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8/1 14:47:00
共1014字 评价:0
共1014字 评价:0
高堂(Gāo táng)姓源流单纯,高堂氏后来绝大多数改单姓为高氏,故今高堂氏为稀姓,望居齐郡(西汉置齐郡,东汉为齐国,治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城北)。
高堂姓源出有:
单一源流: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卿士高傒的封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急就篇》记载:“齐卿高敬仲食采于高堂,因氏焉。”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七》、《通鉴注·魏纪五》等的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卿士高傒,号白兔,谥敬仲,史称“高子”,形成高氏一族,世为守臣、齐国上卿。因大功于齐国,国主赐封其食采于高堂。姜高傒,生卒年待考,别号白兔先生,就是齐文公姜赤(公元前815~前804年在位)之孙公子高,封于高堂(今山东临淄敬仲镇),春秋时期著名的齐国上卿。高傒去世后,其后裔子孙世袭为齐国上卿,其后有人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高堂氏。高堂氏复姓的后代,后来大多省文简改自己的姓氏,与高阳氏、高楼氏、高平氏、高王氏、高佳氏、高龙氏等复姓族人一样,改为单姓高氏,世代相传至今。
高堂氏、以及省改分衍的高氏族人皆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
高堂氏复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群体,后绝大多数已经省文简改为单姓高氏,仅在安徽省的合肥地区、淮南市凤台县(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主战场)一带,还有少量高堂氏复姓存在,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以齐郡、或鲁郡为郡望。
郡望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堂号
临淄堂:以望立堂,亦称齐郡堂、齐国堂。
东鲁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鲁郡堂。
高堂姓源出有:
单一源流: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卿士高傒的封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急就篇》记载:“齐卿高敬仲食采于高堂,因氏焉。”据史籍《通志·氏族略》、《类稿·五七》、《通鉴注·魏纪五》等的记载,春秋时期,齐国有卿士高傒,号白兔,谥敬仲,史称“高子”,形成高氏一族,世为守臣、齐国上卿。因大功于齐国,国主赐封其食采于高堂。姜高傒,生卒年待考,别号白兔先生,就是齐文公姜赤(公元前815~前804年在位)之孙公子高,封于高堂(今山东临淄敬仲镇),春秋时期著名的齐国上卿。高傒去世后,其后裔子孙世袭为齐国上卿,其后有人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高堂氏。高堂氏复姓的后代,后来大多省文简改自己的姓氏,与高阳氏、高楼氏、高平氏、高王氏、高佳氏、高龙氏等复姓族人一样,改为单姓高氏,世代相传至今。
高堂氏、以及省改分衍的高氏族人皆尊奉高傒为得姓始祖。
高堂氏复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汉族姓氏群体,后绝大多数已经省文简改为单姓高氏,仅在安徽省的合肥地区、淮南市凤台县(即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主战场)一带,还有少量高堂氏复姓存在,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四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以齐郡、或鲁郡为郡望。
郡望
齐郡:西汉时期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在临淄(今山东淄博),其时辖地在今山东淄博市和益都、广饶、临朐等县地。唐朝玄宗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青州北海郡,属河南道,县为属。唐肃宗至德二年(丁酉,公元757年),北海郡仍改为青州。唐朝宗永泰元年(乙巳,公元765年),道改为军,齐郡属平卢军节度使领辖,治所在益都,其时辖地在今潍坊等一带地区。
鲁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堂号
临淄堂:以望立堂,亦称齐郡堂、齐国堂。
东鲁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鲁郡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