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7/14 16:31:00
共729字 评价:0
共729字 评价:0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史籍《史记·魏世家》中记载,安陵氏(安陵国,今河南鄢陵),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魏国的安陵君,名叫魏无忌,他是魏襄王魏嗣(公元前318~前296年在位)的亲弟弟,被封在安陵国,史称“魏安陵君”。安陵君曾在周郝王姬延五十八年(魏安釐王魏圉二十年,赵孝成王赵丹九年,秦昭襄王赢稷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窃符救赵”,以八万精兵解了秦军对赵国的邯郸之围,之后联合楚、赵之军,一举击败了强大的秦国军队。但此后魏国的历代君主魏安釐王魏圉、魏景湣王魏增(魏午)、魏王魏假等昏聩皆无能,在魏安陵君联合魏、楚、赵三国击败秦国三十二年后的秦王赢政二十二年(魏王魏假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最终被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贲攻灭,但在当时却未攻击仅五十里方圆的安陵国。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统一全中国后,安陵国才自然随之灭亡,国人贵族们皆被迁为秦国之民。
在魏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故国之名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又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姬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魏无忌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君主给宠臣缠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楚国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将自己宠爱的大夫熊缠封于安陵邑(今河南固始陉山一带),史称其为“安陵缠”、或“楚安陵君”,以与“魏安陵君”区别开来。在楚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芈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熊缠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史籍《史记·魏世家》中记载,安陵氏(安陵国,今河南鄢陵),为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安陵君的封国。魏国的安陵君,名叫魏无忌,他是魏襄王魏嗣(公元前318~前296年在位)的亲弟弟,被封在安陵国,史称“魏安陵君”。安陵君曾在周郝王姬延五十八年(魏安釐王魏圉二十年,赵孝成王赵丹九年,秦昭襄王赢稷五十年,公元前257年)“窃符救赵”,以八万精兵解了秦军对赵国的邯郸之围,之后联合楚、赵之军,一举击败了强大的秦国军队。但此后魏国的历代君主魏安釐王魏圉、魏景湣王魏增(魏午)、魏王魏假等昏聩皆无能,在魏安陵君联合魏、楚、赵三国击败秦国三十二年后的秦王赢政二十二年(魏王魏假二年,公元前225年),魏国最终被秦王嬴政派大将军王贲攻灭,但在当时却未攻击仅五十里方圆的安陵国。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最终统一全中国后,安陵国才自然随之灭亡,国人贵族们皆被迁为秦国之民。
在魏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故国之名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又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姬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魏无忌为得姓始祖,且不与芈姓安陵氏、安氏合谱。
第二个渊源
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君主给宠臣缠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楚国宣王熊良夫执政时期(公元前369~前340年),将自己宠爱的大夫熊缠封于安陵邑(今河南固始陉山一带),史称其为“安陵缠”、或“楚安陵君”,以与“魏安陵君”区别开来。在楚安陵君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安陵氏,后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芈姓安陵氏、安氏皆尊奉安陵君熊缠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姬姓安陵氏、安氏合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