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
姓氏
族谱
搜索
历史
地域
服务
导航
首页
录姓
介绍
渊源
留言
族谱
主父姓导航
纪念
族谱
留言
渊源
地图
介绍
姓氏维客
姓氏介绍
|
修订
修订
|
族谱概况
Netor直通车
主父氏建谱
主父氏建馆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相关族谱
相关族谱
中华主父姓氏
(计3代,入谱7人)
族谱
(计1代,入谱1人)
主父氏族谱
(计1代,入谱1人)
主父氏族谱
(计1代,入谱1人)
主父氏族谱
(计1代,入谱1人)
主父
3690
个姓1氏
介绍
留言
渊源
地图
联络
纪念
族谱
主父姓渊流考订·共同梳理中华源流
源
同
流
主父
+
为
主父
姓添加关联
通过【顶】(支持)或者【踩】(反对)的方式升降关联的可信度(缺省值为10);可信度降为0,联接取消。
主父zhu
姓氏最新1讨论
□访客:
讨论
(2021/4/3 6:38:14)
□访客:
有知道青龙河小区的主…
(2019/5/13 4:26:34)
□主父鼎峰:
讨论
(2015/5/10 17:29:32)
主父姓留言
主父姓讨论
主父
主父氏网上宗祠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
谱概况修订
姓介绍修订史
网同宗祠(1):
2016/5/31 15:43:00
版
郑援用(0):
2004/7/24 23:41:00
版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项目介绍
维客介绍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姓氏经典留言
□主父国文:
姓氏评论
(2013/11/12 16:27:39)
希望今天传递的知识能够让我们对祖先的光鲜过去不再陌生,主父姓氏的朋友可以加入我建的群 交流,其他姓氏谢绝入内!敬请谅解!有家谱的请积极交流 ,时机成熟,我们争取组织一次去山西的寻根之旅!
群号:4896193主父——武灵世家 族群
我叫主父国文13573955562
□主父国文:
姓氏评论
(2013/11/12 16:20:27)
祖先【档案】
姓名:赵雍
生卒:约公元前341年-公元前295年
性别:男
国籍:赵
学历:接受赵国正统王族教育
相貌:身长八尺八寸,龙颜,乌嘴,广发,虬髯,黑面,阔胸(《东周列国志》)
座驾:赵三宝之一代马(另外二宝是胡犬和昆山之玉)
武器:弓箭
经典战役:收三胡,灭中山
特技:合纵连横,胡服骑射
特长:军事,外交,辩论,发明
爱好:骑马,做梦,泡妞,喝酒,探险,旅游,登高
性格:浪漫,善变,胆子大
缺点:痴情
最爱的女人:吴娃
最讨厌的人:田不礼
座右铭:人生要不断突破自己,原地踏步就是退步
经历:赵国公子——赵王——赵主父(太上皇)
结局:活活饿死
历史评价:新好男人,骑兵祖师,浪漫英雄,孤胆侠客
【古人云】
黄帝以后第一伟人者,赵武灵王也!
呜呼,武灵王其犹龙乎?
使主父(赵武灵王)而永其年,则一统之业,其将不在秦而在赵,而白登之金缯,甘泉之烽火,或遂不至为我国史污也。
赵武灵王王以其远大之政策,英鸷之材略,冒万险、犯万难,以实行军国民丨主义,卒能使贵族服其教,黎元化其俗。十年之间,四征八讨,使赵为当时一等国,扬我民俗声威于域外。前乎此者,为山甫、方叔之所不能及;后乎此者,为蒙恬、卫青之所不能几。
使武灵王而在今日者,德皇威廉第二瞠乎后哉!
商君者(商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
——梁启超
【引言】
吴起死了,死的轰轰烈烈,然而在他倒下的地方,将会有另一个改革家轰轰烈烈的站起,他的名字,叫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这个人,有点像春秋时候的齐桓公,风流倜傥,英气逼人,慷慨好侠;少年多舛,中期强横,晚节不保。
所以他的谥号叫“武灵”,威强澼德的“武”,乱而不损的“灵”。
与前面三位名将一样,赵武灵王也是个有理想的有抱负的历史人物,最终也都被自己的理想所葬送。
然而与前面三位名将不同的是,赵武灵王不是一个光知道追求事业的工作狂,他懂得享受人生,他爱生活,也爱老婆爱孩子,所以他最终在家庭与事业的矛盾中左右为难,为难至死。
武灵王的悲剧,是典型的新好男人的悲剧,如果能把他和吴起两个人的性格中和一下,那么他的成就绝对不止于此。
还是那句话,不说了,大家慢慢看下去吧。
□主父国文:
姓氏评论
(2013/11/12 16:19:42)
主父简介 主父是中国的一个罕见的复姓。 一、姓氏渊源 战国时赵武灵王让国给小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就是后来所说的太上皇,他要求国人穿胡人服装,以便于骑射。骑马代替了战车,国中军力渐强,有吞秦之意,后因二子争王位,被困饿死于沙丘宫。相传姓主父者就是他的后人。
虽然主父偃被诛族,但还有人逃出,这个姓氏现在也还有。 二、名人 主父偃(?~公元前126)
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
汉武帝为了加强皇帝的专制权力,在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僚机构之外,另在宫中设立内朝。主父偃在内朝备武帝顾问,对当时的政治颇有影响。几次上疏,都能切中时弊。他认为,诸侯王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而为淫乱,急则合纵以反抗朝廷,对加强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因此他向武帝建议,令诸侯得推恩分封子弟为侯(见推恩令),这样王国自析,诸侯王的权力也随之削弱。他还提出,徙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内实京师,外销奸猾,以达到强干弱枝的目的;以及设置朔方郡,以省内地转输戍漕,加强防御匈奴等建议。这些建议迎合了汉武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因此多被采纳。
元朔二年(前127)主义偃被拜为齐相,揭发齐王奸事,齐王畏罪自杀。武帝以为主父偃曾胁迫齐王,加之赵王也使人告发其接受诸侯贿金,遂下令逮捕主父偃。这时汉武帝并不想杀主父偃,但时任御史大夫的公孙弘劝说汉武帝杀他,最终被族诛。主父偃死前有数千宾客,但他死后没有人来为他收尸,只有汶孔车一人埋葬他。
司马迁在史记中《史记》写到: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三、分布 今山东临沂,陕西还有这个复姓。
历史人物 主父指的是中国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他于公元前299年传位于其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而自称“主父”(相当于后世“太上皇”的称谓)。
请参阅词条“赵武灵王”。
□主父国文:
姓氏评论
(2013/11/12 16:18:47)
主父:这个姓氏有点冷http://www.sina.com.cn2010年01月26日01:59现代快报
在热播电视连续剧《大汉天子》中,王刚扮演的主父偃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其最终被族诛的命运,也让观众扼腕叹息。但很多观众却不知道,主父偃的姓是“主父”,而非“主”。而今天,主父偃的后代正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大作用。
药剂师姓主父
这个名字好奇怪
“头一次看到这个姓氏!”昨天,网友“左眼看景”在西祠胡同《现代快报·六楼七楼》发帖,讲述了自己在药房拿药时的一次经历。据“左眼看景”介绍,前几天去医院看病拿药,将处方交进药房窗口的同时,发现药剂师是个新面孔,遂朝放在台子上的姓名牌瞄了一眼。有点不敢相信,上面写着“主父××”。
当时“左眼看景”想,现在有的孩子以及年轻人,很多姓都是父母两人的姓合在一起的,“即使如此,也没见过姓‘主’或姓‘父’的呀!”于是,便上前询问,得知这个“主父”是个复姓。
回家后,“左眼看景”感觉这个姓氏很好奇,在其看来,复姓最常见的是欧阳。其他的,诸如诸葛、司马、司徒、东方、宇文、西门、尉迟、皇甫等等,有的也是从小说中看来的,现实生活中并没遇到过。而“主父”这个姓,网上还真有解释,说这个是“罕见复姓”,还有一段典故。
副校长改姓
南京“主父”过百
为此,记者展开了搜索,没想到,这一查,在南京还真查到了这个主父姓氏,包括主姓在内,大概曾有一两百人先后在南京呆过(包括部分现在已经在南京生活的)。
“最著名的,莫过于人民中学副校长主父兰!”记者在网上搜索时,这样一个消息非常突出。随后,记者联系上了主父兰。
“我开始也是稀里糊涂,搞不清楚自己这个姓是怎么回事!”主父兰告诉记者,她老家是山东临沂付庄,父亲那辈在解放战争南下时,举家迁到了南京。小时候,她的本名叫主小兰,父亲为其取这个名字,是考虑到方便,避免麻烦。但后来,等到主小兰长大后,她了解了自己姓氏来历的历史后,就想为自己改姓。
“‘主’这个姓已经够罕见了,你还要改成‘主父’,有点麻烦啊!”派出所的民警希望主小兰出具相关证明。她很快找到了父亲单位,由其单位出具了其父亲姓氏为“主父”的证明,“我是女儿,自然姓氏也应该是‘主父’”。主小兰很快改名为主父兰。
主父兰说,为了纪念这个姓氏,她特意将儿子的姓定为“主父”,“我比较传统,觉得不能忘本!”
寻根溯源
第一代“主父”是赵武灵王
据悉,主父姓是较为罕见的复姓,现在北京、上海、山东、辽宁等地均有分布,为汉族姓氏。相传,战国时赵武灵王让国给小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就是后来所说的太上皇,他要求国人穿胡人服装,以便于骑射。相传姓主父者就是他的后人。
汉代有著名的大臣主父偃,据传也是惠文王的后代。据资料记载,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一位风云人物,深得汉武帝器重。那时,诸侯国地域广大,独霸一方,诸侯王势力大,曾经发生过“七国叛乱”。针对这种情况,主父偃献出了《推恩令》,提出:“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能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
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被拜为齐相,揭发齐王奸事,齐王畏罪自杀。武帝以为主父偃曾胁迫齐王,加之赵王也使人告发其接受诸侯贿金,遂下令逮捕主父偃,最终被族诛。
生活中常遇麻烦
《大汉天子》“出面解围”
“尽管被族诛,但还是有少数人逃了出来,这也就是今天我们‘主父’姓氏还存在的原因!”主父兰说,她曾经回过老家,一个有山有水很富足的村子,全部都姓“主父”。但这个姓,的确也让主父兰一家遇到过一些麻烦。
“我父亲那时候是某单位的部长,人家就喊他主父部长。好多同事就开玩笑,说你怎么成了‘副部长’?”主父兰说,有一次,她儿子到单位报销,手续办完交给经办人后,经办人看了半天,问:您这是单位报销还是个人报销?单位报销最好把名字写全,“公司”两个字不能漏掉的。个人报销,最好是实名,“化名或者艺名,报销是不可能的”。
这个姓还常常带来麻烦。主父兰说,熟悉的人就算了,每次遇到陌生人,一介绍,人家就很好奇,就围着问这问那,没办法,只好一个一个给人家解释,“幸亏这几年热播了《大汉天子》,那个王刚就成了最好的简单解释方法!”主父兰说,现在她的三个哥哥家的小孩,有的姓“主父”,有的姓“主”,就是因为有时候嫌麻烦。
□主父国文:
姓氏评论
(2013/11/12 16:17:20)
主父,就是今天所说的太上皇
“主父这个姓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主父学龙说。
在唐代修撰的姓氏专著《元和姓纂》中也有相关记载。据说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曾早早地把王位传给他的小儿子惠文王,自称“主父”,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太上皇。
赵武灵王在历史上是一个颇有能力的国君。继位之初,为了挽救日渐衰落的国势,力排众议,决定实行“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就是学习胡人的短打扮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最终“以胡治胡”。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他以绝对优势稳定了北方局势,后又把目标移到中原,以图最终完成统一大业。然而正当赵主父雄心勃勃之时,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
在立谁继承王位的问题上,赵武灵王没有了领导者应有的魄力,而是感情用事优柔寡断,名义上给了小儿子惠文王,但又想照顾一下其他的儿子。最终引发了宫廷之中的血腥争斗。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公子章 “作乱”,先杀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败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秋后算账,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赵主父就是这样在内讧中死去。
但不能否认的是,赵武灵王是个奋发图强的君主。后来人们以他自封的“主父”来纪念他,并以此为姓。
主父一族曾被诛族
及至汉代,主父一族曾遭遇过一次灭顶之灾。
不知从何时起,主父一族从赵国迁到了齐国,汉代时还出了个名人叫主父偃。主父偃很博学,学了百家之言后想从政,受到排挤,最后到了长安,向汉武帝毛遂自荐,终于得到破格任用,一年中升迁四次。
他在参政期间建议汉武帝实行了有名的“推恩令”,还提出了其他一系列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后来被败为齐相,至此,主父偃的仕途之路也走到了尽头。
当了齐相的主父偃为报私仇,揭发齐王奸事,齐王畏罪自杀。此事传到了汉武帝那,赵王趁机落井下石,使人告发主父偃曾收受诸侯贿赂。加上朝中一些大臣的怂恿,主父偃最终被逮捕,甚至被诛族。司马迁在史记中《史记》写到:“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在这场灭顶之灾中,主父偃的部分家人逃脱,他们迁徙外地,使得主父偃这一支脉得以传承下去。
注册
|
登录
|
帮助
|
快捷
关于
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5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
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