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8/16 16:34:00
共553字 评价:0
共553字 评价:0
叔孙(Shū sūn 叔孙)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
春秋鲁大夫有叔孙豹、叔孙德臣,西汉有叔孙通。
2、出自乙旃氏
南北朝时,北魏拓跋族有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据《魏书·官氏志》载:“拓跋邻命叔父之胤曰乙旎氏,后改为叔孙氏。”北魏有叔孙健,本姓乙旃氏。
叔孙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称为“三桓”。公元前609年,鲁文公去世,发生了杀嫡立庶的权位之争,“三桓”乘机发展势力,各自在封邑筑城,从此,鲁国出现了“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随着三桓势力的发展,到公元前562年,“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家各统辖一军,并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进行变革。季孙氏的变革比较彻底,力量也最强。公元前537年,三家进一步变三军为二军,实行“四分公室”,季孙氏独得二分,独掌一军,叔孙、孟孙各取一分,合掌一军。三家都在统辖区推行征税的办法,国君的费用只能靠三家和一些旧贵族纳贡维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进攻季孙氏的据点费城,三家组织反击,鲁昭公吓得逃往齐、晋。昭公最后死于国外。以后的哀公也遭到同样的下场。在新旧势力的斗争中,虽然鲁君还保持名义上的国君地位,政权实际上已经落入以季孙氏为首的三家之手。但鲁国的斗争是在公族内部进行的,不免带有浓厚的妥协色彩。
1、出自姬姓
春秋鲁大夫有叔孙豹、叔孙德臣,西汉有叔孙通。
2、出自乙旃氏
南北朝时,北魏拓跋族有乙旃氏,后改为叔孙氏。据《魏书·官氏志》载:“拓跋邻命叔父之胤曰乙旎氏,后改为叔孙氏。”北魏有叔孙健,本姓乙旃氏。
叔孙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春秋时鲁国有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三个家族,称为“三桓”。公元前609年,鲁文公去世,发生了杀嫡立庶的权位之争,“三桓”乘机发展势力,各自在封邑筑城,从此,鲁国出现了“公室卑,三桓强”的局面。随着三桓势力的发展,到公元前562年,“作三军,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家各统辖一军,并在各自统辖的范围内,进行变革。季孙氏的变革比较彻底,力量也最强。公元前537年,三家进一步变三军为二军,实行“四分公室”,季孙氏独得二分,独掌一军,叔孙、孟孙各取一分,合掌一军。三家都在统辖区推行征税的办法,国君的费用只能靠三家和一些旧贵族纳贡维持。公元前517年,鲁昭公进攻季孙氏的据点费城,三家组织反击,鲁昭公吓得逃往齐、晋。昭公最后死于国外。以后的哀公也遭到同样的下场。在新旧势力的斗争中,虽然鲁君还保持名义上的国君地位,政权实际上已经落入以季孙氏为首的三家之手。但鲁国的斗争是在公族内部进行的,不免带有浓厚的妥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