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5/18 17:22:00
共4764字 评价:0
共4764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岂(qǐ)姓源出有:
第一个渊源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在远古之时,曾有才子八人,分别是: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是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当时又有才子八人,分别是: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颛顼帝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无不时序,地平天成;又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谓之八元、八恺,齐聚华夏之庭。至是臣下民众皆服。
八恺,亦称作“八凯”,相传他们是古代颛顼帝高阳氏的八个才子,他们帮助帝君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同时由于他们和乐稳秩,平易近人,世人称之为“八恺”。在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传说,在凯氏(恺氏)的后裔子孙中,有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遭到祸灭九族之难,当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氏、南氏、西氏、北氏、岂氏,五姓是一家,见面是兄弟,以后的子孙只准念书,不准当官!此后遂有岂氏。
此支岂氏族人的姓氏来源另有一说:其祖先曾经是某个朝代掌管国库的大臣,后因银库被盗,君王大怒,由此祸及九族,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氏、南氏、西氏、北氏、岂氏,此后遂有岂氏。该支岂氏族人的正确姓氏读音作kǎi(ㄎㄞˇ),大多尊奉八恺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古西南夷,出自古代羌族句岂种羌部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氐羌族,实际上不是一个民族系称,而是上古时期西北、西南地区许多民族的通称,包括的民族属性十分复杂。早在新石器时代,藏族地区的原始文化与甘青地区的氐羌原始文化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氐羌民族最早居于甘肃、青海地区,约从夏、商之际起,开始陆续东迁汉地,并逐渐汉化;同时还曾南移西南地区。羌族,在秦、汉两朝以后,便已经是中国西部许多民族的泛称,如见于史籍《汉书》、《后汉书》的“诸羌”就有研种羌、留何种羌、先零羌、封养牢姐羌、罕开羌、烧当羌、当煎羌、烧何羌、勒姐羌、钟羌(钟存羌)、当阗种羌、旦冻羌、傅难种羌、巩唐羌、句就种羌、嶵岂羌、鸟吾种羌、零吾种羌、滇那种羌、长离诸羌、黄羝(石)羌、发羌、唐旄羌、参狼羌、白马羌、旄牛羌、虔人种羌、全无种羌、沈氏种羌、岸尾羌、武都羌、越巂羌、广汉羌等等。
从历史学的角度而言,古代羌族人是藏民族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者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而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生物基因学等几方面也可看到二者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氐族,在史籍《北史·氐传》中记载:“氐者,西夷之别种,秦汉以来世居歧、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这个记载实际上是沿袭《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结合其他记载,可知白龙、白水流域是氐族分布的中心地区。这些地区与今川甘藏区相吻合。唐朝以后,这些地区的氐族,或“同化于汉人”,或“同化于藏”,成为藏民族的来源之一。氐羌族与藏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二者在历史上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是不同的,因此,既不能说吐蕃的世系出于羌,亦等于不能说羌族的渊源始于藏一样。在氐羌族中,有句岂种羌,是羌族中的一个民族集聚部落,由于史料稀缺,本书认为其可能为句就种羌与嶵岂羌融合而成,后与烧当羌、鸟吾种羌、零吾种羌等汇合,在汉史中统称烧当王朝,是羌族祖先无戈爱剑的后裔滇吾建立的部落联盟。无戈爱剑原名为袁剑,为句岂种羌,因曾在秦朝时期为奴,羌语称奴隶为“无戈”。句岂种羌原居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今甘肃武威、民勤一带),汉朝时期称凉州,其首领世称滇吾。
东汉中平年间(公元184~189年),武威太守倚恃权贵,恣行贪暴,凉州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与武威太守害怕了,便欲杀苏正和以免其责,自己又不好下手,就托于汉阳长史敦煌盖勋。而盖勋素与苏正和有世仇,梁鹄就拉拢盖勋就此报仇。盖勋却说:“搞阴谋杀良臣,对朝廷不忠;乘人之危,为人非仁。”并且警告梁鹄说:“夫绁食鹰隼,欲其鸷也。鸷而亨之,将何用哉!”于是梁鹄便放弃了谋杀正和的计划。苏正和知道了以后去盖勋家致谢,盖勋不见,放出话说:“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后来,刺史左昌盗占军粮数万,私求巨利。盖勋劝谏他,左昌因此恼怒,支派盖勋与从事辛曾、孔常驻扎倒边远的阿阳以抵抗羌族句岂部落的攻袭,想借机以军事罪之。不料,盖勋数有战功,左昌处置无由。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西凉军反叛,叛军中出了两个大帅,汉兵听边章的,羌兵听北宫伯玉的。北宫伯玉攻金川(今甘肃金昌)时,盖勋劝左昌出兵营救,但左昌惧怕羌兵,不敢出援。结果镇守金川的陈懿战死。而边章等去除了金川的威胁后,进一步围攻左昌于冀城(今甘肃甘谷)。左昌连忙召集盖勋等来救,辛曾等疑不肯赴,盖勋怒道:“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乎!”辛曾等人震服于盖勋的正勇,从之。盖勋率兵至冀城,击溃羌兵,指责边章等以背叛之罪。兵对左昌说:“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围而去。后来,句岂部落又围攻校尉夏育于畜官(汉军集中饲养战马之处),盖勋与州郡合兵救夏育,至狐槃(今甘肃甘谷新兴镇姚谢家坪)时,寡不敌众,部队为句岂部所败。当时盖勋余兵不及百人,身受三处创伤,却坚坐于阵地不动,指着木表(汉朝时期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对兵士们说:“我死了,就埋我于此!”句岂部首领滇吾以手中的长枪轰开兵众,赞叹道:“盖长史是贤人,谁要是杀他,就是得罪上天!”盖勋仰声大喝:“死反虏,汝何如,促来杀我!”羌兵众相视而惊。滇吾深感盖勋忠勇,跳下马来,将自己的战马送与盖勋。盖勋却坚不肯上,羌兵们只好把他抬起来走。因为羌族兵将们皆敬佩盖勋,认为杀义勇之士不吉,因此不敢加害。滇吾后来反而将盖勋送还至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表盖勋功绩,汉朝廷晋升其为汉阳太守。
在滇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原部落名称为姓氏者,称句岂氏。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滇吾的后裔子孙逐渐融合于汉族,后随北魏王朝迁入中原,再后渐迁于北海地区(今河北秦皇岛),省文简改为单姓岂氏,亦有转音改为佘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岂氏族人的正确姓氏读音作kǎi(ㄎㄞˇ),皆尊奉滇吾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八恺之后裔岂氏通谱。
第三个渊源
源于苗族,出自远古三苗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凯氏先祖原为苗族,源于殷、周时期的鬃人,在历史上曾自称为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秦、汉时期,苗族先人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蛮、武陵蛮”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有学者认为苗族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的民族,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五千余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二世纪以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今海南地区的苗族则是在公元十六世纪从广西迁徙去的士兵后代。苗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方言中相同部分在60%以上。许多苗族同时通用汉语。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很早就失传了。公元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与苗族、汉族的文人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现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自1956年起,中央人民政府与苗族一起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三套文字方案,目前一直在推广使用,效果很好。苗族人古先无姓氏,后在与汉族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开始采用汉姓,其中有因居住地为贵州凯里地区,遂为凯氏。
清朝初期,满清政府从湖广地区大举迁民于四川,贵州凯里的一支凯氏苗族被迁徙至重庆府,后凯氏中又有人被征兵到安徽,自此逐渐分播各地。该支凯氏,在后来因觉得凯氏的姓氏读音拗口,遂有去“刂”偏旁改为岂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只有苗裔岂氏族人的姓氏读音作qǐ(ㄑㄧˇ)。
第四个渊源
源于彝族,出自宋、元时期云南大理国彝族自杞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云南大理国自杞部,是一个彝族部落,主要活动在贵州、广西边界地区和云南楚雄一带,其部落酋长在段氏大理国中曾任水兑分司吏,负责糟粮、物资的运输。宋、元朝之际,大理政权归顺了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到了明朝初期的洪武十四年秋季(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军蓝玉和沐国公沐英率大军讨伐尚据守云南地区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而已经成为傀儡政权的大理政权段氏王族却忠于已经灭亡的元朝,积极抵抗明军入滇,而彝族自杞部却首先率部投归了明军统帅沐国公,并协助明军打开了进击云南的通道,战后滇境归明。
自杞部,有后裔子孙按汉制以汉姓“杞”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后亦有改岂氏者。
二、迁徙分布
岂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零五十位,多以北海、呼兰为郡望。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左右,岂氏家族在黑龙江省的呼兰县城一带很有名气,族人开有很多家药铺,其族太祖父的医德和医术在当地享有盛誉。目前,该支岂氏族人的后代中几乎没有再从事中医者,因此其家传的很多经典中医药方剂均已经失传,仅存留有几本药书,万分可惜。呼兰岂氏一族的祖图和家谱文献在文化大革命中均已被损毁,其太祖父一代只有哥俩用字“大”,育有七子,用字为“维”,孙辈用字“兴”。
今吉林省的洮南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呼兰区、伊春市、双鸭山市,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卢龙县燕海营镇(燕河营),山西省的晋中市左权县、榆次市东阳镇岂家庄,辽宁省的丹东市、沈阳市等地,均有岂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南北朝刘宋时期及北魏王朝时期,治所在平寿。至隋朝时期改为高阳郡,属青州置。唐朝时期,又复称青州,仍称北海郡,后又改为青州。宋朝时期,干脆称作为青州北海郡。金国时期又改称益都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潍坊一带地区。
呼兰县: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呼兰”是满语“烟囱”之意。清初于河旁设防屯兵,砌有炊事取暖用烟囱,因而称为“呼兰”,其县及河均因此而得名。呼兰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正式建呼兰城,清同治元年(壬戌,公元1862年)设呼兰厅,清光绪五年(己卯,公元1879年)设呼兰副都统,管辖松花江中下游北岸广大地区,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公元1905年)设呼兰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呼兰县。呼兰建城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呼兰隶属松江省,1954年属黑龙江省,1958年划归哈尔滨市,2004年撤县建区,现为哈尔滨市八区之一。2004年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10号)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以原呼兰县的行政区域(不含乐业、对青山两个镇)为呼兰区的行政区域。呼兰区南濒江与阿城市、宾县相望,东临巴彦县,西毗肇东市,北接绥化市、兰西县,区人民政府驻呼兰镇南京路。
堂号
北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青州堂、益都堂。
呼兰堂:以望立堂。
岂(qǐ)姓源出有:
第一个渊源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谓之八恺。”在远古之时,曾有才子八人,分别是:苍舒、隤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即垂、益、禹、皋陶之伦,庭坚则是皋陶之字,其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当时又有才子八人,分别是: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世济其美,不陨其名。颛顼帝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无不时序,地平天成;又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此谓之八元、八恺,齐聚华夏之庭。至是臣下民众皆服。
八恺,亦称作“八凯”,相传他们是古代颛顼帝高阳氏的八个才子,他们帮助帝君处理国家大事,政绩很好,同时由于他们和乐稳秩,平易近人,世人称之为“八恺”。在八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称号为姓氏者,称恺氏。在古代,“恺”与“凯”二字通假,因以有“凯”代“恺”为姓氏者,改称凯氏。传说,在凯氏(恺氏)的后裔子孙中,有在改朝换代的时候遭到祸灭九族之难,当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氏、南氏、西氏、北氏、岂氏,五姓是一家,见面是兄弟,以后的子孙只准念书,不准当官!此后遂有岂氏。
此支岂氏族人的姓氏来源另有一说:其祖先曾经是某个朝代掌管国库的大臣,后因银库被盗,君王大怒,由此祸及九族,满门被抄斩时逃出五个兄弟,五个兄弟在逃难中约定以后分别姓东氏、南氏、西氏、北氏、岂氏,此后遂有岂氏。该支岂氏族人的正确姓氏读音作kǎi(ㄎㄞˇ),大多尊奉八恺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古西南夷,出自古代羌族句岂种羌部族,属于以部族称谓汉化为氏。氐羌族,实际上不是一个民族系称,而是上古时期西北、西南地区许多民族的通称,包括的民族属性十分复杂。早在新石器时代,藏族地区的原始文化与甘青地区的氐羌原始文化就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氐羌民族最早居于甘肃、青海地区,约从夏、商之际起,开始陆续东迁汉地,并逐渐汉化;同时还曾南移西南地区。羌族,在秦、汉两朝以后,便已经是中国西部许多民族的泛称,如见于史籍《汉书》、《后汉书》的“诸羌”就有研种羌、留何种羌、先零羌、封养牢姐羌、罕开羌、烧当羌、当煎羌、烧何羌、勒姐羌、钟羌(钟存羌)、当阗种羌、旦冻羌、傅难种羌、巩唐羌、句就种羌、嶵岂羌、鸟吾种羌、零吾种羌、滇那种羌、长离诸羌、黄羝(石)羌、发羌、唐旄羌、参狼羌、白马羌、旄牛羌、虔人种羌、全无种羌、沈氏种羌、岸尾羌、武都羌、越巂羌、广汉羌等等。
从历史学的角度而言,古代羌族人是藏民族先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二者有着极深的渊源关系,而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生物基因学等几方面也可看到二者有深厚的渊源关系。氐族,在史籍《北史·氐传》中记载:“氐者,西夷之别种,秦汉以来世居歧、陇以南,汉川以西,自立豪帅”。这个记载实际上是沿袭《史记·西南夷列传》所载:“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结合其他记载,可知白龙、白水流域是氐族分布的中心地区。这些地区与今川甘藏区相吻合。唐朝以后,这些地区的氐族,或“同化于汉人”,或“同化于藏”,成为藏民族的来源之一。氐羌族与藏民族都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二者在历史上形成了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是不同的,因此,既不能说吐蕃的世系出于羌,亦等于不能说羌族的渊源始于藏一样。在氐羌族中,有句岂种羌,是羌族中的一个民族集聚部落,由于史料稀缺,本书认为其可能为句就种羌与嶵岂羌融合而成,后与烧当羌、鸟吾种羌、零吾种羌等汇合,在汉史中统称烧当王朝,是羌族祖先无戈爱剑的后裔滇吾建立的部落联盟。无戈爱剑原名为袁剑,为句岂种羌,因曾在秦朝时期为奴,羌语称奴隶为“无戈”。句岂种羌原居于腾格里沙漠边缘(今甘肃武威、民勤一带),汉朝时期称凉州,其首领世称滇吾。
东汉中平年间(公元184~189年),武威太守倚恃权贵,恣行贪暴,凉州从事武都苏正和案致其罪。凉州刺史梁鹄与武威太守害怕了,便欲杀苏正和以免其责,自己又不好下手,就托于汉阳长史敦煌盖勋。而盖勋素与苏正和有世仇,梁鹄就拉拢盖勋就此报仇。盖勋却说:“搞阴谋杀良臣,对朝廷不忠;乘人之危,为人非仁。”并且警告梁鹄说:“夫绁食鹰隼,欲其鸷也。鸷而亨之,将何用哉!”于是梁鹄便放弃了谋杀正和的计划。苏正和知道了以后去盖勋家致谢,盖勋不见,放出话说:“吾为梁使君谋,不为苏正和也。”怨之如初。后来,刺史左昌盗占军粮数万,私求巨利。盖勋劝谏他,左昌因此恼怒,支派盖勋与从事辛曾、孔常驻扎倒边远的阿阳以抵抗羌族句岂部落的攻袭,想借机以军事罪之。不料,盖勋数有战功,左昌处置无由。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公元184年),西凉军反叛,叛军中出了两个大帅,汉兵听边章的,羌兵听北宫伯玉的。北宫伯玉攻金川(今甘肃金昌)时,盖勋劝左昌出兵营救,但左昌惧怕羌兵,不敢出援。结果镇守金川的陈懿战死。而边章等去除了金川的威胁后,进一步围攻左昌于冀城(今甘肃甘谷)。左昌连忙召集盖勋等来救,辛曾等疑不肯赴,盖勋怒道:“昔庄贾后期,穰苴奋剑。今之从事,岂重于古之监军乎!”辛曾等人震服于盖勋的正勇,从之。盖勋率兵至冀城,击溃羌兵,指责边章等以背叛之罪。兵对左昌说:“左使君若早从君言,以兵临我,庶可自改;今罪已重,不得降也!”乃解围而去。后来,句岂部落又围攻校尉夏育于畜官(汉军集中饲养战马之处),盖勋与州郡合兵救夏育,至狐槃(今甘肃甘谷新兴镇姚谢家坪)时,寡不敌众,部队为句岂部所败。当时盖勋余兵不及百人,身受三处创伤,却坚坐于阵地不动,指着木表(汉朝时期用于测日影计时的木制标杆)对兵士们说:“我死了,就埋我于此!”句岂部首领滇吾以手中的长枪轰开兵众,赞叹道:“盖长史是贤人,谁要是杀他,就是得罪上天!”盖勋仰声大喝:“死反虏,汝何如,促来杀我!”羌兵众相视而惊。滇吾深感盖勋忠勇,跳下马来,将自己的战马送与盖勋。盖勋却坚不肯上,羌兵们只好把他抬起来走。因为羌族兵将们皆敬佩盖勋,认为杀义勇之士不吉,因此不敢加害。滇吾后来反而将盖勋送还至汉阳。后来刺史杨雍上表盖勋功绩,汉朝廷晋升其为汉阳太守。
在滇吾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原部落名称为姓氏者,称句岂氏。到了魏、晋、十六国时期,滇吾的后裔子孙逐渐融合于汉族,后随北魏王朝迁入中原,再后渐迁于北海地区(今河北秦皇岛),省文简改为单姓岂氏,亦有转音改为佘氏者,皆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岂氏族人的正确姓氏读音作kǎi(ㄎㄞˇ),皆尊奉滇吾为得姓始祖,且不与八恺之后裔岂氏通谱。
第三个渊源
源于苗族,出自远古三苗后裔,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凯氏先祖原为苗族,源于殷、周时期的鬃人,在历史上曾自称为牡、蒙、摸、毛,有的地区自称嘎脑、果雄、带叟、答几等。他称有长裙苗、短裙苗、红苗、白苗、青苗、花苗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为苗族。秦、汉时期,苗族先人主要居住在湘西、黔东一带,包括在“长沙蛮、武陵蛮”或“五溪蛮”的名称之中,以后逐渐迁徙,散布在西南各地山区。有学者认为苗族是和远古的“九黎”有关的民族,四川、贵州、湖南的苗族至今把蚩尤当作自己的祖先。传说,蚩尤是“九黎”之君,在五千余年前,九黎部落与黄帝部落冲突,败而退出黄河下游,占据长江中、下游。逐渐形成“三苗”。公元前二世纪以后,苗族先民大部分已迁至湘、鄂、川、黔等地,今海南地区的苗族则是在公元十六世纪从广西迁徙去的士兵后代。苗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主要分成三大方言,即湘西(东部)方言、黔东(中部)方言和川黔滇(西部)方言。方言中相同部分在60%以上。许多苗族同时通用汉语。苗族曾有自己的文字,但很早就失传了。公元二十世纪初,英国传教士与苗族、汉族的文人创造了一种拼音文字,俗称“老苗文”,现在仍在川、黔、滇部分苗族中使用。自1956年起,中央人民政府与苗族一起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三套文字方案,目前一直在推广使用,效果很好。苗族人古先无姓氏,后在与汉族的不断融合过程中开始采用汉姓,其中有因居住地为贵州凯里地区,遂为凯氏。
清朝初期,满清政府从湖广地区大举迁民于四川,贵州凯里的一支凯氏苗族被迁徙至重庆府,后凯氏中又有人被征兵到安徽,自此逐渐分播各地。该支凯氏,在后来因觉得凯氏的姓氏读音拗口,遂有去“刂”偏旁改为岂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只有苗裔岂氏族人的姓氏读音作qǐ(ㄑㄧˇ)。
第四个渊源
源于彝族,出自宋、元时期云南大理国彝族自杞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云南大理国自杞部,是一个彝族部落,主要活动在贵州、广西边界地区和云南楚雄一带,其部落酋长在段氏大理国中曾任水兑分司吏,负责糟粮、物资的运输。宋、元朝之际,大理政权归顺了元世祖孛儿只斤·忽必烈。到了明朝初期的洪武十四年秋季(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军蓝玉和沐国公沐英率大军讨伐尚据守云南地区的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而已经成为傀儡政权的大理政权段氏王族却忠于已经灭亡的元朝,积极抵抗明军入滇,而彝族自杞部却首先率部投归了明军统帅沐国公,并协助明军打开了进击云南的通道,战后滇境归明。
自杞部,有后裔子孙按汉制以汉姓“杞”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后亦有改岂氏者。
二、迁徙分布
岂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零五十位,多以北海、呼兰为郡望。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左右,岂氏家族在黑龙江省的呼兰县城一带很有名气,族人开有很多家药铺,其族太祖父的医德和医术在当地享有盛誉。目前,该支岂氏族人的后代中几乎没有再从事中医者,因此其家传的很多经典中医药方剂均已经失传,仅存留有几本药书,万分可惜。呼兰岂氏一族的祖图和家谱文献在文化大革命中均已被损毁,其太祖父一代只有哥俩用字“大”,育有七子,用字为“维”,孙辈用字“兴”。
今吉林省的洮南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呼兰区、伊春市、双鸭山市,河北省的秦皇岛市卢龙县燕海营镇(燕河营),山西省的晋中市左权县、榆次市东阳镇岂家庄,辽宁省的丹东市、沈阳市等地,均有岂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北海郡:汉朝时期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分齐郡置郡,治所在北海(营陵,今山东昌乐),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潍坊、烟台一带地区。南北朝刘宋时期及北魏王朝时期,治所在平寿。至隋朝时期改为高阳郡,属青州置。唐朝时期,又复称青州,仍称北海郡,后又改为青州。宋朝时期,干脆称作为青州北海郡。金国时期又改称益都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潍坊一带地区。
呼兰县: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呼兰”是满语“烟囱”之意。清初于河旁设防屯兵,砌有炊事取暖用烟囱,因而称为“呼兰”,其县及河均因此而得名。呼兰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发的五城之一,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公元1734年)正式建呼兰城,清同治元年(壬戌,公元1862年)设呼兰厅,清光绪五年(己卯,公元1879年)设呼兰副都统,管辖松花江中下游北岸广大地区,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公元1905年)设呼兰府。民国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为呼兰县。呼兰建城距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呼兰隶属松江省,1954年属黑龙江省,1958年划归哈尔滨市,2004年撤县建区,现为哈尔滨市八区之一。2004年2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函[2004]10号)调整哈尔滨市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呼兰县设立哈尔滨市呼兰区,以原呼兰县的行政区域(不含乐业、对青山两个镇)为呼兰区的行政区域。呼兰区南濒江与阿城市、宾县相望,东临巴彦县,西毗肇东市,北接绥化市、兰西县,区人民政府驻呼兰镇南京路。
堂号
北海堂:以望立堂,亦称青州堂、益都堂。
呼兰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