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0字 评价:0
一 姓氏源流 劳氏起源于汉代,是一个以山为氏的姓。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岛市东面的海面上,有一个有名的风景胜地——崂山。崂山在古代的时候称为劳山。居住在崂山的人一直自为体系,很少去与外界的人交往。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方士徐福带领着5000童男童女出海访仙,就是从崂山上的船。居住在崂山的人一直到西汉时才开始与外界的人交往,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们成为了汉王朝的百姓。汉王朝在这个时候赐他们为劳姓。世代相传。 二 迁徙分布 劳氏望族居住在武阳(今河北大名县东部)、松阳(今浙江松阳县东)。 三 郡望堂号【郡望】 1 武阳:隋代的时候将魏州改为武阳郡,唐代的时候又改为魏州。相当于今天的河北、山东、两省之间的地区。 2 松阳县:在今天的浙江岁昌县。 四 历史名人 1 劳泉:清代诸生,字平甫,仁和人。他和劳革两人专攻历史书,在当时很有名气,人称“二劳”。 2 劳夷:唐代贤士。 3 劳因:宋代良臣。 4 劳钺:字廷器,明代进士,江西德化人。历任江浦、临江、山阳三县,政绩很好,深得百姓的拥护。后来迁任湖州太守。 5 劳彦远:三国时期著名的宦官。
二 听说还有一支劳姓的先祖是蒙古人,在元末迁移到浙江劳山,指山改姓. 道光进士清总督劳崇光(1802-1867)是这一族人的名人,后人大多在长沙和广东.广西.
三:劳氏得姓有一可靠之说。西汉年间,南越王赵佗(都城设在现广州),为了民族统一伟业,深明大义,两次归汉。汉文帝刘恒龙顔大悦,仍册封赵佗为南越王,并对赵佗之子赵森罕以“助父归顺,有功于国”予褒奖,封土东海劳山(现今山东青岛崂山),赐姓劳氏。赵森罕授帝赐姓后,改名“劳定国”,铭感帝恩,带领一支赵姓宗室,从此定居劳山,始开劳姓之早。赵劳两姓可谓同根同源。现在,很多地方两姓都合祠祭拜先祖。
馨香祷祝:我劳氏宗室六畜兴旺,百福并臻,和睦团结,子孙绵延,似东海万里更长流,如崂山千丈比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