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史姓导航
姓氏维客
Netor直通车
赞助商链接
相关纪念馆
最前  <<上页   下页 >> □最后
相关族谱
1/2页 1 2 向后>>
3690个姓1氏
当前版本:访客 编订于2004/9/10 23:00:00
0字 评价:0
  一、来源有五
   1、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
   2、出自周太史佚之后。历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为氏。见于历史最早的史姓人物,当属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列国史官多以官为氏。
   3、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4、为突厥族阿史那氏所改。北魏阿史那部,有归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还混化了他族血统。如唐有史思明,本宁夷州突厥种。
  
  二、史氏发源地:
  溧阳埭头是史氏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最大的史氏故乡,埭头史氏都是一世祖史崇(据考证目前国内现存的史氏宗谱中几乎都称史崇为一世祖)的嫡系后人。
  
  三、迁徙分布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因政治、战争等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离开中原迁徙的史氏部分移民,又改为姓石。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四、郡望堂号
   【堂号】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死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郡望】
   健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
   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桂阳郡:公元前202年置桂阳郡。西晋建兴三年(315),分设桂阳、平阳郡。西汉时,桂阳郡,领县十一;南北朝时,宋、齐、梁称桂阳国,陈时又称桂阳郡;隋文帝开启九年,一度废桂阳郡,置郴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又称桂阳郡;宋称郴州桂阳郡,设知军;(今湖南郴州永兴一带)。
  
  
  五、家乘谱牒
  全国:史氏谱録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
  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目前湖南永兴地区史氏宗谱正在整理中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六、历史名人
  史氏先祖为汉宣帝时史恭,史恭为宣帝娘舅,史家因辅佐宣帝有功,而先后有5人获封候,其中史崇被封为溧阳候,为溧阳埭头史氏一世祖。
  史可法:抗清名将。在兵困扬州时,他拒降固守,奋战到底,不幸英勇就义。
  史孟麟:明朝理学家。他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参与东林书院讲学。
  史 鱼:春秋时卫国史官,以正直著称。临死时,还劝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后人称为"尸谏"。他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
  史 籀:周宣王时书法家,相传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命题。
  史浩:一门三宰相,七十二进士;四世两封王,出自宁波东钱湖下水史家
  
  七、史侯祠
     史侯祠沿革:史侯祠,为史氏家庙,祭祀东汉溧阳侯赠司空史崇。从汉朝兴建,三国吴时和晋朝世代保持(史侯祠旧址,即埭头中学现址)。 有司空庙碑略可证: 史公名崇,字伯勤,鲁郡济北人。他的高祖史恭迁居杜陵,成为皇室的辅佐。恭子孙担任官职的很多,蝉联不绝,声名很大。 史崇小时就意气激昂,有文武全才。出生在纷乱的时期,长大学习军事,立身清正,临战勇决。他由于祖上历代功勋卓著,并且与皇室结亲,常想平乱雪耻,为国报仇。 刘玄更始年间(公元二十三、二十四年),在动荡之际,史崇屡建奇功。在杜陵,迫降刘盆子,在昆阳,大败王寻。他虽身先士卒,有这些功绩,却推让给元帅。不逾月,被汉廷任命为右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加骠骑将军,封溧阳侯,食邑一万户,使他的后代,永远继承。若与长松都尉、细柳将军相较,彼此都名需一时,无愧过去的功业。 后来奸雄消灭,天下安定,皇上诏令公侯都到封地去。他到了溧阳,访求百姓的忧患,用宽简的要求对待他们,用法令启示他们,百姓不须规劝而自己遵照执行,不须威逼而自己受到感化,打猎捕鱼者互相谦让,境内桑树梓树繁茂成荫,即使卫青、霍去病、龚遂、汲黯,都不能超过。正要跟廉颇、李牧一样,刻石封山,不幸患病,在洮湖新镇逝世,终年七十九岁。噩耗传来,船夫放下木浆,采桑女丢开竹笼,人人悲哀莫名,个个挥泪如雨。皇上颁诏封赠使持节徐兖二州刺史、司空,谧号:"壮",极尽衰荣。于是,"子民辑悦,建兹城宇,大厦耽耽,听政之所,祠堂石殿,精灵攸处,至春秋分,祭祀不阻。 隋朝末年,史族子孙到福建、浙江逃避战乱,其时,侯祠祠屋倒塌,唐朝贞观年间祭酒史仲谟加以修复。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朝议郎史有则等又加修建。 据《重修司空溧阳侯庙记》载 宗庙的建置,由来很久。"宗"是说尊,"庙"是说貌,尊崇祖先容貌的处所,尤其不可不严格确定它的规章制度。司空御灾捍患,后汉光武帝赐封溧阳侯于此,子孙继承封爵,成为世嗣的开始。后代一直祭祀不缺,朝列九禅,泽垂千载,古树茂盛,高接楼墙,供享洁净,帏帐肃穆,不行动就产生敬意,不发怒就显示威严,全县都仰承他的神灵保佑。……然而,殿堂久远,土木颓坏,屋瓦分散,横梁倾斜,漏雪透风,积年累月,虽然神灵好象仍在,可是殿堂的形状不存。因此,二十三代孙、朝议郎、前杭州临安县令、上柱国史有则,官居五命之尊,也是宗族中各支之首,化育全宗族的德行,以和睦安抚千万家,发出号召,别人马上响应,大家乐于完成,他认为难以依照旧有制度,就建立了新的规章,与众人商量,意见一致,得心应手,子孙愿出力出钱,行动十分迅速,不满三月,参差纵横,房屋蔽日,飞脊遏云,宏丽坚固,周环密致,使得神灵能够永远安住。他就这样努力地继承旧业。唐朝会昌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宗长二十三代孙、朝议郎、临安县令、上柱国史有则,连同各院弟侄和各支长、孔目职司等,一起料理修建。 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境内大旱,后人把对史侯的尊崇化为祈雨的希望,当时,知县郭延绍在庙中求雨,其后果然下了雨,立碑记载这件事(有祷雨碑。<碑文未译>南唐升元三年七月十五日,尉迟胜撰,吴仁赡书,知县事郭延绍,守县尉张说立碑)。到了宋朝,又屡次求雨正巧应验。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尚书省发下文书,皇上诏赐"显惠庙"匾额,县丞方洙撰写碑文(匾额和石碑都曾存放侯祠)。宋政和六年(公元1124年),加封"灵济公"。元朝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庙被烧毁。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浮梁教授史礼之禀知官府,溧阳知州、东平人史光祖捐出薪俸,倡议修建,教授长沙人张崇写了碑记(明朝洪武年间重立碑石,曾存侯祠)。 据记载,祠前石坊,宋朝政和六年,知县郑骧题写"灵济公神道祠"。后面的"海岳堂",朱熹题写匾额,堂后就是史侯墓,围墙周长四百丈。高原大林,俯瞰洮湖。其中许多祠屋、楼亭、古迹之类屡经变迁,而今止有遗迹尚存(注:现尚存宋建"灵雨坊"石柱四柱,镌有大篆坊联一对,清晰可辨,成为弥足珍贵之遗迹)。
  
  八、历代各房字辈
   江苏埭头分支---47世开始:以--忠--良--显--瓒--述--是--景--企--嘉--彦--庆--斯--衍--方--正--守--宗--法--诗--书--佩--圣--贤
   江苏夏庄分支---47世开始:继--致--顺--积--美--乔--期--仍--愈--贤--来--裔--仪--悠--远--会--运--昭--简--编
   湖南永兴分支---48世开始:昭--久--济--美--习--庭--顺--财--明--高--阳--
  
  
  
史姓介绍信息修订

史shi
姓氏最新1讨论

维客与宗祠

姓氏操作面板

姓介绍修订史

1/3页 1 2 3 向后>>

谱概况修订史

万家姓的说明

姓氏联络
相关留言
  • 姓氏经典留言
  • □shiyonggang:史氏家族微信公众号ssjzok(2017/2/25 9:55:52)
  • 我是湖北广水史氏人,史氏家族微信公众号管理员。有什么史氏相关信息要发布找我。手机微信13884825859
  • □史成华:河西健康史氏考略摘录资料(2016/2/15 10:08:16)
  • 甘肃高台是河西建康史氏在五凉至隋唐时期活跃在河西的一支豪门著姓,他们侨居河西数百年,形成了与河西乃至北方割据政权的特殊关系;建康史氏的郡望河西建康郡地处走廊咽喉地带,历史上曾是各割据集团和少数民族势力争夺的军事要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建康郡军事要塞的性质决定了其居民人口的流动性。
  • □访客:(2015/11/20 10:38:40)
  • □访客:姓氏评论(2015/11/7 0:33:00)
  • 我莱西的第二十四世
  • □史克宁:济南淄川是我老家(2015/6/30 9:39:27)
  • 我想找济南淄川县史氏家族,联系电话15245557966宁宁

注册|登录|帮助|快捷
关于NETOR | 招聘信息 | 联系邮箱 | 策略联盟
Copyright (C)2000-2025 netor.net.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Netor网同纪念 客服电话:400-088-0131 微信:15011475923 微博:关注Netor纪念
沪ICP备17033281号 上海圣晏网络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