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綦安训 编订于2011/2/8 21:11:00
共6081字 评价:1
共6081字 评价:1
綦(Qi)
(1)晋代义兴有綦氏。(2)南北朝时,北魏有綦连氏,后改为綦氏。郡望:河南郡(今河南洛阳一带)。
贡举起名家之誉
廉平贻尸祝之隆
上联说南宋北海人綦崇礼,字叔厚,少年时就聪明异常,十岁为人作墓志铭。北宋重和年间进士,南宋高宗时历宫中书舍人、漳州及明州知州、翰林学士。所撰写的诏书达数百篇,言简意明;廉洁寡欲,只潜心于词章;又通晓音律。后官至绍兴知府。著有《北海集》。下联说南宋人綦鍪(M6u音谋),端平年间官休宁知县,廉洁、公平,深得民心。离开那里后,百姓塑像来祭祀他。尸祝,古代祭祀时任尸和祝(主持)的人。?
“綦”,在甲骨文里,上部的“其”是一只鞋的形象,下部是“丝”,指古人系鞋的带子,而用在祭祀等重典上则表示庄重。《礼记·内则》曰:“履,著綦,”意即戴上裹腿,系上鞋带。綦,还有苍青色的含义,《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卿乐我员”綦巾,即“苍艾色女服也。”另外,《荀子·王霸》:“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里的“綦”,又是“极”的意思了。今人写信时还有“言之綦详”、“念子綦切”的用法,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
?????? 现在,分布在山东居多。在山东胶州、平度、即墨三市交汇之处,有平度沙梁村,全村皆姓綦,当地谚语中有“到沙梁,看旗杆”一说,盖因先前金榜题名的举子在家门立旗张扬之故;在山东莱州也有不少姓綦的村子。老曰先人来自云南云云,已不可考。江西南昌、湖南衡阳、福建福州均有綦姓。全国綦姓究竟有多少人,谁能说清楚,望綦氏宗长统计后在网上公布。
?
标签: 杂谈 |
一、姓氏源流 綦(Qí)姓源出有三:
1、出自晋代义兴(今江苏省宜兴)有綦氏。
2、出自北魏有复姓綦连氏所简改。南北朝时,北魏有綦连氏,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綦氏。
3、出自汉高祖刘邦赐姓。西汉时,因姬霖将军杀贼有功,汉高祖赐姓綦毋。
中华民族虽然都是炎黄子孙,但并不是哪家都是由皇帝赐姓的,据《中国姓氏辞典》记载,綦氏为历史上罕见之姓,为皇封氏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姬俊之后,繁衍甚盛,其中一部分聚居于代郡(今山西代县和河北蔚县一带)。帝喾五十世孙姬荣受封于周武王,封地武功辖岐山(今陕西省)。秦灭韩赵魏后,晋地聚集居住的姬姓族人鉴于内地战乱频仍,便集体迁到关外祁连山下定居,遂以山“祁连”为姓氏。姬霖是姬荣的第三十五世孙,有两个儿子分别叫祁连勋、祁连猷,据说当时只有少数姬姓长者仍保留姬姓,后人大多已演变为祁连氏。秦朝末年,刘邦起兵灭秦并与项羽争鼎天下,姬霖率祁连勋、祁连猷等人投奔刘邦,随刘邦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202年,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做了皇帝。姬霖因拿贼寇有功,颇得刘邦赏识便被封为齐郡济南大夫,封地为当时的家南直郡,即今天山东济南历城地区。同时被赐予綦毋的姓氏。从此,流居于河南一带姬姓族人大都迁来齐北安居,姬姓和祁连氏也统一为綦母氏。其中有一部分沿用祁连氏过于习惯,也改为綦。这段历史在《文林望世系叙》中有所记载。宋代之前,綦毋也作綦母,这一复姓后来逐渐演变为单姓綦,姬霖便是綦姓人的得姓始祖。
分布于山东的广饶、利津、莱州、高密、平度、昌乐、信阳,河北的泊头、章武,湖北的监利、江陵、汉川,山西的太原、大同、长治,黑龙江嫩江,辽宁的清源、朝阳,内蒙古乌海,江西宜丰,福建建宁,重庆綦江等地。重庆綦姓人最早来自济南
重庆綦江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綦姓聚居地之一, “綦江”这一名字的由来源于姬霖之孙綦母复周。
汉朝初年,四川出现叛乱,高祖刘邦召集群臣共商对策,当时,綦母勋任长安巡风,他的儿子綦母复周在济南随祖父居住,习文练武,文武韬略皆备。綦母勋就上奏皇帝,希望能让他的儿子率兵前往四川以报恩国家、建立功勋。得到皇帝准允后,复周先率领子弟家丁十几个人假装游历由济南进入四川,等完全探明了当地情况后便召集綦姓民众并得到守将协助,与官兵里应外合,将叛乱一举平定。綦江县志记载“綦母复周曾任渝汛(武官司名,相当于地方司令官)”。綦母复周在这次平息叛乱中功不可没,遂被分封在此地,重庆市綦江便因为綦氏的受封而得名;綦江县则又因綦江得名。
湖南衡阳綦氏添加:
湖南衡阳附近有綦家村,本村全姓綦,祖上是南宋为县令,从浙江迁家到此,逐渐成村,现用辈分还是沿用浙江的,现为红,訧(同育字)字两辈。
山东青岛添加:
山东青岛 平度市新河镇有綦家村 南村镇沙梁村 全村85%綦姓 莱州市有一綦家村全村基本綦姓
山东东营添加:
山东东营市 利津县 綦家夹河村 该村大部分都姓綦
山东青岛 赵哥庄村 该村东大部分都姓綦
历史名人綦鍪:南宋人,端平年间官休宁知县,廉洁、公平,深得民心。离开那里后,百姓塑像来祭祀他。
綦崇礼:字叔厚,南宋大臣。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南)人。后徙到北海(今山东省潍坊市)。祖父及父亲均中明经进士。其幼时即颖悟过人,十岁为人作墓志铭。少入太学,甚有文采。重和元年(1118年)任淄县主簿,不久迁任起居郎、摄给事中。辞翰奇丽,颇为宋高宗宠幸。不久又拜为中书舍人。历任尚书吏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在职有才干,甚力同列推重。后除翰林学士,在职5年,撰诏命几百篇,文简意明,不虚美饰恶,代言甚为得体。后因疾退居台州,年60岁卒。赠左朝议大夫。
綦公直:(?----1286),字世美,县城北綦许庄(今广饶镇綦许村)人。自幼聪明刚毅,胆智过人,十七八岁即为县吏,二十岁参加行伍,后晋为马步诸军镇抚、都弹压,掌管城壁、楼橹、战舰等守御器具。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为益都劝农官。至元九年(1272年)綦公直升为沂、莒、胶、密、宁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户。
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奉命赴高丽督造战舰,不久封荆南招讨司事,大败宋军,建立军功,旋被召入都,加封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金虎符,领侍卫亲军。随后平伯延伯答罕、秃忽鲁叛乱。
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公直被召赴上都(今内蒙古开平),授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尉使,镇守别十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公直向元帝陈述:“父丧五年,愿葬以行。”经元帝允许,公直回家葬父。路经济南时,他以朝廷所赐钱物,代纳乐安全县军民二年酒课税、河泊课税,计元宝楮币5000余缗。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诸王海都叛变,进攻别十八里,公直随伯彦丞相进战于洪水山,将叛军击败。在追击败军时,因孤军深入,援军不至,綦公直陷死在叛军中,后葬于故里祖莹。
綦公直有子女七人,四男三女。长子綦太,元世祖忽必烈曾拟其袭万户职。綦公直乘机陈述说:“綦太年幼,未娴熟军旅之事。我父在家年老,无人奉养,请以綦太为乐安县令。”于是,忽必烈既悯其孝,又嘉其忠,遂授綦太为武孝尉,充乐安县令,祖父在世,不换他职。綦太做过多年乐安县令,是乐安县四贤令之一,最后做了宁海州知州。二子綦晋从敌营逃回后,被授予定远大将军,中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不久改授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炮手军匠万户。复又因讨衢州(今浙江衢县)山贼有功,加封诏勇大将军,后袭了万户之职,佩金虎符。
綦公直墓在綦许村西北一里许,原有碑、碣、戟门、石羊、石虎、石供桌、志石等,后来几经沧桑,现已荡然无存。
从本资料看,綦公直第二子綦晋或为浙江綦氏、湖南衡阳綦氏始祖。
1、郡望
义兴郡:古县名,原称阳羡,隋改义兴,北宋避太宗(原名赵匡义,后改名为光义,即位后又改后炅)讳改宜兴。又东晋时曾设义兴郡,治阳羡,辖今江苏省宜兴、溧阳,隋废。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一带)。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2、堂号(缺)
1、出自晋代义兴(今江苏省宜兴)有綦氏。
2、出自北魏有复姓綦连氏所简改。南北朝时,北魏有綦连氏,入中原后从汉俗,改为綦氏。
3、出自汉高祖刘邦赐姓。西汉时,因姬霖将军杀贼有功,汉高祖赐姓綦毋。
中华民族虽然都是炎黄子孙,但并不是哪家都是由皇帝赐姓的,据《中国姓氏辞典》记载,綦氏为历史上罕见之姓,为皇封氏族,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
姬俊之后,繁衍甚盛,其中一部分聚居于代郡(今山西代县和河北蔚县一带)。帝喾五十世孙姬荣受封于周武王,封地武功辖岐山(今陕西省)。秦灭韩赵魏后,晋地聚集居住的姬姓族人鉴于内地战乱频仍,便集体迁到关外祁连山下定居,遂以山“祁连”为姓氏。姬霖是姬荣的第三十五世孙,有两个儿子分别叫祁连勋、祁连猷,据说当时只有少数姬姓长者仍保留姬姓,后人大多已演变为祁连氏。秦朝末年,刘邦起兵灭秦并与项羽争鼎天下,姬霖率祁连勋、祁连猷等人投奔刘邦,随刘邦东征西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前202年,刘邦平定天下,建立汉朝做了皇帝。姬霖因拿贼寇有功,颇得刘邦赏识便被封为齐郡济南大夫,封地为当时的家南直郡,即今天山东济南历城地区。同时被赐予綦毋的姓氏。从此,流居于河南一带姬姓族人大都迁来齐北安居,姬姓和祁连氏也统一为綦母氏。其中有一部分沿用祁连氏过于习惯,也改为綦。这段历史在《文林望世系叙》中有所记载。宋代之前,綦毋也作綦母,这一复姓后来逐渐演变为单姓綦,姬霖便是綦姓人的得姓始祖。
分布于山东的广饶、利津、莱州、高密、平度、昌乐、信阳,河北的泊头、章武,湖北的监利、江陵、汉川,山西的太原、大同、长治,黑龙江嫩江,辽宁的清源、朝阳,内蒙古乌海,江西宜丰,福建建宁,重庆綦江等地。重庆綦姓人最早来自济南
重庆綦江也是目前为数不多的綦姓聚居地之一, “綦江”这一名字的由来源于姬霖之孙綦母复周。
汉朝初年,四川出现叛乱,高祖刘邦召集群臣共商对策,当时,綦母勋任长安巡风,他的儿子綦母复周在济南随祖父居住,习文练武,文武韬略皆备。綦母勋就上奏皇帝,希望能让他的儿子率兵前往四川以报恩国家、建立功勋。得到皇帝准允后,复周先率领子弟家丁十几个人假装游历由济南进入四川,等完全探明了当地情况后便召集綦姓民众并得到守将协助,与官兵里应外合,将叛乱一举平定。綦江县志记载“綦母复周曾任渝汛(武官司名,相当于地方司令官)”。綦母复周在这次平息叛乱中功不可没,遂被分封在此地,重庆市綦江便因为綦氏的受封而得名;綦江县则又因綦江得名。
二、迁徙分布
(缺)“綦”,在甲骨文里,上部的“其”是一只鞋的形象,下部是“丝”,指古人系鞋的带子,而用在祭祀等重典上则表示庄重。《礼记·内则》曰:“履,著綦,”意即戴上裹腿,系上鞋带。綦,还有苍青色的含义,《诗·郑风·出其东门》:“缟衣綦巾,卿乐我员”綦巾,即“苍艾色女服也。”另外,《荀子·王霸》:“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这里的“綦”,又是“极”的意思了。今人写信时还有“言之綦详”、“念子綦切”的用法,不过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现在,綦姓分布在山东居多。在山东胶州、平度、即墨三市交汇之处,有平度沙梁村,全村皆姓綦,当地谚语中有“到沙梁,看旗杆”一说,盖因先前金榜题名的举子在家门立旗张扬之故。村老曰先人来自云南云云,已不可考。另外山东高密有綦家村,亦全村姓綦。綦姓望族居河南郡(今河南省洛阳一带),分布在辽宁省各地的也不少,其中辽宁省昌图县宝力镇宝力村南楼为多。湖南衡阳綦氏添加:
湖南衡阳附近有綦家村,本村全姓綦,祖上是南宋为县令,从浙江迁家到此,逐渐成村,现用辈分还是沿用浙江的,现为红,訧(同育字)字两辈。
山东青岛添加:
山东青岛 平度市新河镇有綦家村 南村镇沙梁村 全村85%綦姓 莱州市有一綦家村全村基本綦姓
山东东营添加:
山东东营市 利津县 綦家夹河村 该村大部分都姓綦
山东青岛 赵哥庄村 该村东大部分都姓綦
编辑本段三、历史名人
綦崇礼:字叔厚,南宋大臣。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市西南)人。后徙到北海(今山东省潍坊市)。祖父及父亲均中明经进士。其幼时即颖悟过人,十岁为人作墓志铭。少入太学,甚有文采。重和元年(1118年)任淄县主簿,不久迁任起居郎、摄给事中。辞翰奇丽,颇为宋高宗宠幸。不久又拜为中书舍人。历任尚书吏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在职有才干,甚力同列推重。后除翰林学士,在职5年,撰诏命几百篇,文简意明,不虚美饰恶,代言甚为得体。后因疾退居台州,年60岁卒。赠左朝议大夫。
綦公直:(?----1286),字世美,县城北綦许庄(今广饶镇綦许村)人。自幼聪明刚毅,胆智过人,十七八岁即为县吏,二十岁参加行伍,后晋为马步诸军镇抚、都弹压,掌管城壁、楼橹、战舰等守御器具。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为益都劝农官。至元九年(1272年)綦公直升为沂、莒、胶、密、宁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户。
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奉命赴高丽督造战舰,不久封荆南招讨司事,大败宋军,建立军功,旋被召入都,加封昭勇大将军,管军万户,佩金虎符,领侍卫亲军。随后平伯延伯答罕、秃忽鲁叛乱。
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公直被召赴上都(今内蒙古开平),授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尉使,镇守别十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公直向元帝陈述:“父丧五年,愿葬以行。”经元帝允许,公直回家葬父。路经济南时,他以朝廷所赐钱物,代纳乐安全县军民二年酒课税、河泊课税,计元宝楮币5000余缗。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诸王海都叛变,进攻别十八里,公直随伯彦丞相进战于洪水山,将叛军击败。在追击败军时,因孤军深入,援军不至,綦公直陷死在叛军中,后葬于故里祖莹。
綦公直有子女七人,四男三女。长子綦太,元世祖忽必烈曾拟其袭万户职。綦公直乘机陈述说:“綦太年幼,未娴熟军旅之事。我父在家年老,无人奉养,请以綦太为乐安县令。”于是,忽必烈既悯其孝,又嘉其忠,遂授綦太为武孝尉,充乐安县令,祖父在世,不换他职。綦太做过多年乐安县令,是乐安县四贤令之一,最后做了宁海州知州。二子綦晋从敌营逃回后,被授予定远大将军,中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不久改授湖州(今浙江吴兴一带)炮手军匠万户。复又因讨衢州(今浙江衢县)山贼有功,加封诏勇大将军,后袭了万户之职,佩金虎符。
綦公直墓在綦许村西北一里许,原有碑、碣、戟门、石羊、石虎、石供桌、志石等,后来几经沧桑,现已荡然无存。
从本资料看,綦公直第二子綦晋或为浙江綦氏、湖南衡阳綦氏始祖。
编辑本段四、郡望堂号
义兴郡:古县名,原称阳羡,隋改义兴,北宋避太宗(原名赵匡义,后改名为光义,即位后又改后炅)讳改宜兴。又东晋时曾设义兴郡,治阳羡,辖今江苏省宜兴、溧阳,隋废。
河南郡:①河南地,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②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③汉又有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今河南省洛阳一带)。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④唐又有河南道,为大行政区,辖河以南、淮以北的广大地区,治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开元时从河南道析出京畿道。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2、堂号(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