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金牌渔夫 编订于2020/3/7 16:03:00
共4707字 评价:0
共4707字 评价:0
长期以来,在东北和山东的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着"鞠曲一家"的故事。说是鞠姓在过去的某个朝代作大官,因为"得罪"了皇上获罪满门抄斩,鞠姓纷纷逃难,在逃难途中遇到了官军的追杀,官军问:你姓什么?答:姓鞠,由于方言的口音太重被官军错听成了姓曲,于是便躲过了一劫。还有一个故事说,明朝初年大将鞠福禄在征战中殉国,其子孙被朱元璋封在云南某地为定远侯,后来因为得罪国舅(西宫之父)获罪满门抄斩,辖地县令欲相救便问:"屈不屈?"答道:"曲",于是便改鞠为曲。又于是在这场灾难中侥幸逃脱的鞠姓就都姓了曲,不过仅限于在活着的时候姓曲,死后续谱立碑时则必须改回姓鞠,叫做"活曲死鞠"。
这些故事虽然看似荒诞,但是却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广为流传,据有的曲姓朋友回忆文革前曾在祖茔的墓碑上看到过"吾曲姓乃鞠氏一脉相传"的碑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必须得从下面的故事说起。
话说西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原来是卧着的一块好端端的长方形巨石,既没长腿,也没人搬动,却自个儿翻个身打个滚儿立了起来。东平王预感到不是好兆头(那时侯的人都迷信),便在自己的宫内仿瓠山形状堆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息夫,姓)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大做文章,造谣中伤,以骗取皇帝的信任,达到封官加爵的目的。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痛了汉哀帝,于是即不调查核实,也不认真查证,便立即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的人一律处死。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急忙上奏阻止,并力劝汉哀帝应重证据不要轻信口供,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这三位也被逐出朝廷、削职为民。为了保全性命,鞠谭率儿子鞠閟逃避到凉州西平(古称西都,今西宁市)改姓为曲。这就是《汉书》、《风俗通义》、《资治通鉴》和《元和姓纂》上记载的"鞠谭改曲"、"避难湟中、因居西平"和"鞠曲同宗"这段真实历史故事的来源。
从那时开始到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鞠谭的后人从西平到金城始终沿湟水两岸发展,乃至发展成为一度曾影响西北地区历史的赫赫有名的庞大的曲氏家族集团。《晋书》记载古西州民彦说"曲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足见其富贵和权势。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曲氏家族出现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战将,象三国前期,与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曲义,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对抗曹操共守西凉的战将曲演(衍),以及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曲允等。南北朝时期西域著名的高昌国王曲嘉也出自金城榆中,《元和姓纂》记载,曲嘉是鞠谭的儿子鞠閟的十一世孙。曲氏高昌立国134年传承9代,最后被唐太宗的大将侯君集攻灭。高昌国末代国王曲智盛的胞弟曲智湛的儿子曲崇裕在武则天时代很有名望,世袭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到了唐代,曲姓家族有一枝从西州迁徙到江苏吴兴(今湖州),《唐书》上说:曲信陵,籍贯吴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的望江县令。时逢大旱,曲信陵带领衙属设香案日复一日的为百姓祈祷甘霖,由于他的执着感动了上苍终获大雨滂沱,缓解了旱情,同时也感动了老百姓,都自发的为他建立祠堂。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特为他作诗《秦中吟》,诗中说道:"我闻望江县,曲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去,留葬此江湄;至今道其名,男女泣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有一付对联这样称颂他说"祷获甘露,居易作诗歌惠政;世为豪族,西州传语望朱门",是一个深受人民拥护的好县令。
但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曲氏家族,到了宋代以后却突然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姓不载典籍,而且至今在中国大陆尚未发现有一例曲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庞大的曲氏家族集团究竟哪里去了?要知分晓还得从《百家姓》说起。
据说《百家姓》自从南宋初年由钱塘县的一位儒生编辑成教材,印刷发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共流传三种版本,这三种版本的姓氏排列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都在"甄曲家封"这句上。一种是繁体字《百家姓》的"甄曲家封",另一种是简体字《百家姓》的"甄曲家封",第三种是"甄魏家封"。在这三个版本中,记录"甄曲家封"的无疑是原版的延续,记载"甄曲家封"的是原版的姓氏简化版,而记录"甄魏家封"的是错版,之所以确定它为错版,是因为在上述三个版本中的第八句记录的都是"金魏陶姜",既然在前面已经编辑了"魏"姓,后面怎能重复编辑呢。从繁体的"甄曲家封" 到简体的"甄曲家封",只是一字之差已经把曲姓转换成曲姓的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曲姓宗祠有款著名的四字对联"金城望族 泉郡名宗" 也可以证明这种姓氏用字的转换。一位曲姓朋友在对这付对联加的解释词上说,上联指金城"曲见",下联指酒泉"曲珍",并附加注释"曲见是西晋金城望族"。笔者按着这一思路查阅大量史料,始终查不到"曲见"之人,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所谓"曲见"者实际是"曲允"的错写,而这个曲允正是上文记载的金城豪族曲允的简写。如果这种判断成立,对联中上联的曲字和下联的曲字正是沿着"曲-曲-曲"的字形结构进行演化,其中曲字是曲字的变型,曲字是曲字的简化。
对于曲姓的起源,最近看到网上有很多说法,一是说:"据《风俗通》载: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其后代便以地为姓,称曲姓。"二是说"曲姓源出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为了求证上述第一种论据的可靠性,笔者通篇查阅研究了现代版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同时也查阅了《四库全书》的编辑者清代钱大昕等人的注释,又查阅了王利器为《风俗通》校注的器案。《风俗通》原名《风俗通义》,东汉末年应劭所著。《风俗通》全书三十六卷宋代已经部分失传(其中包括姓氏篇),明朝编辑《永乐大典》时根据有些典籍的记载进行了增补,经过增补编辑的《永乐大典 风俗通义 姓氏篇》基本反映应氏著作原貌。清代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是根据明朝《永乐大典》编纂而成,在《风俗通 姓氏篇》中,应氏一共收录了东汉末期存在的530多个姓氏,通篇没有查到曲姓或曲氏得姓于曲沃桓叔的记载,只查到了"鞠氏:汉有尚书令鞠谭,或为曲(曲)氏(有的版本直接编辑成曲氏),音讹转改,汉有曲衍(演)"和"韩氏:韩之先出于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原,因以为氏"的记载,除此之外连曲沃桓叔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不知持这种说法的人是从哪个风俗通义中转载的。而成书于南宋的《百家姓》和后来的《续百家姓》均未记录曲姓。
对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史籍记载的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极有可能是"专指人名",就像孔子的学生"子路""子由"一样。试想,如果曲姓在当时确实已经立姓,并且有正常的家族姓氏传续,那么这两位在《史记》上明确记录的人物连同他们的姓氏为什么在《风俗通义》、《百家姓》这些纵贯一千多年的姓氏巨著中不予收录记载呢?唯一的答案是"曲"字作为姓氏在当时还没有立姓,曲姓是由历史上的曲姓简化而来,而曲姓则是鞠姓的改姓。事实上很多曲姓朋友也对上述观点心存疑惑,明明家传我族裔来源于鞠氏,怎么突然变成了"曲沃桓叔""曲逆""曲宫"的后代了呢?难怪有的曲姓朋友惊呼:"我们这个曲姓真是很特别,《百家姓》上没有,《续百家姓》上也没有,曲姓到底源出何处"!
《曲氏宗谱》上有一句名言说:不知祖不怪,冒祖则罪大矣。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宗法观念的强烈认知。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严重,现代认为:姓名只不过是一代表符号而已,根本无需大惊小怪。但是作为学术研究,作为探源,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探究事物发生、发展的本末,不能因为有个地名叫"曲沃"就随意的攀附历史上的曲沃桓叔,也不能因为曲沃在山西就想当然的认为胶东的曲姓都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更不能对本家族祖上多年来口耳相传的"鞠曲一家""死鞠活曲"的故事及其成因不作分析、判断和诠释,就轻率的得出"曲氏源出曲沃桓叔、曲逆和曲宫"的结论,这是一种误导、是对祖宗的亵渎,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上述事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含盖广阔时空的姓氏演变的历史画卷:在西汉晚期,鞠谭为避祸而弃鞠改曲,曲姓经历了九百多年的发展大约在唐朝晚期到南宋晚期又逐渐演变简写成曲。这就是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的"祖上为避祸而弃鞠改曲"、 "鞠曲一家" 和"死鞠活曲"的真正来源。而且我认为,这种简写只限于姓氏演化的简写,不包含字体简化的含义,因为"曲"字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汉字,曲和曲作为汉字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就象历史上的"曲阜"、"曲沃"当然不能写成"曲阜"和" 曲沃"一样。
另外,一部修订于宣统元年的《东莱曲氏族谱》也可以证明在中华曲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鞠氏的。在这份由曲氏自己修订的族谱中"曲氏世系考"一节记载:"旧相传(曲氏)为宫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英任元朝宰相,本贯黄县,茔在城北翁仲,墓表犹存。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虽云考据无徵,然百古在昔先民有作详哉其言之矣。"意思是说:据相传我曲氏的远祖是一位在朝廷上位列三公九卿的宫保级鞠姓高官,这位官员因遭难而避居他乡易鞠为曲。传说虽然无从查证,但先辈们历经百代,口口相传,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不可能是无稽之谈。
经考证《东莱曲氏族谱》中记述的这位宫保级鞠姓高官就是史志上记载的西汉尚书令鞠谭。鞠谭改曲后,曲姓一直在西北地区生活繁衍,随着家族从不断壮大到最后的没落,姓氏也在沿着"鞠-曲-曲-曲" 的字形结构不断的进行演化。为了确定这种演化的确切年代,笔者查阅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拓片资料库现存的历史上各类拓片,共搜索到曲姓墓志拓片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元寿妃曲氏墓志》,最晚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曲善岳墓志》。共搜索到曲姓墓志拓片1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南阳出土的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曲系及妻蔡氏墓志》,最晚的是山西五台出土的公元1935年《闫书堂及妻曲氏合葬志》。从上述搜索结果可以看出,曲姓及其墓志到公元662年戛然而止,而曲姓则从公元822年才开始镌入碑刻,中间相隔了160年之久,笔者认为这期间正是曲姓向曲姓转换的姓氏不确定时期。例如生活在唐朝前期的曲崇裕,在有的史志上就记录为"曲崇裕"或"曲(曲)承裕",由此可以看出到唐朝前期曲姓才刚刚完成从曲到曲的演化。而河南洛阳出土的曲环之孙《曲元缜墓志》已经把"曲"字作为姓氏正式镌刻到墓志中,这说明到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一部分曲姓已经沿着"曲-曲-曲"的字形演化首先简写成"曲",到了南宋晚期这种仅限于姓氏的字形演化才最后完成,自此开始,"曲"作为姓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加便于书写的"曲"所代替。诸位试想,否则的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曲氏家族哪里去了?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在中国的姓氏演变史中,唐代以前根本不存在曲姓,曲姓是由历史上的曲姓通过字型转换而来,而这种字型转换只限于"曲-曲"的姓氏转换,并不包含汉字简化的含义。其实历史上鞠氏因避祸改曲并不止上文记载鞠谭改曲这一次,经考证在北宋末年、元末明初、明朝末年登州黄县冶基鞠氏都曾发生过鞠姓改曲姓的事件。那么在历史上为什么鞠姓每遇灾祸反过来都会依附于曲姓而号称"死鞠活曲"呢?这可能就是"鞠曲一家" 这个无法割断的历史情结之所在吧!
这些故事虽然看似荒诞,但是却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广为流传,据有的曲姓朋友回忆文革前曾在祖茔的墓碑上看到过"吾曲姓乃鞠氏一脉相传"的碑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要弄清事情的原委必须得从下面的故事说起。
话说西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在东平王刘云的封地内,"瓠山中间,有大石转侧立,高九尺六寸,移原址一丈,远近传为异闻,哗动一时"。原来是卧着的一块好端端的长方形巨石,既没长腿,也没人搬动,却自个儿翻个身打个滚儿立了起来。东平王预感到不是好兆头(那时侯的人都迷信),便在自己的宫内仿瓠山形状堆一土山,上立石像,插上黄草,以便随时祈祷。这件事被在京城做"待召"的两个妄人一个叫息夫躬(息夫,姓)另一个叫孙宠的知道后便借此大做文章,造谣中伤,以骗取皇帝的信任,达到封官加爵的目的。于是向汉哀帝上书说刘云"宫中立石,祗毁朝廷,欲求非望,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托中常侍把书信转交汉哀帝。一句"行霍显之谋,荆轲之变"刺痛了汉哀帝,于是即不调查核实,也不认真查证,便立即下旨废刘云为庶人,其他参与的人一律处死。廷尉梁相,尚书令鞠谭,仆射宗伯凤急忙上奏阻止,并力劝汉哀帝应重证据不要轻信口供,被正在气头上的汉哀帝判为"不知嫉恶讨贼,意存观望,罪与相等",这三位也被逐出朝廷、削职为民。为了保全性命,鞠谭率儿子鞠閟逃避到凉州西平(古称西都,今西宁市)改姓为曲。这就是《汉书》、《风俗通义》、《资治通鉴》和《元和姓纂》上记载的"鞠谭改曲"、"避难湟中、因居西平"和"鞠曲同宗"这段真实历史故事的来源。
从那时开始到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鞠谭的后人从西平到金城始终沿湟水两岸发展,乃至发展成为一度曾影响西北地区历史的赫赫有名的庞大的曲氏家族集团。《晋书》记载古西州民彦说"曲与游,牛羊不数头;南开朱门,北望青楼",足见其富贵和权势。在东汉末年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曲氏家族出现了很多赫赫有名的战将,象三国前期,与河北名将颜良、文丑齐名的悍将曲义,与韩遂、马超遥相互应对抗曹操共守西凉的战将曲演(衍),以及西晋愍帝的大都督,官至左仆射的曲允等。南北朝时期西域著名的高昌国王曲嘉也出自金城榆中,《元和姓纂》记载,曲嘉是鞠谭的儿子鞠閟的十一世孙。曲氏高昌立国134年传承9代,最后被唐太宗的大将侯君集攻灭。高昌国末代国王曲智盛的胞弟曲智湛的儿子曲崇裕在武则天时代很有名望,世袭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到了唐代,曲姓家族有一枝从西州迁徙到江苏吴兴(今湖州),《唐书》上说:曲信陵,籍贯吴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的望江县令。时逢大旱,曲信陵带领衙属设香案日复一日的为百姓祈祷甘霖,由于他的执着感动了上苍终获大雨滂沱,缓解了旱情,同时也感动了老百姓,都自发的为他建立祠堂。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特为他作诗《秦中吟》,诗中说道:"我闻望江县,曲令抚茕嫠;在官有仁政,名不闻京师;身殁欲归葬,百姓遮路岐;攀辕不得去,留葬此江湄;至今道其名,男女泣皆垂;无人立碑碣,唯有邑人知"。有一付对联这样称颂他说"祷获甘露,居易作诗歌惠政;世为豪族,西州传语望朱门",是一个深受人民拥护的好县令。
但是,这样一个在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曲氏家族,到了宋代以后却突然销声匿迹,名不见经传,姓不载典籍,而且至今在中国大陆尚未发现有一例曲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庞大的曲氏家族集团究竟哪里去了?要知分晓还得从《百家姓》说起。
据说《百家姓》自从南宋初年由钱塘县的一位儒生编辑成教材,印刷发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期间一共流传三种版本,这三种版本的姓氏排列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都在"甄曲家封"这句上。一种是繁体字《百家姓》的"甄曲家封",另一种是简体字《百家姓》的"甄曲家封",第三种是"甄魏家封"。在这三个版本中,记录"甄曲家封"的无疑是原版的延续,记载"甄曲家封"的是原版的姓氏简化版,而记录"甄魏家封"的是错版,之所以确定它为错版,是因为在上述三个版本中的第八句记录的都是"金魏陶姜",既然在前面已经编辑了"魏"姓,后面怎能重复编辑呢。从繁体的"甄曲家封" 到简体的"甄曲家封",只是一字之差已经把曲姓转换成曲姓的过程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外,曲姓宗祠有款著名的四字对联"金城望族 泉郡名宗" 也可以证明这种姓氏用字的转换。一位曲姓朋友在对这付对联加的解释词上说,上联指金城"曲见",下联指酒泉"曲珍",并附加注释"曲见是西晋金城望族"。笔者按着这一思路查阅大量史料,始终查不到"曲见"之人,经过进一步分析认为,所谓"曲见"者实际是"曲允"的错写,而这个曲允正是上文记载的金城豪族曲允的简写。如果这种判断成立,对联中上联的曲字和下联的曲字正是沿着"曲-曲-曲"的字形结构进行演化,其中曲字是曲字的变型,曲字是曲字的简化。
对于曲姓的起源,最近看到网上有很多说法,一是说:"据《风俗通》载: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于曲沃,其后代便以地为姓,称曲姓。"二是说"曲姓源出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为了求证上述第一种论据的可靠性,笔者通篇查阅研究了现代版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同时也查阅了《四库全书》的编辑者清代钱大昕等人的注释,又查阅了王利器为《风俗通》校注的器案。《风俗通》原名《风俗通义》,东汉末年应劭所著。《风俗通》全书三十六卷宋代已经部分失传(其中包括姓氏篇),明朝编辑《永乐大典》时根据有些典籍的记载进行了增补,经过增补编辑的《永乐大典 风俗通义 姓氏篇》基本反映应氏著作原貌。清代的《四库全书 风俗通》篇是根据明朝《永乐大典》编纂而成,在《风俗通 姓氏篇》中,应氏一共收录了东汉末期存在的530多个姓氏,通篇没有查到曲姓或曲氏得姓于曲沃桓叔的记载,只查到了"鞠氏:汉有尚书令鞠谭,或为曲(曲)氏(有的版本直接编辑成曲氏),音讹转改,汉有曲衍(演)"和"韩氏:韩之先出于唐叔虞,曲沃桓叔之子万食邑于韩原,因以为氏"的记载,除此之外连曲沃桓叔的名字都没有出现过,不知持这种说法的人是从哪个风俗通义中转载的。而成书于南宋的《百家姓》和后来的《续百家姓》均未记录曲姓。
对于第二种观点笔者认为,史籍记载的夏大臣曲逆和秦御史曲宫极有可能是"专指人名",就像孔子的学生"子路""子由"一样。试想,如果曲姓在当时确实已经立姓,并且有正常的家族姓氏传续,那么这两位在《史记》上明确记录的人物连同他们的姓氏为什么在《风俗通义》、《百家姓》这些纵贯一千多年的姓氏巨著中不予收录记载呢?唯一的答案是"曲"字作为姓氏在当时还没有立姓,曲姓是由历史上的曲姓简化而来,而曲姓则是鞠姓的改姓。事实上很多曲姓朋友也对上述观点心存疑惑,明明家传我族裔来源于鞠氏,怎么突然变成了"曲沃桓叔""曲逆""曲宫"的后代了呢?难怪有的曲姓朋友惊呼:"我们这个曲姓真是很特别,《百家姓》上没有,《续百家姓》上也没有,曲姓到底源出何处"!
《曲氏宗谱》上有一句名言说:不知祖不怪,冒祖则罪大矣。这是中国古代人们对宗法观念的强烈认知。实际上也没有那么严重,现代认为:姓名只不过是一代表符号而已,根本无需大惊小怪。但是作为学术研究,作为探源,就要用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探究事物发生、发展的本末,不能因为有个地名叫"曲沃"就随意的攀附历史上的曲沃桓叔,也不能因为曲沃在山西就想当然的认为胶东的曲姓都来自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更不能对本家族祖上多年来口耳相传的"鞠曲一家""死鞠活曲"的故事及其成因不作分析、判断和诠释,就轻率的得出"曲氏源出曲沃桓叔、曲逆和曲宫"的结论,这是一种误导、是对祖宗的亵渎,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上述事实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含盖广阔时空的姓氏演变的历史画卷:在西汉晚期,鞠谭为避祸而弃鞠改曲,曲姓经历了九百多年的发展大约在唐朝晚期到南宋晚期又逐渐演变简写成曲。这就是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的"祖上为避祸而弃鞠改曲"、 "鞠曲一家" 和"死鞠活曲"的真正来源。而且我认为,这种简写只限于姓氏演化的简写,不包含字体简化的含义,因为"曲"字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汉字,曲和曲作为汉字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就象历史上的"曲阜"、"曲沃"当然不能写成"曲阜"和" 曲沃"一样。
另外,一部修订于宣统元年的《东莱曲氏族谱》也可以证明在中华曲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鞠氏的。在这份由曲氏自己修订的族谱中"曲氏世系考"一节记载:"旧相传(曲氏)为宫保世裔鞠姓。始祖讳元英任元朝宰相,本贯黄县,茔在城北翁仲,墓表犹存。缘遭难族姓多隐名易姓流寓兹土,遂转鞠为曲。虽云考据无徵,然百古在昔先民有作详哉其言之矣。"意思是说:据相传我曲氏的远祖是一位在朝廷上位列三公九卿的宫保级鞠姓高官,这位官员因遭难而避居他乡易鞠为曲。传说虽然无从查证,但先辈们历经百代,口口相传,应该是有一定根据的,不可能是无稽之谈。
经考证《东莱曲氏族谱》中记述的这位宫保级鞠姓高官就是史志上记载的西汉尚书令鞠谭。鞠谭改曲后,曲姓一直在西北地区生活繁衍,随着家族从不断壮大到最后的没落,姓氏也在沿着"鞠-曲-曲-曲" 的字形结构不断的进行演化。为了确定这种演化的确切年代,笔者查阅了中国国家图书馆中文拓片资料库现存的历史上各类拓片,共搜索到曲姓墓志拓片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北魏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元寿妃曲氏墓志》,最晚的是河南洛阳出土的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曲善岳墓志》。共搜索到曲姓墓志拓片17条,其中最早的是河南南阳出土的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曲系及妻蔡氏墓志》,最晚的是山西五台出土的公元1935年《闫书堂及妻曲氏合葬志》。从上述搜索结果可以看出,曲姓及其墓志到公元662年戛然而止,而曲姓则从公元822年才开始镌入碑刻,中间相隔了160年之久,笔者认为这期间正是曲姓向曲姓转换的姓氏不确定时期。例如生活在唐朝前期的曲崇裕,在有的史志上就记录为"曲崇裕"或"曲(曲)承裕",由此可以看出到唐朝前期曲姓才刚刚完成从曲到曲的演化。而河南洛阳出土的曲环之孙《曲元缜墓志》已经把"曲"字作为姓氏正式镌刻到墓志中,这说明到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一部分曲姓已经沿着"曲-曲-曲"的字形演化首先简写成"曲",到了南宋晚期这种仅限于姓氏的字形演化才最后完成,自此开始,"曲"作为姓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更加便于书写的"曲"所代替。诸位试想,否则的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庞大的曲氏家族哪里去了?
综上所述可以认定,在中国的姓氏演变史中,唐代以前根本不存在曲姓,曲姓是由历史上的曲姓通过字型转换而来,而这种字型转换只限于"曲-曲"的姓氏转换,并不包含汉字简化的含义。其实历史上鞠氏因避祸改曲并不止上文记载鞠谭改曲这一次,经考证在北宋末年、元末明初、明朝末年登州黄县冶基鞠氏都曾发生过鞠姓改曲姓的事件。那么在历史上为什么鞠姓每遇灾祸反过来都会依附于曲姓而号称"死鞠活曲"呢?这可能就是"鞠曲一家" 这个无法割断的历史情结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