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6/21 16:39:00
共856字 评价:0
共856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随(Suí 随)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代时有诸侯随国,其后人以国名为氏。周代有随国(今湖北省随县),是周同姓诸侯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成为楚附庸国,其后裔以国名为姓,称为随氏。
2、出自祁姓,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士会之后,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士会,字季,辅佐晋文公、襄公、成公、景公,于景公七年(公元前593年),率师攻灭赤狄,晋升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修订法规。士会食邑于随(今山西省介休),后又食邑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其子孙以邑名为氏,是为随氏和范氏。随姓,在隋代时,去掉走之字,是为隋姓,从此又分为随姓和隋姓,随、隋两姓源流相同。
得姓始祖:随会。春秋时晋国大夫,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食邑于随,称为随会;后又食邑于范,故又称为范会,史称范武子。他是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位显赫人物,也是刘姓、范姓、士姓、随姓等中国姓氏共同的大显祖。故随氏后人奉随会为随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辜被杀,他有个儿子叫隰权,逃往晋国,被任命为士师(法官)。隰权的儿子士为以官名为姓,子孙为士氏。士为的孙子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公元前393年,他领兵攻灭赤狄人的甲氏、留吁、锋派等部落,因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国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在山西省介休县),后来又得到范邑(在河南省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他的子孙后来分为士氏、范氏、随氏三支。随姓在今山西省按姓氏人口统计,随姓居全省第412位,共有835人。随姓望居河内郡(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还有一支随姓分支。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各有一支随姓分布。
三、郡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
随(Suí 随)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为周代时有诸侯随国,其后人以国名为氏。周代有随国(今湖北省随县),是周同姓诸侯国。春秋时被楚国所灭,成为楚附庸国,其后裔以国名为姓,称为随氏。
2、出自祁姓,为春秋时晋国大夫士会之后,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晋国有大夫士会,字季,辅佐晋文公、襄公、成公、景公,于景公七年(公元前593年),率师攻灭赤狄,晋升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修订法规。士会食邑于随(今山西省介休),后又食邑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其子孙以邑名为氏,是为随氏和范氏。随姓,在隋代时,去掉走之字,是为隋姓,从此又分为随姓和隋姓,随、隋两姓源流相同。
得姓始祖:随会。春秋时晋国大夫,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因食邑于随,称为随会;后又食邑于范,故又称为范会,史称范武子。他是活跃于春秋前期晋国政治舞台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位显赫人物,也是刘姓、范姓、士姓、随姓等中国姓氏共同的大显祖。故随氏后人奉随会为随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周宣王时大夫杜伯无辜被杀,他有个儿子叫隰权,逃往晋国,被任命为士师(法官)。隰权的儿子士为以官名为姓,子孙为士氏。士为的孙子士会担任晋国上军主将。公元前393年,他领兵攻灭赤狄人的甲氏、留吁、锋派等部落,因功升为中军元帅,执掌国政。士会先得到封邑随(在山西省介休县),后来又得到范邑(在河南省范县),所以又称随会、范会,他的子孙后来分为士氏、范氏、随氏三支。随姓在今山西省按姓氏人口统计,随姓居全省第412位,共有835人。随姓望居河内郡(楚汉之际置。相当于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县一带)。在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还有一支随姓分支。安徽省界首市、太和县各有一支随姓分布。
三、郡望
河内郡: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河南省黄河北岸武陟西南)。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政府时,改河内县为沁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