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0字 评价:0
郑姓是中华五大郡姓之一,其血统源流较其他姓氏单一纯正。
一、寻根溯祖
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建郑国,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前后立国432年,共十三世。亡国后的郑人奔于陈、宋间,为纪念故国以郑名氏,就得郑姓。今天的郑姓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唐朝的郑注本姓鱼,明代的郑和本姓马,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郑。今天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其姓氏来源和血统源流当是另有所出。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开封、周口、商丘交界一带,即史载“陈宋之间”。郑亡国后,流落韩国的郑姓人中有位叫郑国的人,被韩王西遣入秦,受秦王之命开凿了名闻后世的“郑国渠”。郑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也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个著名人物。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开封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郑姓人最著名的郡望只有一个,即“荥阳郡”;最著名的堂号有两个即“博经堂”“通德堂”。
【堂号】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县,下辖包括开封在内八县。荥阳郑氏最早的居住地是开封县,即今天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
洛 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 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四、家乘谱牒
郑姓家谱见于记载的是《新唐书*经籍志》里收录的《荥阳郑氏家谱》一卷。
河南:荥阳大里村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浦江义门郑氏宗谱、象山郑氏大宗谱、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永春鹏翔郑氏族谱、永春夹祭郑氏族谱、金井郑氏族谱、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
五、历史名人
郑桓公:得姓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中兴始祖。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 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
郑 羲:北魏重臣。
郑 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 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振铎:当代学者。
六、轶闻趣事
1.虢郐寄孥 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
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
2.掘地见母
特色郑馆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纪念馆有:
馆号 纪念馆名 姓名
13363 中华郑氏文化馆
33770 宋相馆 郑相
421 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
1720 郑仲坚将军纪念馆 郑仲坚
29968 郑振铎纪念馆 郑振铎
27725 郑夏恩医生抗疫殉职 郑夏恩
122 郑虔 郑虔
32580 郑和 郑和
524 郑观应 郑观应
5260 浙南一代英豪--郑老海 郑海啸
31441 “科幻小说之父”郑文光 郑文光
56 品味橄榄轩·纪念郑板桥 郑板桥
4094 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 郑周永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相关族谱有:
网同族谱号:855 宜春郑氏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相关论坛有:
郑板桥论坛
一、寻根溯祖
郑姓最早的血缘先祖是黄帝,受姓始祖是西周末年的郑桓公。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姬友于郑(陕西省华县东,居棫林,徙拾),建郑国,史称郑桓公。郑国公元前769年东迁新郑,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前后立国432年,共十三世。亡国后的郑人奔于陈、宋间,为纪念故国以郑名氏,就得郑姓。今天的郑姓人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来源。如唐朝的郑注本姓鱼,明代的郑和本姓马,都因不同的原由而改姓郑。今天少数民族中也有以郑为姓的,其姓氏来源和血统源流当是另有所出。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在河南开封、周口、商丘交界一带,即史载“陈宋之间”。郑亡国后,流落韩国的郑姓人中有位叫郑国的人,被韩王西遣入秦,受秦王之命开凿了名闻后世的“郑国渠”。郑国不但是一位伟大的水利专家,也是郑姓人在得姓后的第一个著名人物。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开封荥阳(位于开封城东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三、郡望堂号
郑姓人最著名的郡望只有一个,即“荥阳郡”;最著名的堂号有两个即“博经堂”“通德堂”。
【堂号】
“博经堂”和“通德堂”:都与东汉著名经学家郑玄有关。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史称郑玄深受北海相孔融敬重,特意在其家乡高密县设立一个“郑公乡”,又扩建他的门闾以通车马,称之为“通德门”。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县,下辖包括开封在内八县。荥阳郑氏最早的居住地是开封县,即今天河南开封县朱仙镇古城村一带。
洛 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 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四、家乘谱牒
郑姓家谱见于记载的是《新唐书*经籍志》里收录的《荥阳郑氏家谱》一卷。
河南:荥阳大里村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浦江义门郑氏宗谱、象山郑氏大宗谱、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永春鹏翔郑氏族谱、永春夹祭郑氏族谱、金井郑氏族谱、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
五、历史名人
郑桓公:得姓始祖。
郑武公:郑桓公子,东迁始祖。
郑庄公:郑武公子,中兴始祖。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即西施。经过训练,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郑 国:战国末期韩国人,水利专家。
郑当时:西汉名臣。
郑 玄:东汉经学家,创立郑学。
郑 羲:北魏重臣。
郑 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 注:唐朝尚书,本姓鱼,冒姓郑。
郑 樵:南宋史学家,著有《通志》、《氏族志》等80余部书作。
郑光祖:元代曲作家。
郑成功:明末名将,著名的民族英雄。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明成祖赐姓郑。
郑 燮:号“板桥”,清代画家。
郑 信:泰国国王,又名郑昭。泰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吞武里王朝创始人,泰国称为披耶达信王或达信王。
郑振铎:当代学者。
六、轶闻趣事
1.虢郐寄孥 周宣王封小弟姬友于郑,建立西周的最后一个诸侯国。姬友死后,谥号为桓公。所以史称郑桓公。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掌管教化。他眼见周幽王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
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便向太史伯请教避祸的办法。郑桓公根据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
2.掘地见母
特色郑馆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纪念馆有:
馆号 纪念馆名 姓名
13363 中华郑氏文化馆
33770 宋相馆 郑相
421 民族英雄郑成功纪念馆 郑成功
1720 郑仲坚将军纪念馆 郑仲坚
29968 郑振铎纪念馆 郑振铎
27725 郑夏恩医生抗疫殉职 郑夏恩
122 郑虔 郑虔
32580 郑和 郑和
524 郑观应 郑观应
5260 浙南一代英豪--郑老海 郑海啸
31441 “科幻小说之父”郑文光 郑文光
56 品味橄榄轩·纪念郑板桥 郑板桥
4094 现代集团创始人郑周永 郑周永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相关族谱有:
网同族谱号:855 宜春郑氏
网同纪念中有代表性的郑姓相关论坛有:
郑板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