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9661字 评价:0
一、来源有三 1、出自上古神农氏,以国为姓。周武王立国之后,封神农氏后代裔孙于焦(今河南陕县焦城),建立焦国,其后以国为姓,遂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朝时,有王室同姓诸侯国焦国,后被晋国所灭,原焦国王族遂以国名摻箶为姓。 3、古代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中有焦姓。焦姓望族居中山(今河南登封县西南)、广平(今河北鸡泽县东30里)、冯翊(今陕西省大荔县)。 二、迁徙分布 三、郡望堂号【堂号】 摬还短脭:汉朝末年,焦先(光?)避乱居扬州一带,因名焦山。后来在河边结卢隐居。平生饥不苟食,寒不苟衣。皇甫谧夸他是擊嘶室?来第一人敗? 【郡望】《郡望百家姓》记载:焦氏望出中山郡。《姓氏考略》记载:望出中山、广平、冯翊。 中山:战国时为中山国,被赵国所灭。秦代为巨鹿郡的领地。汉高帝初年(公元前206年)设置中山郡。汉景帝后改为中山国。相当于河北省北部地区。 广平;汉景帝中元初年(公元前149年)置郡。在今河北省南部永年县一带。 冯翊:汉武帝时置撟蠓腭磾,相当于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 五、历史名人 焦胜:明代探花。 焦竑:明代状元,江宁人,万历中以殿试第一入翰林修林翰。 焦进红:当代著名的大律师 ,河北邯郸人士,著名的 菩提律师事务所的 创立人。焦芳,明
焦 JIAO —— 之河南新乡支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木有本而叶则茂,水有源而流则长。
报本追远,乃我中华民族之美德,吾焦氏始祖由明初洪武年间从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大槐树下迁自河南省卫辉府汲县南三十里南陵西社七图定居,村名曰焦家庄,该村南靠新乡,东邻延津,西依新乡市郊,地处三县一市交界新濮公路,107国道穿境而过,形成金三角地带,地理环境优越,故历代先祖安分守己,勤劳为本,耕读传家,繁衍生息六百余年至今已达二十三世,据不完全统计,我焦氏已达三千余口人。
建村以来,由焦家庄移居异地的有:新乡市(上焦庄、卜奇屯、孙杏村、小韩庄、小店、庄里、小朱庄、西牧村、卫辉、延津老任庄)、安阳、漯河、山东、山西、北京、天津、邢台、兰州、宁夏、安徽、江苏等地,实属人丁兴旺成为焦氏之大族也。
由于我族大人多,各居异地,为让后人了解历世先祖名讳,家乡居住、人口发展情况,传流后世、万古流芳。故续本族家谱,希吾族后人铭诸肺腑。
望我焦氏家族不忘先祖遗训,要精诚团结,奋力效国,勤劳致富,共创我焦氏大业,令后嗣开拓进取、奋勇前进吧!
焦 JIAO —— 之山东支
山东焦氏分2大支:东部和西部
1东部支 据传焦氏先祖值元朝末年战乱频繁,又加旱蝗瘟疫之灾,兄弟三人(讳:昆、斗、木)由江苏苏州苍门过江北上,迁至海州(江苏东海杏黄村)定居。因海州滨海地处斥卤,不宜耕植,长兄在该地住下,二弟、三弟二人又北去山东,一居日照,一居诸城。来日照时沿海地区袅无人烟,始祖族谱遭兵燹失落,何时迁居日照无从考究,惟传说自元末。传远祖系源出自晋朝镇江(江苏)京口焦山之焦光。
现在辈分自十八世排:“永建安自广、淑世继宗祥、传忠得庆兆、衍正宝维良”二十个字为世排字辈,每世命名依次用之。
始祖迁居日照之初,因先祖是以农为生,日照东濒黄海,沿海岸线较长,滩涂广阔,但不便从农定居,就选择定居西部大花崖。此处是山地丘陵,河流蜿蜒曲折,涝无洪患,旱有水源,土地肥沃,便于垦植,山林茂密,薪炭无虑,建房筑舍,不乏良材,是先祖选择业农的良好环境。然在各种农具落后,上受官府之迫,下有豪强之欺,既有天灾,又遭战乱骚扰的情况下,始祖还是坚持定居下来。之后子孙世代勤劳耕作,家道渐兴,家族繁衍生息较快,居住范围得到较快扩展,人丁兴旺,人才辈出。在焦氏祖谱(1874)中记载,日照焦氏有上千户人家,这个数字在当时所占比是够大的。在西湖镇现有四十个自然村中,有十六个村中有焦姓居住,有的村竟纯焦姓居住,分布占西湖面积一半以上。
大花崖村地处日照西部、西湖镇驻地西南方向一公里处。始祖选居大花崖,还因该村前有两条由南和西两方流入相汇的一条河,绕村东流向西北,形成一个大的半月芽状,是条久雨不涝,久旱不断流的河,后有三山环抱,是避风朝阳、冬暖夏凉、碧山绿水的风水宝地。现在的大花崖村,是一个有1083户,3097口人,大部分是焦姓居住的大村。焦氏原有三大墓地(焦家称它为老林),在村东头的祖林(也称状元林),占地约二十五亩,林中葬有始祖,始祖墓前有“焦氏始祖之墓”,光绪十年四月吉旦阖祖仝立石碑,石碑后有碑文。林中有始祖至九世的先祖墓,是日照焦氏先祖的墓地,林中有二十米以上的白杨树三十余棵,林北面是围墙,南面是路,是至今保护近八百余年较好的唯一的一处焦氏墓地。在“祖林西南边水抱左砂环于右称为胜地”的地方,修建一处祠堂,祠堂于光绪丁未年夏落成,祠堂在大花崖村东头“墨水池边,墨水池北有一条官路,西边是一条官街”,建筑材料和技术在当时是最佳,解放后到八十年代做了小学教室,为焦氏培育了后代,1986年春通街被拆除,是在日照西部祠堂中保留最久的。
西老林占地约六十亩,在今村小学以东两委办公室以南,当时古墓成群,白杨参天,花草茂密,极为壮观。北老林在镇驻地西南方向约500米处,占地约四十亩,墓地是北高南低,林中有长年翠绿,粗壮高大的古老柏树百余棵,当你走进林中时,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以上两处墓地毁于六、七十年代。花岩寺是焦竑来日照认宗时作诗、设教办学的地方。
始祖族谱失讳于兵燹,有的迁往外地时带走他乡。从现有很不完整的祖谱中查到,较早的族谱是在清同治十一年(1872)初续修,在族谱中记有“迁居日照住于花崖村盖有年矣,前次虽有谱牒不数传即失,在至其篡自何祖修于何时已参故无据,这就给后人溯其始何祖,来自何方,传至几世分支无从考,使先祖之名讳失传。”谱中记载了焦氏迁居日照发展的艰辛,焦氏子孙繁衍之盛。在清宣统三年(1911)修族谱中记载了用四年时间修谱六部、部两册,分存大花崖、小花崖、花园小岭、焦家集、焦古庄、城后营子各一部,是一次时间长,部册数多、分藏面广的修谱。从中看出,焦氏迁居日照居住后相对是比较稳定的。
焦氏从始祖至十八世在日照共变迁八十五次,分支不在内,十一世至十六世有七十四次迁居他乡,其中十一世变迁了三十三次,从大花崖迁出的就有二十八次。从七次修谱中看出,东港各街道、乡镇均有焦氏居住,他们都是从大花崖直接或间接迁出的,山东省即墨、平度、寿光、高密、安丘、诸城、五莲等。
历史名家 元末红巾军起义,先祖焦庸(系三世)从军,在南征北战中,因有显赫战功,受太祖朱元璋赐,世袭南京旗手卫千户,其子焦武、孙焦杲、曾孙焦靖为南京旗手卫千户,升指挥佥事、大教场把总、又都阃。焦文杰南京骑都尉,后贵进武毅将军。其子焦竑(系七世),字弱侯,明万历十七年(1589)以殿试第一人,官翰林院修撰,东宫讲读官,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卒,享年八十岁。讣闻于朝,明熹宗帝赠“谕德”,南明福王时追谥“文端”。
焦竑墓2处,一在南京市离城三十里太平门外西库。在南京市有唯一用官姓命名街道“焦状元巷”,距今已四百余年。一在祖籍日照西湖大花崖东老林(也叫状元林),现在族人正募资重修中(见附募资书)。焦竑在明万历年间就设教于大花崖花岩寺(寺解放后被毁,现存一参天数人方可合围之银杏树,大小仅次于莒县浮来山的银杏树),是在日照设教办学较早的,特别是日照西部设教办学更为少有,他的门生后来都中了举人或进士。焦竑和日照知县杜一岸结交极深,杜知县请焦竑为日照县第一部县志(1590)作序。
2西部支 于明朝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前来,已有20多世,都有家谱,山东济南和章丘、泰安、淄博、荷泽、莱芜等地世排相同:..兆其念,方玉守体田。 代表人物:焦裕录、焦波(现代摄影家)。
附:焦氏族人扩修始祖墓及状元林募捐书
照邑焦世,一脉传承。始祖徙照历六百载,瓜绵绵于六合,俊彦辈出于百业。将军封武毅,状元谥文瑞。七世竑祖巍科夺魁,成为一代鸿儒,为历代名家推崇,学术独到,名列史册。其不仅耀我焦氏门墙,亦为一方争光。
时至今日,始祖碑石亭亭、垄墓历历于桑梓,世代寻根凭吊可以。然年久失修,日渐圮颓,族人视而赧然!如我世不修,不久荡然,愧对泉台先祖和后世子孙,岂不忝列门胄?状元祖名垂国史方志,而其故里却无一石所志,委为扼腕之憾!
有共识族众合议:整修始祖墓,建状元冢、墓道、状元坊及状元塑像,相应修台阶、改水道、固围墙、栽树绿化诸项。要形制壮观得体,工程坚固耐久。
工程匡算18万元。资金由族人捐集,原则自愿,不平均派捐。吁请族人工薪阶层温饱有余者解囊捐助,更望生意兴隆的民营业者鼎力相助,以臻义举(出资者名单将以碑铭记)。资金要收支有据,节约用度,公开透明。
为实现族人愿望,自发组成修建委员会,为便于联系,名单附下:主任:焦建渡 副主任:邢茂珍(大花崖村书记)焦安文 委员:焦永顺(兼募资组组长)焦建龙(兼设计文秘组组长) 焦建海(兼施工管理组组长)焦自松(兼联络组组长)焦永户 焦建京 焦建秋 焦建锋 焦自民 焦广斌 焦自新。
请收到此信后于7月30日之前将捐款汇入下列银行账户或财务组,由财务组出具收款凭证并由您宣传动员族人捐资。(捐款汇出后请马上电话告知持卡人备查)
市区联系人:焦自松 宅电:8232815 手机:13066072536
西湖联系人:焦自新 电话: 8851966 手机:13376338298
开户银行:日照市东港区西湖农村信用社 焦自新
账号及卡号:9001051101181926
日照市城区建设银行 焦见章(电话0633——6317662)
账号及卡号:2242019980130001900
修建委员会
2005年6月18日
焦氏家族纪念园区二级域名为:http://jiao.netor.com
http://cn.netor.com/m/yuanqu/yq/2005/45159/index.asp?am=489
焦氏家族纪念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