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7/7 17:01:00
共2400字 评价:0
共2400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憨(hān)姓源出有:
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憨哈纳思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元世祖把一部分色目人中的憨哈纳思人、乞儿吉思人、兀速人迁移到朵颜山附近(今黑龙江大庆),从事后方性的朝廷工业生产。元朝时期的色目人,大多是当今中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诸多少数民族的先民,他们曾和汉族人民一起,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
著名史学家丛佩远在《元朝辽阳行省境内的契丹、高丽、色目与蒙古》一文中,对元朝时期色目人入居中国东北地区的过程作了勾勒,通过深入论证,他认为辽阳行省境内的色目人之民族成份主要有回回族人(今回族人)、畏兀儿族人(今维吾尔族人)、钦察族人(即金帐汗国术赤兀鲁思部,属突厥族,今克里米亚族人和波洛夫奇族人)、康里族人(今古高车族后裔阿拉伯人)、阿速族人(今信仰基督教的波斯族人)、斡罗思族人(今哈萨克族人)、唐兀族人(今蒙古族人)、乃蛮族人(今蒙古族人)、乞儿吉思族人(今吉尔吉斯族人)、兀速族人(今阿拉伯族人)和憨哈纳思族人。本书经过考证,大致同意丛佩远的见解。但要加以说明的的是,憨哈纳思族人,亦称合卜合纳思人,实际上就是原居叶尼塞河上游的一个古粟特民族部落,汉朝时期主要分布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中古东伊朗语,从东汉时期直至在唐朝时期以昭武九姓的名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一直到宋朝时期,他们世代往来活跃在丝绸古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
到了金、蒙、元朝时期,粟特民族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与蒙古族、女真族融合,形成了著名的郭尔罗斯部人,后来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地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元朝时期开始与汉族密切交往,并有融合于汉族之中者,并在明朝时期为兀良合三卫的中坚力量。明朝政府曾于朵颜山设朵颜卫,管控长春洲北境的大庆地区,憨哈纳思部即为朵颜卫的主力。憨哈纳思部在明、清之际,多依附与满清政权,有取氏族原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郭尔罗斯氏者;也有以氏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憨”为姓氏者,称憨氏,读音作kàn(ㄎㄢˋ)。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五万满清大军在吴三桂缉门之下入山海关,该支憨氏率部随之入关,驻扎在今河南洛阳、嵩县一带,其后一直生息繁衍于斯地。
关于憨氏的姓氏读音,在典籍《广韵》、《集韵》中皆注音为“下瞰切”,即读音作kàn(ㄎㄢˋ)。今汉语词典中多没有其姓氏读音,作为姓氏读音,不可通读为hān(ㄏㄢ)!
二、迁徙分布
憨氏是一个古老的粟特族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小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八十七位,以洛阳、上虞为郡望。
今河南省的洛阳市嵩山市、平顶山市宝丰县,浙江省的绍兴市上虞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台湾省的高雄市等地,均有憨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上虞州:上虞是浙江省建县最早县份之一,历史悠久。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后属越国,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初年(乙酉,公元25年)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州废。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758年),属会稽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唐贞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唐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辛亥,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公元1366年)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清承明制。民国初年改府制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虞与绍兴县、余姚县相邻部分地区有几次变动。1954年秋,绍兴县东关区及汤浦区的四峰、渔浦、汤霞、四村、胜江五乡和富盛区的长东、保山、长塘、会胡四乡划入上虞。1956年11月,丰惠区永兴乡和下管区王家庄、大岭顶村划归余姚县,绍兴县川下村划归汤浦乡;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隐地、黑龙潭、悬岩、溪山五村以及陈溪公社戴王、糜家两村划归余姚县。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县设市至今。
堂号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上虞堂:以望立堂。
憨(hān)姓源出有:
单一渊源: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西域憨哈纳思部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改姓为氏。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元世祖把一部分色目人中的憨哈纳思人、乞儿吉思人、兀速人迁移到朵颜山附近(今黑龙江大庆),从事后方性的朝廷工业生产。元朝时期的色目人,大多是当今中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诸多少数民族的先民,他们曾和汉族人民一起,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作过重要贡献。
著名史学家丛佩远在《元朝辽阳行省境内的契丹、高丽、色目与蒙古》一文中,对元朝时期色目人入居中国东北地区的过程作了勾勒,通过深入论证,他认为辽阳行省境内的色目人之民族成份主要有回回族人(今回族人)、畏兀儿族人(今维吾尔族人)、钦察族人(即金帐汗国术赤兀鲁思部,属突厥族,今克里米亚族人和波洛夫奇族人)、康里族人(今古高车族后裔阿拉伯人)、阿速族人(今信仰基督教的波斯族人)、斡罗思族人(今哈萨克族人)、唐兀族人(今蒙古族人)、乃蛮族人(今蒙古族人)、乞儿吉思族人(今吉尔吉斯族人)、兀速族人(今阿拉伯族人)和憨哈纳思族人。本书经过考证,大致同意丛佩远的见解。但要加以说明的的是,憨哈纳思族人,亦称合卜合纳思人,实际上就是原居叶尼塞河上游的一个古粟特民族部落,汉朝时期主要分布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中古东伊朗语,从东汉时期直至在唐朝时期以昭武九姓的名称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一直到宋朝时期,他们世代往来活跃在丝绸古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
到了金、蒙、元朝时期,粟特民族的一部分后裔子孙与蒙古族、女真族融合,形成了著名的郭尔罗斯部人,后来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地区,其中的一个分支在元朝时期开始与汉族密切交往,并有融合于汉族之中者,并在明朝时期为兀良合三卫的中坚力量。明朝政府曾于朵颜山设朵颜卫,管控长春洲北境的大庆地区,憨哈纳思部即为朵颜卫的主力。憨哈纳思部在明、清之际,多依附与满清政权,有取氏族原居地名称为姓氏者,称郭尔罗斯氏者;也有以氏族名称首音的谐音汉字“憨”为姓氏者,称憨氏,读音作kàn(ㄎㄢˋ)。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五万满清大军在吴三桂缉门之下入山海关,该支憨氏率部随之入关,驻扎在今河南洛阳、嵩县一带,其后一直生息繁衍于斯地。
关于憨氏的姓氏读音,在典籍《广韵》、《集韵》中皆注音为“下瞰切”,即读音作kàn(ㄎㄢˋ)。今汉语词典中多没有其姓氏读音,作为姓氏读音,不可通读为hān(ㄏㄢ)!
二、迁徙分布
憨氏是一个古老的粟特族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小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八十七位,以洛阳、上虞为郡望。
今河南省的洛阳市嵩山市、平顶山市宝丰县,浙江省的绍兴市上虞市,湖北省的武汉市,台湾省的高雄市等地,均有憨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洛阳:亦称洛阳郡。战国时期秦国的秦襄王置洛阳县,该县以在洛水之阳而名,属于三川郡。西汉时期为河南郡治。东汉时期建为都城。三国的曹魏及后来的西晋、北魏、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两朝,洛阳故城辖地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大周王朝的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由于新莽、唐朝、五代后粱、后晋、后汉、后周、北宋、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故而多称洛阳为“六朝古都”。
上虞州:上虞是浙江省建县最早县份之一,历史悠久。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四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后属越国,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秦王嬴政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己巳,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初年(乙酉,公元25年)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东汉永建四年(己巳,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唐武德八年(乙酉,公元625年)州废。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758年),属会稽郡。唐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唐贞元元年(乙丑,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唐长庆元年(辛丑,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辛亥,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朝至元十三年(丙子,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丙午,公元1366年)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清承明制。民国初年改府制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虞与绍兴县、余姚县相邻部分地区有几次变动。1954年秋,绍兴县东关区及汤浦区的四峰、渔浦、汤霞、四村、胜江五乡和富盛区的长东、保山、长塘、会胡四乡划入上虞。1956年11月,丰惠区永兴乡和下管区王家庄、大岭顶村划归余姚县,绍兴县川下村划归汤浦乡;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隐地、黑龙潭、悬岩、溪山五村以及陈溪公社戴王、糜家两村划归余姚县。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县设市至今。
堂号
洛阳堂:以望立堂。
上虞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