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5/4 15:37:00
共1454字 评价:1
共1454字 评价:1
一、姓氏源流
聂姓来源有四:
1、聂,卫邑(今山东茌平县西,一说河南清丰县北),春秋时卫大夫食采於此,因氏。又,《广韵》、《韵谱》、《姓解》、《姓氏急就篇》等均作楚大夫食采於聂,必误。楚有摄叔,而无聂叔。
2、宋时犹太人入中国,其后裔在元、明时均采用汉姓,其中有聂氏。
3、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
4、土家族姓。
二、迁徙分布
关于聂姓之确切发源地,由于众说纷纭,今无从考证,但聂姓发祥于今豫鲁一带应无疑义。见诸史册的第一位聂姓人是战国时的聂政,为韩国轵(今河南济源西南)人,其后西汉有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聂壹(一作聂翁壹),东汉有颖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聂季宝,另有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后为廷尉的聂尚。表明在东汉之前,聂姓基本以北方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地带。魏晋南北朝时期,聂姓在今山西的夏县一带发展迅速,并呈现族大人众,枝繁叶茂之势,于是产生了聂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河东郡。另外,由于此际社会动荡,聂姓已有播迁江南者,其中落籍于新安江流域的聂姓,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聂姓新安郡望。此际见诸史册之人物有三国吴人聂友,乃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朝梁有聂松,可见此际聂姓已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一带。隋唐之际,聂姓在上述两大郡望依旧繁衍兴盛,并以两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播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聂姓以南方人居多,而且今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尤其是南宋偏安临安之后更甚。南宋末期,由于北方已由夷族统治多年,相对南方较为稳定,聂姓繁衍出现新特点,即北方发展平稳,南方避乱播迁。元末,由于军阀纷争,瘟疫流行,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饿殍遍野,赤地千里。朱明王朝一统天下后,为恢复当地经济,强行从战火波及不到的山西进行移民。于是,山西聂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之聂姓有迁台者。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今四川、重庆人口锐减,后湖广填四川时,有两湖之聂姓入川。清代以后,聂姓分布更广。如今,聂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聂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
三、郡望堂号
【郡望】:
1、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2、新安郡,晋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西);
3、清河郡:清河之名始于汉代。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清河郡(治在清阳县,即今河北省清河县地),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
【堂号】:
1、悯农堂:唐代进士聂夷中,很同情农民,写有《悯农诗》(二月卖新丝,五月舂新谷。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脍炙人口。
2、垂裕堂:湖南衡阳县金兰镇双厚聂族的堂号,人口5万。
3、光裕堂:江西丰城、湖南衡山后山、常宁松柏答家洞等聂族堂号。
4、崇德堂:江西樟树、湖南衡山前山的荆林聂族堂号。
5、三礼堂:湖北监利聂族的堂号,人口7万。
6、赐书堂:
7、环溪堂:
8、河东堂:荆林聂族、升山聂族等堂号。
9、崇本堂:江西泰和县塘州镇桃源聂族堂号。
10、现居青海省民和县松树乡一带有一小部分聂氏家族。
11、理学堂:湖南省武冈市稠树塘镇杨柳村聂族堂号。
四、宗族特征
1、聂姓家族优异无比,人才济济。不但节义之士满载于他们的家谱之中,而且出了不少的名臣良吏和饱学之士,留给千秋万世的子孙以无尽的光辉。
2、现当代聂姓多将领。除音乐家聂耳外,共和国共有四位聂姓将帅。大名鼎鼎的聂帅荣臻,还有中将两位,他们是湖北礼山人聂凤智,安徽阜南人聂鹤亭,巧合的是,此三人均卒于一九九二年。另有少将聂济峰河北晋州人。
聂姓来源有四:
1、聂,卫邑(今山东茌平县西,一说河南清丰县北),春秋时卫大夫食采於此,因氏。又,《广韵》、《韵谱》、《姓解》、《姓氏急就篇》等均作楚大夫食采於聂,必误。楚有摄叔,而无聂叔。
2、宋时犹太人入中国,其后裔在元、明时均采用汉姓,其中有聂氏。
3、清满洲人姓,世居辽阳。
4、土家族姓。
二、迁徙分布
关于聂姓之确切发源地,由于众说纷纭,今无从考证,但聂姓发祥于今豫鲁一带应无疑义。见诸史册的第一位聂姓人是战国时的聂政,为韩国轵(今河南济源西南)人,其后西汉有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聂壹(一作聂翁壹),东汉有颖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聂季宝,另有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后为廷尉的聂尚。表明在东汉之前,聂姓基本以北方为其繁衍发展的中心地带。魏晋南北朝时期,聂姓在今山西的夏县一带发展迅速,并呈现族大人众,枝繁叶茂之势,于是产生了聂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河东郡。另外,由于此际社会动荡,聂姓已有播迁江南者,其中落籍于新安江流域的聂姓,经繁衍发展,逐渐形成了聂姓新安郡望。此际见诸史册之人物有三国吴人聂友,乃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朝梁有聂松,可见此际聂姓已南迁于今江苏、浙江、江西、安徽一带。隋唐之际,聂姓在上述两大郡望依旧繁衍兴盛,并以两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播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聂姓以南方人居多,而且今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均有,尤其是南宋偏安临安之后更甚。南宋末期,由于北方已由夷族统治多年,相对南方较为稳定,聂姓繁衍出现新特点,即北方发展平稳,南方避乱播迁。元末,由于军阀纷争,瘟疫流行,使中原、华东、中南各地饿殍遍野,赤地千里。朱明王朝一统天下后,为恢复当地经济,强行从战火波及不到的山西进行移民。于是,山西聂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明中叶以后,沿海之聂姓有迁台者。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今四川、重庆人口锐减,后湖广填四川时,有两湖之聂姓入川。清代以后,聂姓分布更广。如今,聂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湖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聂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
三、郡望堂号
【郡望】:
1、河东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2、新安郡,晋改新都郡为新安郡,治所在始新(今浙江淳安西);
3、清河郡:清河之名始于汉代。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置清河郡(治在清阳县,即今河北省清河县地),因境内有清河流经而得名。
【堂号】:
1、悯农堂:唐代进士聂夷中,很同情农民,写有《悯农诗》(二月卖新丝,五月舂新谷。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脍炙人口。
2、垂裕堂:湖南衡阳县金兰镇双厚聂族的堂号,人口5万。
3、光裕堂:江西丰城、湖南衡山后山、常宁松柏答家洞等聂族堂号。
4、崇德堂:江西樟树、湖南衡山前山的荆林聂族堂号。
5、三礼堂:湖北监利聂族的堂号,人口7万。
6、赐书堂:
7、环溪堂:
8、河东堂:荆林聂族、升山聂族等堂号。
9、崇本堂:江西泰和县塘州镇桃源聂族堂号。
10、现居青海省民和县松树乡一带有一小部分聂氏家族。
11、理学堂:湖南省武冈市稠树塘镇杨柳村聂族堂号。
四、宗族特征
1、聂姓家族优异无比,人才济济。不但节义之士满载于他们的家谱之中,而且出了不少的名臣良吏和饱学之士,留给千秋万世的子孙以无尽的光辉。
2、现当代聂姓多将领。除音乐家聂耳外,共和国共有四位聂姓将帅。大名鼎鼎的聂帅荣臻,还有中将两位,他们是湖北礼山人聂凤智,安徽阜南人聂鹤亭,巧合的是,此三人均卒于一九九二年。另有少将聂济峰河北晋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