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7/8 13:22:00
共966字 评价:0
共966字 评价:0
杞杞,读音作qǐ(ㄑㄧˇ)
1.源于彝族,出自宋、元时期云南大理国彝族自杞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2.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周武王封禹的后人东楼公于杞,其子孙以杞为氏。
杞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百三十六位,多以齐郡为郡望。
据《元和姓纂》卷六“杞”云:“姒姓,夏禹之后。周武王封东楼公于杞,后为楚所灭,子孙氏焉。(望出)齐郡。齐有杞殖,字梁。今齐州有杞氏。又《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以国为氏》:“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成汤放桀,其后稍绝;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子孙以国为氏。”杞姓氏族早已引起研究者之注意,但目光往往只固定在传为杞国所在的河南杞县或山东昌乐两处地点上,故顿感处处凿枘、种种不合。如顾颉刚先生云:“杞国在今河南开封道中间的杞县,莒国在今山东济宁道东北的莒县,两处相去千里……”而今杞器的出土与杞国故都的考定,遂使此项疑窦顿解,障翳一清。关于杞国研究的概括情况大体是:自清道光以来,在新泰市境出土一批有关杞国的青铜器,其铭辞皆有“杞伯”之文,于是开始引起学界重视,有学者认为此为杞国曾东迁新泰之证。但因匮乏旁证,其说少为人知。至20世纪80年代新泰又相继出土了与杞关系密切的“淳于”等戈,湮没千年的杞史渐次浮出水面。1999年中国先秦学会在新泰召开“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对杞国史进行集中探讨。最后“与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晚至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新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杞国古都的地位是有据可查。”(秦秘《“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载《杞文化与新秦》)据《中国行政区划·历史地名索引》载:“杞:姒姓古国,初在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后在淳于(今山东省安丘东北),战国初为楚所灭。”
郡望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堂号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
1.源于彝族,出自宋、元时期云南大理国彝族自杞部,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
2.出自姒姓,以国名为氏,周武王封禹的后人东楼公于杞,其子孙以杞为氏。
杞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三百三十六位,多以齐郡为郡望。
据《元和姓纂》卷六“杞”云:“姒姓,夏禹之后。周武王封东楼公于杞,后为楚所灭,子孙氏焉。(望出)齐郡。齐有杞殖,字梁。今齐州有杞氏。又《通志》卷二六《氏族略·以国为氏》:“杞氏,姒姓,夏禹之后。成汤放桀,其后稍绝;武王克纣,求禹后,得东楼公,而封之于杞,……子孙以国为氏。”杞姓氏族早已引起研究者之注意,但目光往往只固定在传为杞国所在的河南杞县或山东昌乐两处地点上,故顿感处处凿枘、种种不合。如顾颉刚先生云:“杞国在今河南开封道中间的杞县,莒国在今山东济宁道东北的莒县,两处相去千里……”而今杞器的出土与杞国故都的考定,遂使此项疑窦顿解,障翳一清。关于杞国研究的概括情况大体是:自清道光以来,在新泰市境出土一批有关杞国的青铜器,其铭辞皆有“杞伯”之文,于是开始引起学界重视,有学者认为此为杞国曾东迁新泰之证。但因匮乏旁证,其说少为人知。至20世纪80年代新泰又相继出土了与杞关系密切的“淳于”等戈,湮没千年的杞史渐次浮出水面。1999年中国先秦学会在新泰召开“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对杞国史进行集中探讨。最后“与会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晚至春秋时起,杞国就迁于今山东新泰定都,新泰作为两千多年前的杞国古都的地位是有据可查。”(秦秘《“全国首届杞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综述》,载《杞文化与新秦》)据《中国行政区划·历史地名索引》载:“杞:姒姓古国,初在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后在淳于(今山东省安丘东北),战国初为楚所灭。”
郡望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唐代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堂号
齐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临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