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5/12 14:28:00
共909字 评价:0
共909字 评价:0
一、姓氏来源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东汉灵帝大将军何进异父弟朱苗为车骑将军,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于古代语音流传后来书写作何。郝姓原为北方姓氏,亦为南方郝、杨、刘三大姓之一(见《新唐书·南蛮传》)。郝古音按《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从音壑。(见《康熙字典》)古代语言相传较多,书写较少,南方语音音调更有曲折变化,因此郝、何同音,经过历代流传,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渐渐被改为何姓。
3、赐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鲜卑姓贺拔氏改为汉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归顺明朝,世袭河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氏。
4、以国名为氏。唐朝时中亚地区有九个突厥族小国,史称“昭武九姓”。后来内迁中原,各以国名为氏。
二、迁徙分布
西汉时有蜀郡何氏,东汉时有扶风何氏、南阳何氏,魏晋时有陈郡何氏,说明四川、安徽、陕西、河南均有何姓分布。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郡望
陈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这一支发迹于魏晋时期。
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相当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这一支发迹于南朝时期。
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这一支作为南迁侨民发迹于南朝,晚于庐江何氏约两百年。
1、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
2、他氏改姓。东汉灵帝大将军何进异父弟朱苗为车骑将军,改姓何。另有南方郝姓由于古代语音流传后来书写作何。郝姓原为北方姓氏,亦为南方郝、杨、刘三大姓之一(见《新唐书·南蛮传》)。郝古音按《广韵》呵各切,《集韵》《韵会》《正韵》黑各切,从音壑。(见《康熙字典》)古代语言相传较多,书写较少,南方语音音调更有曲折变化,因此郝、何同音,经过历代流传,因此南方部分郝姓渐渐被改为何姓。
3、赐姓。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推行汉化,鲜卑姓贺拔氏改为汉姓何氏。元末吐蕃宣抚使锁南之子铭归顺明朝,世袭河州卫指挥同知,赐姓何氏。
4、以国名为氏。唐朝时中亚地区有九个突厥族小国,史称“昭武九姓”。后来内迁中原,各以国名为氏。
二、迁徙分布
西汉时有蜀郡何氏,东汉时有扶风何氏、南阳何氏,魏晋时有陈郡何氏,说明四川、安徽、陕西、河南均有何姓分布。西晋末年,中原何氏有移居福建者,即永嘉入闽八族之一。唐代,中原何氏又有两次入闽:一是唐高宗时,光州固始人何嗣韩随陈元光入闽,在福建安家;二是唐僖宗时,又有固始人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此后,何氏又有多次迁徙。南宋淳佑年间,何逖基由螺阳迁居温陵、浔江,后隐居清源洞。宋代,何氏还有一支自庐江迁往福建、南京、江西,至宋末元初,有一支由武平经江西寻邬、定南、龙南入广东翁源,另一支由武平入广东东蕉岭、大埔、梅县,再分支各地。明末,何斌在台湾担任荷兰人的通事,是为何姓最早入台者。清代,福建何氏又有不少人移居台湾,有的又进而远徙东南亚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郡望
陈郡:秦时置郡,西汉改为淮阳国,东汉改为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这一支发迹于魏晋时期。
庐江郡:秦代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相当今安徽省庐江一带长江以北地区。这一支发迹于南朝时期。
东海郡:秦时置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这一支作为南迁侨民发迹于南朝,晚于庐江何氏约两百年。
- 2016年July月1321:19:40
- 广西贺州市八步镇各族…何氏
- 何姓留言
- [现0条]
- 2015年January月1320:55:41
- 何姓子孙寻找云南泸西永宁何姓亲族和家谱何林
- 何姓留言
- [现4条]
广西贺州市八步镇各族始祖源考据《八步镇志》等资料记载, 点灯寨何家祖先原系湖广珠玑巷宝庆府要华县何家塘人氏.与另外一本《何氏宗谱》记载不一样。
清道光年间,先祖兄弟分家后,自泸西永宁先祖携带妻儿,三子,长子启荣,次子启凤,三子启方,迁居弥勒,后因战乱,瘟疫,购买西一,小额依庄,避居此村。一直到临终也没有回到永宁,儿孙把二老望圭山而葬,希望后人他日一起认祖归宗。一晃过去近两百年,传八代人。为了完成家族使命,这几年一直打听永宁姓何的情况,永宁的本地人说,永宁姓何的汉族人不多,大永宁二十家左右,城子村有十多家,清代永宁,会不会是今天的大永宁。先祖的名字失传。希望永宁何姓家族关注,早日寻找到宗亲。永宁何姓家族在前五代左右有启字辈的,我祖父说本家族起名字是两代双名,一代单名,永宁的家族有没有这样的起名情况。但愿早日完成家族使命。今后人居住,小额依,白腊园,北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