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本:网同宗祠 编订于2016/7/12 15:30:00
共1897字 评价:0
共1897字 评价:0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君主卫武公之子姬惠孙,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乃周文王之后,在西周初期诞生。
唐朝时期姓氏学家林宝在《元和姓篡》中记姓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武仲以其祖父名字“惠孙”中的“孙”为姓氏,称孙武仲,由此卫国孙氏产生。
卫康叔姬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王朝后,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史称康叔封。
周公姬旦平定了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后,把商王朝原来统治的部分地区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给康叔,以商王朝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以监管商的余民而建立为卫国,姬封始称卫康叔。
卫国位于今河南北部,还拥有河北南段和山东西端的部分地区。卫康叔遵循哥哥周公的谆谆劝导,以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卫国颇有起色而成为当时的大国。
卫国传至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姬和,已经是西周末、春秋初年的卫国国君,公元前812~758年在位。
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卫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今山西长安),杀了周幽王。卫武公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帮助周王室平定了北方犬戎的叛乱,并护卫周平王东迁至雒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历史开始,卫武公因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
卫武公姬和勤修政事,国泰民安,颇受百姓拥戴,是当时最有名的诸侯君主。
卫武公有子名姬惠孙,姬惠孙有子名姬耳,为卫国上卿,食采邑于戚(今河南濮阳),建有戚国。姬耳有子名姬乙,字武仲。依据周王朝的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到了公孙之子,因离其嫡长大宗之血缘已略为疏远,而可以其祖父(王父)的字为氏,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脉。这样,姬乙便以其祖父惠孙的“孙”字为姓氏,是谓孙乙、孙武仲。
由于姬乙在卫国首称孙氏,因此又称大孙、孟孙、伯孙、长孙,其后裔子孙中亦有称大孙氏、孟孙氏、伯孙氏、长孙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工正妫完五世孙田书,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陈完,是舜帝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的后代。周武王伐殷商时,虞阏父为周族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生产,管理从事制作、烧窑的陶工。由于虞阏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颇有劳绩,又因他是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就把女儿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妫满逝世后谥号陈胡公,又称胡公慢,其家族便以陈为氏。
从陈胡公开始,陈国经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传承,到陈桓公妫鲍时发生了内乱。陈桓公患重病至死,其弟妫佗杀了太子妫免而自立,是为陈历公。太子妫免的三个弟弟妫跃、妫林、妫杵臼为兄报仇,联合蔡国又设计杀死了陈历公。之后,三个弟弟相继即位为陈利公、陈庄公、陈宣公。
陈利公妫跃即位五个月即去世,陈庄公妫林接位七年后去世。到陈宣公妫杵臼继位后,原本已立太子妫御冠,后又要改立宠姬之子妫款,便狠心杀了太子妫御冠。陈利公之子妫完,字敬仲,与太子妫御冠交往甚好,怕陈宣公的立储之事祸及自己,便于周惠王姬阆五年(齐桓公姜小白十三年,公元前672年)逃往齐国。齐桓公当时为春秋霸主,齐国势力强盛,虽然陈宣公得知妫完已经逃到齐国,但惧怕齐桓公,因此不敢追索。
妫完到齐国后,受到齐桓公的接纳,并封以上卿之位,妫完谦让推辞了卿的职位,只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之职,并指齐桓公所赐之田改为田姓,称田完。春秋齐国“田”、“陈”二字通假,因此又称陈完。
到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陈无宇)时,为官“上大夫”,到其五世孙田书(陈书)时,领兵伐莒国有功,齐景公姜杵臼赐陈书以孙姓,并封以采邑乐安(今山东惠民),于是齐国的妫姓孙氏出现。
在孙书(陈书)的后裔子孙,以赐姓封邑为姓氏,称孙氏,其中的长支以嫡自居,称大孙,后遂有大孙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郑国君主郑僖公之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左传·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中记载:“郑群公子以僖公自之死也,谋子驷。子驷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杀之孤、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出奔卫。”
孙击、孙恶便是郑国姬姓王族中的公子王孙,就是姬击、姬恶,二人逃到卫国,以孙为姓氏。姬击为长,其后裔子孙中有称大孙氏、长孙氏、孟孙氏者。姬恶为幼,其后裔子孙中有称仲孙氏、室孙氏者。
王孙、公孙、大孙、长孙、孟孙、伯孙、仲孙、叔孙、季孙、室孙、宫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士孙等诸复姓姓氏,在明朝初年,因朱元璋严禁胡人族姓,而胡姓多为复姓,则许多汉姓中带“孙”字的复姓也一并在省字改姓的过程中,都被改为单姓孙氏。
因此,孙氏与王氏一样,是中国姓氏中源流最为繁复的姓氏之一。
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乃周文王之后,在西周初期诞生。
唐朝时期姓氏学家林宝在《元和姓篡》中记姓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武仲以其祖父名字“惠孙”中的“孙”为姓氏,称孙武仲,由此卫国孙氏产生。
卫康叔姬封,是周文王姬昌的第八个儿子,周武王姬发灭商王朝后,原封于康(今河南禹州),史称康叔封。
周公姬旦平定了纣王之子武庚的叛乱后,把商王朝原来统治的部分地区及殷民七族又分封给康叔,以商王朝的旧都朝歌(今河南淇县)为都城,以监管商的余民而建立为卫国,姬封始称卫康叔。
卫国位于今河南北部,还拥有河北南段和山东西端的部分地区。卫康叔遵循哥哥周公的谆谆劝导,以文王“明德慎罚”的政策治理国家,卫国颇有起色而成为当时的大国。
卫国传至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姬和,已经是西周末、春秋初年的卫国国君,公元前812~758年在位。
周幽王姬宫湦十一年(卫武公四十二年,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西周都城镐京(今山西长安),杀了周幽王。卫武公与晋文侯、郑武公、秦襄公合兵帮助周王室平定了北方犬戎的叛乱,并护卫周平王东迁至雒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历史开始,卫武公因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
卫武公姬和勤修政事,国泰民安,颇受百姓拥戴,是当时最有名的诸侯君主。
卫武公有子名姬惠孙,姬惠孙有子名姬耳,为卫国上卿,食采邑于戚(今河南濮阳),建有戚国。姬耳有子名姬乙,字武仲。依据周王朝的宗法制度,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称公子,孙子称公孙,到了公孙之子,因离其嫡长大宗之血缘已略为疏远,而可以其祖父(王父)的字为氏,另外繁衍出一支宗族的支脉。这样,姬乙便以其祖父惠孙的“孙”字为姓氏,是谓孙乙、孙武仲。
由于姬乙在卫国首称孙氏,因此又称大孙、孟孙、伯孙、长孙,其后裔子孙中亦有称大孙氏、孟孙氏、伯孙氏、长孙氏者。
第二个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工正妫完五世孙田书,属于帝王赐姓改姓为氏。
陈完,是舜帝后裔虞阏父之子妫满的后代。周武王伐殷商时,虞阏父为周族陶正之官,执掌陶器的生产,管理从事制作、烧窑的陶工。由于虞阏父管理有方,器用齐备,颇有劳绩,又因他是圣贤虞舜的后代,周武王就把女儿嫁给虞阏父之子妫满,并把他封到今河南淮阳县一带,建立陈国。妫满逝世后谥号陈胡公,又称胡公慢,其家族便以陈为氏。
从陈胡公开始,陈国经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传承,到陈桓公妫鲍时发生了内乱。陈桓公患重病至死,其弟妫佗杀了太子妫免而自立,是为陈历公。太子妫免的三个弟弟妫跃、妫林、妫杵臼为兄报仇,联合蔡国又设计杀死了陈历公。之后,三个弟弟相继即位为陈利公、陈庄公、陈宣公。
陈利公妫跃即位五个月即去世,陈庄公妫林接位七年后去世。到陈宣公妫杵臼继位后,原本已立太子妫御冠,后又要改立宠姬之子妫款,便狠心杀了太子妫御冠。陈利公之子妫完,字敬仲,与太子妫御冠交往甚好,怕陈宣公的立储之事祸及自己,便于周惠王姬阆五年(齐桓公姜小白十三年,公元前672年)逃往齐国。齐桓公当时为春秋霸主,齐国势力强盛,虽然陈宣公得知妫完已经逃到齐国,但惧怕齐桓公,因此不敢追索。
妫完到齐国后,受到齐桓公的接纳,并封以上卿之位,妫完谦让推辞了卿的职位,只担任了管理百工的“工正”之职,并指齐桓公所赐之田改为田姓,称田完。春秋齐国“田”、“陈”二字通假,因此又称陈完。
到田完的四世孙田无宇(陈无宇)时,为官“上大夫”,到其五世孙田书(陈书)时,领兵伐莒国有功,齐景公姜杵臼赐陈书以孙姓,并封以采邑乐安(今山东惠民),于是齐国的妫姓孙氏出现。
在孙书(陈书)的后裔子孙,以赐姓封邑为姓氏,称孙氏,其中的长支以嫡自居,称大孙,后遂有大孙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末期郑国君主郑僖公之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在史籍《左传·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中记载:“郑群公子以僖公自之死也,谋子驷。子驷先之,夏四月庚辰,辟杀之孤、子熙、子侯、子丁。孙击、孙恶出奔卫。”
孙击、孙恶便是郑国姬姓王族中的公子王孙,就是姬击、姬恶,二人逃到卫国,以孙为姓氏。姬击为长,其后裔子孙中有称大孙氏、长孙氏、孟孙氏者。姬恶为幼,其后裔子孙中有称仲孙氏、室孙氏者。
王孙、公孙、大孙、长孙、孟孙、伯孙、仲孙、叔孙、季孙、室孙、宫孙、唐孙、县孙、颛孙、臧孙、扬孙、士孙等诸复姓姓氏,在明朝初年,因朱元璋严禁胡人族姓,而胡姓多为复姓,则许多汉姓中带“孙”字的复姓也一并在省字改姓的过程中,都被改为单姓孙氏。
因此,孙氏与王氏一样,是中国姓氏中源流最为繁复的姓氏之一。
- 2017年September月40:41:13
- tonesoft访客
- 大孙姓留言
- [现0条]
- 2017年September月323:7:30
- tonesoft访客
- 大孙姓留言
- [现0条]
在捷开蘩萧鳝潸骆http://www.zsdlw.com/space/show-news-28389-54218.html
http://www.zsdlw.com/space/show-news-28389-55834.html
http://www.zsdlw.com/space/show-news-28389-55834.html
垴怼荠架http://www.zsdlw.com/space/show-news-28389-49591.html
http://www.zsdlw.com/space/show-news-28389-52871.html
http://www.zsdlw.com/space/show-news-28389-52871.html