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7/1/4 22:41:00
共22657字 评价:0
共22657字 评价:0
姓氏名字
一、姓氏的由来
姓是如何来的? 《说文》:“姓,人之所生也。”这是说姓是人出生的一种标志。但在古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姓, 只有社会上层贵族才能得到姓。这是由于姓虽然标志着人之所生,但须经天子赐予才能得到。《左传》上说:“天子建德,因生 以赐姓。”如黄帝生于姬水旁,炎帝因此赐黄帝姓姬。炎帝生于姜水滨,故被赐予姜姓。还有以其母怀孕特征而得姓的。夏朝始祖大禹是因其母吞食薏苡而生,赐姓姒。商朝祖先契的母亲食燕子(卵)而生契,被赐姓子。周朝的远祖弃因其母踩巨人足迹 而生, 故姓姬(姬与迹音同)。这虽带有神话传说性质,有些牵强附会,但这三个姓确实存在,只是后来没有人以此为姓了。这就是姓的演变:原来的正姓分出许多氏与族从而产生新的姓传衍后世 ,而原姓却很少有人使用了。如 子姓,代之而传的有宋,殷,华,司马等姓。姬姓的繁枝最多,共有上百个。 周初大封天下七十二国,其中同姓国,即姬姓周王亲属国五十三个。这五十三国经几百年产生许许多多新的姓。
姓是天子赐予的,氏也有天子赐予的。《左传》上说天子“胙之土而命之氏。”如帝尧赐大禹姓姒, 命氏曰夏。故大禹的后代有姓夏的。 多数情况下,氏是 由 诸侯国国君来命名。命氏的方法有几种。一种是以祖父或父亲的字来命氏。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叫公孙。 公孙之子则以祖父或父亲的字为氏。《左传》记载鲁国的一个叫无骇的公孙之子死了,国君为他命氏。查一下知道他的祖父的字叫展,遂给他命氏为展。 他既成为展姓的始祖。又如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名叫去疾,字子良。 他的孙子就以他的字良为氏成为良姓的始祖。第二种以官职 为氏。如司马。第三种以排行为氏。伯,仲,叔,季是男子排行。以此为氏的有仲孙, 季孙,季友等。第四种是以食邑采地及国名为氏。 这种情况比较多。如赵,魏,韩,毕, 柳,鲁,齐,卫等等。最后一种以辈数为氏。如公孙。
姓是如何来的? 《说文》:“姓,人之所生也。”这是说姓是人出生的一种标志。但在古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姓, 只有社会上层贵族才能得到姓。这是由于姓虽然标志着人之所生,但须经天子赐予才能得到。《左传》上说:“天子建德,因生 以赐姓。”如黄帝生于姬水旁,炎帝因此赐黄帝姓姬。炎帝生于姜水滨,故被赐予姜姓。还有以其母怀孕特征而得姓的。夏朝始祖大禹是因其母吞食薏苡而生,赐姓姒。商朝祖先契的母亲食燕子(卵)而生契,被赐姓子。周朝的远祖弃因其母踩巨人足迹 而生, 故姓姬(姬与迹音同)。这虽带有神话传说性质,有些牵强附会,但这三个姓确实存在,只是后来没有人以此为姓了。这就是姓的演变:原来的正姓分出许多氏与族从而产生新的姓传衍后世 ,而原姓却很少有人使用了。如 子姓,代之而传的有宋,殷,华,司马等姓。姬姓的繁枝最多,共有上百个。 周初大封天下七十二国,其中同姓国,即姬姓周王亲属国五十三个。这五十三国经几百年产生许许多多新的姓。
姓是天子赐予的,氏也有天子赐予的。《左传》上说天子“胙之土而命之氏。”如帝尧赐大禹姓姒, 命氏曰夏。故大禹的后代有姓夏的。 多数情况下,氏是 由 诸侯国国君来命名。命氏的方法有几种。一种是以祖父或父亲的字来命氏。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叫公孙。 公孙之子则以祖父或父亲的字为氏。《左传》记载鲁国的一个叫无骇的公孙之子死了,国君为他命氏。查一下知道他的祖父的字叫展,遂给他命氏为展。 他既成为展姓的始祖。又如郑国国君郑穆公之子名叫去疾,字子良。 他的孙子就以他的字良为氏成为良姓的始祖。第二种以官职 为氏。如司马。第三种以排行为氏。伯,仲,叔,季是男子排行。以此为氏的有仲孙, 季孙,季友等。第四种是以食邑采地及国名为氏。 这种情况比较多。如赵,魏,韩,毕, 柳,鲁,齐,卫等等。最后一种以辈数为氏。如公孙。
氏的再分枝就是族。如鲁国的孟氏又分出子服氏,季氏别出公甫氏。族名的产生方式与氏略同,但不必由国君指定。凡高祖之后代子孙皆可自己命族名。再以孔子为例。孔子原是宋国国君的后代, 往前推属于商王朝子姓的别支。宋国传至十七代时,公族的一支别氏姓孔,为宋国的大司马。孔司马被当时的太宰华督陷害,一家被迫逃到鲁国。故孔子生于鲁。孔姓即是族名。
大多数姓是属于氏与族, 一般来说,氏与族很难区分。通而言之,氏就是族,族也是氏,氏也是姓, 统称为姓氏。
二,名与字
古时幼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命名。如何起名《左传》上有一段记载鲁国国君鲁桓公给世子取名的事。世子出生了, 鲁桓公就如何取名一事请教了大夫申需。申需讲道:“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
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故以国则废名, 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是以大物不可以命。”
申需的话大意是说命名有五种方法。以出生时某种特征而命。如鲁国公子 友出生时手掌上有纹似友字,故名友。这是信名方式。以德性命名叫义名。周文王,名叫昌,取昌盛之意。以某种物证取名,叫象名。如孔子,因额首象山丘而取名孔丘。用物品名称起名,这叫假(借)。孔子给他儿子起名孔鲤即是此类。因与父亲的特征而命名叫类名。 鲁桓公请教了申需之后说:“世子与我的生日是同一天,就叫‘同’吧 。”
命名不能以本国国名为名,但可以他国国名为名。不能用官职命名,如用则废掉官职名。晋国国君僖侯名叫司徒。司徒为官职,晋国只好把司徒改名为中军。又如,宋国有一位国君名 司空。司空也是官职,宋国遂将司空改称 司城。不可用山川命名, 用则废掉山川名。鲁国有两个国君分别叫具和敖。这是两座山的名称。鲁国只能将两山改称它名。
还有一种命名方式因事而名。鲁文公十一年北狄攻侵鲁国。大臣叔孙得臣打败了北狄,杀死了三名狄人。为表纪战功叔孙得臣以被杀死的三个狄人的名字命名自己三个儿子,分别叫侨如,虺,豹。
取名不取不吉利的名,这古今相同。晋穆候给太子取名仇,二儿子取名成师。大臣师服说:“奇怪,名必有义。礼由义出,政以正民,为政必以礼,违之则乱生 。 仇是怨恨,怎么能命名曰仇?太子曰仇,其弟曰成师。难道兄不能成其事?这是乱之兆。”后来晋国果然动乱了几十年。
名是父亲取的, 字却由他人给予。古有成人礼,男为加冠礼,二十岁举行,女称笄礼,十五岁发上插笄。加冠插笄均表示 已成人。古人非常重视成人礼,认为:“冠者, 礼之始也。” 加冠是一切礼仪的开始,从今后行礼者将要担负起为人之父, 为臣之道,为兄之表等成人之责任。行成人加冠礼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为受礼者取字。字是由来宾中一位得高望重者来给予。字与名在意义上要有联系。一个人的字由三部分组成。首字为排行:伯, 仲,叔,季。末字“甫”或“父”,是一种尊称。 中间的才是有含义字。如孔子,名丘 ,字仲尼父。仲表示孔子排行老二,尼与丘意义相近。字是一种尊称。一般来说,称呼一个人都称字而不叫名。只有长辈对晚辈,尊者对卑者才直呼其名。字的称法,五十岁前称后二字,如尼父。五十岁后称前二字,如仲尼。汉以后,字只保留中间,前后两部分不再附上。
大多数姓是属于氏与族, 一般来说,氏与族很难区分。通而言之,氏就是族,族也是氏,氏也是姓, 统称为姓氏。
二,名与字
古时幼儿出生三个月由父亲命名。如何起名《左传》上有一段记载鲁国国君鲁桓公给世子取名的事。世子出生了, 鲁桓公就如何取名一事请教了大夫申需。申需讲道:“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
以类命为象,取于物为假,取于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故以国则废名, 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是以大物不可以命。”
申需的话大意是说命名有五种方法。以出生时某种特征而命。如鲁国公子 友出生时手掌上有纹似友字,故名友。这是信名方式。以德性命名叫义名。周文王,名叫昌,取昌盛之意。以某种物证取名,叫象名。如孔子,因额首象山丘而取名孔丘。用物品名称起名,这叫假(借)。孔子给他儿子起名孔鲤即是此类。因与父亲的特征而命名叫类名。 鲁桓公请教了申需之后说:“世子与我的生日是同一天,就叫‘同’吧 。”
命名不能以本国国名为名,但可以他国国名为名。不能用官职命名,如用则废掉官职名。晋国国君僖侯名叫司徒。司徒为官职,晋国只好把司徒改名为中军。又如,宋国有一位国君名 司空。司空也是官职,宋国遂将司空改称 司城。不可用山川命名, 用则废掉山川名。鲁国有两个国君分别叫具和敖。这是两座山的名称。鲁国只能将两山改称它名。
还有一种命名方式因事而名。鲁文公十一年北狄攻侵鲁国。大臣叔孙得臣打败了北狄,杀死了三名狄人。为表纪战功叔孙得臣以被杀死的三个狄人的名字命名自己三个儿子,分别叫侨如,虺,豹。
取名不取不吉利的名,这古今相同。晋穆候给太子取名仇,二儿子取名成师。大臣师服说:“奇怪,名必有义。礼由义出,政以正民,为政必以礼,违之则乱生 。 仇是怨恨,怎么能命名曰仇?太子曰仇,其弟曰成师。难道兄不能成其事?这是乱之兆。”后来晋国果然动乱了几十年。
名是父亲取的, 字却由他人给予。古有成人礼,男为加冠礼,二十岁举行,女称笄礼,十五岁发上插笄。加冠插笄均表示 已成人。古人非常重视成人礼,认为:“冠者, 礼之始也。” 加冠是一切礼仪的开始,从今后行礼者将要担负起为人之父, 为臣之道,为兄之表等成人之责任。行成人加冠礼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为受礼者取字。字是由来宾中一位得高望重者来给予。字与名在意义上要有联系。一个人的字由三部分组成。首字为排行:伯, 仲,叔,季。末字“甫”或“父”,是一种尊称。 中间的才是有含义字。如孔子,名丘 ,字仲尼父。仲表示孔子排行老二,尼与丘意义相近。字是一种尊称。一般来说,称呼一个人都称字而不叫名。只有长辈对晚辈,尊者对卑者才直呼其名。字的称法,五十岁前称后二字,如尼父。五十岁后称前二字,如仲尼。汉以后,字只保留中间,前后两部分不再附上。
展姓
一、姓氏源流
展(Zhǎn)姓源出有三:
1、出自上古帝喾时有展上公,其后代以祖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引《列仙传》(另查,展上公恐系汉代之人)注称:“帝喾时有展上公,得道,为展姓之始。”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郑樵注》云:“姬姓,鲁孝公之子公子展诟,以名为氏。”或按:“隐八年无骇卒,无骇者,展之孙也。”又《传言》:“羽父请氏,公命以字为展氏。”春秋时周公的裔孙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展的孙子无骇以祖名展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展氏。然孝公之子四人:惠公;公子益师字众父,其后为众氏;公子驱食臧邑,其后为臧氏;公子展,名也。古人尚质,有名无字者多矣,益师有字,则以字;驱有邑,则以邑氏;展无氏、邑,则以名为氏,何必专守王父字之说乎!
3、出自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辗迟氏所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辗迟氏改为展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辗迟氏,入中原后从汉姓简改为展氏,此当出自鲜卑族。
展(Zhǎn)姓源出有三:
1、出自上古帝喾时有展上公,其后代以祖名为氏。据《姓氏考略》引《列仙传》(另查,展上公恐系汉代之人)注称:“帝喾时有展上公,得道,为展姓之始。”
2、出自姬姓,为春秋时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之后,以祖名为氏。据《郑樵注》云:“姬姓,鲁孝公之子公子展诟,以名为氏。”或按:“隐八年无骇卒,无骇者,展之孙也。”又《传言》:“羽父请氏,公命以字为展氏。”春秋时周公的裔孙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展的孙子无骇以祖名展为姓,世代相传,称为展氏。然孝公之子四人:惠公;公子益师字众父,其后为众氏;公子驱食臧邑,其后为臧氏;公子展,名也。古人尚质,有名无字者多矣,益师有字,则以字;驱有邑,则以邑氏;展无氏、邑,则以名为氏,何必专守王父字之说乎!
3、出自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辗迟氏所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辗迟氏改为展氏。”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辗迟氏,入中原后从汉姓简改为展氏,此当出自鲜卑族。
又一介绍:出自姬姓,以王父字为氏。《姓氏考略》:帝喾时有展上公得道,见《列仙传》。《通志氏族略》云:春秋时鲁孝公之子为公子展,其孙为无骇,无骇死后,其家族以王父之字为氏。《姓纂》云:鲁孝公子子展之后,无骇生展禽,又展喜、展庄叔。一说为鲜卑族复姓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辗迟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进入中原后,改汉姓为展氏。
二、迁徙分布
(缺)展氏为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县、荒野,山东之莱芜、汶上、肥城、东平、济南平阴、平邑、淄博沂源、菏泽巨野、烟台莱邑、昌乐,辽宁之清原,山西之太原、晋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回族有此性。据《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据《姓氏考略》据《列仙传》注称:“帝啻时有展上公,得道,为展姓之始。” 郑樵注云:“姬姓,鲁孝公之子公子展诟,以名为氏。”或按:隐八年无骇卒,无骇者,展之孙也。《传言》:羽父请氏,公命以字为展氏。然孝公之子四人:惠公;公子益师字众父,其后为众氏;公子驱食臧邑,其后为臧氏;公子展,名也。古人尚质,有名无字者多矣,益师有字,则以字;驱有邑,则以邑氏;展无氏、邑,则以名为氏,何必专守王父字之说乎!又《魏书·官氏志》载:“辗迟氏改为展氏。”此当出自鲜卑族。春秋时鲁有展禽;南朝梁有展子虔,画工,宋《文学传》有展伯、展兴;明代有展毓,永乐进士,任御史;又有展敏,天顺进士。展姓望居河东郡(秦初置。在今天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也是回族姓氏之一。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三、历史名人
展 禽:又名展获,春秋时柳下(现平阴县店子乡展洼一带,待考,笔者认为柳下为展禽之墓邸在曲阜城西南)人。父无骇为鲁国司空。他先在柳下做小官,后因秉性刚直,不愿与赃官同流合污,辞官隐居柳下。他足智多谋,才能出众。常分析国政,谈论兵法,常做一些济贫解困的事,人们又称他柳下惠。展禽的长子展喜在鲁国为官。鲁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5年),鲁国大旱,庄稼枯死,军民都吃不饱。齐国趁机出兵攻打鲁国。鲁僖公问众大臣,谁能退兵?无人答应。以后有个大臣对他说:“展禽文武全才,可退齐兵”。并说他长子展喜在朝为官,可派他去请展禽抗齐。展禽称病不出,授计于子。展喜依计,劝鲁僖公放下架子,准备牛羊、玉帛、陈酒,迎齐国大军而行。先送上礼物,再叙述齐鲁旧情,又说哀兵必胜之理,劝齐国退兵。齐国考虑利弊,认为战未必能胜,就退兵了。展禽智退齐兵的事在柳下传出后,展禽的名声就更大了。展禽死后,家乡人民为他建祠奉祭。至今平阴县店子乡展洼一带谈到展禽的名子,还老幼皆知,佳话频传。
展 喜:一名罕喜,字符驳,展禽之长子。齐孝公伐北鄙。公使展喜犒师,使受命于展禽。齐侯未入竟,展喜从之,曰:“寡君闻君亲举玉趾,将辱于敝邑,使下臣犒执事。”齐侯曰:“鲁人恐乎?”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曰:“室如县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太师职之。桓公是以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昭旧职也。及君即位,诸侯望之曰:‘其率桓之功!’我敝邑用不敢保聚,曰:‘岂其嗣世九年,而弃命废职?其若先君何?君必不然。’恃此以不恐。”齐侯乃还。
展子虔:隋代杰出画家。渤海(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善画故事、人马、山水、楼台;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极为深致。展子虔所非《游春图》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最古的一幅。《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他的山水画比起六朝前山水画那种“水不溶泛,人大于山”的稚拙画法要成熟得多。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美史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了虔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
展子虔:隋代杰出画家。渤海(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历北齐、北周,入隋为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曾在洛阳、长安、扬州等地的寺院画过许多壁画。善画故事、人马、山水、楼台;人物的描法细致,后再用色晕开人物的面部,神彩意度极为深致。展子虔所非《游春图》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存世的山水卷轴画中最古的一幅。《宣和画谱》称赞他:“写江山远近之势尤工,故咫尺有千里趣”。他的山水画比起六朝前山水画那种“水不溶泛,人大于山”的稚拙画法要成熟得多。据记载,他的《仙山楼阁图》以青绿勾勒为主,笔调甚为细密,后人称他为“唐画之祖”。美史史家称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展了虔为唐以前杰出的四大画家。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河东郡:①指今山西省。②秦置河东郡,治安邑,辖晋西南地区。东晋移治蒲坂(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按即刘裕灭后秦时)。隋唐为蒲州河东郡。隋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明并河东县入蒲州。③唐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蒲州,节度使治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西南)。④宋有河东路,治并州(太原府,今太原),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金分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治平阳(今临汾),北路治太原府。
2、堂号:和圣堂
【展姓宗祠通用楹联】
贤妇善诔;
和圣扬名。
——佚名撰展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即柳下惠。意指柳下惠生平旧事。柳下惠姓展名禽,春秋鲁国人,官士师,食邑柳下,曰惠。展禽卒,其妻以为宜谥为“惠”。《孟子·万章下》载孟子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和圣扬名。
——佚名撰展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即柳下惠。意指柳下惠生平旧事。柳下惠姓展名禽,春秋鲁国人,官士师,食邑柳下,曰惠。展禽卒,其妻以为宜谥为“惠”。《孟子·万章下》载孟子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
都督画佛;
和圣扬名。
——佚名撰展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画家展子虔,曾官朝散大夫、帐内都督。擅长画人物、车马。人物描绘细致,以色晕染面部;画马立者有走势,卧者有起跃状态。也工台阁,写山川远近,有咫尺千里的气势。曾在洛阳、长安、江都等地寺院绘佛教壁画。代表作是闻名千古万代的《清明上河图》。
下联典指春秋时鲁国大夫展禽,即柳下惠,名获,字禽,食邑在柳下,死后谥惠。官士师,鲁僖公时,齐国攻打鲁国,他派人到齐国劝说退兵。以善于讲究贵族礼节著称。《孟子·万章下》载孟子说:“柳下惠,圣之和者(圣人中随和的人)也。”
三千年展氏族谱揭秘:柳下惠子孙曾两遭灭门之灾
柳哲
笔者近日发现了一部有2900多年历史的柳下惠后裔的《展氏族谱》,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子孙曾经在其身后遭遇了两次鲜为人知的天灾人祸,两次遭遇灭门之灾,一次因“满门抄斩”子孙几乎被杀尽斩绝,一次因山东“蝗灾瘟疫”子孙几乎全部生病亡绝。
《展氏族谱》是山东莱芜的柳下惠84世孙展广瑞先生、85世孙展希奎先生和柳下惠后裔柳明瑞先生所提供,资料非常珍贵。有民国5年的平阴共和石印局石印本和1985年的重修本。谱系从柳下惠至今一代不缺,非常完整,已接近90代。该族系一直追溯到黄帝,单从柳下惠算起,该家谱也比近年媒体报道的世界上最长的孔子家谱要早160多年。
根据该族谱记载,始修谱系的是柳下惠8代孙展迈。“展迈,字子越,不求利达,锐志潜修,仰溯先德,创修世系,以垂于后。”柳下惠10世孙展瑞又进行了第二次修谱。该族谱记载:“展瑞,字伏图,瑞祖景慕先烈,介节自持,仰述祖德,垂为家范,与世系自终始焉。其言曰:‘派衍周公,宗鲁道范,夫圣妻贤,三黜不去……’”之后历经秦、汉、隋、唐、宋、元、明、清以迄于今,展氏子孙续修族谱近20次。
该族谱记载“
始祖和圣,讳获,字季禽,鲁公族上大夫,食邑柳下,谥曰惠。生于故县,长于堰头,葬于故赵村。
二代:喜,鲁公族,上大夫。子一庄叔。
晖,子一虞叔。
三代:庄叔,字恪,鲁公族,上大夫,与季文子同朝,季氏专政,不能有为。
子二:大闲,被害,卓。
虞叔,子二:既辅、明吾。
四代:大闲,被害,无子;
卓,字孟立,鲁公族大夫,与公子子仲同相,交善,遭南剻之判,平子怒,子仲因污卓与同谋之,戮其满门,临难大呼无辜受戮,天其鉴之,凡我族人,倘有漏网,勿仕宦途。子二:淇、溱。
既辅,被害;明吾,被害。
五代:淇,被害。溱,在外成家,闻凶变,逃于齐,改姓柳。子二:如心、念祖;
六代:如心,已归鲁复姓,子一岐。念祖,未归鲁,姓柳。”
根据以上内容记载,可知柳下惠的曾孙展卓与公子子仲同相而后遭诬告而罹难,遭遇灭门之祸,根据族谱所载被杀的就有5人,唯一一个漏网躲过灭门之灾的是柳下惠5世孙展溱,由于当时他在外面成家,听到凶变后,逃避到齐国,改姓柳,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回到了鲁国,恢复展姓,成为现在展姓的祖先,另外一个儿子仍姓柳,应该是现在柳姓的祖先。
根据该家谱记载,柳姓是展溱因避祸而改姓。与柳下惠“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传统的说法有很大的区别,该族谱的发现,也许可能纠正历史上柳姓来源的传统说法。
据查,柳下惠子展喜、孙展庄叔、展虞叔等在史书上均有记载,可见该族谱资料非常可信。过去史书对展喜、展庄叔、展虞叔虽有记载,但不知道他们与柳下惠的明确传承关系,该族谱一发现,解开了许多历史的谜团。
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15代孙展孚在“家藏祖遗简册,遭秦苛政,追焚一空,终日号泣”,读之,作为后人的笔者仍惋惜不已,至今极难看到柳下惠的著作,也许与这次“焚书坑儒”大有关系。
根据该族谱对柳下惠20代子孙有如下记载:“自汉平帝元始元年,山东大旱有蝗虫兼有瘟疫,人死七分,逃灾者十有八九,齐鲁几无人矣。”从上可知道柳下惠20代子孙,遭遇一次天灾人祸,子孙几乎因瘟疫死绝。据家谱记载20代子孙共55人,明载病亡者31人,无后者22人,有后者仅仅5人,21代仅有13人(无子者仍有4人),比前代锐减了四倍。该族谱对21代孙展武有如下记载:“展武,字国柱,号绍光,公性至孝,因父多疾,乐意岐黄之术,随精于医。”也许因为展武的精于医术,20代的展氏族人没有因瘟疫和大旱而死绝,展氏一脉才得以延续,三千年族谱也才因此得以保存。
新发现的展氏族谱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家谱之一,它是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准备与展氏族人共同将它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做好展氏族谱的研究、宣传与保护工作。
根据以上内容记载,可知柳下惠的曾孙展卓与公子子仲同相而后遭诬告而罹难,遭遇灭门之祸,根据族谱所载被杀的就有5人,唯一一个漏网躲过灭门之灾的是柳下惠5世孙展溱,由于当时他在外面成家,听到凶变后,逃避到齐国,改姓柳,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回到了鲁国,恢复展姓,成为现在展姓的祖先,另外一个儿子仍姓柳,应该是现在柳姓的祖先。
根据该家谱记载,柳姓是展溱因避祸而改姓。与柳下惠“食采柳下,因以柳为姓”传统的说法有很大的区别,该族谱的发现,也许可能纠正历史上柳姓来源的传统说法。
据查,柳下惠子展喜、孙展庄叔、展虞叔等在史书上均有记载,可见该族谱资料非常可信。过去史书对展喜、展庄叔、展虞叔虽有记载,但不知道他们与柳下惠的明确传承关系,该族谱一发现,解开了许多历史的谜团。
根据该族谱记载,柳下惠15代孙展孚在“家藏祖遗简册,遭秦苛政,追焚一空,终日号泣”,读之,作为后人的笔者仍惋惜不已,至今极难看到柳下惠的著作,也许与这次“焚书坑儒”大有关系。
根据该族谱对柳下惠20代子孙有如下记载:“自汉平帝元始元年,山东大旱有蝗虫兼有瘟疫,人死七分,逃灾者十有八九,齐鲁几无人矣。”从上可知道柳下惠20代子孙,遭遇一次天灾人祸,子孙几乎因瘟疫死绝。据家谱记载20代子孙共55人,明载病亡者31人,无后者22人,有后者仅仅5人,21代仅有13人(无子者仍有4人),比前代锐减了四倍。该族谱对21代孙展武有如下记载:“展武,字国柱,号绍光,公性至孝,因父多疾,乐意岐黄之术,随精于医。”也许因为展武的精于医术,20代的展氏族人没有因瘟疫和大旱而死绝,展氏一脉才得以延续,三千年族谱也才因此得以保存。
新发现的展氏族谱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最长的家谱之一,它是一笔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准备与展氏族人共同将它申报世界吉尼斯记录,做好展氏族谱的研究、宣传与保护工作。
通告
我通过与大家聊天,收集了以下部分资料(不断完善中),现转发给你们。谢谢你们的同时也请对可能的资料隐私触犯谅!!专供咱们展家聊天的群9394524
1. 感言总结: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血脉宗亲!
很高兴姓“展”这古老而高贵的姓氏 !
同在一片蓝天下,同姓一个姓,我永远支持你,愿我们这个大家庭日益强大,加油吧!
愿与天下展姓宗亲联络,希望展姓家族的亲属们都快加入!
希望展氏子孙都能奋发图强,为振兴展氏而增光添彩!!!
祝愿展氏家族兴旺发达,千秋万代!
本以为姓展的人很少,现在终于找到自己人了,看到有这么姓展我好高兴!
为姓展感到自豪!
寻根问祖!
希望展氏子孙建立“中华展氏联谊会”!
不可思议,看到留言很亲切!
2.各地代表人数宣言:
展翔:保定蠡县人;
展玮:汉族,祖籍河北保定蠡县,后来举家去了湖南,现在在长春就读于吉林华桥外国语大学,不知道自己辈分;
展建鹏:家住河北蠡县,老辈人皆说来自山西小瀛洲;
展云峰:河南鹿邑县人,我们一个村都姓展,只知道我的辈份是:宝,从希、宝、寺、镇、先来的;
展笑:我来自山东省巨野县。这里有几千位展氏子孙,我们的祖先是明朝时期从山西省老鸹窝迁移至此。我知道的辈分从上至下是:自、传、帮、文。我是帮字辈,家谱记录名字是展帮灵,身份证注册的名字是展笑。1993年听说展氏又续了几十个辈份,可惜没有知情人宣传,不知道。目前我的几个堂哥、堂姐在吉林省四平市定居了。我的儿子也是济南市户口。山东巨野、济宁、齐河县,平阴县有不少展姓子孙。20世纪中、前期从山东、河南迁移至东北三省的有不少展氏子孙。
展丙政:我是河南驻马店上蔡县的
展晓东:我来自黑龙江齐齐哈尔,在那里有我门一大家姓展的!我们这一辈是春字!
展晓东:我是辽宁鞍山人,回族,想查家谱!
展晓东:我是辽宁鞍山人,回族,想查家谱!
展可明:我是河南周口人.前些年展家在山东曲阜续家谱,并立碑祭奠先祖,乡人数百参加。我是可字辈,我下面还有振字辈。我所知道最新的辈分为16个:
昭祖贤德
可振加生
显火耀成
万事传明
昭祖贤德
可振加生
显火耀成
万事传明
展来成:展来(昭)成。我是昭字辈的,住哈尔滨;
展有民:陕西省富平展家村人士,我们村的人都姓展,就我们一个村,爷爷是乾字辈,爸爸是发字辈,下面的辈分乱了,名字乱起了;
展传明:山东郓城,汉族;
展望:老家是浙江省武进;
展鹤:老家在吉林,现在在郑州工作;
展放:老家是江苏徐州睢宁的,现在南京工作!谁有展姓的家谱,我们这里的家谱已经失传了,前不久还自己编了一份,现在希望能看到真正的家谱,如果能得到真正的展姓家谱,本人将不胜感激;
展学志:祖籍山东青岛市胶南市,现在长春白山市,我知道的辈分是:廷宗世学礼兴兆;
展(彦)威:祖籍山东泰安市东平县北门展家园,现在在济宁市兖州市,我知道的辈分是:
玉发恩庆彦
志远鸿高达;
志远鸿高达;
展茂才: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孝直镇黄楼村人,我们这边刚续的辈分是30个,我现在知道的只有:
庆广召恩茂
恒修道正翔;
庆广召恩茂
恒修道正翔;
展鹏:召字辈,老家原来也是平阴,最近刚搬到肥城矿务局,高中就是在平阴一中读的,39级,现在在山大读研究生,药物合成专业,二年级了
展昭海:我们这一支展家在黑龙江, 从我爷爷那辈就来黑龙江了,老家是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店子乡展洼村;
展帮征:家在山东荷泽地区巨野县太平镇展屯;
展广超:老家在山东德州市陵县滋镇展家村,现在在济南市中区工作。我们全村都是姓展的。我知道的辈分是朝、培、荣、世、广、有……
3.经过统计我找到的辈分大致有:(空格不连贯,请知情者补充校正)
玉发恩庆彦
志远鸿高达
庆广召恩茂
恒修道正祥
昭祖贤德
可振加生
显火耀成
万事传明
志远鸿高达
庆广召恩茂
恒修道正祥
昭祖贤德
可振加生
显火耀成
万事传明
希宝思(寺)振(镇)先
廷宗世学礼兴兆
自传帮文
朝、培、荣、世、广、有
资料索引:
1、五百年前是一家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民谣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事实。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亦即公元1370-1417年的47年内。从朱元璋到他的儿子燕王朱棣所统治的年代里,洪洞大槐树下发生了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大影响的、惊天动地的事件,那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移民运动。大槐树下的移民代代相传,移民后裔,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已遍及中国和东南亚等国了。
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民国《洪洞县志.古迹》)我国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初移民记载, 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 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这些资料说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
元末明初的移民,涉及到北京、南京、冀、鲁、豫、皖、秦、蜀、吉、辽、黔、滇等省市。洪洞大移民从元末至正年间开始,持续到永乐年间,经历了近5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时最久的移民行动。据史籍记载,明初大移民原因有二:之一是元末40年之久的雨灾、旱灾,造成了山东、河南等地人口大数量减少。公元1344年黄河决口,曹州、汴梁等地人口损失严重。当时的河南省仅存封邱、延津、偃师、登封几个县,沿黄河一线内外的苏北、皖北、山东、河北到处是荒凉、萧条、没有人烟。原因之二是元末明初战争连续不断,加上元朝当局的残酷镇压、杀戮,中原一带出现了许多无人区、无人村,甚至包括北京、陕西、江准一带。而这时的山西境内,政局安定,灾害少见,人口繁衍正常,总数达到四百多万。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后,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接受了当时郑州知府苏琦、户部郎中刘九臬、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实施大规模移民,重点迁往冀、鲁、豫、皖和南京、北京等地。当时山西的移民出发地,就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明朝先后集体移民18次,移民人数100多万,迁往18个省市,500多个县市。在港、澳、台胞、海外华侨中,大槐树下的移民不乏其人。五百多年来,古槐树一直牵系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大槐树后裔的心。在今日河北省有的县内,六个村名叫上耕,当地民谚云:“六个上耕六个庄,都是来自古槐旁”。北京市郊有长子营、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这些村民的祖先是当年从山西长子县、赵城县、洪洞县、蒲州城迁来的。
《赞皇地名资料汇编》记载,自明代洪武、永乐年间到清初,由山西洪洞等地迁来赞皇的居民分散在18个乡,65个村庄,多在槐、济河两岸。河北民间家谱《张文襄公年谱》载:张之洞“先世山西洪洞人,明永乐二年始祖本徙三郭州,三传至端南皮东门内”。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民谣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事实。明代洪武———永乐年间,亦即公元1370-1417年的47年内。从朱元璋到他的儿子燕王朱棣所统治的年代里,洪洞大槐树下发生了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大影响的、惊天动地的事件,那就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人数最多、范围最广、影响最深远的移民运动。大槐树下的移民代代相传,移民后裔,在中华大地上生息繁衍,已遍及中国和东南亚等国了。
据民国《洪洞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和、北平、山东、河南、保安等处,树下为荟萃之所。”并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民国《洪洞县志.古迹》)我国一些历史文献,如《明实录》、《明史》、《续文献通考》等书都有初移民记载, 民间移民记载更为丰富,晋、冀、鲁、豫、苏、皖、 陕、甘等地大量的民间谱牒与墓碑、祠堂碑文也都有在洪洞县大槐树处移民的记载,这些资料说明,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移民,是我国历史上有组织、有计划的一项重大决策。
元末明初的移民,涉及到北京、南京、冀、鲁、豫、皖、秦、蜀、吉、辽、黔、滇等省市。洪洞大移民从元末至正年间开始,持续到永乐年间,经历了近50年,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时最久的移民行动。据史籍记载,明初大移民原因有二:之一是元末40年之久的雨灾、旱灾,造成了山东、河南等地人口大数量减少。公元1344年黄河决口,曹州、汴梁等地人口损失严重。当时的河南省仅存封邱、延津、偃师、登封几个县,沿黄河一线内外的苏北、皖北、山东、河北到处是荒凉、萧条、没有人烟。原因之二是元末明初战争连续不断,加上元朝当局的残酷镇压、杀戮,中原一带出现了许多无人区、无人村,甚至包括北京、陕西、江准一带。而这时的山西境内,政局安定,灾害少见,人口繁衍正常,总数达到四百多万。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王朝后,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接受了当时郑州知府苏琦、户部郎中刘九臬、国子监宋纳等人的建议,实施大规模移民,重点迁往冀、鲁、豫、皖和南京、北京等地。当时山西的移民出发地,就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旁。明朝先后集体移民18次,移民人数100多万,迁往18个省市,500多个县市。在港、澳、台胞、海外华侨中,大槐树下的移民不乏其人。五百多年来,古槐树一直牵系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大槐树后裔的心。在今日河北省有的县内,六个村名叫上耕,当地民谚云:“六个上耕六个庄,都是来自古槐旁”。北京市郊有长子营、赵城营、红铜(洪洞)营、蒲州营,这些村民的祖先是当年从山西长子县、赵城县、洪洞县、蒲州城迁来的。
《赞皇地名资料汇编》记载,自明代洪武、永乐年间到清初,由山西洪洞等地迁来赞皇的居民分散在18个乡,65个村庄,多在槐、济河两岸。河北民间家谱《张文襄公年谱》载:张之洞“先世山西洪洞人,明永乐二年始祖本徙三郭州,三传至端南皮东门内”。
2、“问我祖先来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 ? 大槐树下老鹳窝”
“问我祖先在何处, 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 ? 大槐树下老鹳窝”。洪洞大槐树是闻名全国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海内外数以亿计古槐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几个世纪(六百年来)以来,古大槐树(古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公园内)被当作“家”、被称作“祖”、被看作“根”,被称作“祖”, 被逾为寻根祭祖的圣地,成为亿万古槐后裔寻根祭祖、探本溯源的圣地,成为亿万人心目中的故乡。
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鉴于此,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所以尽管迁往外省外地的移民,并不局限于洪洞一县,但由于在广济寺前的汉植大槐树下集中开拔,所以迁往外埠的移民后裔只记住洪洞这棵大槐树是其故乡。
大槐树楹联
香挹行襟留快饮;
荫清古道倚斜阳。
茶可解饮,碧乳澄香通世味;
亭堪楼迹,绿槐夹道识乡情。
柳往槐来,到此应生离国感;
水源木本,于今犹动故乡恩。
举传嘉树;荫庇群生。
洪洞大槐树移民以范围最广、规模最大、时间最长,被称为“世界移民之最”,其对研究中国移民史、家谱、族谱、根祖文化乃至华夏文明史都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明初从山西洪洞等地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少部分迁往陕西、甘肃、宁夏地区。从山西迁往上述各地的移民,后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诸省。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的大规模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而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仅此一例而已。
3、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概述
刘金抗 编撰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问我祖地在何方,山西洪洞老鹳窝。
山西“洪洞”县对于中国百姓来说,可谓家喻户晓,在中原和北方更可谓妇孺皆知。一个小小的县名,何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这大概是因为:一是洪洞随“苏三起解”的传唱而扬名。二是随明初洪洞移民而被广泛记忆。
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为祖居地,在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这些省人口的外迁而也把洪洞作为寻跟问祖之地,如东北三省、台湾。洪洞大槐树对于这些地区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且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节,紧紧萦绕在脑间心中,为中华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一段记忆,常使人感慨系之。
在长江以北的地方,特别是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等省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把洪洞做为祖居地,在这些地方以外的地方,也因这些省人口的外迁而也把洪洞作为寻跟问祖之地,如东北三省、台湾。洪洞大槐树对于这些地区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单纯对祖居地的一个记忆,而且把这种记忆演化成对故乡和祖先的怀念情节,紧紧萦绕在脑间心中,为中华民族心中留下了悲欢离合的一段记忆,常使人感慨系之。
洪洞大槐树移民分布晋、冀、鲁、豫、陕、甘、皖、苏、鄂、蒙等地,甚至广西、广东、海南也有部分移民,南宁市卢家翎曾说:“《卢氏族谱》载:卢伯庄、平阳府榕木社人,郡在山西省洪洞县,清弘治年间举人,任广西北流知县,落业北流民安冲头村,生三子。至今子孙已有四万余人,遍及广西、广东、海南三省七县。”从明初至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昔日由洪洞迁出的移民,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东北等地区。例如明末吴三桂降清后,被封平西王,他率军转战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清史稿·吴三桂传》),部下士卒大多是冀、豫、鲁健儿,他们大多是古槐移民后裔,多不愿附逆而散居各地。清军入关后,旗民多编入军籍,关外空虚,土地荒芜,为了恢复生产,清政府奖励由关内向关外移民,“顺治十年议准辽东招民开垦,有能招至一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古今图书集成·赋役考》)这项政策,一直贯彻了几十年,从古大槐树迁出的人民,有相当部分再转迁到东北地区。还有一例,在国民党退居台湾时,有相当部分移民后裔移民台湾,台湾《东方杂志》复刊第十五卷第七期载:高阳齐如山先生写道:“吾族乃于明永乐二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去的,清朝末年,有许多河北省的军官重到山西,又寻到大槐树之所在……足见中国人念旧不忘本的心情之浓厚。”陈纪滢先生也写道:“北方多少代以来,一贯证明成祖燕王扫北后,把山西省迤西居民,迁徙至中原,以洪洞县为移民转运站这件事,互相转述,至今不衰,认为这是历史上北方居民的一次空前大迁徙。”台北新店市张学亮先生给洪洞县政府来信说:“我的祖先是山西洪洞老鹳窝人,姓张。属于‘甜菜芽张’。据现今菏泽市地各志记载,我的祖先是于1368-1398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老鹳窝东迁至山东曹州府西北45里李庄集,后又东移二里建村,是为黎阳村。”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鞋小趾验甲形”。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皖北、苏北等地普遍传说,凡是从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有一裂缝,好像是两个指甲,不是古槐迁者,均无此特征,时至今日仍为复形指甲,这一问题还待民俗学者、遗传学者深入研究。据说还有有些移民是被绑押解迁出的,路上如果需要大小便,必须让领队解开绳索,故至今这些地区上厕所仍说成“解手”。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凤。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们迁往各地,因一村不准两一姓,所以兄弟之间为了相互照应,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至今仍有山东某地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
古大槐树处迁民之后裔经过几代、十几代,大都不知道被迁前是何村何地,但都知道“大槐树是故乡”,这一点至今谁也没能忘却。移民在离开大槐树时恋恋不舍,到达新的定居地点后,他们大多栽种了槐树,借以寄托自己对家乡的怀念。河北省河间县申鲁村高氏在自己家门口栽了一棵槐树;保定府西关谢德先开了名叫“老槐茂”的酱菜铺。河南确山县有槐树庙村、大槐树村、槐树庄村。古槐移民更是在家庙祠堂的楹额上铭记了纪念的文字,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山东菏泽固堆袁家祠堂墙碑曾刻有洪武二年袁公正题望槐思乡诗:“昔日从戎驱鞑虏,今朝屯田太行东。洪洞分支老门第,曹州安居旧家凤。古岗植槐三五株,铭记晋中父老情。卧雪传说流千古,后昆霞蔚赛劲松。”河南焦作市刘氏祠堂匾额书:“派衍洪洞。”河南偃师县牛氏家庙大厅的楹联写着:“十八祖平阳世泽,五百年毫西名门。”河南省武陟县小东乡大淘村孙氏牌位对联:“祖洪洞支迁沁左,籍山西裔延河南。”移民们迁往各地,因一村不准两一姓,所以兄弟之间为了相互照应,有一姓分为几个姓者,至今仍有山东某地仍有“回、翟、常,一个娘”、“魏、梁、陈、一家人”、“崇、刘、顾,是一户”、“山东无二郭”等说法。
一、 洪洞与洪洞大槐树概述:
1、洪洞概述
洪洞历史悠久,其由来史志上说法纷坛,而较晚的县志上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雍正年间《洪洞县志》所载,春秋时期,杨、姬姓氏尚未确定.杨之先出自有周伯侨者,以支庶初食采于晋之扬,因氏焉。周衰,杨氏谮称侯号,曰杨侯。…。春秋时为杨侯国.属晋,这就是流传的洪洞县原为杨侯国的缘由。战国时属魏,后归赵;秦汉置“杨县”。隋“义宁元年,改徒杨县于西北十五里,为今洪洞县”。为什么叫洪洞县呢?“因有洪洞镇,故名。相传南有洪崖,北有古洞.镇得名以此。” 一种是民国年间《洪洞县志》所载,“杨侯故址,侯为周同姓。国后灭于晋,子孙迁署,以因为氏。……故址氏秦壁空崖。”同时又记载道:“周杨侯国,文王庶子.伯侨所封。……后灭于晋。”秦置墨扬县,隶河东郡。隋隶临汾郡,义宁二年更名洪洞,取县北洪洞镇为名。关于洪洞古镇,此志有较生动的记载:“洪建在县小雨门外.涧水之南。壁立百尺,逶东袤五十余里。郭景纯游仙诗所云拍洪崖肩者即此。”
洪洞属临汾。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河内重地,洪洞也成为山西之通衢要道。故而也成为移民迁出的聚集之地。
洪洞属临汾。临汾“南通秦蜀,北达幽并,东临太岳。西控汾河”因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为河内重地,洪洞也成为山西之通衢要道。故而也成为移民迁出的聚集之地。
2、洪洞大槐树
洪洞县之所以出名,还和洪洞县的大槐树有关。据民国年间《洪洞县志》裁,“大槐树在广济寺左”。该广济寺为历代贞观二年历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往来香客不断。同时,这里又处南北要道,设有经站。传闻四方的洪洞大槐树就生长在广济夺,相传为汉代所植。积年累月,树大荫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老鹳在此筑巢垒窝,成为大槐树独特的一景。
县志记载:明洪武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处,广济寺设局驻员,大槐树下发结凭照川资,洪洞移民就是从这棵大树下一步一步离开故乡,将大槐树视为永远的故乡。可惜年代久远,明代大槐树,早已和寺院—起毁于汾水,第二代大槐树也以枯萎,可喜的是现在第三代大槐树又已枝繁叶茂。民国二年,县人景大启、刘子林等,募资树碑,以志痕迹. 石碑—丈五尺,宽二尺四寸,碑冠篆刻“纪念”二字,碑阳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大字,碑阴刻有碑文,简述移民事略.并建有碑亭禾茶亭,有“誉延嘉树”,“荫庇群生”等匾额。还刻有诗作:“木本水源流泽长.依依杨柳认村庄,行人还里前踪记.遗爱深情比召棠。”现每年清明举办寻根问祖节,都吸引了大批移民后裔前往认祖寻根。
二、大槐树移民的背景与原因
1、元代残酷统治,农民起义不断,战争频繁,明“靖难之役”,造成北方人口剧减。
元代是封建社会一个最野蛮、最黑暗的朝代。为了加强蒙古贵族的统治力量,元朝实行以蒙古贵族为主.联合汉族地主和色目、契丹等族的上层分子.共同压迫与剥削各族另动人民的政策。为保持蒙古族的生活习惯河生活方式,变大片土地为牧场,又通过“赐地”的方式剥夺农民的土地,农民失去土地,被迫去租种高地租的土地,农民对蒙古族政权越来越不满。元朝统治者还将各族人民强制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包括北方汉人、契丹人、女真人、高丽人)、南人(指南方汉人和其它各族人)。其中蒙古人地位最高,汉人尤其是南人地位最低。还明文规定:高级官吏很少由汉人担任,内外官府,“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商人贰焉”同时在刑法上、科举上,都从备方面限制汉人、南人。特别是不许汉人、南人藏兵器、田猎、习武、养马、祈神、赛衣,甚至不许集市买卖和夜间点订。尤其令人不能忍受的是,蒙古贵族还强迫汉人、南人转化为奴隶,动轨上万家。元顺帝时,元丞相伯颜因农民起义首领朱光卿、棒胡是汉人,竟奏请朝廷,杀尽天下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中以这五姓最多)人。这一血腥恐怖政策终于激起了元末大规棋的农民起义。
公元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起义。同年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起义。随后农民起义军芝麻李、赵均用等攻占徐州,郭子兴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南方彭莹玉(彭和尚)、徐寿辉攻占蕲水(今湖北浠水),建立“天完政权”。
元末明初,中原和长江流域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战争,大量人口死亡。
第一次是刘福通率领的两淮、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的农民十余万与元军浴血奋战十三年,惨遭镇压 ,失败告终。元军在镇压过程中,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过皆屠城,百姓“十亡七八”,连年的战争,中原呈现出“春燕回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凄惨景象。
第二次,是元统治集团内部的内讧征战,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经年之间,凡战数百起。
第三次,朱元璋起兵两淮,南突北战,推翻元统治。连年的征战,绝。”“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烫以来,尽化为蓁荒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朱元璋回老家安微风阳,初建县时也谓:“地瘠民稀,萧萧数椭.仅同村落。不足以供一郡。”
第四次,便是明“靖难之役”。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权发动战争,持续四年,杀掠无数,苏、鲁、豫、皖尤甚 。以至“道路蓁塞.田畴草莽,干村辟荔,魂哭鬼狂”,“东西六七百里,面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公元1351年,白莲教首领韩山童起义。同年刘福通在颖州(今安徽阜阳)起义。随后农民起义军芝麻李、赵均用等攻占徐州,郭子兴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南方彭莹玉(彭和尚)、徐寿辉攻占蕲水(今湖北浠水),建立“天完政权”。
元末明初,中原和长江流域经历了四次比较大的战争,大量人口死亡。
第一次是刘福通率领的两淮、河南、山东、安徽和江苏北部的农民十余万与元军浴血奋战十三年,惨遭镇压 ,失败告终。元军在镇压过程中,手段残忍,无所不用其极,过皆屠城,百姓“十亡七八”,连年的战争,中原呈现出“春燕回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的凄惨景象。
第二次,是元统治集团内部的内讧征战,主要集中在北方的河北、山西陕西等地,经年之间,凡战数百起。
第三次,朱元璋起兵两淮,南突北战,推翻元统治。连年的征战,绝。”“山东、北平数千里沃壤之土.自兵烫以来,尽化为蓁荒之地。土著之民,流离军伍,不存什一.地广民稀,开辟无方。”朱元璋回老家安微风阳,初建县时也谓:“地瘠民稀,萧萧数椭.仅同村落。不足以供一郡。”
第四次,便是明“靖难之役”。为争夺皇位,燕王朱棣向南京政权发动战争,持续四年,杀掠无数,苏、鲁、豫、皖尤甚 。以至“道路蓁塞.田畴草莽,干村辟荔,魂哭鬼狂”,“东西六七百里,面北近千里.几为丘墟焉。”
2、元代中原、北方地区灾害不断,大批民众死亡。
元末明初,中原一带,不但兵祸迭起,旱涝蝗疫之灾也超过了任何一个朝代。
最严重的是水灾。据《元史·王行志》等书记载,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那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比如,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黄河在曹州、汴梁等地三处决口,人民游移多至45.8万余户,河南仅存封邱、延津、登封、偃师几县。而燕、赵、齐、鲁及苏北、皖北等地则是一片荒凉。同年五月.济宁路兖州、汴梁、鄢陵、通许、陈百、临颖等县大水害稼,人相食。八年正月辛亥.河决济宁路。二十三年七月河决东市、寿张,屺城墙、漂屋庐,溺死甚众。26年2月,河北徙,上自东明、曹、濮,下及济宁皆被其害。八月济宁路肥西县城西黄河泛滥,漂没民居,百有余里,德州、齐河县境70余里亦如之。由于当时黄河、淮河多次决口,使中原之地“漂没囚庐无算,死亡百姓无数.衬庄城邑多成荒墟。”连当时的一应治河大臣也说中原地区“连岁饥馑,民不聊生。”这种情况到明初仍不断发生,例如“成祖永乐14年(公元1416年)正月,怀庆、彰德府大水。五月。汉水涨溢,淹没州城;南平、将乐、沙县、顺昌大水;…六月,真定府、获鹿县雨雹。……七月.广信、饶州、衢州、金华大水,坏房台死人畜甚多;…邰光大水.荡舍,漂溺男女数万口…开封府十四州县淫雨,决黄河堤岸,没居民田稼,山东、邹县淫雨,暴水至,坏民庐舍212户:占化县雨,伤田禾;永平府久雨,滦、漆二河溢,坏民田禾庐舍。”
除水灾之外危害较大的是蝗灾。从至正元年到25年:大蝗灾计有18次,中原地区从元统三年到至正末的13年中’就有15次大饥荒。例如至正12年六月,元大名路的“开、滑、浚三州,元城十一县,水旱虫蝗,饥民716980口”至正17年河南大饥。18年“京师大饥,彰德亦如之。”至正19年冀、鲁、豫大饥,通州民刘王杀其子而食之。山东、河南之孟律、新交、渑池出现了“民食蝗、人相食”的惨状。进入明初以后,蝗灾仍不断发生。例如.洪武八年,“河南彰德府安阳等县,北平大名府内黄等县蝗。 “大同太原二府暨山阴诸县雨雹,真定等府、平山等县蝗。”而“成祖永乐十四年……七月
……卫辉府、新乡县、安乐州、通州及顺义、宛平二县蝗。”
同时,危害极大的瘟疫也多次流行于河南、山东、河北、陕西以及南方诸省。至明初永乐14年(公元1416)六月.还有“夏,浙江大旱,疫疠”的记载。洪武年间驸马都尉右柱国曹国公李贞曾上表朱元璋说他的身世:“继而中原兵起,室家无存。独携幼子,避难他方。寄迹于豺狼之区,奔走于荆棘之地。命危朝露,岂意生全。”可见当时兵患天灾之严重。
3、末明初山西相对稳定,人口稠密。
在中原、淮河流域战事频起的时候,表里河山确实相对安定,呈现出难得的稳定,一是中原的农民起义在元军的镇压下很少波及山西,而是山西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有利于人口的繁殖。自隋至宋,山西都保持每平方公里20多人的人口密度,在元初,由于战争人口密度降为3.5人/平方公里,元至正二十八年的人口统计为553938人,由于山西在元政权视为重要基地,因此战争很少波及,到明洪武十四年时人口达到了4030454人,人口密度又达到了25.8人/平方公里的密度。而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即公元1381年,河南人口1891000人,河北人口1893000人,而山西人口4030450人,比河南、河北的人口总和还多30万人。
明初移民的现实原因,黄有泉 高胜恩先生归结为三个:
1、发展生产、提高国力。
明朝初期,对于这种人口剧减,府州生产力大衰退的情况下,明初统治者十分清楚,万分着急,朱元璋对此说的十分明白:“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不单最高统治者朱无际如此认识.几乎朝廷中的有识之士无不有这种认识,地方和中央官员纷纷上书,请求充实空旷之野,发展生产,提高财力。如.早在洪武三年,郑州知州苏琦就提出“时宜三事”,其第三事即“垦田以实中原。”他指出:“十年之间,耕桑之他变为草莽。方今命将出师,廓清天下。若不设法招徕耕种,以实中原。恐日久围国用虚竭。为今之计,莫若计复业之民肯田外,其余荒芜土田,宜责之守令,召诱流移未入籍之民。官治牛种,及时播种,外与之置仓,中分收受。若遇水旱灾伤.踏验优免…”如此则中原渐致殷实.少苏转运之劳,流移之民亦得以永安田野矣。”
2、充实京师、巩固根本。
为防各地豪强做乱,朱元璋效法秦始皇、汉高祖,强迁各地豪强于京师。洪武二十四年七月,朱元璋十分坦白地告诉工部官员说:“昔汉高祖徙天下豪富于关中,联初不取。今思之,京师天下之根本,乃知事有当然,不得不尔。”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后,也开始了有计划的充实北京工作。《明太祖实录》:“永乐元年,令选浙江、江西、湖广、四川、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河南及直隶、苏松常镇、扬州、淮海、庐州、太平、宁国、安庆、微州等府。……殷实大户.充北京富户。”之后,又多次迁徙山西的人民到北京近郊一带。
3、防守边疆、加强国防。
屯田戍边,自汉代以来就是我国防守边疆的一项重要措施。屯田,指汉代以来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兵士和农民垦种的荒废田地。历代屯田有军屯、民屯和商屯。汉武帝时在西域屯田,汉宣布时在边郡屯田,都使用驻军,是为军屯;三国时,曹***在许下屯田,开始由典农官募民开荒种地,此为民屯。应募的农民称屯田客,规定官给牛、种,收获官六民四,如农民自带耕牛则所获对分;至明代才有了商屯。明行中开法,盐商在边疆募民开荒种田,以所得粮草换取盐引.即为商屯。由于屯田组织***强,耕地面积大,能采用先进耕作法,所以产量—般比较高,因而能为期廷积集大批的粮食,从而增强国家的实力。
三、洪洞移民的规模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自明代开始,从宋、金便有,元初不断,而到了明初,则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有政府组织的移民活动。明代的迁民活动,延续了有明一代,不过主要在洪武和永乐年间。清乾隆年间,这种活动还在延续,不过是零星的。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迁出的居民是以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为主之人。根据《明史》、《明实录》的记载,按当时的行政区划,太原府辖州六县二十二;阳曲县、太原县、榆次县、太谷县、祁县、徐沟县、清源县、交城县、文水县、寿阳县、临县、盂县、静乐县、河曲县;平定州:乐平县;忻州:定襄县;苛岚州:岚县、兴县;代州:五台县、繁峙县、谆县;保德州;石州:宁乡县。平阳府辖州六县二十九:临汾县、襄陵县、洪洞县、浮山县、赵城县、太平县、岳阳县、曲沃县、翼城县、汾西县;蒲县;蒲州:临晋县、荣河县、猗氏县、万泉县、河律县;解州:安邑县、夏县、闻喜县、平陆县、芮城县;绛州:稷山县、绛县、垣曲县;霍州:灵石县;吉州:乡宁县、隰州:大宁县、石楼县、水和县。泽州辖县四:高平县、阳城县、陵川县、沁水县。潞州辖县六:长子县、屯留县、襄垣县、潞城县、壶关县、黎城县。辽州箔县二:榆社县、和顺县。沁州辖县二:沁源县、武乡县。汾州辖县三:孝义县、平遥县、介休县。
从现在看,迁出地应是临汾、运城、晋中等地区,太原、长治和晋城等市。可见当时在山西组织迁民的地区是相当大的,除雁北地区外,几乎包括了整个山西中南部。这些地区的迁民临行前,大部分人在洪洞大槐树下,办理迁移手续,领取户部颁发的迁移堪今,叙旧告别,然后各奔去处。
仅史书有确切记载的洪洞迁移活动达18次之多,其中洪武年间迁民10次。洪武六年与九年曾两次“迁山西及真定民屯风阳”。洪武二十—年,往河南彰德和太康迁民;二十二年和二十五年先后往河南迁民两次,总计3次。洪武二十—年,往山东临清、二十二年往山东东昌、先后两次迁民;二十二年,还从沁州往山东迁去自愿应募屯田者;二十五年又往山东迁民,往山东迁民共4次。往京师地区迁民共5次,洪武二十一年,迁往真定,二十二年迁往大名和广平、二十二年又迁往北平、二十五年迁往河北、三十五年迁往北平。洪武二十五年往大同等地,二十八年往塞北(即山西雁北、内蒙古、陕西等长城以北地区)迁民。永乐年间8次迁民全是往京畿地区(即河北、北京、天津等地)迁民的。
杨安样先生曾对大槐树迁民史实做了整理:根据《明太祖实录》、《明史·食货志》、《李善长传》、民国新纂《云南通志》等文献载,明初迁民,主要从内蒙古、苏松嘉湖杭五郡、山西以及其它零星地区迁出。洪洞迁民共十七项,占明初迁民记载六十六项的百分之二十六。现将洪洞古大槐树处迁民十七项分述如下:
1.《明太祖实录》卷110载:“洪武九年十一月徒山西及真定民无产者于风阳屯田”。
2.《明太祖实录》卷131载:“洪武十三年五月,山西民为军者二万四千余户,悉还为民”。
3.《明大祖实录》卷193裁:“洪武二十—年八月户部郎中刘九皋言:今河北诸处,自兵后田多荒芜居民显少……*户部侍郎杨靖曰:…‘山西民众,宜如其言。于是迁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新德(豫)、真定(冀)、临清(鲁)、归德(豫)、太康(豫)等处间旷之地,今自便置屯耕种,免其赋役三年,仍给钞二十锭以备农具。”
4.《明大祖实录》卷197载: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后军督朱荣奏:山西贫民徒居大名、广平、东昌三府者,凡给田二万六千七十二顷;
5.胡广《明太祖实录》洪武二十二年十一月“上以河南彰德、卫平、归德,山东临清东昌诸处土宜桑枣,民少而贵地利,山西民众地狭故多贫,乃命后军督府柬事事李恪等渝其民愿徒者,验丁佃田,其冒名多占者,罪之。复令工部榜渝”。
6.洪武二十五年八月给山西民兵十万人,钞各三十锭,令量牛屯田。
7.《明太祖实录》卷223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宋国公冯胜等籍民兵还。先是上遗胜等往太原、平阳选民丁立都伍,置卫屯田,至是还以所籍之数报之……计平阳选民丁九卫、太原、辽、沁、汾选丁七卫,……每卫五千六百人。
8.《明太祖实录》卷223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后军都督府柬事李恪、徐礼还京。先是命恰等往谕山西民愿徒居彰德者听。至是还报,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徒居者凡五百九十八户。计今年收谷粟麦三百余万石,棉花千—百八十万三千余斤,见种麦苗万三千一百八十余顷。上甚喜曰:“如此十年吾民之贫者少矣”。
9.《明大祖实录》卷236载:洪武二十八年正月,甲寅谴使救晋王桐,发山西都指挥使司属卫马步官军二万六千六百人往塞北筑城屯田。
10.《明太宗实录》卷21载:“永乐元年八月定罪囚于北京为民种田例。先是刑部尚书郑赐都察院左都御史陈瑛等上言……北平、永平、遵化等处境地肥沃,人民稀少,凡徙危罪除……其余有犯俱免,免杖编成里甲,并妻子发北京、永平等府州县为民种田……礼部议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四布政司就本政司编成里甲……上悉从之”。
11.《明太宗实录》卷12下裁: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命户部遣官核实出西太原、平阳二府,泽、潞、辽、沁、汾五州,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以实北平各府州县。
12、《明太宗实录》卷31裁永乐二年九月徒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一万户实北京。
13、《明太宗实录》卷37载:永乐三年九月,徒山西太原、平阳、泽、潞、辽、沁、汾民实北京。
14、《明太宗实录》卷40载:“永乐四年正月湖广、山西、山东等郡县史李懋等二百十四人言愿为民北京。命户部给道里费遣之”。
15、《明太宗实录》卷49载:“永乐五年五月,命户部从由西之平阳、泽、澜,山东之登莱好府州五千户隶上林苑监,牧养栽种,户给道里费一百锭.口粮六斗”c
16、《明太宗实录》卷103载:“永乐十四年十一月,徙山东、山西、湖广流民二千三百余户于保定州,免赋役三年”。
17、《明太宗实录》卷106载,永乐十五年五月山西平阳、大同、蔚州、广灵等府州申外山等诣阙上言:“本处地孬且窄,岁屡不登,衣食不给,乞分丁于北京、广平、清河、真定、冀州、,南宫等宽闲之处,占籍为民,拨田耕种,依例输税,庶不失所。从之,仍免田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