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0字 评价:0
一、姓氏来源 上古周朝时,周武王将其堂弟姬渠封于岑(今陕西韩城一带),建立岑国,其后代以国名为姓。 二、郡望堂号 《风俗通》记载:“周文王异母弟耀,武王封为岑子,后因为氏。望出南阳”。 三、历代名人 岑彭:字君然。后汉南阳棘阳人。后归刘秀(光武),封舞阴侯。 岑参:唐朝江陵人。官拜刺史。工于诗歌,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诗360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清代,最南方的广西省西林那劳一门第,又出了二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营法”大战法军的“开花炮”,把来势汹汹的法军大败于临洮,其他各省闻风纷纷起而响应的抗法民族英雄岑毓英。岑毓英曾在日本欲兵并“琉球”(台湾)时,受命任福建巡撫、督办台湾防务,此期间岑毓英两次渡台湾,积极筹建台北城,独排众议,以当时能掌握的新技术兴筑大甲溪,堪称台湾近代化的先驱,并提出了“台防三策理论”,他对台湾的战备思想和战备工作,为后来刘铭传抗法,刘永福抗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和军备基础。中法之役后,他曾高官厚禄,当到清廷的太子太傅,显赫不可一世。另一个就是岑毓英的三儿子岑春煊,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京津地区,岑春煊率兵“勤王”有功,成为清末重臣。岑春煊肃贪惩腐果敢而坚决,被贪官恨之如骨,并给他起了个“屠官”的绰号,英国人叫他“满洲之虎”。岑与袁世凯势力抗衡,史称“南岑北袁”。后岑春煊顺应历史潮流,参加或领导了护国护法战争成为民国时期护法军政府总裁主席,岑春煊被誉为“反袁旗帜”,岑春煊也是国民党最早的筹建人之一,他还积极迎救过共产党人陈独秀,对蒋介石的独裁专政明确反对“如不改弦更张,足以断送国家而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