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5/19 14:04:00
共4229字 评价:0
共4229字 评价:0
扈姓,扈通户,部分扈姓已简写成户姓,中国的一个姓氏,人数较少,扈,今存陕西省户县。夏代为有扈氏国,地点在今户县北二里。《左传·昭公元年》:“赵孟曰:夏有观扈。”即此。关于扈,《说文·邑部》:“扈,夏后同姓所封,战于甘者。从邑,户声。“本义为古国名,夏后氏属国。《尔雅·释山》:“卑而大,扈。”郭璞注:“扈,广貌。”邢昺疏:“言山形卑下而广大者名扈。”时人以聚落坐落在大山脚下,便取“扈“为聚落地名。
一、扈(Hù)姓源出有:
渊源一
源于姒姓,为大禹王的后代,以国名为氏。
据《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今陕西省扈县一带),建立扈国。有扈氏首领觉得有责任维护传统制度,于是就起兵讨伐夏后启。启立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镇压。由于大禹刚死不久,诸侯们对禹的丰功伟大绩还记忆犹新,都愿意出兵助启,所以启就占了优势。双方军队在甘(户县南一带)相遇。交战前,启对部下发布了一篇誓师辞,这就是收在《尚书》中的《甘誓》,其中列举了有扈氏的罪状,并公布了作战计划及赏罚规定。战斗开始后,尽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奋战,但毕竟寡不敌众,结果战败。夏后启趁势灭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后来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扈氏。史书说他:知义而不知宜。扈氏后又分为户、鄠二姓,其实扈、户、鄠三字音同字异,实为一姓。户姓由扈字去邑而为户,鄠姓因秦改扈为鄠而成姓。
渊源二
出自鲜卑族三字姓扈地干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后魏代北鲜卑族有三字姓扈地干氏,进入中原之后,改为扈、干两姓。 扈氏祖宗:有扈氏。扈又作户、鄠。相传为夏之诸侯。姒姓,启之庶兄所封。禹传位与启,不服,与启战于甘(今陕西省户县境),战败被灭(《史记·夏本纪》)。其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北。一说禹曾用兵攻伐(《庄子·人间世》)。根据《风俗通》记载,夏朝有扈氏的后代,是以国为氏的姓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扈氏出自姒姓,是夏时的诸侯,夏时为崇扈,秦时改为雩,国亡后子孙就以国为姓,称为扈氏。而根据《史记》上记载,中国的扈氏家族,是当年与夏启奋战的“有扈”的后裔。有扈是当时的一个国家,位于陕西省雩县的北方。他们被夏禹征服之后,就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并且入境随俗,逐渐“以国为氏”,而姓了扈。
渊源三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 满族扈伦纳喇氏,通古斯语为Hulunnara,汉义“盔顶”,以扈伦河名为部名,因以称氏,后蒙古酋长星根达尔汉灭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迁徙叶赫河岸为叶赫部,以部为氏,改称叶赫氏,满语为Yeh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与哈达部、乌喇部、辉发部各自在扈伦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史称“扈伦四部”,后皆为后金天命汗(清太祖)佟·努尔哈赤所统一。清朝中叶以后,扈伦纳喇氏的主要分支叶赫氏、扈伦氏、纳喇氏等,多冠汉姓为扈氏、叶氏、那氏、纳氏等。
⑵. 满族瑚锡哈哩氏,亦称祜什哈礼氏、瑚克沙哈里氏,满语为Husihari Hala,以地为氏,世居瑚锡哈理(今黑龙江宁安东北部)、依兰费尔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有赫哲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赫哲族氏、锡伯族瑚锡哈哩氏多冠汉姓为扈氏、华氏、关氏、胡氏等。
⑶. 满族科奇哩氏,亦称柯齐礼氏、郭齐里氏,满语为Keciri Hala,世居瓦尔喀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扈氏。
⑷. 满族托和啰氏,亦称托科罗氏、托活络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满语为Tohoro Hala,汉义“套马”或“把袋子驮在马背上”,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喀穆(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南)、奥里迷(今黑龙江同江)、毕瞻(今黑龙江毕瞻河流域)、松花江与黑龙江沿岸。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扈氏、陶氏、托氏、妥氏等。
渊源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扈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渊源五
源于官职,出自古代官吏农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上古时期,少昊设立负责农政的官员为农正,全称为“春扈氏农正”。据史籍《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到了尧帝时期,“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大农就是当时主管农政的官职。
二、迁徙分布
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十四位门阀。
扈姓出自姒姓。上古时候,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帝,舜帝又因大禹治水有功而把帝位禅让给大禹。而大禹后来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建立了夏朝,历史上称为夏启。由于大禹违背了传统的禅让做法,所以引起了一些诸侯的不满。其中有个叫有扈氏的起兵反对启,但是却被启打败,氏族几乎灭绝。有扈氏残留的族人为了避难,就把姓氏改为扈,成为扈姓的起源。一说启建立了夏朝以后,将自己的后代分封在扈(今陕西省户县一带),建立了扈国。而扈国公族的后代,有的取国名为姓氏,称为扈氏,是今天扈姓的另一支来源。扈氏起源于陕西户县,早期活动在河南一带,汉唐时向西发展,在京兆郡(今陕西西安)形成扈氏名门。由于历史原因,后来分散到全国各地。有一分支在湖广麻城县落脚。后来又因家族兴旺遭人陷害,部分族人又迁往各地,有一支迁往贵州,现有的分布在贵州桐梓;有的分布在重庆市綦江县石角镇;有的分布在重庆江津等地。至于其他各支情况不得而知。宋代以后,逐渐扩散到河北、山西、东北等北方地区及湖南、贵州、四川、江西等南方地区。在最新百家姓排名中扈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一百位。
会东县扈氏家族与冕宁县泸沽扈氏家族乃一脉相承,祖籍都是贵州遵义府。先祖于清嘉庆年间经商入川,老大(名不详)至四川会理县(今会东县),因其妻分娩,留在当处,乃会东扈姓之先祖;二子成贵、三子成应继续北上至泸沽定居,乃泸沽扈氏之先祖。现泸沽扈氏家族已发展至两百多人,为泸沽之旺族。
今北京市,山东省的单县、曹县、沂水县、泰安市,黑龙江省的桦川县,河南省的开封市、安阳市、浚县、鹤壁市,重庆市的綦江县、江津县,四川省的达州市,河北省的枣强市,湖南省的邵阳市,江西省的九江市星子县,安徽省的六安市,贵州省的桐梓县,湖北省的麻城市,广东省的中山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扈氏族人分布。
今居山东省无棣县的扈姓族人,据扈氏家谱记载:扈始祖自明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利津扈家零,后迁海邑城东二十里立村,传说,宋朝名将杨延昭曾在此驻兵,分三个大营,(即今三个河西营)因位于沟盘河沟西岸,故取村名河西营,该村位于西,名为西河西营。
定居在山东鱼台县、丰县的扈姓族人 ,都是清朝嘉庆年间由济宁市区迁往鱼台县杨宅子村,民国初年部分又从鱼台县杨宅子迁往丰县欢口。
山东兖州市兴隆庄镇护驾营村曾有扈姓人氏,据明朝初年墓碑记载,此村西南有扈家的祖茔,原称扈家茔。后扈姓他徒。村中吴、刘等姓认为“扈家茔”的“茔”字不吉利,改村名为护驾营。
今居山东曹县魏湾镇的扈姓族人,据当地扈姓族谱记载其始祖由洪洞大槐树迁曹县,已传二十三世,有族谱留于世。
今故城县饶阳店镇扈庄村有扈姓族人居住。扈庄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80公顷,430人。村址位于饶阳店镇东6公里处。东有温庄干渠,北有武北沟至温庄干渠的顺水沟。以扈姓命村。
据崇文堂家谱坊收藏的扈氏支谱记载:现居地沂南县沽渣汪的扈姓族人,其始祖扈仕行,祖居地山东省沂南县界湖村。此地族人有家谱留于世,初修版本修于一八九二年,本版修二00四年,主修人扈义勤,卷数1,页数95页。
现居于四川巴中的扈姓族人,据说是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孝感麻干乡迁来。分布在巴州区青山乡石龟山(七村)、扈家山(人头山)、红岩碥(六村二社),东兴乡白鹤山,平梁乡黑桃碥及光辉乡、化成镇一带;南江县朱公乡黄梁坝和斜岩砭一带。青山乡扈家山(人头山)和朱公乡黄梁坝的扈姓族人为一个始祖,传下来分为五房。长房和四房分布于青山乡五村二社,长房主要聚居于四合院;四房主要聚居于老屋和新房子。四房后来有一部分迁居到南江县花桥乡赵家坝一带居住,另有一部分迁居到南江县朱公乡七村一带居住。二房分布于青山乡六村二社(红岩碥),二房后来有一部分迁居到南江县花桥乡一带居住。三房和幺房分布于南江县朱公乡黄梁坝。
三、郡望堂号
郡望
京兆郡: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治,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
一、扈(Hù)姓源出有:
渊源一
源于姒姓,为大禹王的后代,以国名为氏。
据《风俗通》、《左传》、《汉书》等载,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的夏朝,自称夏后启。这种做法,破坏了传统的禅让制度,引起了一些诸侯国的不满。其中有一个诸侯国有扈氏,也是大禹的后人,受封于扈(今陕西省扈县一带),建立扈国。有扈氏首领觉得有责任维护传统制度,于是就起兵讨伐夏后启。启立即召集天下诸侯兴师镇压。由于大禹刚死不久,诸侯们对禹的丰功伟大绩还记忆犹新,都愿意出兵助启,所以启就占了优势。双方军队在甘(户县南一带)相遇。交战前,启对部下发布了一篇誓师辞,这就是收在《尚书》中的《甘誓》,其中列举了有扈氏的罪状,并公布了作战计划及赏罚规定。战斗开始后,尽管有扈氏人人英雄奋战,但毕竟寡不敌众,结果战败。夏后启趁势灭掉了有扈氏。有扈氏人,后来以原国名命姓,称为扈氏。史书说他:知义而不知宜。扈氏后又分为户、鄠二姓,其实扈、户、鄠三字音同字异,实为一姓。户姓由扈字去邑而为户,鄠姓因秦改扈为鄠而成姓。
渊源二
出自鲜卑族三字姓扈地干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载,南北朝时,后魏代北鲜卑族有三字姓扈地干氏,进入中原之后,改为扈、干两姓。 扈氏祖宗:有扈氏。扈又作户、鄠。相传为夏之诸侯。姒姓,启之庶兄所封。禹传位与启,不服,与启战于甘(今陕西省户县境),战败被灭(《史记·夏本纪》)。其故地在今陕西户县北。一说禹曾用兵攻伐(《庄子·人间世》)。根据《风俗通》记载,夏朝有扈氏的后代,是以国为氏的姓氏。根据《通志·氏族略》的记载,扈氏出自姒姓,是夏时的诸侯,夏时为崇扈,秦时改为雩,国亡后子孙就以国为姓,称为扈氏。而根据《史记》上记载,中国的扈氏家族,是当年与夏启奋战的“有扈”的后裔。有扈是当时的一个国家,位于陕西省雩县的北方。他们被夏禹征服之后,就变成了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并且入境随俗,逐渐“以国为氏”,而姓了扈。
渊源三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 满族扈伦纳喇氏,通古斯语为Hulunnara,汉义“盔顶”,以扈伦河名为部名,因以称氏,后蒙古酋长星根达尔汉灭扈伦纳喇部,兼并其民众,迁徙叶赫河岸为叶赫部,以部为氏,改称叶赫氏,满语为Yehe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后与哈达部、乌喇部、辉发部各自在扈伦地区建立割据政权,史称“扈伦四部”,后皆为后金天命汗(清太祖)佟·努尔哈赤所统一。清朝中叶以后,扈伦纳喇氏的主要分支叶赫氏、扈伦氏、纳喇氏等,多冠汉姓为扈氏、叶氏、那氏、纳氏等。
⑵. 满族瑚锡哈哩氏,亦称祜什哈礼氏、瑚克沙哈里氏,满语为Husihari Hala,以地为氏,世居瑚锡哈理(今黑龙江宁安东北部)、依兰费尔塔哈(今吉林市西南二百五十公里处)、三姓(今黑龙江依兰)等地。后有赫哲族、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满族、赫哲族氏、锡伯族瑚锡哈哩氏多冠汉姓为扈氏、华氏、关氏、胡氏等。
⑶. 满族科奇哩氏,亦称柯齐礼氏、郭齐里氏,满语为Keciri Hala,世居瓦尔喀阿库里(今乌苏里江上游支流俄罗斯境内阿库里河流域)等地,所冠汉姓为扈氏。
⑷. 满族托和啰氏,亦称托科罗氏、托活络氏、脱阔罗氏、托忒克氏,满语为Tohoro Hala,汉义“套马”或“把袋子驮在马背上”,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乌喇(今吉林永吉)、叶赫(今吉林梨树)、喀穆(今俄罗斯贝加尔湖东南)、奥里迷(今黑龙江同江)、毕瞻(今黑龙江毕瞻河流域)、松花江与黑龙江沿岸。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清朝晚期以后多冠汉姓为扈氏、陶氏、托氏、妥氏等。
渊源四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回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扈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扈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有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渊源五
源于官职,出自古代官吏农正,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在上古时期,少昊设立负责农政的官员为农正,全称为“春扈氏农正”。据史籍《史记·三代世表》的记载,到了尧帝时期,“尧立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大农就是当时主管农政的官职。
二、迁徙分布
扈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十四位门阀。
扈姓出自姒姓。上古时候,尧帝将帝位禅让给舜帝,舜帝又因大禹治水有功而把帝位禅让给大禹。而大禹后来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启建立了夏朝,历史上称为夏启。由于大禹违背了传统的禅让做法,所以引起了一些诸侯的不满。其中有个叫有扈氏的起兵反对启,但是却被启打败,氏族几乎灭绝。有扈氏残留的族人为了避难,就把姓氏改为扈,成为扈姓的起源。一说启建立了夏朝以后,将自己的后代分封在扈(今陕西省户县一带),建立了扈国。而扈国公族的后代,有的取国名为姓氏,称为扈氏,是今天扈姓的另一支来源。扈氏起源于陕西户县,早期活动在河南一带,汉唐时向西发展,在京兆郡(今陕西西安)形成扈氏名门。由于历史原因,后来分散到全国各地。有一分支在湖广麻城县落脚。后来又因家族兴旺遭人陷害,部分族人又迁往各地,有一支迁往贵州,现有的分布在贵州桐梓;有的分布在重庆市綦江县石角镇;有的分布在重庆江津等地。至于其他各支情况不得而知。宋代以后,逐渐扩散到河北、山西、东北等北方地区及湖南、贵州、四川、江西等南方地区。在最新百家姓排名中扈姓人口没有进入全国前一百位。
会东县扈氏家族与冕宁县泸沽扈氏家族乃一脉相承,祖籍都是贵州遵义府。先祖于清嘉庆年间经商入川,老大(名不详)至四川会理县(今会东县),因其妻分娩,留在当处,乃会东扈姓之先祖;二子成贵、三子成应继续北上至泸沽定居,乃泸沽扈氏之先祖。现泸沽扈氏家族已发展至两百多人,为泸沽之旺族。
今北京市,山东省的单县、曹县、沂水县、泰安市,黑龙江省的桦川县,河南省的开封市、安阳市、浚县、鹤壁市,重庆市的綦江县、江津县,四川省的达州市,河北省的枣强市,湖南省的邵阳市,江西省的九江市星子县,安徽省的六安市,贵州省的桐梓县,湖北省的麻城市,广东省的中山市,台湾省等地,均有扈氏族人分布。
今居山东省无棣县的扈姓族人,据扈氏家谱记载:扈始祖自明永乐二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利津扈家零,后迁海邑城东二十里立村,传说,宋朝名将杨延昭曾在此驻兵,分三个大营,(即今三个河西营)因位于沟盘河沟西岸,故取村名河西营,该村位于西,名为西河西营。
定居在山东鱼台县、丰县的扈姓族人 ,都是清朝嘉庆年间由济宁市区迁往鱼台县杨宅子村,民国初年部分又从鱼台县杨宅子迁往丰县欢口。
山东兖州市兴隆庄镇护驾营村曾有扈姓人氏,据明朝初年墓碑记载,此村西南有扈家的祖茔,原称扈家茔。后扈姓他徒。村中吴、刘等姓认为“扈家茔”的“茔”字不吉利,改村名为护驾营。
今居山东曹县魏湾镇的扈姓族人,据当地扈姓族谱记载其始祖由洪洞大槐树迁曹县,已传二十三世,有族谱留于世。
今故城县饶阳店镇扈庄村有扈姓族人居住。扈庄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80公顷,430人。村址位于饶阳店镇东6公里处。东有温庄干渠,北有武北沟至温庄干渠的顺水沟。以扈姓命村。
据崇文堂家谱坊收藏的扈氏支谱记载:现居地沂南县沽渣汪的扈姓族人,其始祖扈仕行,祖居地山东省沂南县界湖村。此地族人有家谱留于世,初修版本修于一八九二年,本版修二00四年,主修人扈义勤,卷数1,页数95页。
现居于四川巴中的扈姓族人,据说是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孝感麻干乡迁来。分布在巴州区青山乡石龟山(七村)、扈家山(人头山)、红岩碥(六村二社),东兴乡白鹤山,平梁乡黑桃碥及光辉乡、化成镇一带;南江县朱公乡黄梁坝和斜岩砭一带。青山乡扈家山(人头山)和朱公乡黄梁坝的扈姓族人为一个始祖,传下来分为五房。长房和四房分布于青山乡五村二社,长房主要聚居于四合院;四房主要聚居于老屋和新房子。四房后来有一部分迁居到南江县花桥乡赵家坝一带居住,另有一部分迁居到南江县朱公乡七村一带居住。二房分布于青山乡六村二社(红岩碥),二房后来有一部分迁居到南江县花桥乡一带居住。三房和幺房分布于南江县朱公乡黄梁坝。
三、郡望堂号
郡望
京兆郡: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治,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
堂号
京兆堂:以望立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