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6/27 16:13:00
共2562字 评价:0
共2562字 评价:0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畲族,出自唐朝时期派驻闽越地区的大将军陈元光,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钏氏源出古代畲族,在唐朝以前,没有钏氏。唐朝以前,福建的畲民深受半奴隶半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经常以武力反抗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权,汉族统治者也无法予以遏制,他们驻这一地区的军队,只能驻守在九龙江以东“阻江为险”,“插柳为营”,与“蛮獠”相对峙。在唐王朝建立强大的中央政权以后,为了巩固对东南边陲的统治,乃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和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先后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军队来到闽南进行剿抚。陈元光赴闽后,在逐步取得军事优势的同时,坚持对“蛮獠”实行招抚政策,他下令本人以及跟随他们父子入闽的唐军及随民,全部在这闽越一带落籍,使该地区成为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后来,陈元光的这一支具有钟氏畲族血缘的子孙逆汀江而上,直至长江流域,因而取姓氏为“钏”,大多驻居于建康(后叫建邺,今江苏南京),后又逐渐衍分至湖南武冈、云南腾冲、四川阆中等地区,其家族人等在唐、宋、元、明诸朝多为军伍者,所以钏氏与陈元光一支陈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至于“钏”字作为姓氏的读音,在宋朝时期的官修字书《类篇》中讲得明白:“昌缘切,音穿。”即读音作chuān(ㄔㄨㄢ)。钏氏族人大多尊奉陈元光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倭奴族,出自唐朝时期倭奴过遣唐使,属于汉化改姓氏。唐朝时期的公元七世纪初开始,以及在其后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中,倭奴国为了学习中华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人数之众,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上的空前盛举。由于遣唐使在唐文宗李昂执政的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最为众多,这批遣唐使学成回国后,对推动和促进两国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倭奴国社会的发展,从此,倭奴国人开始称自己为“大和民族”,以追念唐大和年间的遣唐使们。
在遣唐使中,有一批倭奴留学生的姓氏为久代氏,罗马字为“Kushiro”,日语为“钏路”,来自倭奴钏路部族(今日本国北海道东南岸的钏路市),进入中国后,按汉俗起汉姓为钏氏,其中后有留居中国者,逐渐融入中华大家庭,在唐末五代时期避战乱迁居岭南地区,以钏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体是汉、畲民族融合姓氏,源起唐朝,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二十一位,以腾越为郡望。
今四川省的阆中市,湖南省的武冈市,云南省的昆明市、保山市腾冲县、潞西市,大理市巍山县,台湾省,缅甸,泰国,新加坡等地,均有钏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腾越郡:亦称腾越州。是历史上曾管辖和影响着怒江以西的广大地域,位于云南西部边陲保山市,离缅甸已经很近。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保山考察了四个多月,花了大量篇幅在他的《滇游日记》里详细描写了腾冲,称其为“极地边城”。那时的腾冲还叫“腾越州”,是非常繁华的边城。自唐朝起,腾充(冲)、藤(腾)越之称即交替使用。后自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的四百零六年间,怒江以西的一个广阔的大行政区域(州、厅、道)一直以腾越命名(其间民国元年和二年称腾冲府)。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融汇、发展并于清朝中叶逐渐成型的滇西边地文化,便被称为腾越文化。腾越文化是以纯正的汉文化为主体,融汇了南诏文化、土著文化、东南亚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云南西陲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是一种开放的复合型文化,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边地代表性文化。腾冲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代晚期已进入铜器时代,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发展着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着广泛的交流。腾冲地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国道”的要冲,在秦汉时期已是一个商贸重镇。唐南诏时"畴壤沃饶,人物殷凑",筑腾充城,为云南西部重镇。宋大理国设腾冲府。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腾冲府,置腾越、越甸、古勇三县。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罢州县,府如故,隶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腾冲府,后废。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置腾冲守御千户所,隶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置腾冲土州。明正统年间的三征麓川之役,以腾冲为战略基地和管制边境土司的触角,大军云集腾冲。万历年间平息岳凤之乱,平叛大军从腾挥戈收复三宣。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卫入州。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置腾越州判分防南甸。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改腾越协为腾越镇。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升腾越州为直隶厅,隶迤西道。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降直隶厅为厅,隶永昌府。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改腾越州判为经历,仍分防南甸。光绪年间,爆发了抗英的“马嘉理事件”和“甘稗地之战”。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以张文光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在腾冲建立了云南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滇西军都督府,出兵占领了整个滇西,促进了辛亥革命在云南的胜利。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腾越厅为腾冲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撤消腾冲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迤西道改腾越道。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五行政区直隶腾越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裁腾越道,设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署于腾冲。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第一殖边督办署为腾龙边区行政督署。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5月间,日寇自缅甸侵入中国,占领腾冲城,腾冲人民配合抗日军队坚持抗战达两年之久,迎来了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中国远征军的滇西反攻,于同年9月14日光复腾冲。腾冲作为古城,虽已经成了一片瓦砾场,但反攻战役中,军民用生命和鲜血共同谱写了彪炳史册的光辉篇章,是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收复日占地区的第二个成功战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50年成立腾冲县人民政府,隶保山行政专员公署。1956年,保山专区合并入德宏自治州,腾冲县隶德宏州。1963年,恢复保山专区专员公署建制,腾冲县录保山专区至今。
堂号
腾越堂:以望立堂。
第一个渊源
源于畲族,出自唐朝时期派驻闽越地区的大将军陈元光,属于以历史事件为氏。钏氏源出古代畲族,在唐朝以前,没有钏氏。唐朝以前,福建的畲民深受半奴隶半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剥削,经常以武力反抗封建王朝的地方政权,汉族统治者也无法予以遏制,他们驻这一地区的军队,只能驻守在九龙江以东“阻江为险”,“插柳为营”,与“蛮獠”相对峙。在唐王朝建立强大的中央政权以后,为了巩固对东南边陲的统治,乃于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和唐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先后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领军队来到闽南进行剿抚。陈元光赴闽后,在逐步取得军事优势的同时,坚持对“蛮獠”实行招抚政策,他下令本人以及跟随他们父子入闽的唐军及随民,全部在这闽越一带落籍,使该地区成为汉族和当地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后来,陈元光的这一支具有钟氏畲族血缘的子孙逆汀江而上,直至长江流域,因而取姓氏为“钏”,大多驻居于建康(后叫建邺,今江苏南京),后又逐渐衍分至湖南武冈、云南腾冲、四川阆中等地区,其家族人等在唐、宋、元、明诸朝多为军伍者,所以钏氏与陈元光一支陈氏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至于“钏”字作为姓氏的读音,在宋朝时期的官修字书《类篇》中讲得明白:“昌缘切,音穿。”即读音作chuān(ㄔㄨㄢ)。钏氏族人大多尊奉陈元光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倭奴族,出自唐朝时期倭奴过遣唐使,属于汉化改姓氏。唐朝时期的公元七世纪初开始,以及在其后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中,倭奴国为了学习中华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人数之众,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历史上的空前盛举。由于遣唐使在唐文宗李昂执政的大和年间(公元827~835年)最为众多,这批遣唐使学成回国后,对推动和促进两国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大地促进了倭奴国社会的发展,从此,倭奴国人开始称自己为“大和民族”,以追念唐大和年间的遣唐使们。
在遣唐使中,有一批倭奴留学生的姓氏为久代氏,罗马字为“Kushiro”,日语为“钏路”,来自倭奴钏路部族(今日本国北海道东南岸的钏路市),进入中国后,按汉俗起汉姓为钏氏,其中后有留居中国者,逐渐融入中华大家庭,在唐末五代时期避战乱迁居岭南地区,以钏氏世代相传至今。
二、迁徙分布
钏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主体是汉、畲民族融合姓氏,源起唐朝,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五百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八百二十一位,以腾越为郡望。
今四川省的阆中市,湖南省的武冈市,云南省的昆明市、保山市腾冲县、潞西市,大理市巍山县,台湾省,缅甸,泰国,新加坡等地,均有钏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堂号
郡望
腾越郡:亦称腾越州。是历史上曾管辖和影响着怒江以西的广大地域,位于云南西部边陲保山市,离缅甸已经很近。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保山考察了四个多月,花了大量篇幅在他的《滇游日记》里详细描写了腾冲,称其为“极地边城”。那时的腾冲还叫“腾越州”,是非常繁华的边城。自唐朝起,腾充(冲)、藤(腾)越之称即交替使用。后自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至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的四百零六年间,怒江以西的一个广阔的大行政区域(州、厅、道)一直以腾越命名(其间民国元年和二年称腾冲府)。因此,在这片土地上孕育、融汇、发展并于清朝中叶逐渐成型的滇西边地文化,便被称为腾越文化。腾越文化是以纯正的汉文化为主体,融汇了南诏文化、土著文化、东南亚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云南西陲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是一种开放的复合型文化,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边地代表性文化。腾冲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代晚期已进入铜器时代,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发展着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着广泛的交流。腾冲地处西南丝绸之路“蜀·身毒国道”的要冲,在秦汉时期已是一个商贸重镇。唐南诏时"畴壤沃饶,人物殷凑",筑腾充城,为云南西部重镇。宋大理国设腾冲府。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改腾冲府,置腾越、越甸、古勇三县。元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罢州县,府如故,隶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腾冲府,后废。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置腾冲守御千户所,隶金齿军民指挥使司。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置腾冲土州。明正统年间的三征麓川之役,以腾冲为战略基地和管制边境土司的触角,大军云集腾冲。万历年间平息岳凤之乱,平叛大军从腾挥戈收复三宣。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卫入州。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置腾越州判分防南甸。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改腾越协为腾越镇。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升腾越州为直隶厅,隶迤西道。清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降直隶厅为厅,隶永昌府。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改腾越州判为经历,仍分防南甸。光绪年间,爆发了抗英的“马嘉理事件”和“甘稗地之战”。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以张文光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推翻清王朝的武装起义,在腾冲建立了云南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滇西军都督府,出兵占领了整个滇西,促进了辛亥革命在云南的胜利。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改腾越厅为腾冲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撤消腾冲府。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迤西道改腾越道。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五行政区直隶腾越道。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裁腾越道,设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署于腾冲。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改第一殖边督办署为腾龙边区行政督署。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5月间,日寇自缅甸侵入中国,占领腾冲城,腾冲人民配合抗日军队坚持抗战达两年之久,迎来了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中国远征军的滇西反攻,于同年9月14日光复腾冲。腾冲作为古城,虽已经成了一片瓦砾场,但反攻战役中,军民用生命和鲜血共同谱写了彪炳史册的光辉篇章,是中国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收复日占地区的第二个成功战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50年成立腾冲县人民政府,隶保山行政专员公署。1956年,保山专区合并入德宏自治州,腾冲县隶德宏州。1963年,恢复保山专区专员公署建制,腾冲县录保山专区至今。
堂号
腾越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