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殷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相关族谱
  • 相关族谱
  • 族谱(计1代,入谱2人)
  • 族谱(计1代,入谱1人)
  • 族谱(计1代,入谱1人)
  • 族谱(计1代,入谱1人)
  • 族谱(计1代,入谱1人)
3689个姓1氏
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5/24 12:52:00
4017字 评价:0
  一、起源源流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帝喾嫡子殷偰(契古写作偰读偰xie)之后裔。
  据《风俗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记载,商朝君主盘庚将国都从奄(今山东曲阜)迁于殷(今河南安阳),故称“殷”或“殷商”。殷商灭亡后,殷商遗民以国名为姓,称殷氏。该支殷氏已有三千多年时间
  ,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该支殷氏早期读音作yī,春秋末期亦改作yan,唐朝后亦皆混淆改姓氏读音作yin。宋朝时,因避宋太祖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的名讳,许多殷氏族人皆改姓氏为汤氏、商氏、戴氏、林氏等。
  源流二
  源于地名,出自发源于河南境内颖川的殷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和《姓氏急就篇》记载,禹州(今河南颍川)古有殷水,原居者有以水名为姓,形成河南中部殷氏一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该支殷氏正确读音作yān。唐朝时,有“磤”字被简笔为“殷”,此后殷氏族人大多随之改用“磤”字读音,其姓氏读音亦随改作yīn。
  源流三
  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北殷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
  据《世本》记载,北殷氏出子姓,即北髦氏,亦称北旄氏。商朝时,有一支崆峒族,居于崆峒国(今甘肃陇东平凉),臣服朝贡于商朝。商人是东来民族,出东夷族一系。商族先世与戎族联姻,所以史称殷戎、戎殷、戎商。商族进入中原后,与周围的土方、犬侯、虎方、羌方、风方等诸多方国交往。史载商族是在夷、戎基础上吸收其他氏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新商族。很明显崆峒族参与这种民族的融合。北殷氏在周武王灭商后,回迁至崆峒山区与原崆峒族合并的一部分遗民,他们后来成为崆峒十二部族联盟中的一部,因居北方,称为北髦、北旄,但其族民皆自称为北殷氏。北殷氏的后裔子孙在秦汉时期,都逐渐省文简化为单姓殷氏、北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殷氏正确读音作yān,唐朝以后亦改姓氏读音作yīn。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完颜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族完颜部,是金国建立时金国国姓,分宗室和非宗室两支,明朝时称为王甲部,以部为氏,是满族著姓之一。后有蒙古族、锡伯族引为姓氏,是女真人加入元籍者,同源同祖。从元朝时期起,逐渐冠汉姓为汪氏、王氏、鄢氏、张氏、完氏、颜氏、赵氏、顾氏、瀛氏、魁氏、殷氏等。在女真完颜氏族人中,有著名的管旗十六大臣之一完颜·殷达呼齐,其后裔子孙皆以先祖名字首音之谐音汉字汉化为姓氏,称殷氏。
  ⑵.满族殷佳氏,亦称音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嘉木湖地区(今辽宁新宾),后多冠汉姓为殷氏。
  源流五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彝族、回族、瑶族、土家族、侗族、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殷氏族人分布,除彝族殷氏自称传承上古之源外,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殷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传播
  殷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十一位,在台湾省则名列一百三十六位,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3%左右。
  历史上殷姓的分布与迁徙
  先秦时期,殷姓活动比较广泛,战国时期的河南的魏国、冀鲁地区的卫国、陕川一带的秦国都有殷人的足迹,但是河南地区一直是殷姓的主要活动地。到秦朝末期,殷姓的主要族群集聚在河内野王(今河南沁阳)。秦汉时期浙江的会稽地区已经有殷姓。西汉初期,殷姓南移到淮河上游的汝南和西华一带,形成著名的殷氏汝南望族。魏晋时期,殷姓由淮河地区向东南迁移,过长江全面进入江南地区。唐宋时期,殷姓亦在江苏形成大族。
  明朝时期,殷姓已散播到全国各地,约有12万人,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三十位。江苏为殷姓第一大省,约占殷姓总人口的36%。全国主要集中于江苏、山东、江西、浙江,这四省大约占殷姓总人口的69%。宋、元、明600余年,殷姓人口主要向东南地区迁移,以江苏为中心的殷姓聚集中心已经形成。
  当代殷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殷姓的人口已近210万,为全国第一百零三(或一百零四)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4%。自宋朝至今1000年间殷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现今殷姓主要分布于云南、江苏,这两省约占全国殷姓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安徽、山东、湖北、河北,这四省又集中了20%。殷姓的第一大省为云南,大约占全国殷姓人口的31%。全国形成了以西南云南、东部苏皖为中心的殷姓聚集区。殷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云南大部、川黔南部、广西西部、陕鄂渝交汇地区、苏皖大部、上海、鄂皖赣交汇地区、甘夏大部、甘肃西部,殷姓在人群中的分布频率约为0.21%,中心地区可以达到1.6%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1.8%,该地区居住了大约48%的殷姓人群。在山东大部、皖苏北部、鄂赣浙中部、湘黔北部、河南东南、重庆南部、广西中部、川甘大部、青海东南、陕宁南部、辽吉大部、黑龙江中部,殷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大约在0.14%一0.21%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5.6%,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1%的殷姓人群。
  
  三、郡望堂号
  郡望
  陈郡:亦称陈国郡,秦朝时期置郡。西汉初期改为淮阳国。东汉章和二年(88年)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汉献帝时改回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太康县、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县、郸城县、柘城县一带地区。三国时魏国将其管辖区域限制在今河南的太康、西华、商水、淮阳、郸城、柘城等县的范围之内,其中的太康县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称阳夏县。隋开皇初年(581年),陈郡废黜,隋、唐两朝时期皆改为陈州淮阳郡。
  汝南郡: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东汉时期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今夏河),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今山东诸城),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今江苏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今山东临沂)。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今山东临沂)。隋朝时期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废黜,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758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国)。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至今已千余年。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
  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依附鲁国,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邳县东部和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632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
  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江苏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雁门郡: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置郡,秦朝、汉朝沿用,治所在善无(今山西右玉),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代县一带。东汉时期移治到阴馆(今山西代县),此后多以雁门为郡、道、县建制戍守。雁门关之称,始自唐朝初期,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朝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
  弘农郡: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治所在弘农县(今河南灵宝函谷关城),其时辖地在今天的河南省内乡以西、宜阳以西的洛、伊、浙川等流域和陕西省洛水、杜川河上游、丹江流域及华山以南的地区。王莽执政时期改名为右扶风。东汉初期复名弘农郡,东汉末年因避汉灵帝名讳改称桓农郡。三国时魏国再次复名为弘农郡。十六国时期的前秦移其治到陕县(今河南陕县)。北魏时期复改恒农郡。北周明帝再改恒农郡为弘农郡,还治弘农县(今函谷关)。隋朝开皇初年(581年)废黜,隋大业初年(605年)复置,移治今河南省灵宝县北部,隋义宁元年(617年)移治到陕县。到唐武德元年(618年),弘农郡彻底废黜。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堂号
  汝南堂:以望立堂。
  琅琊堂:以望立堂。
  东海堂:以望立堂。
  雁门堂:以望立堂。
  弘农堂:以望立堂。
  陈国堂:以望立堂,亦称陈郡堂。
  左冯翊堂:以望立堂,亦称冯翊堂。
殷姓介绍信息修订
  • 她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殷雪梅老师纪念馆
    殷雪梅
  • 思念
    殷天梅
  • 植物生理学家——殷宏章纪念馆
    殷宏章
  • 殷凤琪程羹调纪念馆
    殷凤琪 程羹调
  • 大坤大坤
    殷大坤
  • 殷福生纪念馆
    殷福生
  • 殷夫纪念馆
    殷夫
  • 著名动物病毒学家殷震纪念馆
    殷震
  • 以身挡车救学生的教师殷雪梅
    殷雪梅
  • 殷淑云纪念馆
    殷淑云
  • 殷斌荣先生纪念
    殷殷斌荣
  • 风范大国民
    殷海光
  • 殷毓贤
    殷毓贤
  • 殷氏族谱
    殷建峰
  • 守梅
    殷守梅
  • 男子汉
    殷国华
  • 殷汉光
    殷汉光
  • 殷琼纪念馆
    殷琼
  • 小阿姨
    殷黛蓉
  • 沐恩堂
    殷家其
    2018年December月
    199:35:55
    姓氏评论访客
      殷氏宏秀公子孙
    殷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8年January月
    1314:31:21
    姓氏评论访客
      殷
    殷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7年August月
    311:28:35
    tonesoft访客
      蔌跳胲春盥昊牌http://bbs.xisanqi.cn/thread-447457-1-1.html
      
    殷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6年December月
    120:23:17
    姓氏评论殷志鹏
      我也姓殷。我是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人,西苏村的。我们村几乎全部姓殷,
    殷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2016年April月
    919:12:44
    姓氏评论访客
      我姓殷,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县人。
    殷姓留言
    [现0条]
    经典值0
    [编辑][取消]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殷yin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 姓氏经典留言
  • □殷波:我是湖北襄阳南漳县,…(2015/9/23 8:25:06)
  • 我是湖北襄阳南漳县,祖籍好像是从河南迁移过来,家谱字辈:明伦永发祥!后面就不知道了,我是永字辈。我的qq490091950
  • □访客:河南省尉氏县永兴乡黄…(2014/6/30 23:44:52)
  • 河南省尉氏县永兴乡黄岗村
      据说祖上来自黄河北,现在活着的老人也说不清楚。只知道:
      曾祖父辈中间字克;
      祖父辈中间字存;
      父辈中间字是少;
      我辈中间字是建;
      
      
  • □殷明春:姓氏评论(2014/5/26 12:59:56)
  • 我爷爷殷炳元,父亲殷金虎!我叫殷明春!辈字排序:金明成大力,后面就不知道了!QQ276032267
  • □殷之云:姓氏评论(2013/4/30 16:00:16)
  • 扬州邗江杨寿镇大殷庄发帖的殷姓:江苏省金湖县金沟集镇珍藏有1901年付印木活字《殷氏(攀辕堂,原世德堂)族谱》,先祖从浙江仁和迁来维扬,后徙居高邮天山镇和高邮湖西金沟、塔集一带,谱中记述“国”字辈为第十九世,下面是二十世“正”。“正”字辈向下,谱中规定“舜之定大业,以孝治必昌,允文承厚泽,继武兆遐康”20字辈分字派。只要是攀辕堂支系,一般都遵照这20字排辈。但由于战乱、灾荒、迁徙等因,部分家庭失去联系,加上交通信息不畅的因素,后代的字派大多更改或另定,而先祖的名讳不会变。如果有寻根念祖、溯源祭先的愿望,请发帖联系或来人查询,我们保证热情接待!
      联系电话:1350523208913852312210
      1890523208915195512829
      邮箱:jhclyzy@163.com
      联系地址:江苏省金湖县残疾人联合会
      殷之云
      金湖县金南镇金沟集镇殷正学
      金湖县银集镇高沈村殷舜高
      
         辈分,恒长久国正,等等,
  • □堂家:姓氏评论(2012/12/30 13:54:45)
  • 我是济南章丘的,我的堂字辈,下面是,连、玉、青、云,我的qq251726042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4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