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192字 评价:0
本卯氏宗祠由广西桂林市卯兴明于二00五年十一月十九日建立,捐资200元,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卯屯村卯伟伟积极支持捐资100元,建祠的目的是为卯姓族人提供交流信息,联系族人感情的平台,绝无商业行为,请各位仔仔细细阅读---[新浪网同万家姓维客计划]中的有关宗祠建立条款,以免造成误会.欢迎各位卯氏族人凭经济能力捐款,使[卯氏宗祠]文字容量更大,成为卯姓永久性的宗祠.特别提醒:请大家注意阅读[卯姓留言]栏目,留言的族人请你们首先介绍自己的出生地[省,市,县,乡镇,村]或现居地,特别是卯姓族人聚居的村落要重点介绍,以便全国的族人了解卯姓的分布,聚居情况.关于宣传卯姓的网站地址请点击我在后面留的网址即可上去阅览!!!
我是卯兴明,属昌字辈,属虎,出生于1962年十月,祖籍贵州省威宁县金钟镇旁冒水村,海拔2000余米,为贵州屋脊,父辈迁居广西桂林市四十余年.根据威宁县郊草海边卯家沟先祖石纳将军墓碑记载:吾祖原姓石,于明朝洪武14年间[即公元1381年]随沐英征云南从陕西平凉府迁居到云贵高原的乌撒,吾祖立有战功被朝庭封为将军,统领乌撒卫所,并赐三卯之地屯田戍边,洪武皇帝赐姓卯,历经600多年繁衍生息,卯姓家族遍及云贵高原,至今人口近十余万,主要分布区域:贵州省威宁县,赫章县,纳雍县,织金县,大方县,修文县.毕节市,六盘水市,安顺市,六枝县.镇宁县.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彝良县,会泽县,鲁甸县,永善县,镇雄县,富源县,宣威市,曲靖市.四川省的金阳县,德昌县,西昌市,历史上乌撒[地区清以后改威宁府]是以彝族苗族为土著,元朝时迁入回族,故现在称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现散居云贵川的卯姓子孙均从威宁县迁出,根据[明实录]记载,明洪武15年[即1382年]正月,置乌撒卫,隶云南都指挥使司.明王朝统治西南地区时期,当地土著举行多次反叛朝廷的起义,卯氏先祖作为地方卫所的军事长官被多次派往云贵高原周边平叛守城,故卯氏族人在征讨过程中散居于云贵高原各地。略懂历史的人都知道,明朝以前没有贵州这个行政区划,唐,宋时期云南只是臣服中原王朝,不向中原王朝纳税,实际上属于半独立状态,唐朝时期为南诏王国,辖境包括今越,老,缅交界的一部分,贵州西南部,广西西部等。宋朝称大理国,都城在叶榆[即今大理古城],元朝时才归中央王朝统治80多年,威宁地区历史上曾属于云南,四川管辖,元朝以前归大理国.因此,威宁地区地处中央王朝的统治边关,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可以想象卯氏祖先戍边时是多么地艰难!
据了解,在陕西省榆林地区,甘肃省武都县[现属陇南市武都区],武都地区,卯姓分部较广,历史上大部分属平凉府管辖,主要聚居在武都的马街乡卯家鞍子村,鱼龙乡的卯家庄.陇南康县的长坝镇,定西市渭源县,通渭县.兰州市的永登县.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卯屯村有几百卯姓聚族而居,我非常希望西北,北方地区的卯姓族人能与我联络,共同探究卯氏族源发展问题,山东省的单县蔡堂镇郝庄村,安徽省的临泉县姜寨镇卯庄村,河北省的唐山市丰润区王官营镇皈依寨村都是卯姓聚居地.请你们看到后与我联系!我的电话:13517837678,QQ:623159241
目前,卯姓在全国的知名人士有: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著名食用菌专家卯晓岚[陇南武都人],云南省迪庆州委书记卯稳国[曲靖富源县人],西藏林芝地区行署副秘书长卯昌华[--].卯辉--四川省建设厅风景园林处处长.卯静儒--中国台湾中正大学课程研究所暨师资培训中心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中华影视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1997年,在美国威斯康欣大学迪逊校区获哲学博士学位.历史名人:清咸丰年间在云南昭通参加李永和,蓝朝鼎起义的领袖人物之一卯得兴见[清史稿列传一百九十三,二百十七]中的记载.孝子卯观成,云南昭通人[清史稿列传二百八十四孝义]有记载.
补叙:
现将位于贵州省威宁县郊卯家沟先祖墓碑文录下:
明代皇封定海将军先祖石纳卯公之墓。
孝男卯京,卯东,媳安氏,李氏,族间---威宁,赫章,毕节,织金,昭通,镇宁,水城,六枝,巧家,宣威,会泽,同立。
落款:公元1987年春月吉日修复。右碑文:
卯氏门中世代厚蒙恩
[--][--]皇封姓氏源宗派谱,享受皇恩,传流后裔,世代垂记。从来滇黔二省本是偏劈边远之处,于今始祖现属为宰于斯矣。
[--][--]始祖公石纳,母刘氏启蒙开业,原系陕西平凉府回民居住地名柳树巷大牌坊人氏,素行为人端方正直,讲武习射智勇超常,时遇元世祖之酷虐,徒遭乱臣陈友亮反叛之诛民又将洪武追赶至江南交峰大战,有始祖石明迁见状,单身独马奔江南大槐树下堵截,敌帅败走救得武主归朝登龙位护玉玺,封文武将官,安民治国,即出诏选举始祖辅朝保驾,持掌权令,提军调帅。洪武六年,蒙恩奖赏提名设宴问姓开掌指日更改为卯。
[--][--]武主洪福大,以始祖有功大臣封为定海将军,祖母封为二品夫人,于洪武十四年,始祖同沐国公钦命奉旨专剿讨罪,征南战北镇守主理乌撒卫,养兵息民,建修城廓。启本准奏置官庄,站立城搂赏赐三箭之地卯京公祖聪明尽忠报国安天下而不摇,定社稷而益稳,封为灵武将军。
此先祖墓冢高三米,宽十米左右,并排有卯东,卯京及夫人安氏,李氏墓碑,墓前有康乾至民国时期卯氏后裔墓冢二十多座,碑文清晰可辩,整个祖墓地占地一亩多离著名的高原明珠草海不足百米墓地地势较高,可远眺草海,一览无余。
墓地旁住有卯姓人家几十户,字辈比金钟镇小二,三代左右,此卯家应为守墓族人的后代。
吾祖墓前立有四排高四米左右石柱,石碑,年代为清朝中晚期,由此可见清朝时卯氏家族还是有些实力的。从墓冢规模来看,吾祖公贵为地方军事长官不容置凝,在乌蒙山区也是少见的。现将石柱上对联摘录如下:
第一排左:功镇前朝德泽远,右:名流后裔桂兰芳。
第二排左:坤道常新地道远,右:闺中秀德月中明。
第三排左:青山秀乘风巩固,右:绿川绕万水四环。
第四排左:祖宗明德显矣,侧面:青山水秀千秋盛,右:子孙勿听引之。侧面:先祖陵墓万代春。
石碑上的文字我没有记录,大意是族人的公益记载,譬如修墓,捐款,墓地管理条约等。
值得说明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新立的石纳公碑文,字句不够通顺,错字不少,除个别错字我改动外,其余按原文摘录,请谅。从祖墓碑文采可以看出卯氏先辈的文化水平。
我殷切期望能有更多的卯氏族人来参与卯氏族谱的建立,共同探索研究,争取将来修一本综合全国信息的卯氏族谱。
根据贵州威宁县[卯氏族谱][1986年修订版]记载,特摘录卯氏族谱字辈如下:
[--][--]世宗陞应祥建阳有荣启寅文开岱廷昭照时昌升明光永亮钟龄祯毓秀兴国复安邦洪龙跃海宇武德树朝纲良翰培贤士奇才献法章春锦继远煜嘉宴庆云洲孝贵承志睿俊鹏广积辉
注:此字辈请西北,北方地区的卯氏家族族谱可与它对照一下,看看有什麽历史联系与不同。
附录:
明朝乌撒大事记: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朝廷遣征南将军傅友德分遣郭英,胡海洋率兵五万由四川永宁向乌撒开进.
十二月,傅友德攻克乌撒,筑乌撒城,授实卜为乌撒知府.隶云南布政司,乌撒归附明朝.
洪武十五年[1382年]正月,置乌撒卫,隶云南都指挥使司.
四月,乌撒,乌蒙,芒部,东川土司叛乱,朱元璋诏谕傅友德等会剿.
六月十四日,朱元璋以云南虽平,诸族尚未尽服,赦安陆侯吴复,平凉侯费聚:"凡乌撒,乌蒙,东川,芒部,盘江,关索岭诸蛮,悉除荡之.''傅友德大败乌撒土司,斩首三万余级.
洪武十六年[1383年]正月二十五日,以云南所属乌撒,乌蒙,芒部三府隶四川布政司.
二月十七,乌撒,乌蒙,东川,芒部等土司首领120人入京朝见,贡献方物.
五月初一,朱元璋诏赐乌撒女知府实卜,乌蒙,东川,等知府朝服一通,常服一袭.
洪武十七年[1384年]五月初四,改乌撒,乌蒙,芒部三府为军民府,定赋税.
洪武十九年[1386年]二月初三,朝廷用2万2千6百两白金在乌撒市马,得马755匹.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乌撒全境开辟,分置五所一卫,各设流官治理.诸官大兴屯垦,乌撒共设四十八屯.
永乐十二年[1414年]改乌撒卫,乌撒后所隶贵州都司.
永乐十五年七月十七[1417年8月28日],设乌撒军民府儒学.洪熙元年[1425年]四月十六,裁乌撒军民府儒学.
宣德八年[1433年]六月十五,四川都司掌管都督得甫等奏:"比以乌撒,乌蒙二府土官知府禄昭禄尼争地仇杀,遣行人章聪侯,王进奉赦往谕,皆服.''
正统八年[1443年]正月十二,朝廷命都指挥佥事张任,张景任贵州都司,干羽掌乌撒卫事.
同年,建乌撒卫学.
正统十一年[1446年]十一月初四,革乌撒军民府在城递运所.
景泰六年[1456年1月15日]十二月初八,以屯田被灾故,朝廷命令停征乌撒等卫今年子粒二千六百七石,到下年成熟时再继续征纳.
弘治十四年[1501年]闰七月,乌撒地震:"自闰月二十七日雷雨不止,至二十九日水涨,山崩地裂,山鸣如牛吼,地陷涌出清泉数十,冲坏庐舍,桥梁及压死人口,牲畜无算.''
嘉靖七年[1528年]三月二十三,芒部,乌撒,母响苗夷陇革等攻劫毕节屯堡,焚烧庐舍掠土民,守臣以闻,兵部复请得旨,兵备守巡以下俱往奉戴罪,命贵州,四川镇巡官督兵剿之.
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初一[1565年4月一日],乌撒卫地震有声.
万历十四年[1586年]二月二十五,乌撒卫朋圯城垣兴工修理.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秋八月,乌撒大霜,西门地震.
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乌撒土目安效良叛附贵州宣慰同知安邦彦反明,九月,攻陷乌撒卫城,指挥管良相合家自焚,军民残杀殆尽.
天启二年[1622年]正月,都司杨明廷率兵三千至毕节,被乌撒土目伏兵阻截,明廷兵败.
四月,乌撒土目安效良围攻卫后所,水西,盐仓以兵相助,参将尹启易急往解救,斩首六,七十级,效良兵败,烧焚沾益州城,退去.天启四年[1624年]朱[-]元移兵讨平乌撒,部议拨乌撒卫后三所军屯铺堡地面归沾益管辖,后三所遂隶云南.
摘录:清朝大事记:
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将洪承畴追南明王永历帝于云南,四川乌撒,乌蒙等地先后归附.
康熙三年[1664年]三月,水西安坤反清,乌撒随之起兵.
康熙四年[1665年]吴三贵平定水西,乌撒.
康熙五年[1666年]二月初一,改乌撒土府为威宁府,隶贵州省.
同年七月,乌撒陇氏复叛,吴三贵命左都统吴应麟,总兵官马宁等进剿,生擒陇氏及夷兵万余人,乌撒悉平.
康熙六年[1667年]二月二十五日,设威宁镇,以总兵官塔新策为镇总兵官.
康熙七年[1668年]七月初二,清廷以贵州新设大定,平远,黔西,威宁四府均属苗户,暂免编丁,其地亩照卫田征粮.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降大定为州,裁毕节,赤水二卫改为毕节县,改永宁卫,普市所为永宁县,废乌撒卫,大定,平远,黔西,毕节,永宁隶威宁府管辖.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五月至八月,水灾."自五月至八月止,泛滥漂没,荞麦不登..
雍正七年[1729年],升大定为府,降威宁为州,隶大定府.同年,割威宁可渡河之西隶云南.以河为界.乌撒土目莫幕黑夸叛,总兵官哈元生大破于威宁州西北境.
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十九,增设威宁州得胜坡巡检一员.
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五月初六,威宁州地震:"初六七八每日地动一次,如海波同.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月,威宁州"地四震.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威宁州西南马摆地裂.
咸丰七年[1857年]七月,威宁州水灾:"雨四十余昼夜,划海水涨至城南斗老阁门外,
同治三年[1864年]三月,云南昭通回族首领锁朝升,马士俊等袭陷威宁州城,知州张炳坤逃遁.
光绪十七年[1891年],岁饥.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威宁州水灾:"大雨,自五月起至十月止,五谷不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威宁州大饥:掘蕨尽,食松根.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基都教循道公会和内地会,分别在石门坎,葛布建立.
中华民国:
民国二年[1913年],改威宁州为威宁县[一等县],下辖十里.
民国五年[1916年],将县属十里改为十个团防局.
同年,西南各省联合兴师北伐袁世凯.威宁县府令赫章团总彭兰香主办滇督唐继尧援川过境军务.
民国六年[1917年],胡小易开采稻田坝黑山坡铜矿.
同年,县境发生地震.
民国八年[1919年]6,7,8月,大饥,疫疠,死亡无数.
民国十三年[1924年]六月,连日大雨,蛟水涨发,自庄子上老屋基沟内起流至耿家坝大河边,计长200余里,所有河岸两旁禾苗冲坏,不能垦复田地220余亩.
是年,苗勃然,王祖彝篡修[[威宁县志]]历时22年,终于脱稿.
是年,调查县行区划,按东,西,南,北方位将全县划分为16个区.
民国二十年[1931年]设地方自治促进会,废除保甲制,改为乡,镇,闾,邻.乡设乡公所.,镇设镇公所.
民国21年[1932年]废除乡,镇,闾,邻,恢复保甲制,取消原方位区名称,以数字为序,共设16区.
同年,设毕[节]威[宁]水[城]矿务局,稻田坝黑山坡铜矿改由官办.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二月,地震,受灾两万人."城墙倒无数,四方井学校,教堂倒塌二,三幢.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三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六方面军团长征路过威宁.
是年,宣[威]昭[通]公路开始修筑,于威宁征民工数万.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1日,设县司法处.
同年,县政府颁布[威宁县取缔妇女裹足法]11条,通令执行.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1日,威宁县参议会成立.
民国37年[1948年]3月11日,县城新市街路开始动工修筑.
同年10月9日,县属石门坎发生5.75级地震.
解放后:
1949年12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毕节军分区派驻独四师军代表王国栋抵达威宁.
12月17日,国民党独四师师长兼威宁县县长马崑率部1000多人,在威宁宣布起义.
1950年2月1日,中共威宁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王国栋任县委书记兼县长.
据文献记载:"威宁,乃于清王朝平定水西土司安坤,乌撒土司安重圣之后得名,其意在于宣扬清王朝之"国威即"威震而后安宁[参见清史稿].
威宁,位于贵州省西部边沿,隶属毕节地区,西南北三而受彝良,昭通,鲁甸,会泽和宣威诸城环抱.东北连赫章县,东南接水城特区.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105公里,总面积6317.29平方公里.人口105万.除河谷地带高差较大外,海拔2000米以上的半凉山和凉山地带,地势相对平缓,可耕地较多,并有大片天然草场.从全县来看,由于海拔高[最高处2853米,最低处1234米]气温低,[年平均温度10.6度],冬春干旱,夏秋多雨,无霜期短,[为208天最短144天].
过去威宁城郊,古树参天,林荫夹道,城郊南北,草海泛泛;当晨曦初布或晚霞横陈之时,金碧相映,水天一色,有似火海之烛天,山岳屋宇也不免为之赤透矣.须臾清风徐来,归雁长鸣,至于星月交辉之时,雾帘轻垂,则又是一番景色,时人有诗曰:
风饮龙泉第一山,脱冠饯别两分难,
渔人闹市三江口,六桥烟柳遇神仙,
野马腾郊青草地,铁琐孤舟一只船,
醉饮葡萄沾美酒,四水东流永不还.
[参见:威宁十年-物阜风光好第二页]
这首古诗虽不尽威宁全貌之美,却也勾画出它古朴纯风,青山秀丽的诗情画意.
摘录:
<<西北史地>>1997年第四期:武都县,周秦为白马氐羌地,秦置武都道,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置武都郡,道.为少数民族聚居的郡而设县.师古曰: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马氐至天池大泽,故称武都.故址在今西和县洛峪乡.东汉武都郡治移下辨[今成县西].永嘉之乱后为杨氏所据.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置武都郡于石门县.石门以有天然石门坎而名.又设两当,赤万两县.公元446年又置武[阶]郡,郡治地以拾级而上得名.后魏置盘堤县,"以盘堤山得名"西魏大统元年[535年]职武州,因远离天池大泽省"都",以扬武为州名.北周改两当为覆津县.改石门先为将利县.唐景福元年[892年]更武州曰阶州,治兰皋镇[在康县境].阶州之名据乾隆<<阶州志>>说"因旧城地处陡峻,由城门而上如升阶然".金元仍之.明洪武四年[1371年]降州为县."五年[1372年]建千户所城于万寿山东,即今治".1377年复为州.1913年改阶州为武都县,县名始于郡名,县名沿称至今.
<<武都县志>>[1998年版,曾礼主编,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第十三卷人物:据武都[明代阶州]旧志记载云:"卯在东,明代阶州人,其人美丰仪,善谈论,志操轶群."授中城兵马左右,录请不避权贵,后迁河南府.
<<武都县志>>风景名胜中记载明代嘉靖已丑年间龙门郡人卯希恩和卯希雍在武都万象洞的题留:"万象森罗"--[--]空深邃出人寰,万象森罗一洞天.玉乳妆成千载景,石津滴就万古幡.天容有窍开幽洞,玉井市门接代涎.行进仙象无觅处,归来不觉兴无边.
据武都县卯氏流传"先有卯家坟,后有阶州城".的说法.民国和解放后卯家祖莹地被数次征用修建政府办公大楼及招待所.原卯家阿婆庙文革时期被砸毁现重修于卯家山.
二00六年四月五日,来自云,贵,川的卯氏族人300多人聚集在威宁草海边的卯氏祖莹地举行祭祖仪式,场面空前壮观,声势浩大.云南省有昭通,会泽,彝良,宣威,鲁甸,永善,罗平.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贵州省毕节,六枝,水城,镇宁,赫章,以及威宁各乡镇的族人.最高龄的族公卯照先83岁来自镇宁城关镇东门外治安村,此次盛会承蒙威宁的卯氏族人的精心策划,组织,捐资才使得各地区的卯氏族人欢聚一堂,畅叙亲情.我们不会忘记他们:卯照升,卯升煜,卯升明,卯升奎,卯升刚,卯升文,卯昌举,卯昌华,卯玉成,卯时银,卯时宝,卯时能...........你们将永载家史,族人铭记.
很高兴看到卯氏族人空前的团结,族人间血浓于水,很感动族人间无论职务高低,不分贫富均能以诚相待,特别感谢卯时锦族叔能在百忙之中参加此次祭祀活动.特别感谢远道而来的族人们,云贵高原,交通艰险,你们不辞劳苦,值得我敬佩!在祖莹面前你们虔诚的叩首礼,使我们的心灵又一次得到净化,家族一定会兴旺!卯氏后人一定能再造辉煌!
据这次不完全统计,云贵川卯氏族人约15000户,人口八,九万,主要聚居地为威宁县,昭通市,毕节市,曲靖市,六盘水市等辖区.
我已经在[中国家谱网论坛]网站中的[寻根问祖]栏目将卯氏的历史资料和有关照片放进里面,供全国的卯氏族人欣赏,请马上点击上去看哦!中国家谱网:
http://www.china-stemmata.com/bbs/showbbs.asp?bd=6&id=3077&totable=1
卯氏家族像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