、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带地区。隋朝开皇初年被废黜(辛丑,公元581年)。②秦朝置南郡,颌有今湖北原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施南诸府及襄阳府之南境,治郢,楚之故都,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湖北粉青河、襄樊以南、荆门、洪湖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等地。汉置江陵县为郡治,即今江陵县,唐改为江陵郡,旋升为江陵府。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南郡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澹生堂:资料有待补充。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二十五子中的祈,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相传,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祈)、己、滕、箴、荀、任、僖、嬽、依,这十二个姓后来分衍出了许许多多的氏。
该支祈氏与祁氏同源,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qí(ㄑㄧˊ)。
第二个渊源
源于伊祈氏,出自帝尧陶唐氏长子监明,属于帝王赐姓为氏。该支祈氏,源于帝尧陶唐氏的长子监明。监明原姓伊祈氏,亦称伊祁氏、伊耆氏,名轨,一名石年。监明有兄弟九人,原居帝都(今山西平阳临汾),监明单生一子叫永河。由于监明早逝,永河不得立为诸侯,因此被帝尧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其许多后裔以封地为氏,称刘氏;亦有以先祖原姓氏为单姓者,分别称为祈氏、祁氏、伊氏、耆氏。因此,在史籍《帝纪》中记载有:“帝尧陶唐氏,祈姓也。”
该支祈氏亦是十分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qí(ㄑㄧ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宗教,出两周时期王室祭山名称,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两周时期原为祭山之名,是古人在祭祀天地时对所选用居地周围最高之山的称谓,后成为职掌祭祀天神的大祭司的官职称谓,称“?人”。古代,“?”与“祈”、“庪”、“庋”四字同义通假,因此,“?人”亦称“祈人”、“庪人”、“庋人”,成为后世专司祈祷类祭祀的通称,其祭山的名称被称为“?县”、“祈县”、“庪县”、“庋县”,通用。这在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玉人注》中有记载:“玉人其祈沈以马。”在典籍《诗经·尔雅·释天》中也有同样的描述:“祭山曰庪县”。
在?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人氏、亦称祈人氏、庪人氏、庋人氏,后多省文简改为单姓祈氏。只有该支祈氏的姓氏读音作guǐ(ㄍㄨㄟˇ)。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春秋时期齐国君主齐惠公之子高祈,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世本》记载:“齐惠公生子高祈,祈生公孙,子尾之后。”姜高祈,是齐惠公姜元(公元前608~前599年在位)的儿子,后为齐灵公姜环执政时期(公元前582~前548年在位)的大夫。在姜高祈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高祈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分称祈氏、高氏;还有以其封邑为姓氏者,称公孙氏、子尾氏等;子尾氏后又省文简化为单姓子氏。
该支祈氏的姓氏读音作qí(ㄑㄧ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祈系,属于帝王赐姓为氏。祈奚,就是祁奚,字黄羊,是史籍中记载最早的祈氏者,春秋时期的晋国上卿,在晋厉公姬寿曼(姬州蒲)八年(公元前573年)担任中军尉。祈奚的受赐封邑就是祈邑(今山西晋中祈县)。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祈奚最为人称道的是“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封邑为姓氏,称祈氏,或祁氏,二为一家同氏,姓氏读音作qí(ㄑㄧˊ)。
要注意的是,该支祈氏的后裔子孙中有个著名人物叫祈暐,是北宋真宗赵恒执政时期的大臣.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他出任负责管理钱粮度支的员外郎,当时宋真宗有事要传唤祈暐,一时口误,错将“祈卿家”叫为“初卿家”。由于皇帝是“金口”,因此绝无人敢指出皇上有口误,于是祈暐只能从其祖父开始,均改为初氏,并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祈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六十二位,多以太原、扶风、南郡、齐郡为郡望。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南 郡:历史上的南郡有二:①始建于战国秦昭襄王二十九年(癸未,公元前278年),汉因之。治所在郢(今湖北荆州),下辖十八县。其时辖地在今荆州、宜昌、宜城、南漳、荆门、华容、远安、当阳、第秭归、巴东、恩施、利川、宣恩、枝江等一带地区。隋朝开皇初年被废黜(辛丑,公元581年)。②秦朝置南郡,颌有今湖北原荆州、安陆、汉阳、武昌、黄州、德安、施南诸府及襄阳府之南境,治郢,楚之故都,在今湖北江陵县东南,辖境相当今湖北粉青河、襄樊以南、荆门、洪湖以西、长江和清江流域以北、西至四川巫山等地。汉置江陵县为郡治,即今江陵县,唐改为江陵郡,旋升为江陵府。
齐 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南郡堂:以望立堂。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澹生堂:资料有待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