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6/12 13:38:00
共4053字 评价:0
共4053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商王太庚给一姬姓英雄的赐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传说,在商朝时期,“励”表示有极其厉害的力气。当年,有一位上得山擒猛虎,下得山捆蛟龙的姬姓的男子,因其勇力过人,十分厉害,被商王太庚子辩(公元前1547~前1523年在位,待考)赐姓为励氏。
那时候,人们最看重的就是勇猛和大力,得到这样的赐姓,也足以荣耀一时了,于是“励”这个姓氏就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姜子牙的后代齐国君主齐厉公,属于原以帝王谥号为氏,后又以帝王赐改姓为氏。姜子牙的后代子孙世袭齐国,到西周晚期,齐国君主为姜无忌(公元前824~前804年在位)。按史书记载,姜无忌执政有二十来年,在位期间昏愦暴虐,齐国人皆痛恨之,忍无可忍之下联络齐胡公姜静之五子杀死了姜无忌,齐胡公的五个儿子亦皆战死,之后齐国人拥立姜无忌之子姜赤即位,是为齐文公。齐文公即位后,马上把参与杀父的七十余人全部处死了。姜无忌逝世后,周王室赐其谥号为“厉”,以表其“昏愦暴虐”,因此史称“齐厉公”,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王父谥号为姓氏者,称厉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家谱文献《厉氏族谱》传说,到了清朝初期,有个刑部侍郎叫厉杜讷,源出姜姓厉氏的“河北静海”(今天津静海)一支,而康熙大帝嫌其“厉”字不吉,便将其改赐为“励”氏,从此河北静海的厉氏一族改为励氏,形成了一时的“厉改励”风潮,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时期古厉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商王朝时期有一个小诸侯封国,叫作厉国,故址在义阳(今河南南阳)厉乡,其国后来被周武王姬发所灭。原厉国王族以及国人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厉氏,世代相传至今。
其中的一些厉氏族人后来有在清王朝康熙、乾隆大帝时期的改姓风潮中,随传说中的河北静海(今天津静海)的“厉改励”过程改为励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改姓,出自帝王赐姓为氏。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秀背叛国家投奔东晋,孙吴国君主孙皓大怒,改孙秀的姓氏为“厉”,不准他的支裔子孙再姓孙氏。唐朝时期,唐玄宗李隆基改新兴王李晋一族姓氏为“厉”,意在贬责。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力推翻武则天之后,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李隆基抢先出手,李晋与太平公主事败被诛。李隆基即位为唐玄宗,追改李晋、太平公主一族人皆为厉氏,不准其后代子孙再为李氏。
这些厉氏族人后来有在清王朝康熙、乾隆大帝时期的改姓风潮中,随传说中的河北静海(今天津静海)的“厉改励”过程改为励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古赖国,属于以国名为氏。两周时期,赖国有两个:
第一个赖国位置在随枣走廊,即今湖北随州东北部。此赖国可能源于商朝末期的赖国,子爵,是商末周初河南鹿邑县之厉国所迁。
第二个赖国则位于河南省息县包信镇一带,或称在今河南省陆邑县一带,是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其第十九弟姬叔颖的姬姓国,伯爵,姬叔颖因称“赖伯”。在史籍《春秋·僖公十五年》中记载,周襄王姬郑七年(齐桓公姜小白四十一年,曹共公姬襄八年,楚成王芈頵二十七年,公元前645年),中原诸侯联合起来抗楚救徐,当时齐、曹二国的军队首先共同讨伐早已投靠楚国的赖国。次年,齐国又一次出兵讨伐赖国,但两次均未攻克赖国。可见,在春秋中期赖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诸侯国,且拥有不弱的军事实力,能抵抗中原大国齐国与曹国的攻击。
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诸侯“弭兵之会”以后,楚国与中原诸夏关系稍缓,而吴国却成为了楚国的主要敌人,且楚国多次败于吴国,因此赖国的立场开始摇摆不定,有投靠晋国之意。于是,据史籍《左传·昭公四年》的记载:到了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芈围(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亲自率兵灭了赖国,当时赖国的君主赖子“面缚衔壁”,到楚军面前请罪,楚灵王后来迁赖国贵族于鄢(今河南鄢陵)。此后,赖国便从历史上消失了。但史书上所记载的被楚国所灭之赖国,君主为“赖子”,而不是“赖伯”,这显然就有了岐义:赖伯是三等爵,因此姬姓赖国应是三等诸侯国,而赖子是四等爵,史书记载的被楚所灭之赖国是四等诸侯国,这二者之间还是大不相同的。那么楚灵王灭的到底是哪一个赖国,是位于随枣走廊的赖国,还是位于包信的赖国,史焉不详,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赖”,春秋、战国时期也作“厉”,古代这二字同音通假,因此赖国也称厉国。
赖国(厉国)灭亡之后,其国贵族以及国人中,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赖氏、或厉氏,其厉氏族人后有人在姓氏字上添加“力”偏旁,改称励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东汉时期义阳侯励温,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励温,匈奴人,本名为呼速累乌·厉温敦,原为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属下的左大将之一。“呼速累”,亦称呼揭王,是“五单于时代”比呼韩邪单于早一辈的另一匈奴老单于,汉宣帝刘珣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起在位一年,他与呼韩邪单于关系很好,曾劝说呼韩邪单于南靠汉朝。呼速累乌·厉温敦出自呼速累单于部下,以“呼速累”为姓氏前缀,以表示尊重前主。当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南北匈奴分裂,各部族相争相残以至大乱,呼速累乌·厉温敦见匈奴自乱,便率其众数万人南奔降汉,汉宣帝敕封呼速累乌·厉温敦为义阳侯,封其儿子呼速累乌·厉屈(也是左大将之一)为新城侯。呼速累乌·厉温敦率数万人马先行归附西汉王朝,也是促使南匈奴单于向汉朝靠拢的主要原因之一,功大莫焉。因此,在史籍《汉书·功臣表》中即记载有匈奴人乌·厉温敦“降封义阳侯”,有的历史文献称其被封为“美阳侯”,实为同爵。
在呼速累乌·厉温敦率部归降东汉王朝之后,自已改汉名为励温,真正的全名是“乌励温”。在其后裔子孙中,除了改姓为乌氏者以外,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汉化为励氏,后来其乌氏、励氏族人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二 、迁徙分布
励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四百八十位,以余姚为郡望。
今湖南省衡阳市岳屏乡有个岳屏村,该村过去叫厉家村,是厉氏人家聚居的地方,以前村里还有一个"厉家祠堂",解放以后祠堂就被征作它用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拆了祠堂,还把厉家村的地名也改了。但老一辈的衡阳人说起厉家村,都还是知道的,特别是逢年过节,厉家村耍的"武灯"在衡阳是很有名的。
从厉氏各支族人的分布来看,山东、浙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随州一带也有分布。衡阳的厉氏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氏氏族一样。 从地域来看,衡阳地区距湖北省最近,衡阳厉氏有可能始于古厉国,但如今未找到史料记载。衡阳的厉氏也有可能是三国时期孙秀或是唐朝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氏氏族在当年都是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从一些史料上看,衡阳厉氏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氏不是同支,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氏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得姓自齐始家声著景阳鹜州分派远甬上衍流长鸣鹤锺奇胜迁莺卜允臧先猷诚可念后嗣益宜昌农田时勤业儒林日漱芳敦伦思秩叙报本奉承尝勋名垂竹帛行谊表圭璋保世须诒款延庥定发祥云乃皆蔚起谱牒纪辉煌",而衡阳厉氏的字辈是"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或万选文章硕验继盛)",辈分排行对不上号,所以可以推断,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
浙江舟山一带的厉氏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厉氏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据分析,如果鹜州、甬上、舟山、景阳的厉氏实属姜姓的后裔,那么在清朝康乾年间的帝王改姓风潮中,为官拥文者当一律改为励氏了,因为文人、官吏当晓"帝王之赐,敢不受之?"的厉害,而分散的平民百姓则不管那一套,仍为厉氏。
今浙江省的杭州市、宁波市鄞州区、余姚市、象山县、镇海县、慈溪县、舟山市普陀六横岛,天津市的静海区,北京市,江苏省的无锡市、泰州市,河北省的阜城县,河南省的鹿邑县,陕西省的西安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美国等地,均有励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余姚: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余姚秦时置县,建县已有两千二百多年历史。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1995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直至今日,余姚历史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1973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的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足以让人们叹为观止,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群彦争辉,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红色文化。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堂号:思绥堂。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商王太庚给一姬姓英雄的赐姓,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传说,在商朝时期,“励”表示有极其厉害的力气。当年,有一位上得山擒猛虎,下得山捆蛟龙的姬姓的男子,因其勇力过人,十分厉害,被商王太庚子辩(公元前1547~前1523年在位,待考)赐姓为励氏。
那时候,人们最看重的就是勇猛和大力,得到这样的赐姓,也足以荣耀一时了,于是“励”这个姓氏就世代相传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姜子牙的后代齐国君主齐厉公,属于原以帝王谥号为氏,后又以帝王赐改姓为氏。姜子牙的后代子孙世袭齐国,到西周晚期,齐国君主为姜无忌(公元前824~前804年在位)。按史书记载,姜无忌执政有二十来年,在位期间昏愦暴虐,齐国人皆痛恨之,忍无可忍之下联络齐胡公姜静之五子杀死了姜无忌,齐胡公的五个儿子亦皆战死,之后齐国人拥立姜无忌之子姜赤即位,是为齐文公。齐文公即位后,马上把参与杀父的七十余人全部处死了。姜无忌逝世后,周王室赐其谥号为“厉”,以表其“昏愦暴虐”,因此史称“齐厉公”,在他的后裔子孙中,有以王父谥号为姓氏者,称厉氏,世代相传至今。
据家谱文献《厉氏族谱》传说,到了清朝初期,有个刑部侍郎叫厉杜讷,源出姜姓厉氏的“河北静海”(今天津静海)一支,而康熙大帝嫌其“厉”字不吉,便将其改赐为“励”氏,从此河北静海的厉氏一族改为励氏,形成了一时的“厉改励”风潮,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时期古厉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商王朝时期有一个小诸侯封国,叫作厉国,故址在义阳(今河南南阳)厉乡,其国后来被周武王姬发所灭。原厉国王族以及国人中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厉氏,世代相传至今。
其中的一些厉氏族人后来有在清王朝康熙、乾隆大帝时期的改姓风潮中,随传说中的河北静海(今天津静海)的“厉改励”过程改为励氏,亦世代相传至今。
第四个渊源
源于改姓,出自帝王赐姓为氏。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秀背叛国家投奔东晋,孙吴国君主孙皓大怒,改孙秀的姓氏为“厉”,不准他的支裔子孙再姓孙氏。唐朝时期,唐玄宗李隆基改新兴王李晋一族姓氏为“厉”,意在贬责。在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合力推翻武则天之后,称帝前,唐宗室新兴王李晋与太平公主合谋叛乱,李隆基抢先出手,李晋与太平公主事败被诛。李隆基即位为唐玄宗,追改李晋、太平公主一族人皆为厉氏,不准其后代子孙再为李氏。
这些厉氏族人后来有在清王朝康熙、乾隆大帝时期的改姓风潮中,随传说中的河北静海(今天津静海)的“厉改励”过程改为励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五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古赖国,属于以国名为氏。两周时期,赖国有两个:
第一个赖国位置在随枣走廊,即今湖北随州东北部。此赖国可能源于商朝末期的赖国,子爵,是商末周初河南鹿邑县之厉国所迁。
第二个赖国则位于河南省息县包信镇一带,或称在今河南省陆邑县一带,是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封其第十九弟姬叔颖的姬姓国,伯爵,姬叔颖因称“赖伯”。在史籍《春秋·僖公十五年》中记载,周襄王姬郑七年(齐桓公姜小白四十一年,曹共公姬襄八年,楚成王芈頵二十七年,公元前645年),中原诸侯联合起来抗楚救徐,当时齐、曹二国的军队首先共同讨伐早已投靠楚国的赖国。次年,齐国又一次出兵讨伐赖国,但两次均未攻克赖国。可见,在春秋中期赖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诸侯国,且拥有不弱的军事实力,能抵抗中原大国齐国与曹国的攻击。
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546年)诸侯“弭兵之会”以后,楚国与中原诸夏关系稍缓,而吴国却成为了楚国的主要敌人,且楚国多次败于吴国,因此赖国的立场开始摇摆不定,有投靠晋国之意。于是,据史籍《左传·昭公四年》的记载:到了周景王姬贵七年(楚灵王芈围(熊虔)三年,公元前538年),楚灵王亲自率兵灭了赖国,当时赖国的君主赖子“面缚衔壁”,到楚军面前请罪,楚灵王后来迁赖国贵族于鄢(今河南鄢陵)。此后,赖国便从历史上消失了。但史书上所记载的被楚国所灭之赖国,君主为“赖子”,而不是“赖伯”,这显然就有了岐义:赖伯是三等爵,因此姬姓赖国应是三等诸侯国,而赖子是四等爵,史书记载的被楚所灭之赖国是四等诸侯国,这二者之间还是大不相同的。那么楚灵王灭的到底是哪一个赖国,是位于随枣走廊的赖国,还是位于包信的赖国,史焉不详,还有待进一步考证。“赖”,春秋、战国时期也作“厉”,古代这二字同音通假,因此赖国也称厉国。
赖国(厉国)灭亡之后,其国贵族以及国人中,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赖氏、或厉氏,其厉氏族人后有人在姓氏字上添加“力”偏旁,改称励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
源于匈奴族,出自东汉时期义阳侯励温,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励温,匈奴人,本名为呼速累乌·厉温敦,原为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属下的左大将之一。“呼速累”,亦称呼揭王,是“五单于时代”比呼韩邪单于早一辈的另一匈奴老单于,汉宣帝刘珣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起在位一年,他与呼韩邪单于关系很好,曾劝说呼韩邪单于南靠汉朝。呼速累乌·厉温敦出自呼速累单于部下,以“呼速累”为姓氏前缀,以表示尊重前主。当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南北匈奴分裂,各部族相争相残以至大乱,呼速累乌·厉温敦见匈奴自乱,便率其众数万人南奔降汉,汉宣帝敕封呼速累乌·厉温敦为义阳侯,封其儿子呼速累乌·厉屈(也是左大将之一)为新城侯。呼速累乌·厉温敦率数万人马先行归附西汉王朝,也是促使南匈奴单于向汉朝靠拢的主要原因之一,功大莫焉。因此,在史籍《汉书·功臣表》中即记载有匈奴人乌·厉温敦“降封义阳侯”,有的历史文献称其被封为“美阳侯”,实为同爵。
在呼速累乌·厉温敦率部归降东汉王朝之后,自已改汉名为励温,真正的全名是“乌励温”。在其后裔子孙中,除了改姓为乌氏者以外,多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汉化为励氏,后来其乌氏、励氏族人皆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二 、迁徙分布
励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四百八十位,以余姚为郡望。
今湖南省衡阳市岳屏乡有个岳屏村,该村过去叫厉家村,是厉氏人家聚居的地方,以前村里还有一个"厉家祠堂",解放以后祠堂就被征作它用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拆了祠堂,还把厉家村的地名也改了。但老一辈的衡阳人说起厉家村,都还是知道的,特别是逢年过节,厉家村耍的"武灯"在衡阳是很有名的。
从厉氏各支族人的分布来看,山东、浙江一带居多,辽宁、江苏也有,湖北随州一带也有分布。衡阳的厉氏应该是属于散落在外的一支,像其他散落在全国各地、繁衍生息的厉氏氏族一样。 从地域来看,衡阳地区距湖北省最近,衡阳厉氏有可能始于古厉国,但如今未找到史料记载。衡阳的厉氏也有可能是三国时期孙秀或是唐朝新兴王李晋的后人,都有可能,这两支的厉氏氏族在当年都是是被欺压的,是受到歧视的,显然,他们的命运是艰难的。从一些史料上看,衡阳厉氏应该与浙江舟山一带的厉氏不是同支,在浙江舟山一带的厉氏的辈分是按一首百字诗排行的:"得姓自齐始家声著景阳鹜州分派远甬上衍流长鸣鹤锺奇胜迁莺卜允臧先猷诚可念后嗣益宜昌农田时勤业儒林日漱芳敦伦思秩叙报本奉承尝勋名垂竹帛行谊表圭璋保世须诒款延庥定发祥云乃皆蔚起谱牒纪辉煌",而衡阳厉氏的字辈是"万选文章硕彦英俊(或万选文章硕验继盛)",辈分排行对不上号,所以可以推断,应该不是出于这一支。
浙江舟山一带的厉氏的"百字行诗"的头四句,可解释为:"厉"家的姓字,起源于(鲁)齐之国(山东),厉家人的名声,在景阳地方上是很著名的。厉氏分派在鹜州(金华)以及"衍流长"于"甬上"(宁波),这一支应该是姜子牙的后人。据分析,如果鹜州、甬上、舟山、景阳的厉氏实属姜姓的后裔,那么在清朝康乾年间的帝王改姓风潮中,为官拥文者当一律改为励氏了,因为文人、官吏当晓"帝王之赐,敢不受之?"的厉害,而分散的平民百姓则不管那一套,仍为厉氏。
今浙江省的杭州市、宁波市鄞州区、余姚市、象山县、镇海县、慈溪县、舟山市普陀六横岛,天津市的静海区,北京市,江苏省的无锡市、泰州市,河北省的阜城县,河南省的鹿邑县,陕西省的西安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美国等地,均有励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余姚:历史见于文献记载从虞舜开始,先后有"舜耕历山"、"禹藏秘图"之说。春秋时期余姚属越国,战国中期余姚成为楚国辖地。余姚秦时置县,建县已有两千二百多年历史。1985年经国务院批准,余姚撤县设市,1995年余姚被国务院升格为二类市。余姚城素为县治所在,古城由南、北两城组成,双城合璧,别具一格。北城始建于东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南城筑于明嘉靖年间。直至今日,余姚历史城区内原有的里巷格局、街道尺度、河网水系仍有相当部分保存完好,并与成片的民居构成了较完整的古城区风貌。余姚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以三大历史文化闻名于世。一是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1973年,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的稻作农业、干栏式建筑、划桨行舟和崇鸟敬日等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遗存,足以让人们叹为观止,被人们誉为"七千年前的文化宝库"。二是"姚江文化"。自汉以来,余姚名家辈出,群彦争辉,故有"姚江人物甲天下"的美誉。三国的虞翻,是著名的《易》学家;东晋时的虞喜,最早发现了"岁差";隋唐时虞世南,被唐太宗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在众多的名家中,首推严子陵、王阳明、朱舜水和黄宗羲,被誉为"四先贤",王阳明和黄宗羲被列入中国十大思想家。余姚也因此被称为"东南最名邑"和"文献名邦";三是浙东红色文化。抗日战争时期,余姚梁弄成为全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浙东抗日根据地的领导中心,中共浙东区委,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部、政治部等领导机关均设在余姚梁弄。浙东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浙东大地燃起了抗日烽火,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谱写了壮丽的诗篇。
堂号:思绥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