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4/3/16 20:04:00
共0字 评价:0
共0字 评价:0
一、姓氏来源
来源于封地,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成公将其儿子季窑封于宁邑(今河南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宁。
作为人的姓氏,宁、甯二氏,一向是相通的。虽然有人把他们严格划分为两个姓氏,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混为一谈,在书写时,宁、甯不分, 连最伟大的史书《史记》也不例外。《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看来,宁、甯二氏,的确是一父所生,同母所出,绝对可以不分彼此,混为一谈。
二、郡望堂号
汉置齐郡,现在山东省淄博市。
据《姓纂》记载:“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 ,食采于宁,以邑为氏。”望出齐郡。
三、历代名人
被普通采认源自3000年前卫国的宁氏,继承其杰出先人卫康叔的光荣传统,在春秋时代表现得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当时的两位卫国人宁俞和宁戚,都是长久以来备受敬仰的了不起历史人物。
宁俞,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是当时卫国的大夫,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戚是春秋初期的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越战国时中牟人。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调元——字仙霞,别号大一。湖南醛陵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次年创办《洞庭波》杂志(后更名《汉帜》)。萍例醛起义爆发,回国赶往参加,在岳州(今岳阳)被捕。三年后获释,至北京办《帝国日报》。武昌起义后在两湖从事革命工作。民国元年(1912年)在任上海《民声日报》主编,旋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民国2年宋教仁被暗杀,到汉口秘密活动讨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年40岁。有《太一遗书)留世。
宁协万——字楚禅,号邦和。湖南长沙人。华兴会会员,民国12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国立北平大学教授。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辞去职务,编写史料和法学著作。著有《国际公法》、《最近政治史》、《宁卢讲义录》、《现行国际法》、《西征记事》、《柏林旅次》等。
宁完我 清朝名臣
来源于封地,上古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成公将其儿子季窑封于宁邑(今河南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宁。
作为人的姓氏,宁、甯二氏,一向是相通的。虽然有人把他们严格划分为两个姓氏,但绝大多数的人都混为一谈,在书写时,宁、甯不分, 连最伟大的史书《史记》也不例外。《姓氏考略》:“甯,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食采于甯,以邑为氏,望出齐郡。又与宁通,汉甯成,《史记》作宁成。”看来,宁、甯二氏,的确是一父所生,同母所出,绝对可以不分彼此,混为一谈。
二、郡望堂号
汉置齐郡,现在山东省淄博市。
据《姓纂》记载:“卫康叔之后,至成公生季 ,食采于宁,以邑为氏。”望出齐郡。
三、历代名人
被普通采认源自3000年前卫国的宁氏,继承其杰出先人卫康叔的光荣传统,在春秋时代表现得出类拔萃,不同凡响。当时的两位卫国人宁俞和宁戚,都是长久以来备受敬仰的了不起历史人物。
宁俞,就是大名鼎鼎的卫武子,是当时卫国的大夫,贤明忠勤,于卫文公有道之时,无事可见,当卫成公无道之日,却不避艰险,被孔夫子极口赞美为“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戚是春秋初期的卫国人,修德不用而商贾,宿于齐国的东门之外。有一天,率先称霸诸侯的齐桓公夜出,听到他饭牛扣牛角而歌,从歌词中,知道他的贤德,就命管仲迎拜为齐国的上卿,表现得果然高明,后来还进一步继管仲为齐相,千古垂名。
宁越战国时中牟人。他家世代种田为生,但他感到种田太辛苦。便问朋友说:“怎样才能免除种田的辛苦?”他的朋友说:“如果你能立志求学,苦读30年,就不用再种田了。”他说:“别人休息的时候,我不休息,别人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我苦读15年,应当有所成就。”他刻苦读书15年,因为品学兼优,周成公就聘他为师。终于实现了他的志愿。
宁调元——字仙霞,别号大一。湖南醛陵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日本参加同盟会。次年创办《洞庭波》杂志(后更名《汉帜》)。萍例醛起义爆发,回国赶往参加,在岳州(今岳阳)被捕。三年后获释,至北京办《帝国日报》。武昌起义后在两湖从事革命工作。民国元年(1912年)在任上海《民声日报》主编,旋任广东三佛铁路总办。民国2年宋教仁被暗杀,到汉口秘密活动讨袁,被黎元洪逮捕,在武昌遇害。年40岁。有《太一遗书)留世。
宁协万——字楚禅,号邦和。湖南长沙人。华兴会会员,民国12年应蔡元培之聘任国立北平大学教授。民国26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辞去职务,编写史料和法学著作。著有《国际公法》、《最近政治史》、《宁卢讲义录》、《现行国际法》、《西征记事》、《柏林旅次》等。
宁完我 清朝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